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祠见汉郊祀志唐子乃掌堂涂之子犹周
王族之适子称门子义台乃仪台 郑司农
云故书仪但为义其脰肩肩乃见考工记
梓人为磬虚数目顾脰肩即顅宇如此类
不一而士无古学不足以知之诸 (第 002b 页)
王族之适子称门子义台乃仪台 郑司农
云故书仪但为义其脰肩肩乃见考工记
梓人为磬虚数目顾脰肩即顅宇如此类
不一而士无古学不足以知之诸 (第 002b 页)
门人彭祥点校
外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虽有义(读作/仪)台路寝无所用之
郑司农 云古者书仪但为义仪台即郊特
牲所谓台门也筑土为台台上架屋当中
为门因以为宫室之仪今俗犹称仪门天 (第 001a 页)
外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虽有义(读作/仪)台路寝无所用之
郑司农 云古者书仪但为义仪台即郊特
牲所谓台门也筑土为台台上架屋当中
为门因以为宫室之仪今俗犹称仪门天 (第 001a 页)
之制圣人则有可尚之迹
肇乘牺樽之牺当音羲旧从 郑司农 读如娑
者非郑答张逸以为画凤尾婆娑熬也梁
刘杳曰此言未必安古樽彝皆刻木为鸟
兽凿顶及背以出内酒 (第 012a 页)
肇乘牺樽之牺当音羲旧从 郑司农 读如娑
者非郑答张逸以为画凤尾婆娑熬也梁
刘杳曰此言未必安古樽彝皆刻木为鸟
兽凿顶及背以出内酒 (第 012a 页)
逢大风而)
(问博士湘君何神博士曰闻之尧二女舜妃/也死而葬此列女传曰二女死于江湘之间)
(俗谓为湘君 郑司农 亦以舜妃为湘君说者/皆以舜陟方而死二妃从之俱溺死于湘江)
(遂号为湘夫人按九歌湘君湘夫人自是二/神江 (第 032b 页)
(问博士湘君何神博士曰闻之尧二女舜妃/也死而葬此列女传曰二女死于江湘之间)
(俗谓为湘君 郑司农 亦以舜妃为湘君说者/皆以舜陟方而死二妃从之俱溺死于湘江)
(遂号为湘夫人按九歌湘君湘夫人自是二/神江 (第 032b 页)
至复凡七变故云七日此大易之本旨先
儒之正说也而正义又引六日七分之说
与 郑司农 引易纬同卦气备矣且曰仲尼
之纬分明辅嗣之注若此康成之说其可
通乎然则二说奈何曰皆是也易含万象
(第 008b 页)
儒之正说也而正义又引六日七分之说
与 郑司农 引易纬同卦气备矣且曰仲尼
之纬分明辅嗣之注若此康成之说其可
通乎然则二说奈何曰皆是也易含万象
(第 008b 页)
九皇六十四氏凡八十一姓皆古帝王也
故 郑司农 释周官以三皇五帝九皇六十
四氏为四类氏又按舟壸记云皇次四世
蜀山□傀六世浑敦七世东𢨦七世皇覃 (第 020a 页)
故 郑司农 释周官以三皇五帝九皇六十
四氏为四类氏又按舟壸记云皇次四世
蜀山□傀六世浑敦七世东𢨦七世皇覃 (第 020a 页)
复曰进退有度 郑司农
注曰度谓伐与步
数也孔疏曰如牧野誓云六步七步四伐
五伐是也复曰左右有局 (第 015a 页)
郑司农 注曰局
是步分孔疏曰言军之左右各有部分进
则就敌退则就列不相差滥也下文复曰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 (第 015a 页)
数也孔疏曰如牧野誓云六步七步四伐
五伐是也复曰左右有局 (第 015a 页)
郑司农 注曰局
是步分孔疏曰言军之左右各有部分进
则就敌退则就列不相差滥也下文复曰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 (第 015a 页)
彊弱勇怯长短向背间杂而仵之力相兼
后合诸营垒与敌争之〇杜牧曰周礼以
旌为左右和门 郑司农 曰军门曰和今谓
之垒门立两旌旗表之以叙和出入明次
第也交者言与敌人对垒而舍和门相交
对也〇贾林 (第 002a 页)
后合诸营垒与敌争之〇杜牧曰周礼以
旌为左右和门 郑司农 曰军门曰和今谓
之垒门立两旌旗表之以叙和出入明次
第也交者言与敌人对垒而舍和门相交
对也〇贾林 (第 002a 页)
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
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史
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 郑众 贾逵父子陈元方服虔
注说咸略诵述不复按本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及
立太子默为仆射以左氏传授后主后 (第 3p041b 页)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
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史
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 郑众 贾逵父子陈元方服虔
注说咸略诵述不复按本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及
立太子默为仆射以左氏传授后主后 (第 3p04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