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金阙右卿司命蓬莱都水监梁国/师贞白真人华阳隐居陶弘景造)
阐幽微第二
汉高祖为南明公宾友(刘邦字季沛郡丰人/起自布衣伐秦平项)
(创汉之基即位十二/年病亡年六十二)
晋宣帝为西明公宾友(司马懿字仲达河内/人也魏世为大将军)
(太傅嘉平三年病亡年七十二赠相国/谥宣文侯晋武受禅追谥高祖宣皇帝) 荀彧 为北明公宾友 (第 001a 页)
(荀彧 字 (第 001a 页)
文若 颍川人汉/武末为尚书令有风仪)
(识鉴初为魏武谋臣欲以安汉杜稷被疑惧/服药自尽年五十谥 (第 001a 页)
敬侯 追赠太尉荀之列)
(在宾友亦如延陵之匹四/明位虽非亚而德望贤矣) …… (第 001a 页)
(真妙者乎由是言/之可不自督耳)
诸有英雄之才弥罗四海诛暴整乱拓平九
州建号帝王臣妾四海者既终受书于三官
四辅或为五帝上相或为四明公宾友以助
治百鬼综理死生者此等自奉属于三官永
无进仙之冀坐煞伐积酷害生死多故也(酆/宫)
(中诸人职皆是矣疑 荀彧 一人清秀整洁非/跋扈虐害唯以谋谟智策佐魏武耳乃得为)
(宾友与汉高等比位恐当别有旨趣凡在世/有才识艺 (第 013a 页)
阐幽微第二
汉高祖为南明公宾友(刘邦字季沛郡丰人/起自布衣伐秦平项)
(创汉之基即位十二/年病亡年六十二)
晋宣帝为西明公宾友(司马懿字仲达河内/人也魏世为大将军)
(太傅嘉平三年病亡年七十二赠相国/谥宣文侯晋武受禅追谥高祖宣皇帝) 荀彧 为北明公宾友 (第 001a 页)
(荀彧 字 (第 001a 页)
文若 颍川人汉/武末为尚书令有风仪)
(识鉴初为魏武谋臣欲以安汉杜稷被疑惧/服药自尽年五十谥 (第 001a 页)
敬侯 追赠太尉荀之列)
(在宾友亦如延陵之匹四/明位虽非亚而德望贤矣) …… (第 001a 页)
(真妙者乎由是言/之可不自督耳)
诸有英雄之才弥罗四海诛暴整乱拓平九
州建号帝王臣妾四海者既终受书于三官
四辅或为五帝上相或为四明公宾友以助
治百鬼综理死生者此等自奉属于三官永
无进仙之冀坐煞伐积酷害生死多故也(酆/宫)
(中诸人职皆是矣疑 荀彧 一人清秀整洁非/跋扈虐害唯以谋谟智策佐魏武耳乃得为)
(宾友与汉高等比位恐当别有旨趣凡在世/有才识艺 (第 013a 页)
弹祢
抱朴子曰汉末有祢衡者年二十有三孔文
举齿过知命身居九列文学冠群少长称誉
名位殊绝而友衡于布衣又表荐之于汉朝
以为宜起家作台郎云惟岳降神异人并出
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
与道合思若有神其叹之如此衡游许下自
公卿国士以下衡初不称其官皆名之云阿
某或以姓呼之为某儿呼孔融为大儿呼杨
脩为小儿 荀彧 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
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百官
大会衡时在坐忽颦蹙悽怆哀叹忼慨或讥
之曰 (第 001b 页)
抱朴子曰汉末有祢衡者年二十有三孔文
举齿过知命身居九列文学冠群少长称誉
名位殊绝而友衡于布衣又表荐之于汉朝
以为宜起家作台郎云惟岳降神异人并出
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
与道合思若有神其叹之如此衡游许下自
公卿国士以下衡初不称其官皆名之云阿
某或以姓呼之为某儿呼孔融为大儿呼杨
脩为小儿 荀彧 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
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百官
大会衡时在坐忽颦蹙悽怆哀叹忼慨或讥
之曰 (第 001b 页)
左位
北帝上相秦始皇北帝太傅魏武帝
五帝上相(未显)
西明公领北帝师周文王(比少/傅)
宾友晋宣帝中护军周顗
东明公领斗君师夏启
宾友孙策右师晨(如世中/书监)
许肇(已度九/宫位矣)
南明公召奭(一云东明公已/度九官右保公)
宾友汉高祖
北明公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阖/闾之叔延陵季子)
宾友 荀彧(字文若魏武谋/臣汉尚书令) 赵叔台王世卿(未显)
此四明主领四方各治一天宫在职一千
六百年得补仙官其馀职不得矣 (第 027a 页)
左位
北帝上相秦始皇北帝太傅魏武帝
五帝上相(未显)
西明公领北帝师周文王(比少/傅)
宾友晋宣帝中护军周顗
东明公领斗君师夏启
宾友孙策右师晨(如世中/书监)
许肇(已度九/宫位矣)
南明公召奭(一云东明公已/度九官右保公)
宾友汉高祖
北明公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阖/闾之叔延陵季子)
宾友荀彧(字 文若 魏武谋/臣汉尚书令)
赵叔台王世卿(未显)
此四明主领四方各治一天宫在职一千
六百年得补仙官其馀 (第 027a 页)
北帝上相秦始皇北帝太傅魏武帝
五帝上相(未显)
西明公领北帝师周文王(比少/傅)
宾友晋宣帝中护军周顗
东明公领斗君师夏启
宾友孙策右师晨(如世中/书监)
许肇(已度九/宫位矣)
南明公召奭(一云东明公已/度九官右保公)
宾友汉高祖
北明公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阖/闾之叔延陵季子)
宾友 荀彧(字文若魏武谋/臣汉尚书令) 赵叔台王世卿(未显)
此四明主领四方各治一天宫在职一千
六百年得补仙官其馀职不得矣 (第 027a 页)
左位
北帝上相秦始皇北帝太傅魏武帝
五帝上相(未显)
西明公领北帝师周文王(比少/傅)
宾友晋宣帝中护军周顗
东明公领斗君师夏启
宾友孙策右师晨(如世中/书监)
许肇(已度九/宫位矣)
南明公召奭(一云东明公已/度九官右保公)
宾友汉高祖
北明公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阖/闾之叔延陵季子)
宾友荀彧(字 文若 魏武谋/臣汉尚书令)
赵叔台王世卿(未显)
此四明主领四方各治一天宫在职一千
六百年得补仙官其馀 (第 027a 页)
取天门气吹纸上于纸看未分明
玉音摄气灵风聚烟紫虚郁秀辅翼万仙
千和万合自然成真
混洞赤文无无上真元始祖劫化生诸天
开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惟道为身
五文开廓普植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
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
急急如
元始上帝敕
取天门气吹纸上看如初学之人一二分
目力如虫窦路或隐或起纸 文若 三分目
力如牌子字每一划两边高起中间如渠
内有淡淡水墨路如四分目力见淡墨路
子五分目力其路如青 (第 015a 页)
玉音摄气灵风聚烟紫虚郁秀辅翼万仙
千和万合自然成真
混洞赤文无无上真元始祖劫化生诸天
开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惟道为身
五文开廓普植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
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
急急如
元始上帝敕
取天门气吹纸上看如初学之人一二分
目力如虫窦路或隐或起纸 文若 三分目
力如牌子字每一划两边高起中间如渠
内有淡淡水墨路如四分目力见淡墨路
子五分目力其路如青 (第 015a 页)
宝箓之上烁烁有金色焕耀光明夺日亡
魂十功九德纯备及黄箓斋坛一一严肃
可用前告文其或亡灵功德未备斋坛于
心有歉用第二告 文若 普为九州孤魂滞
魄济拔别不升度宜用第三告文并不得
差互 (第 007b 页)
魂十功九德纯备及黄箓斋坛一一严肃
可用前告文其或亡灵功德未备斋坛于
心有歉用第二告 文若 普为九州孤魂滞
魄济拔别不升度宜用第三告文并不得
差互 (第 007b 页)
魓右股 𩳐左足 魒右足
右冠星之法最为上教玄妙之要怀而行
之何道不成何鬼不伏无不钦降此乃神
仙秘密之 文若 至人得之切勿妄传此关
星动月驱神役鬼验不可测若妄传非人
殃及自身延及七祖勤而行之早成仙道
也 (第 004a 页)
右冠星之法最为上教玄妙之要怀而行
之何道不成何鬼不伏无不钦降此乃神
仙秘密之 文若 至人得之切勿妄传此关
星动月驱神役鬼验不可测若妄传非人
殃及自身延及七祖勤而行之早成仙道
也 (第 004a 页)
堕地化鹤飞去仙责曰不听吾戒莫非命
也后三十年复当来此乃以舟送纯归
四明宾友九宫仙嫔
真诰魏武帝为北君太傅孙策汉高祖晋
武帝 荀彧 为四明宾友
女仙传帝高辛时蜀地未立君长无所统
摄递相吞噬蚕女之父为邻所掠唯所乘
马犹在女念其父 (第 004b 页)
也后三十年复当来此乃以舟送纯归
四明宾友九宫仙嫔
真诰魏武帝为北君太傅孙策汉高祖晋
武帝 荀彧 为四明宾友
女仙传帝高辛时蜀地未立君长无所统
摄递相吞噬蚕女之父为邻所掠唯所乘
马犹在女念其父 (第 004b 页)
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表
与绣复合兵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
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步骑来攻
大破之公谓 荀文若 曰虏遏吾归师而与
吾死地吾是以知胜矣〇孟氏曰人怀归
心必能死战则不可止而击也〇杜佑曰
人人有室 …… (第 044b 页)
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公谓
荀彧 曰虏遏吾归师与吾死地是以知胜
齐建武二年魏围钟离张欣泰为军主随
崔慧景救援及魏军退而邵阳洲上馀兵 …… (第 045b 页)
将无及遂率众追之为弘所败〇张预曰
兵之在外人人思归当路邀之必致死战
韩信曰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克曹公既
破刘表谓 荀彧 曰虏遏吾归师吾是以知
胜又吕弘攻段业不胜将东走业欲击之 (第 046a 页)
与绣复合兵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
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步骑来攻
大破之公谓 荀文若 曰虏遏吾归师而与
吾死地吾是以知胜矣〇孟氏曰人怀归
心必能死战则不可止而击也〇杜佑曰
人人有室 …… (第 044b 页)
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公谓
荀彧 曰虏遏吾归师与吾死地是以知胜
齐建武二年魏围钟离张欣泰为军主随
崔慧景救援及魏军退而邵阳洲上馀兵 …… (第 045b 页)
将无及遂率众追之为弘所败〇张预曰
兵之在外人人思归当路邀之必致死战
韩信曰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克曹公既
破刘表谓 荀彧 曰虏遏吾归师吾是以知
胜又吕弘攻段业不胜将东走业欲击之 (第 046a 页)
太上无滞念灭念归幽升
凡十方徊玄颂先始北方次东次南次西次
东北次东南次西南次西北上方下方是谓
十方也若礼拜亦用此方一拜耳道学之人
正念心礼则足畅玄志于天尊矣复何必劳
形于风尘哉
太微天帝曰夫十方徊玄品者出乎自然而
然虚峙九千馀劫其文乃见元始天王盛而
撰焉总三宝于上清观十方于玉京御大魔
于六天拔苦难于泉曲训道学而教业极天
人之幽根释宿缘之滞愆超三界而独步何
天罗与地网而敢缠耶侪希微乎自然故从
劫到劫而弗休矣焕乎其文蔚然章矣实难
以言宣秘而不书口口相传是以单行智慧
不杂众篇矣
太微天帝曰此章品以配大戒乃三宝之宗
矣常以本命日说三百部戒而颂此 文若 日
中及夜半时修之也先斋而后行道慎令不
同者闻之非小故矣人不知本命用甲子日
若十年以后可正月一日行道 (第 006b 页)
凡十方徊玄颂先始北方次东次南次西次
东北次东南次西南次西北上方下方是谓
十方也若礼拜亦用此方一拜耳道学之人
正念心礼则足畅玄志于天尊矣复何必劳
形于风尘哉
太微天帝曰夫十方徊玄品者出乎自然而
然虚峙九千馀劫其文乃见元始天王盛而
撰焉总三宝于上清观十方于玉京御大魔
于六天拔苦难于泉曲训道学而教业极天
人之幽根释宿缘之滞愆超三界而独步何
天罗与地网而敢缠耶侪希微乎自然故从
劫到劫而弗休矣焕乎其文蔚然章矣实难
以言宣秘而不书口口相传是以单行智慧
不杂众篇矣
太微天帝曰此章品以配大戒乃三宝之宗
矣常以本命日说三百部戒而颂此 文若 日
中及夜半时修之也先斋而后行道慎令不
同者闻之非小故矣人不知本命用甲子日
若十年以后可正月一日行道 (第 006b 页)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三官都禁郎
周武王文王子名发鬼官北斗君
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阖闾叔姬北明公 荀彧 字 (第 004b 页)
文若 汉尚书令宾友
邵□南明公一云东明公
汉高祖刘季宾友
夏启禹子东明公领斗君师
孙策伯符权之兄宾友
许肇 (第 004b 页)
周武王文王子名发鬼官北斗君
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阖闾叔姬北明公 荀彧 字 (第 004b 页)
文若 汉尚书令宾友
邵□南明公一云东明公
汉高祖刘季宾友
夏启禹子东明公领斗君师
孙策伯符权之兄宾友
许肇 (第 004b 页)
皋
谁复扶将汉业西曹瞒墓石不堪题草庐永固龙方卧铜雀才
荒马尚嘶巾帼有人空畏虎郊原无地解封鲵独怜愤绝 荀文
若 祠下经过首合低
拜诸葛武侯祠 王鸿儒
苍烟乔木荫西东中有丹青一亩宫师出当年威 (第 5p053b 页)
谁复扶将汉业西曹瞒墓石不堪题草庐永固龙方卧铜雀才
荒马尚嘶巾帼有人空畏虎郊原无地解封鲵独怜愤绝 荀文
若 祠下经过首合低
拜诸葛武侯祠 王鸿儒
苍烟乔木荫西东中有丹青一亩宫师出当年威 (第 5p053b 页)
而不在汉也可谓正矣若泣廖立死李严屈司马懿而
不敢动者岂独其摧彊制胜之力邪亦平生忠义激发而詟伏
之耳彼 荀彧 者以沟渎之经为成仁取义之举虽幸免涑水之
论而竟黜于考亭之笔岂非自失其正以贻天下后世之议哉
彧不足道也 (第 6p053a 页)
不敢动者岂独其摧彊制胜之力邪亦平生忠义激发而詟伏
之耳彼 荀彧 者以沟渎之经为成仁取义之举虽幸免涑水之
论而竟黜于考亭之笔岂非自失其正以贻天下后世之议哉
彧不足道也 (第 6p053a 页)
岂凭虚无据而云尔耶若秦始皇明为吕不韦之子琅琊
王睿显著小吏牛金所生司马氏尚系诸秦晋不革而正之乃
推奖 荀彧 宽宥曹操至谓操取天下于群盗非取之于汉室而
抑退汉之昭烈不少假借于孔明北伐以入寇书之亦独何哉
胡致堂曰 …… (第 7p010b 页)
妙算以取益州而辅
成汉业是美在庞统也按统为德公之从子为孔明司马𡽪之
姻朋性好奖进士类盖南州之冠冤而 荀彧 之比配云 …… (第 7p020b 页)
不深闯然以出身名俱失者刘歆 荀彧 是也白乐天诗寄言痴
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亦子美之意乎
杨升庵曰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 …… (第 7p026b 页)
附载杨去奢刻侯集序引论一十九则
杨去奢合刻忠武靖节二编序云忠武靖节者汉诸葛忠武侯
晋陶靖节先生二编合刻也客过而问焉曰闻之先正出则为
孔明处则为元亮今是之合也强同焉其若潜见之分何答曰
唯唯否否夫易称龙德时乘御天解不在易地皆然之旨乎汉
晋末造天命人心既委辔于操裕乃心王室者不胜其故主遗
民之悲思而无可奈何其屯否同是故抱膝长啸不帝冑不玄
德不三顾不田不渊也而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孔明之事徒
寄之酒巾篱菊之间而志节同不宁惟是东汉尚节义晋人喜
风流而二季之族望如 荀文若 陈长文王谢子弟辈咸甘心佐 …… (第 7p041a 页)
杰反周为唐其
心一也郭汾阳克复二京而终身富贵岳武穆志存雪耻而身
死权奸其道同也孟德睥睨神器狐媚欺孤恨 文若 九锡之劝
而致之死篡逆之所为也子仪功盖天下位极人臣杖郭暧肆
言之失而归朝待罪臣子之所安也平生奸伪死见 (第 7p063b 页)
王睿显著小吏牛金所生司马氏尚系诸秦晋不革而正之乃
推奖 荀彧 宽宥曹操至谓操取天下于群盗非取之于汉室而
抑退汉之昭烈不少假借于孔明北伐以入寇书之亦独何哉
胡致堂曰 …… (第 7p010b 页)
妙算以取益州而辅
成汉业是美在庞统也按统为德公之从子为孔明司马𡽪之
姻朋性好奖进士类盖南州之冠冤而 荀彧 之比配云 …… (第 7p020b 页)
不深闯然以出身名俱失者刘歆 荀彧 是也白乐天诗寄言痴
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亦子美之意乎
杨升庵曰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 …… (第 7p026b 页)
附载杨去奢刻侯集序引论一十九则
杨去奢合刻忠武靖节二编序云忠武靖节者汉诸葛忠武侯
晋陶靖节先生二编合刻也客过而问焉曰闻之先正出则为
孔明处则为元亮今是之合也强同焉其若潜见之分何答曰
唯唯否否夫易称龙德时乘御天解不在易地皆然之旨乎汉
晋末造天命人心既委辔于操裕乃心王室者不胜其故主遗
民之悲思而无可奈何其屯否同是故抱膝长啸不帝冑不玄
德不三顾不田不渊也而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孔明之事徒
寄之酒巾篱菊之间而志节同不宁惟是东汉尚节义晋人喜
风流而二季之族望如 荀文若 陈长文王谢子弟辈咸甘心佐 …… (第 7p041a 页)
杰反周为唐其
心一也郭汾阳克复二京而终身富贵岳武穆志存雪耻而身
死权奸其道同也孟德睥睨神器狐媚欺孤恨 文若 九锡之劝
而致之死篡逆之所为也子仪功盖天下位极人臣杖郭暧肆
言之失而归朝待罪臣子之所安也平生奸伪死见 (第 7p063b 页)
云谷杂抄云范仙观葨芝树高丈馀不甚增长花小而白每𡻕
开花次年结子又次年方熟子如楮实 文若 龟背味甘酸可食
宝园山青城县北三十里岷山之东洞在其下以其灵芝产玉
神草繁金故以为名
青城山即长生观山 (第 4p025a 页)
开花次年结子又次年方熟子如楮实 文若 龟背味甘酸可食
宝园山青城县北三十里岷山之东洞在其下以其灵芝产玉
神草繁金故以为名
青城山即长生观山 (第 4p0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