古籍库 道部
王刁三洞
王刁三洞在岳之东仙人王遥宇伯辽鄱阳
人也有妻无子颇能治病病无不愈亦不祭
祀不用符水针药或有邪魅作崇者画地焉
狱叩石呼之皆见狐狸单□(音/振)蛇之类皆斩
而焚之王真人以竹箧令弟子钱哥以九节
竹杖担之十馀年未尝见开或逢羽衣并不
显夜行见有炬火前导后至此岩洞中见有
友人刁自然遥开竹箧取出五舌竹簧三枚
三人共鼓之及王遥辞而去刁自然云卿当
早来不可久在尘寰再期此洞处后王刁钱
哥俱登仙矣上洞莫能到中洞有飞石遮于
洞门下洞隐居者皆在其中
碧云洞 碧云溪
碧云洞碧云溪在岳之东乃郑云叟罗隐之
翟士端郑隐此四高士隐居之所也 郑遨 字
云叟南燕人氏高节不屈弃其妻子闻华山
五鬣松凝脂千岁能延年却老至此洞隐居 (第 019a 页)
王刁三洞在岳之东仙人王遥宇伯辽鄱阳
人也有妻无子颇能治病病无不愈亦不祭
祀不用符水针药或有邪魅作崇者画地焉
狱叩石呼之皆见狐狸单□(音/振)蛇之类皆斩
而焚之王真人以竹箧令弟子钱哥以九节
竹杖担之十馀年未尝见开或逢羽衣并不
显夜行见有炬火前导后至此岩洞中见有
友人刁自然遥开竹箧取出五舌竹簧三枚
三人共鼓之及王遥辞而去刁自然云卿当
早来不可久在尘寰再期此洞处后王刁钱
哥俱登仙矣上洞莫能到中洞有飞石遮于
洞门下洞隐居者皆在其中
碧云洞 碧云溪
碧云洞碧云溪在岳之东乃郑云叟罗隐之
翟士端郑隐此四高士隐居之所也 郑遨 字
云叟南燕人氏高节不屈弃其妻子闻华山
五鬣松凝脂千岁能延年却老至此洞隐居 (第 019a 页)
杜光庭
道士杜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本处州人(青/城)
(山记云京/兆杜陵人)博极群书志趣超迈唐懿宗朝与 郑云叟 赋万言不中乃奋然入道事天台道
士应夷节常谓道法科教自汉天师暨陆脩
静撰集以来岁月绵邈几将废坠遂考真伪 (第 011a 页)
道士杜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本处州人(青/城)
(山记云京/兆杜陵人)博极群书志趣超迈唐懿宗朝与 郑云叟 赋万言不中乃奋然入道事天台道
士应夷节常谓道法科教自汉天师暨陆脩
静撰集以来岁月绵邈几将废坠遂考真伪 (第 011a 页)
有别则君之身可保无累矣祐复再拜真乃
命酒自酌迟晚遽醉而去王潜伺之见真化
一大鹿西走不知所之
郑遨 遨 (第 005b 页)
郑遨 字云叟滑州白马人避唐明宗祖讳故
世行其字遨少学敏于文词唐末举进士不
第天下将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妻子 (第 005b 页)
命酒自酌迟晚遽醉而去王潜伺之见真化
一大鹿西走不知所之
郑遨 遨 (第 005b 页)
郑遨 字云叟滑州白马人避唐明宗祖讳故
世行其字遨少学敏于文词唐末举进士不
第天下将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妻子 (第 005b 页)
道言
张荐明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
子庄周之说晋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
乎对曰道者妙万物以为言得其极者尸居
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祖大其言延入内
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奏时鼓
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
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
守一者可以治天下祖益善之赐号通玄先
生
道华 郑遨 字云叟滑州人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
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拂衣远去乃入少室
山为道士闻华山五粒松脂瀹入地千岁 (第 001b 页)
张荐明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
子庄周之说晋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
乎对曰道者妙万物以为言得其极者尸居
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祖大其言延入内
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奏时鼓
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
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
守一者可以治天下祖益善之赐号通玄先
生
道华 郑遨 字云叟滑州人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
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拂衣远去乃入少室
山为道士闻华山五粒松脂瀹入地千岁 (第 001b 页)
榼饷之仙苗自云是河南缑氏族状貌常
如四十许人好养气然莫知其甲子也
李钓不饵陶琴无弦
高道传道士李道盛与 郑遨 罗隐之为友
遨种田隐之货药以自给道盛有钓鱼术
钓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之信而
不求俱好酒能诗 (第 010b 页)
如四十许人好养气然莫知其甲子也
李钓不饵陶琴无弦
高道传道士李道盛与 郑遨 罗隐之为友
遨种田隐之货药以自给道盛有钓鱼术
钓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之信而
不求俱好酒能诗 (第 0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