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道家類
小說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王子乔
王子乔者河东人也汉明帝时为尚书郎出
为叶县令汉法畿内长吏节朔还朝每见子
乔先生至不见有车马迹而怪之 明帝 密使
星官占候辄见双凫从东南飞来乃罗得一
只履时人异之
杜契
杜契字广平京兆人也建安初渡江依孙 (第 002b 页)
王子乔者河东人也汉明帝时为尚书郎出
为叶县令汉法畿内长吏节朔还朝每见子
乔先生至不见有车马迹而怪之 明帝 密使
星官占候辄见双凫从东南飞来乃罗得一
只履时人异之
杜契
杜契字广平京兆人也建安初渡江依孙 (第 002b 页)
为之记示后世有考焉已矣
王之纲玉女传
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 汉明帝
时再见焉按玉女考李谔瑶池记云黄帝
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脩以迓
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 (第 033a 页)
王之纲玉女传
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 汉明帝
时再见焉按玉女考李谔瑶池记云黄帝
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脩以迓
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 (第 033a 页)
右一条出太上消魔经中(此经亦未出世/右一条长史写)
东华真人服日月之象上法
男服日象女服月象日一不废使人聪明朗
彻五藏生华魂魄制鍊六府安和长生不死
之道(此两字是摹/真本朱书)
右书日月象法亦可圆书日也(右一条/杨书)
右此二法不审是何真所受 汉孝明皇帝 梦见神人身长丈六项生圆光
飞在殿前欣然悦之遍问朝𨑳通人传毅对
曰臣闻天竺国有得道者号曰佛传闻能飞 (第 019b 页)
行身有白光殆其神乎帝乃悟即遣使者张
骞羽林郎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四人之大月
氏国采写佛经四十二章秘兰台石室第十
四即时起洛阳城西门外道北立佛寺又于
南宫清凉台作佛形像及鬼子母图帝感非
常先造寿陵亦于殿上作佛象是时国丰民
安远夷慕化愿为臣妾佛像来中国始自明
帝时耳(此说粗与外书同而长安中似久已/有佛裴君即是其事且佛法乃与天)
(竺罽宾而月氏无有与此为异今既欲说小/方诸奉佛故先宜叙此也按张骞非前汉者)
(或姓名同耳傅毅字仲武见汉书秦景王遵/等不显此寺名白马寺 明帝 乃葬显节陵此)
(云寿陵者汉诸帝在位时皆预造寿陵犹今/世人作寿冢非陵名也外书记亦云遣侍中) (第 020a 页)
东华真人服日月之象上法
男服日象女服月象日一不废使人聪明朗
彻五藏生华魂魄制鍊六府安和长生不死
之道(此两字是摹/真本朱书)
右书日月象法亦可圆书日也(右一条/杨书)
右此二法不审是何真所受 汉孝明皇帝 梦见神人身长丈六项生圆光
飞在殿前欣然悦之遍问朝𨑳通人传毅对
曰臣闻天竺国有得道者号曰佛传闻能飞 (第 019b 页)
行身有白光殆其神乎帝乃悟即遣使者张
骞羽林郎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四人之大月
氏国采写佛经四十二章秘兰台石室第十
四即时起洛阳城西门外道北立佛寺又于
南宫清凉台作佛形像及鬼子母图帝感非
常先造寿陵亦于殿上作佛象是时国丰民
安远夷慕化愿为臣妾佛像来中国始自明
帝时耳(此说粗与外书同而长安中似久已/有佛裴君即是其事且佛法乃与天)
(竺罽宾而月氏无有与此为异今既欲说小/方诸奉佛故先宜叙此也按张骞非前汉者)
(或姓名同耳傅毅字仲武见汉书秦景王遵/等不显此寺名白马寺 明帝 乃葬显节陵此)
(云寿陵者汉诸帝在位时皆预造寿陵犹今/世人作寿冢非陵名也外书记亦云遣侍中) (第 020a 页)
君今并埋
在小茅山上独高处塪上有聚石入地三四
尺也(此则今小茅山积石上最高/处是也此二事不显真㖟中) 汉明帝 永
平二年诏敕郡县修守丹阳句曲真人之庙
(按三君初得道乘白鹄在山头时诸村邑人/互见兼祈祷灵验因共立庙 (第 009b 页)
在小茅山上独高处塪上有聚石入地三四
尺也(此则今小茅山积石上最高/处是也此二事不显真㖟中) 汉明帝 永
平二年诏敕郡县修守丹阳句曲真人之庙
(按三君初得道乘白鹄在山头时诸村邑人/互见兼祈祷灵验因共立庙 (第 009b 页)
子之鉴斯则昏夕之夜光陛下之子产也妻
不通寒俭之节哭怨无衣将足以显崇明德
耳上奇之加崇俸禄秩中二千石后 孝明皇
帝巡狩汝南上治崇府崇使妻出住孤独老
妪家上闻叹曰韩崇所谓百鍊不销也赐缣
五十匹崇在郡积十四年政化洽著 (第 006b 页)
不通寒俭之节哭怨无衣将足以显崇明德
耳上奇之加崇俸禄秩中二千石后 孝明皇
帝巡狩汝南上治崇府崇使妻出住孤独老
妪家上闻叹曰韩崇所谓百鍊不销也赐缣
五十匹崇在郡积十四年政化洽著 (第 006b 页)
诸尊三昧火 阇罗金色身
尔时金棺从坐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
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
王五十二年壬辰岁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
灭后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 后汉明帝
夜梦金人身长大项有曰月光以问群臣或
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
于是遣使到天竺问其道得其书及 …… (第 006a 页)
东岳(三月二十八日生)
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
灵之府也在兖州奉符县今太安州是也以
梁父山为储副东方朔神异经曰昔盘古氏
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曰胥勃氏胥
勃氏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轮王金轮王
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也弥轮
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
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即东岳帝君也
金蝉氏即东华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长白
山中至伏羲氏封为古岁为太华真人掌天
仙六籍遂以岁为姓讳崇其古岁者乃五岳
之前无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其
后乃水一天尊之女也至神农朝赐天符都
官号名府君至 汉明帝 封太山元帅掌人世
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枓长短之事十八地
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圣帝自尧
舜禹汤周秦 (第 018b 页)
尔时金棺从坐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
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
王五十二年壬辰岁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
灭后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 后汉明帝
夜梦金人身长大项有曰月光以问群臣或
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
于是遣使到天竺问其道得其书及 …… (第 006a 页)
东岳(三月二十八日生)
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
灵之府也在兖州奉符县今太安州是也以
梁父山为储副东方朔神异经曰昔盘古氏
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曰胥勃氏胥
勃氏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轮王金轮王
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也弥轮
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
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即东岳帝君也
金蝉氏即东华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长白
山中至伏羲氏封为古岁为太华真人掌天
仙六籍遂以岁为姓讳崇其古岁者乃五岳
之前无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其
后乃水一天尊之女也至神农朝赐天符都
官号名府君至 汉明帝 封太山元帅掌人世
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枓长短之事十八地
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圣帝自尧
舜禹汤周秦 (第 018b 页)
佑圣真君
佑圣真君者真君姓茅讳盈本长安咸阳人
也自幼出家参访名山洞府遇王君赐长
生之术得道称为天仙至 汉明帝 朝仪朔
三年天书忽降皆玉篆龙文云大帝保命
真君与东岳天齐仁圣帝同鉴死生共管 …… (第 021b 页)
折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
异之复成一驴唐太宗高宗徵之不出则
天皇后召之出山佯死于妒女庙前后有
人于恒州山中复见之 明皇 赍玺书迎里
随至安置于集贤院问以神仙不答累试
仙术不可穷纪
西岳真人 (第 023a 页)
佑圣真君者真君姓茅讳盈本长安咸阳人
也自幼出家参访名山洞府遇王君赐长
生之术得道称为天仙至 汉明帝 朝仪朔
三年天书忽降皆玉篆龙文云大帝保命
真君与东岳天齐仁圣帝同鉴死生共管 …… (第 021b 页)
折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
异之复成一驴唐太宗高宗徵之不出则
天皇后召之出山佯死于妒女庙前后有
人于恒州山中复见之 明皇 赍玺书迎里
随至安置于集贤院问以神仙不答累试
仙术不可穷纪
西岳真人 (第 023a 页)
桐君
汉献帝建安三年员图国献鸣石鸡其色如
丹大如燕常在地中应时而鸣声能远彻其
国闻其鸣乃杀牲以祠之当声处掘则得此
鸡若天下太平翔飞颉颃以为佳瑞亦谓之
宝鸡人听地中以候晷刻道士云仙人桐君
采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鸡舂碎为药服令人
有声气后天而死吴宝鼎元年四方贡珍怪
有琥珀燕置之静室自于室内鸣翔此之类
也
刘晨
刘晨阮肇剡县人也 汉明帝 永安十五年二
人往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粮食乏尽望山
头有一桃木共取食之如觉少健下山得涧
水饮之并各澡浴 (第 011b 页)
汉献帝建安三年员图国献鸣石鸡其色如
丹大如燕常在地中应时而鸣声能远彻其
国闻其鸣乃杀牲以祠之当声处掘则得此
鸡若天下太平翔飞颉颃以为佳瑞亦谓之
宝鸡人听地中以候晷刻道士云仙人桐君
采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鸡舂碎为药服令人
有声气后天而死吴宝鼎元年四方贡珍怪
有琥珀燕置之静室自于室内鸣翔此之类
也
刘晨
刘晨阮肇剡县人也 汉明帝 永安十五年二
人往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粮食乏尽望山
头有一桃木共取食之如觉少健下山得涧
水饮之并各澡浴 (第 011b 页)
韩崇
韩崇者字长季吴郡毗陵人也少好道林屋
仙人王玮玄曾授之以流珠丹一法崇奉而
修之大有验玮玄语之曰子行此道亦可以
出身仕宦无妨仙举也崇遂仕至宛陵令行
仁以为政用道以抚民虎狼深避蝗不集界
迁汝南太守拔书佐袁安安后位至司徒时
人通以崇有识物之鉴也崇独居清素上奇
之加崇俸禄秩中二千石后 汉孝明皇帝 巡
狩汝南上治崇府崇使妻出住孤独老妪家
上闻叹韩崇可谓百炼不消也赐缣五十匹
崇在郡积十四年政化洽著举 (第 016a 页)
韩崇者字长季吴郡毗陵人也少好道林屋
仙人王玮玄曾授之以流珠丹一法崇奉而
修之大有验玮玄语之曰子行此道亦可以
出身仕宦无妨仙举也崇遂仕至宛陵令行
仁以为政用道以抚民虎狼深避蝗不集界
迁汝南太守拔书佐袁安安后位至司徒时
人通以崇有识物之鉴也崇独居清素上奇
之加崇俸禄秩中二千石后 汉孝明皇帝 巡
狩汝南上治崇府崇使妻出住孤独老妪家
上闻叹韩崇可谓百炼不消也赐缣五十匹
崇在郡积十四年政化洽著举 (第 016a 页)
蓟子训
蓟子训二百馀年颜色不老曾抱邻舍婴儿
误堕地死儿家即埋之子训自外来抱儿还
之家恐是鬼子训掘视所埋但泥而已汉时
京师贵人莫不虚心欲见既到京师公卿以
下候之者座上常数百人皆为设酒脯终日
不匮一日太学诸生诣请子训子训以食时
发日中到未半日行千馀里往二十三处诸
贵人喜自谓先诣之明日相问各言子训衣
服颜色如一远近惊异后因遁去遂不知所
止初去之日惟见白云腾起数十处行人于
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娑铜人相
谓曰适见铸此而已近五百岁矣见者呼之
曰蓟先生小住并行视若迟徐而走马不及
出后汉书仙传云蓟子训齐人举孝廉除郎
中又为都尉人莫知其有道所载他事略同
王乔
王乔者河东人也 汉明帝 为尚书郎出为叶
县令汉法畿内长吏节朔还朝乔每月朔旦
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
令太史伺望之 (第 006b 页)
蓟子训二百馀年颜色不老曾抱邻舍婴儿
误堕地死儿家即埋之子训自外来抱儿还
之家恐是鬼子训掘视所埋但泥而已汉时
京师贵人莫不虚心欲见既到京师公卿以
下候之者座上常数百人皆为设酒脯终日
不匮一日太学诸生诣请子训子训以食时
发日中到未半日行千馀里往二十三处诸
贵人喜自谓先诣之明日相问各言子训衣
服颜色如一远近惊异后因遁去遂不知所
止初去之日惟见白云腾起数十处行人于
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娑铜人相
谓曰适见铸此而已近五百岁矣见者呼之
曰蓟先生小住并行视若迟徐而走马不及
出后汉书仙传云蓟子训齐人举孝廉除郎
中又为都尉人莫知其有道所载他事略同
王乔
王乔者河东人也 汉明帝 为尚书郎出为叶
县令汉法畿内长吏节朔还朝乔每月朔旦
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
令太史伺望之 (第 006b 页)
供侍北辰祭祝章
恭闻太极未分舍三才而周一气两仪既判
齐七政以均四时运斗极于中天布星躔于
象外分司阐化立极承天八王为万汇之宗
七圣作众生之祖总七十二候之气运二十
入宿之司旋转斗垣周临地轨为车而调理
网纪拱辰而统制乾坤喉舌是司枢机是握
示魒星之所指四海知时观罡气之有辉八
纮咸福三台齐色九气同光掌天上之机衡
定人间之祸福 汉明帝 仰瞻光范张天师参
受真经立玄教于尘寰脱凡愚于世网矧兹
动植实有依皈某恭行大法济度存亡若不
籍二斗之回 (第 021a 页)
恭闻太极未分舍三才而周一气两仪既判
齐七政以均四时运斗极于中天布星躔于
象外分司阐化立极承天八王为万汇之宗
七圣作众生之祖总七十二候之气运二十
入宿之司旋转斗垣周临地轨为车而调理
网纪拱辰而统制乾坤喉舌是司枢机是握
示魒星之所指四海知时观罡气之有辉八
纮咸福三台齐色九气同光掌天上之机衡
定人间之祸福 汉明帝 仰瞻光范张天师参
受真经立玄教于尘寰脱凡愚于世网矧兹
动植实有依皈某恭行大法济度存亡若不
籍二斗之回 (第 021a 页)
(诈伪渐渍毒害于物也颉滑骨稽也解垢/诈伪也夫骨稽坚白之智谪诡同异之谈)
(谅有亏/于正理)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智盖
圣智者国家之利器也
衍义云若 汉明帝 性𥚹察
钞汉书所载 (第 012a 页)
汉明帝 性𥚹察衍义载之已
详不复重录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第 012a 页)
(谅有亏/于正理)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智盖
圣智者国家之利器也
衍义云若 汉明帝 性𥚹察
钞汉书所载 (第 012a 页)
汉明帝 性𥚹察衍义载之已
详不复重录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第 012a 页)
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
昔 汉明帝 游终南山见一女人身著素衣披
发跣足端然坐石不起帝曰朕为天下兆民
之主𡖖是何人见朕失仪女子答曰吾是 …… (第 001a 页)
礼念七真圣号
志心皈命礼消灾解厄洗罪延生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中天北斗七元星君中天北斗中
列圣高真延生保命度厄消灾扶衰散祸益
算七官君启经教主前圣 汉明帝 君天京本
命元辰伏望洪慈俯垂鉴诵
贪狼星君章第一
是时大道元君语圣明曰今若求吾真道治
身治命治 …… (第 002a 页)
北斗付嘱章第二十八
元君曰吾今一一赐与护持凡此实语过胜
金玉
昊天玉皇上帝之法祥瑞章句光如日月明
如星斗吾今赐与将治人间愿凡夫人人各
归善道愿个个返本朝元又语帝曰善护人
民永为天地山河教法作主通世流布不昩
其功前章一一乃为分别更无虚也吾众今
奉
上帝敕宣来诏吾众更不久住各返仙都凡
此经典不得轻慢须洁净焚香至诚身披道
服素裳一心看礼如对吾面而宣是时帝闻
语巳稽首再拜奉辞
圣驾还返仙官大 汉明皇 圣主当时敕下省
部直送郡邑名山福地道观抄录传授人天 (第 028a 页)
昔 汉明帝 游终南山见一女人身著素衣披
发跣足端然坐石不起帝曰朕为天下兆民
之主𡖖是何人见朕失仪女子答曰吾是 …… (第 001a 页)
礼念七真圣号
志心皈命礼消灾解厄洗罪延生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中天北斗七元星君中天北斗中
列圣高真延生保命度厄消灾扶衰散祸益
算七官君启经教主前圣 汉明帝 君天京本
命元辰伏望洪慈俯垂鉴诵
贪狼星君章第一
是时大道元君语圣明曰今若求吾真道治
身治命治 …… (第 002a 页)
北斗付嘱章第二十八
元君曰吾今一一赐与护持凡此实语过胜
金玉
昊天玉皇上帝之法祥瑞章句光如日月明
如星斗吾今赐与将治人间愿凡夫人人各
归善道愿个个返本朝元又语帝曰善护人
民永为天地山河教法作主通世流布不昩
其功前章一一乃为分别更无虚也吾众今
奉
上帝敕宣来诏吾众更不久住各返仙都凡
此经典不得轻慢须洁净焚香至诚身披道
服素裳一心看礼如对吾面而宣是时帝闻
语巳稽首再拜奉辞
圣驾还返仙官大 汉明皇 圣主当时敕下省
部直送郡邑名山福地道观抄录传授人天 (第 028a 页)
宝者万真之总会六
合之纲领也北斗之经则而象之汉天师传
斗于老君老君授以本命妙行尊问大道
元始对以度人 汉明帝 遇斗于终南斗真将
玄灵而自授唐太宗受道于羊角元始曰汝
为天子安能何道不行哉旨意合同若此者
众又有道德 (第 003a 页)
合之纲领也北斗之经则而象之汉天师传
斗于老君老君授以本命妙行尊问大道
元始对以度人 汉明帝 遇斗于终南斗真将
玄灵而自授唐太宗受道于羊角元始曰汝
为天子安能何道不行哉旨意合同若此者
众又有道德 (第 003a 页)
中宴处九重之内而哀悯众生之心无时
少息也太上化身降于蜀都授此经诀饶
益众生度脱轮回之苦也
至于蜀都
蜀都者即今之成都府也 汉明帝 问僧摩
腾曰法王在世何故化不及此对曰迦毗
罗卫国乃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心三界诸
佛皆于彼土凡有愿行 (第 011b 页)
少息也太上化身降于蜀都授此经诀饶
益众生度脱轮回之苦也
至于蜀都
蜀都者即今之成都府也 汉明帝 问僧摩
腾曰法王在世何故化不及此对曰迦毗
罗卫国乃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心三界诸
佛皆于彼土凡有愿行 (第 011b 页)
功岂非人之修积也耶
上至帝王下及庶人尊卑虽则殊途命分俱
无差别
天地乃一气人物无两途昔 汉明帝 于终
南山遇七元真君素衣垂发帝稽首问曰
未审是何仙圣真君曰吾是北斗七元真
君下游人间察录善恶帝 (第 018a 页)
上至帝王下及庶人尊卑虽则殊途命分俱
无差别
天地乃一气人物无两途昔 汉明帝 于终
南山遇七元真君素衣垂发帝稽首问曰
未审是何仙圣真君曰吾是北斗七元真
君下游人间察录善恶帝 (第 018a 页)
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八日也乃
五帝下降录人罪恶之辰也生年为本命
生日为生辰身中万神聚会之日北斗下
日者昔 汉明帝 遇七真曰吾居七元宫谓
之北极皆有华盖相随帝居于中其星皆
生七宝光华灿烂号为北极帝君常月初 (第 013a 页)
五帝下降录人罪恶之辰也生年为本命
生日为生辰身中万神聚会之日北斗下
日者昔 汉明帝 遇七真曰吾居七元宫谓
之北极皆有华盖相随帝居于中其星皆
生七宝光华灿烂号为北极帝君常月初 (第 013a 页)
斗星所主延生度厄保命益算消灾散祸
扶衰是故有回死注生消灾度厄之功力
也
上至帝王下及庶人尊卑虽则殊途命分俱
无差别
旁通图云 汉明帝 于终南山遇北斗七真
而问曰朕还属上真管否七真曰子虽为
人主命与庶人一同帝乃再拜而求长生 (第 003b 页)
扶衰是故有回死注生消灾度厄之功力
也
上至帝王下及庶人尊卑虽则殊途命分俱
无差别
旁通图云 汉明帝 于终南山遇北斗七真
而问曰朕还属上真管否七真曰子虽为
人主命与庶人一同帝乃再拜而求长生 (第 00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