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新雕洞灵真经卷第四
  亢仓子 何 粲 注
   训道篇第七(至德之用万教之主/神明共赞可以化民) 闵子骞
问仲尼道之与孝相去奚若(疑其相/去远也)
尼曰道者自然之妙用孝者人道之至德(穷/于)
(夲始谓之道 …… (第 1a 页)
父母之所致也(左传曰成王定鼎于郏鄏⬤/世三十⬤年七百天所命也) 闵子骞

善事父母之道幸既闻矣敢问教子之义仲
尼曰凡三王教子必视礼乐(视犹/示也)乐所以脩内
(和其/心) …… (第 3a 页)
然后可以为人
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
能使人此三王教子之义也(三王谓夏殷周/三代之王也) 闵子

退而事之于家三年人无间于父母兄弟
之言(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尽善/尽美故人无非间之言)交游称其信乡党
(第 3a 页)
洞灵真经卷下璧十五
       何粲注
   训道篇第七(至德之用万教之主/神明共赞可以化民) 闵子骞
问仲尼道之与孝相去奚若
 疑其相去远也
仲尼曰道者自然之妙用孝者人道之至德
 穷于本始谓之道施于人理 …… (第 001a 页)
 十三而终也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善事父母之
所致也
 左传曰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年
 七百天所命也 闵子骞
曰善事父母之道幸既闻之矣敢问
教子之义仲尼曰凡三王教子必视礼乐
 视犹示也 …… (第 004b 页)
 检其容也
礼乐交修则德容发辉于貌故能温恭而文
明夫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
利其身以善其君乎是故择建忠良贞正之
士为之师傅欲其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夫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
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此三王教

子之义也
 三王谓夏殷周三代之王也 闵子骞
退而事之于家三年人无间于父母
兄弟之言
 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尽善尽美故人无非
 间之言也
交游称其信乡 (第 005b 页)
 不可以语上者犹可语之以中及语人以

 下如以 闵损
之道可以教中品之上此乃
 中人亦可以语上也又以中品上道教中
 品之中以中品之中道教中品之下斯则
 中 (第 011a 页)
而亡吾国吾与孔丘非
君臣也德友而巳矣(闻德元之风者虽复哀/公犹欲遗形骸忘贵贱)
(也○闵子孔子/弟子 闵子骞
也)闉⬤支离无脤⬤卫灵公灵
公⬤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㼜大瘿⬤齐 (第 43b 页)
鍊其
言而知其文不责其仪而审其度不采其誉
而知其善不流其毁而断其实可谓有识者

   顺道篇第七 闵子骞
问仲尼道之与孝相去奚若仲尼曰
道者自然之妙用孝者人道之至德夫其包
运天地发育万物曲成类形布丕性寿其功 …… (第 021b 页)
王陟降在帝左右言文王静作进
退天必赞之故纣不能害梦启之寿卜世三
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善事父母之所致也 闵子骞
曰善事父母之道幸既闻之矣敢问
教子之义仲尼曰凡三王教子必视礼乐乐
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礼乐交修则德容发 …… (第 023a 页)
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
后能使人此三王教子之义也 闵子骞
退而
事之于家三年人无间于父母兄弟之言交
游称其信乡党称其仁宗族称其悌德行之
声溢于天下此善事父母之 (第 023b 页)
采其誉而知其善不流其毁而断其实可谓有识者也
  训道篇第七(至德之用万教之主/神明共赞可不化民) 闵子骞
问仲尼道之与⬤(本从□省/今作孝)相去奚若(疑其相/远也)
仲尼曰道者自⬤之妙用⬤者人道之至德(穷于 …… (第 27b 页)
人此三王教㜽之义也 闵子骞
退而事之于家三年人
无间于父母昆弟之言(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尽善/尽美故人无非间之言)交游
称其信乡党称 (第 30a 页)
 矣风俗之薄也妇人之性𩔖多忌刻为母

 之德不均爱子之心始偏已之所生则亲
 之妾之所生则薄之其为继母者又往往
 不恤前人之子如 闵子骞
之母冬寒衣其
 子以纩而衣 (第 012b 页)
子骞
以芦花使之御车是也
  (第 012b 页)
子骞
之母犹尔其他可知由是孤孽幼稚
 横罹惨毒者多矣闾巷之人规并财产则
 为尊长为兄姊者为赘婿者乃有不慈不 (第 012b 页)
 而为嫌灵公利于侯不以庶而见夺夫子
 于卫襄公书卒书葬其以此欤不然纷纷
 祸乱将不但传之所陈而已也
子曰孝哉 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
 言 (第 059b 页)
 倡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矣故必慎所以感之者
 (新序)有感必有应自然之道也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春秋传 闵子骞
之言无门言同一门出入也)
 虞仲翔注易以坤为鬼祸乾为神福(乾神坤鬼神为福鬼为祸)是知祸属
 阴福属阳 (第 1p00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