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右街副道录知
玉清昭应宫事同管勾左右街教门公事冲
真大师赐紫臣李知损左街都监寿宁观住
持明真大师臣石 知章
玉清昭应宫副直岁
宣教大师赐紫臣周遂良玉清昭应宫住持
冲妙大师赐紫臣皇甫希及玉清昭应宫同
住持冲秘大 …… (第 003b 页)
石氏子之
谓乃吾素志汝盍表大宗师奉命藻雪涓辰
而书乃拜手稽首而献颂日繄高阳氏之遗
裔兮诞已字之灵墟幼 紫阳
之羽褐兮应赤
子之识符度剑岭之危峨兮执铁脚之长裙
凭黄河以徒涉兮蹑星童之双凫方帝三叶
之庆祥兮属春宫 (第 015a 页)
   李白
李白字太白唐兴圣皇帝九世孙白之母梦
长庚星而孕因而命之生于天后圣历二年
己亥五岁诵六甲十岁通诗书观百家苏颋
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十五好剑术游神仙多居岷山游玩山水数
有吟咏复登峨嵋游江淮观云梦娶许相圉
师孙女留云梦三年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轻财重施去之齐鲁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
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祖徕山耽饮号竹溪
六逸玄宗开元十六年上裴史书云制作不
倦迄今三十春矣天宝三载甲申白与吴筠
善筠待诏翰林白亦至长安见太子宾客贺 知章
于紫极宫因解金貂换酒为乐 (第 011a 页)
知章

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荐于明皇召见金銮
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
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 (第 011a 页)
 出官毕熏沐宣科高功以龙头刀三击函
 默念三天讳次以刀点函上布七星以刀
 直划下以刀拨开函门以刀诀佐助取章
 出函然后付 知章
以正章开在高功香案
 上字行向御次操章以左手三四指扶金
 鱼一二执笔右手三四指挟玉雁一二指
 执龙头 (第 028a 页)
刀高功先读章头至顿首处 知章

 以副章接宣高功左右手刀笔逐字行数

 点对仍存左右神吏相同检校伺宣毕以
 手中刀笔鱼雁列于章上三宝 (第 028a 页)
 (玄众妙皆理气二者相为无有有无耳曰/妙曰徼曰门又所以示学者进脩之地于)
 (是究之则万有芸芸/亦孰离理气性命也)
   天下皆 知章
第二 (第 001b 页)
 皆同体胜败元来只两平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
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
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 (第 020a 页)
 合百神众妙由之以出入故曰众妙之门

 若能清静抱一存守玄都则造乎常道矣
   天下皆 知章
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
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 (第 003a 页)
 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故几
 丧吾宝是以抗兵相加则哀怜者慈也以
 慈为宝则无轻敌之祸故胜也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
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吾知也知我
者希则我者贵矣是以圣 …… (第 036a 页)
 众有不学而得者见异于俗故知道者稀
 足见得见者贵也是以圣人薄于外而厚
 于内不衒鬻于人怀昆山之玉而莫能知
 者矣
   知不 知章
第七十一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
病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道本无知也以无思无虑而 (第 037a 页)
 之又玄所谓色色者也玄妙之理万物俱
 有天之所以运地之所以处人之所以灵
 百物之所以昌皆妙也而皆出于玄故曰
 众妙之门
   天下皆 知章
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 (第 003b 页)
 人丧其所以为慈矣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两敌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哀心哀
 心见而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矣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之大复性而足而性之妙见于超居饮
 食之间耳圣人指此以示 …… (第 013a 页)
 量而已夫道固非窈冥昏默之然自窈冥
 昏默而入此岂世俗所能知哉世虽不知
 独体道者外晦而内贞不亦可贵乎
   知不 知章
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道非思虑之所及故不可知然方其未知
 则非知无以入也及其既知而存知则病 (第 014a 页)
 者同归而殊途同出而异名也一致而百
 虑异出而同名也故曰同谓之玄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若入众妙之门必也遭乎至
 人
   天下皆 知章
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 (第 002b 页)
 合谷其神不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所以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潜龙勿用绵绵
 若存用则若惊百里故曰用之不勤 紫阳

 有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
 真精既反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又云
 玄牝之门世罕知只将口鼻妄施 …… (第 010a 页)
 乃以刚中也事善能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也动善时险之时用大矣哉也夫惟不争
 劳乎坎也虽劳乎知谁得而过之故无尤
 矣
 德曰 紫阳
所谓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
 真金始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盖
 以此也虽处众人之所恶而得几于道者 …… (第 012b 页)
 象之象是谓惚恍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
 不见其后成性存存也若执古之道以御
 今之有能知太始是谓道纪
 德曰 紫阳
所谓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第 021b 页)
 彼我相持势均力敌苟有为者必败之如
 不得已卑辞以哀之柔颜以骄之使敌大
 逞其志而后可以自胜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
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 …… (第 026a 页)
 宗事有君也唯此人之无知是以不我能
 知今不我能知是以知我者希人之知者
 希自知我之贵矣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谁
 能知之
 德曰 紫阳
云常言俗语合圣道宜向其中
 子细讨若将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
 宝吾甚易知其易行也及问其故天下皆
  …… (第 027a 页)
 者既希则自知我道贵矣是以圣人恶衣
 服美道德故曰被褐怀玉世人观其外而
 不观其内也何以知圣人之道德乎
   知不 知章
第七十一 …… (第 027b 页)
 而内阴离火之象也女子外阴而内阳坎
 水之象也此所谓日月并明水火颠倒大
 抵养命者皆取坎中一阳而还离中一阴
 故 紫阳
云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 (第 037b 页)
 根皆出道之一门南华经曰万物有乎生
 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其来无
 迹其往无涯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天下皆 知章
第二(此章通玄经言圣/人者通于灵府与) (第 003b 页)
 通玄经曰所谓后者圣人守静道拘雌节

 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功大靡坚不能
 与争也后者胜矣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此章冲虚经/言商太宰见)
   (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 (第 012b 页)
 至说卦然后言妙老子同有无以示玄故
 以首篇言之神生于玄而玄为众妙之所
 自出故终始之序如此
   天下皆 知章
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第 007a 页)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十良十
    登仕郎臣章安撰义
 德经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御注曰道炳而易见也故载之言则甚易
 知要而易守也故见之事 …… (第 001a 页)
 矣贵于道故莫之爵而常自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御注曰圣人藏于天下而不自衒鬻
 臣义曰有道则不矜于外而退藏于密
   知不 知章
第七十一
知不知尚矣
 御注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
 昏默默知之外矣不知内矣知之浅矣不
 知深 (第 002b 页)
 从体起用也易托象数以示神老氏同有
 无以示玄言虽不同而相为始终虽设教
 不伦其揆一也
   天下皆 知章
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徽宗注曰道无异相敦为美恶性本一致 (第 011a 页)
 勇则义之事尽矣仁义两尽故能动而不

 括而收莫我敢曷之效岂非常胜之道有
 在于仁义耶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徽宗注曰道炳而易见也故载之言则甚
 易知要而易守也故见之 …… (第 012a 页)
 与鬻技而得金之鬻同不自衒鬻则太白
 若辱盛德若愚示之以未始出吾宗也示
 之以未始出吾宗宜季咸无得而相
   知不 知章
第七十一
知不知尚矣
 徽宗注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知之外矣不知内矣知之浅矣 (第 016b 页)
 之执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药还遣于是
 唯药与病一时俱消此乃妙极精微穷理
 尽性岂独群圣之户牖抑亦众妙之门
   天下皆 知章
第二(此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有无二观)
   (粗妙不同故次此章即显无为之能/有为之弊就此章中义分为 (第 012b 页)
   河上公 严君平 李荣 注 
   西 华 法 师 成玄 英疏
   濛 阳 强 思 齐 纂
  太上下 知章
第十七(太上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至)
  (极妙本劝物起修故次此章显应感/随时从本降迹就此章中分为二 (第 001a 页)
 相逼举眼色等相当也仍以大慈之心虚
 察前境则能所两空物我清净故一切诸
 法皆成胜妙之境也
   吾言甚易 知章
第七十(吾言章所以/次前者前章)
   (正明接物运权示真空之道故次此/章即明所说之教叹物不能知就此 …… (第 008a 页)
 教解行具足故成圣人褐是野人之服玉
 是珍贵之宝外迹同尘被褐也内心虚静
 怀玉也怀玉也迹处俗而恒真被褐也心
 虚凝而接物也
   知不 知章
第七十一(知 (第 012b 页)
知章
所以/次前者前章明) (第 0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