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道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不成声而其词促也)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
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
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子桑
为淋雨所病而糊口无资安于贫而制于命亦士之常耳何足挂仙翁之齿颊哉不知句句皆寓言也即 孟子 之所谓言
近而指远也玄门颠倒坎离水自下而上为水火既济天地不能贫我故无病今淋雨十日水自上而下为水火未 …… (第 2p068a 页)
礼乐而劓补矣已而曰坐忘堕枝体黜聪明即易之艮其背
不获其身也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即易之行其庭不见其人
也举子桑为淋雨所病 子舆 裹饭而往见与气满不思食而
食丹者异举天无私覆地无私载见与圣人外其身而身存
无私故能成其私者异举其 (第 2p071b 页)
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
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子桑
为淋雨所病而糊口无资安于贫而制于命亦士之常耳何足挂仙翁之齿颊哉不知句句皆寓言也即 孟子 之所谓言
近而指远也玄门颠倒坎离水自下而上为水火既济天地不能贫我故无病今淋雨十日水自上而下为水火未 …… (第 2p068a 页)
礼乐而劓补矣已而曰坐忘堕枝体黜聪明即易之艮其背
不获其身也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即易之行其庭不见其人
也举子桑为淋雨所病 子舆 裹饭而往见与气满不思食而
食丹者异举天无私覆地无私载见与圣人外其身而身存
无私故能成其私者异举其 (第 2p071b 页)
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哉德则指仁义圣知而言大则道也德则道之降焉者也为德则所谓下德执德其可谓德乎
哉)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
无失无弃(即 孟子 曰万物皆备于我矣之备何假于外而求何所遗亡何所舍置)不以物易巳也
反已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诚即释 (第 4p083a 页)
哉)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
无失无弃(即 孟子 曰万物皆备于我矣之备何假于外而求何所遗亡何所舍置)不以物易巳也
反已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诚即释 (第 4p083a 页)
仙师而求长生)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音支)言日出和以天倪(此篇先生自叙立言之意寓言犹诗
之比体所言在人事而所指多在大道即 孟子 言近而旨远之意郭象谓托之他人寓言非也所言者浅故十言而九见
信重言谓借重上古帝王大圣大贤之言以取信者 (第 5p011a 页)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音支)言日出和以天倪(此篇先生自叙立言之意寓言犹诗
之比体所言在人事而所指多在大道即 孟子 言近而旨远之意郭象谓托之他人寓言非也所言者浅故十言而九见
信重言谓借重上古帝王大圣大贤之言以取信者 (第 5p011a 页)
子举一世莫不各安其天分之当
然而无僭踰争夺天开之患则夫物之不齐
者非必物物而齐之而无不齐矣且庄子与 孟子 同时使其言而悖道无补于世教则孟
子固亦距之矣读者泥其辞而不求其意往
往例以不经目之如郭象所云者是岂真 …… (第 002b 页)
理洞明道义战胜虽居至贵至富亦有
所不免焉故学道之要先须求圣贤乐
处切身体究方为得力易云乐天知命
颜氏箪瓢自乐 孟子 养浩而充塞天地
原宪行歌而声出金石此皆超外物之
累全自己之天出处动静无适非乐斯
可以论逍 (第 042a 页)
然而无僭踰争夺天开之患则夫物之不齐
者非必物物而齐之而无不齐矣且庄子与 孟子 同时使其言而悖道无补于世教则孟
子固亦距之矣读者泥其辞而不求其意往
往例以不经目之如郭象所云者是岂真 …… (第 002b 页)
理洞明道义战胜虽居至贵至富亦有
所不免焉故学道之要先须求圣贤乐
处切身体究方为得力易云乐天知命
颜氏箪瓢自乐 孟子 养浩而充塞天地
原宪行歌而声出金石此皆超外物之
累全自己之天出处动静无适非乐斯
可以论逍 (第 042a 页)
市井之谈皆在此一句内魂交则神集于
心形开则四体皆动此两句自帝王至庶
人皆在内言人夜则安寝平旦遇合之间
便有应接役心如战斗然即 孟子 所谓旦
昼之所为有梏亡之者是也缦者缓缦不
切窖者语存机阱密者深思一线不露此
言世之应物用心者皆 (第 013b 页)
心形开则四体皆动此两句自帝王至庶
人皆在内言人夜则安寝平旦遇合之间
便有应接役心如战斗然即 孟子 所谓旦
昼之所为有梏亡之者是也缦者缓缦不
切窖者语存机阱密者深思一线不露此
言世之应物用心者皆 (第 013b 页)
赵虚斋注吾所谓知未必知所谓不知未
必不知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言必至
于无知斯为真知居处味色人与鸟兽各
适所欲不能皆同 孟子 谓犬之性犹牛之
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正类此言欲识居处 …… (第 004b 页)
而有不化者存以死生为觉梦视古今
如朝昏将无物之可齐容有论乎然则
庄与蝶与梦与觉与既有论之者矣必
有知之者矣
孟子 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而庄子名
篇以齐物论或疑其与儒家悖重增不
齐之情殊不 (第 030b 页)
孟子 特为许子言之耳
况孟之所言者情庄之所言者理理一 (第 030b 页)
必不知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言必至
于无知斯为真知居处味色人与鸟兽各
适所欲不能皆同 孟子 谓犬之性犹牛之
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正类此言欲识居处 …… (第 004b 页)
而有不化者存以死生为觉梦视古今
如朝昏将无物之可齐容有论乎然则
庄与蝶与梦与觉与既有论之者矣必
有知之者矣
孟子 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而庄子名
篇以齐物论或疑其与儒家悖重增不
齐之情殊不 (第 030b 页)
孟子 特为许子言之耳
况孟之所言者情庄之所言者理理一 (第 030b 页)
无近刑之事可指此即骈拇篇上不敢为
仁义之操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迫而后
应应以无心以此为常则可以保身全生
养亲尽年即 孟子 所谓寿夭不贰脩身以
俟之也
褚氏管见云内篇始于逍遥游尽性之
学所以明道次以齐物论穷理之谈所 (第 005a 页)
仁义之操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迫而后
应应以无心以此为常则可以保身全生
养亲尽年即 孟子 所谓寿夭不贰脩身以
俟之也
褚氏管见云内篇始于逍遥游尽性之
学所以明道次以齐物论穷理之谈所 (第 005a 页)
无之故待物尽善而物亦不能逃也耳
之所冥者心心之所符者气气则静极
无为虚以待物 孟子 所谓浩然充塞者
也观夫注焉不满酌焉不竭与人而愈
有常应而常静者则亦何待不待之有
哉通天下 (第 011a 页)
之所冥者心心之所符者气气则静极
无为虚以待物 孟子 所谓浩然充塞者
也观夫注焉不满酌焉不竭与人而愈
有常应而常静者则亦何待不待之有
哉通天下 (第 011a 页)
感时犹时中之时随事所感而应之才全
谓全质性德不形言不显伐内保外不荡
形容水平可法之意成全性中之和是其
德之脩也德不形者无所往而非德故物
不能离焉非君臣也德友而已与 孟子 友
之云乎意同
按雌雄之义所解不一或以为禽兽者
本于裂子雌雄在前孳尾成群之说𥩈
考经意丈夫与 (第 014a 页)
谓全质性德不形言不显伐内保外不荡
形容水平可法之意成全性中之和是其
德之脩也德不形者无所往而非德故物
不能离焉非君臣也德友而已与 孟子 友
之云乎意同
按雌雄之义所解不一或以为禽兽者
本于裂子雌雄在前孳尾成群之说𥩈
考经意丈夫与 (第 014a 页)
加矣而犹有患死生之变不可预期有所
待则未定也若夫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朝
闻夕死彼且恶乎待哉 孟子 尽心章正明
此理
鬳斋口义云人事尽时天理见是以其知
之所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知在我所待
在外或 …… (第 006a 页)
其所自而心为之主屈服者为人沮制其
气挫折故嗌言不平畅而若哇嗌者受食
之处嗜欲深者神驰识昩察其天机止在
肝膈之上面目之前去本远矣 孟子 曰其
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是也不知
悦生则其出何䜣不知恶死则其入何距
翛然往来至神不动而已 (第 009b 页)
待则未定也若夫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朝
闻夕死彼且恶乎待哉 孟子 尽心章正明
此理
鬳斋口义云人事尽时天理见是以其知
之所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知在我所待
在外或 …… (第 006a 页)
其所自而心为之主屈服者为人沮制其
气挫折故嗌言不平畅而若哇嗌者受食
之处嗜欲深者神驰识昩察其天机止在
肝膈之上面目之前去本远矣 孟子 曰其
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是也不知
悦生则其出何䜣不知恶死则其入何距
翛然往来至神不动而已 (第 009b 页)
高于世而欲人必信之便是有迹使人得
而相汝也湿灰言其生气欲灭地文襌家
修观名萌乎若生之意不震不动也不正
者不可以指定言此不正与 孟子 必有事
焉而勿正同德机生意闭其机而不动有
生意欲灭之状遂以为弗活矣于杜闭之
中而动机已露故以为 (第 015a 页)
而相汝也湿灰言其生气欲灭地文襌家
修观名萌乎若生之意不震不动也不正
者不可以指定言此不正与 孟子 必有事
焉而勿正同德机生意闭其机而不动有
生意欲灭之状遂以为弗活矣于杜闭之
中而动机已露故以为 (第 015a 页)
成桎梏因凿枘而后立圣知仁义者欲民
远罪之迹也民尚迹则矫诈生桁杨椄槢
于是而具唯去其所以撄人心者则天下
治矣
陈详道注 孟子 论人心曰操则存舍则亡
庄子论人心曰偾骄而不可系盖操之而
不舍者人也放之而不系者天也为治者
不可 …… (第 006a 页)
其法昧者在位日滋其令治迹浇淳在人
而已无道之君亦必假圣贤法度以行其
暴虐岂非曾史为桀蹠嚆矢哉
鬳斋云此一段把 孟子 出入无时莫知其
乡合观尤妙排下者不得志之时心趋向
下得志则好进不已心愈向上上下皆乌
囚杀自累自 (第 008a 页)
远罪之迹也民尚迹则矫诈生桁杨椄槢
于是而具唯去其所以撄人心者则天下
治矣
陈详道注 孟子 论人心曰操则存舍则亡
庄子论人心曰偾骄而不可系盖操之而
不舍者人也放之而不系者天也为治者
不可 …… (第 006a 页)
其法昧者在位日滋其令治迹浇淳在人
而已无道之君亦必假圣贤法度以行其
暴虐岂非曾史为桀蹠嚆矢哉
鬳斋云此一段把 孟子 出入无时莫知其
乡合观尤妙排下者不得志之时心趋向
下得志则好进不已心愈向上上下皆乌
囚杀自累自 (第 008a 页)
也挈汝万物同适乎至静然后出而应物
于挠挠之间故能与造物者游乎无端出
入无旁也日新无故则无始无终矣乐其
意然后能颂得其理然后能论 孟子 曰惟
圣人可以践形言可者仅可也庄子论神
人则颂论形躯合乎大同与 (第 014a 页)
孟子 相表里
大同则公而无私故能无己无己恶乎得
有有有非常有无非常无故睹有者不见 (第 014a 页)
于挠挠之间故能与造物者游乎无端出
入无旁也日新无故则无始无终矣乐其
意然后能颂得其理然后能论 孟子 曰惟
圣人可以践形言可者仅可也庄子论神
人则颂论形躯合乎大同与 (第 014a 页)
孟子 相表里
大同则公而无私故能无己无己恶乎得
有有有非常有无非常无故睹有者不见 (第 014a 页)
天下之君正辨而制之谓之分以善为尚
谓之义以寡君御众民其贵贱劳逸莫不
有辨制之分以道观之其义明矣以道观
能而天下之官治 孟子 曰能者在职是也
以道汎观而万物之应备殊涂同归百虑
一致是也夫道有本末本所以立体末所
以明用庄子 (第 004a 页)
谓之义以寡君御众民其贵贱劳逸莫不
有辨制之分以道观之其义明矣以道观
能而天下之官治 孟子 曰能者在职是也
以道汎观而万物之应备殊涂同归百虑
一致是也夫道有本末本所以立体末所
以明用庄子 (第 004a 页)
德不足以存生如天下何凡此皆以困为
得若杨墨之苦觳难为者也至比之鸠鸮
虎豹则非唯薄之而恶之亦甚矣昔 孟子
辟杨墨而圣道明世世称之以为功不在
禹下余于此亦云南华之功不 (第 016a 页)
孟子 下 (第 016a 页)
得若杨墨之苦觳难为者也至比之鸠鸮
虎豹则非唯薄之而恶之亦甚矣昔 孟子
辟杨墨而圣道明世世称之以为功不在
禹下余于此亦云南华之功不 (第 016a 页)
孟子 下 (第 016a 页)
道万言以明道之不易闻也度数不过于
五阴阳不过于十二仁以立人故假道以
行义以立己故托宿以处然假道以行非
不宿也 孟子 以仁为安宅为广居是也托
宿以处非不行 (第 005b 页)
孟子 以义为正路为大
道是也贷应彼之乏而终以见还田者兴 (第 005b 页)
五阴阳不过于十二仁以立人故假道以
行义以立己故托宿以处然假道以行非
不宿也 孟子 以仁为安宅为广居是也托
宿以处非不行 (第 005b 页)
孟子 以义为正路为大
道是也贷应彼之乏而终以见还田者兴 (第 00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