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司朝真罢列职排立于此净室中听候召
 请一一分明见形一如
真司法令
 用一牌两面写今日入局今日不入局洞
 视毕即叩齿九 通复
官咒曰
向来所召官吏复还所治后召即到一如故

 每日早晨及晚下两次入室行持洞视
   洞视集神 (第 025b 页)
   黄素内经上
神宫巍巍昆崙上昆崙山下双连湾清浊之
气分玄黄玄黄之气定圆方二气交感生阴
阳阴阳魂魄照中堂采之有术在心王想之
既熟为膏粱不必五谷藏府安食之既久可
安康龙车凤辇入圆光一一图诀宫中安阳
帝阴童稽首尊七七之气精神 通复
上车轮 (第 049a 页)
 和不可思议功德
太上道君曰西北方妙道境界其有真人名
曰救苦无极之国真仙庄严帝阙巍峨势迄
昆丘之上天花散漫光遥玉殿之中奉荐亡
魂往生彼国参传妙道观听法音众等虔诚

称扬功德
   无量太华天尊
 云衢直与帝闉 通复
阁重楼翠积中
 桂影飘香乘玉露月华分彩映朱宫
 瑶台绛阙尘晴汉缥渺彤霞拂浪穹
 普济真人朝太极追资灵 (第 006a 页)
  至心稽首下方洞渊得道众圣
次即北向长跪叩齿九通读启文法

玄都大洞三景弟子小兆真人(某)岳先生姓
(某)甲上启
高上元皇九天灵神上真玄遐首幽琼轩三
五运推七宿改晨虚皇控辔玉帝定仙青宫
采箓符命灵山是日元吉万真开陈上学甲
乙宿命因缘得遇神经上清灵篇谨于灵坛
上盟九天下告五帝十二河源乞丐记领奏
上高晨普告万灵浮位皇坛营卫灭试案如
大真须到明日令御启传即露启文案上
次东向平立叩齿三 通复
炉祝法 (第 004a 页)
有总非功两下俱捐又落空无有
兼资终不一定庵曰无中真有始潜通嘿庵
曰非无非有始圆通无庵曰非无非有显神 通复
庵曰太虚同体道方通师曰都较些子
予则曰不如默默守其中师曰圆陀陀地一 (第 002a 页)
 行经也思神即存神之谓集气解见前篇)
 解(然欲独诵此经未可漫然诵之也于结坛之始法师皆当
 凝神默坐先叩齿三
通复
鸣天鼓向东方吸取生气以入
 丹田右手执剑诀以辟邪魔外道左手玉诀当心以安神魂
 将全经之义于心中绕之一 (第 6p032b 页)
 之所以循环天地之间飞潜动植一切物性皆自然而然也
 学者当于言象之外密尔参求以法其自然则心虚性寂无
 蔽无私徼妙双忘无有一贯动静同源体用不二超然圆
 复
乎真常逃出阴阳脱离造化故知自然而然者众妙之门 (第 2p003a 页)
夜之所以循环不已也有加临即有顺逆
冬夏之所以反覆相因也有天地即有参立
三元之所以各领其候也有运气即有 通复
六甲之所以互归其元也故陈希夷按图阐
之冬至起甲子于坎而顺行九宫见阳气之 (第 002b 页)
微广布未几甚有于斯典计虑者乃得金陵孙子
守恕夙慕玄宗久饴道味获亲馀泽仰睹鸿文欣然拜悦矢力
重梓以广流 通复
虑经轴庄严奉持者未免凛科律之戒不能
朝夕玩索以期体行似于圣心博施之功有所闭碍遂请易为
简帙装订成函而 (第 3p087a 页)
以还我太虚一体之本初即释氏所谓万法归一一归于
无之说也类而推之草木之华实岁时之春秋人事之荣枯贞
元之 通复
皆不过此原始要终屈伸往来之定理耳又何疑焉
所可怪者儒者中庸之道若青天白日之长耀于古今释氏正 (第 4p001a 页)
 尊胜会道场至清至净妙极无加然虽幽深玄远浑穆无为
 而功德之所却又自然庄严不觉五体投地叹为希有诸化
 身 玉帝见天人踊跃欢喜如此亦收摄神 通复
为一体坐
 光明法座之中或去或来倏分倏合玄妙莫测法筵大众俱
 欲愿闻 玉帝本行修證之由而未敢拟议请问 (第 2p022b 页)
  灵妙缘起品第一
紫微星君曰藐尔一身配乎三才灵踰万物至宝内含与生俱
足无区圣凡唯彼克葆上际下蟠一朝失守人禽攸关此不彼
顾我无尔判有大智炬如日之悬有接有继为范为闲莫推莫
挽或照或监得其宗主至极至玄明明在上早济早援莫之自
溺无息汝肩以月以日积累如年有其一得后不越先唯其
无外中边此真一息功在绵绵尽天地量包古今贤惟功惟
实自證自参一起参證派入天仙道法之祖永度人天人天普 …… (第 1p004a 页)
 上澈下澈始澈终路头且直揭曰有大智炬如日之悬是惟
 以圆明大道为清静真宗非得其宗主未易窥此至极至玄
 之妙体 通复
而达中边也然又恐人未知虚空中真有妙有
 又切示根蒂曰此真一息功在绵绵由实功参證则派入天 (第 1p00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