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者能命三才而役造化是以黄帝怡然自
得则召三者而告之也夫道有情有信而
至道不可以情求者盖道不废情而有情
不可以求道也所谓至 道者道之 不离于
真者也安有术之可思以思而求其术是
以情求至道也终不足以得道矣故必疲
而睡所梦若此而后既 …… (第 004b 页)
解曰姑且也射厌也姑射山者厌射世累
不得已而姑且应之者所居也水几于道
海河水之所归也姑射山在其洲中以言
居 道之 中也非神人孰能与于此不食五
谷吸风饮露则味 (第 007a 页)
道之 淡乎无味心如
渊泉则静专而不流形如处女则应物而
不倡不偎不爱刍狗万物也不畏不怒纯
气是守也不施 …… (第 007a 页)
之虚而不可使之无虽有形体而无形体
之累可谓虚矣虽犹木叶干壳之轻而未
离于有物也此庄子所以谓其犹有所待
也是乃 道之 所以为大妙也如亦无而已
矣又何贵于道哉若尹生者内藏怼憾以
忿滀之气自戾于大和其生也为天地之
疣 …… (第 011b 页)
之矣是至人之所以为真也
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
万物之所终始
解曰甚易知甚易行不违万物自然之数
者不深之度也老君以迎随不见其首尾
者为 道之 纪即此所谓无端之纪也行乎
万物而万物得之以消息满虚其际不可
终者游乎万物之终始也内能处而藏外
…… (第 013b 页)
而圣人之善救必期于彼我皆诚而后已
若汤问所谓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
来于五山之间者其彼我皆诚者欤谓小
子识之则 道之 在人无间于少壮小子之
所宜勉也奚俟而晚闻大道哉所谓子华
者以荣而不实为名固宜以名势骄人也
商则 (第 022a 页)
得则召三者而告之也夫道有情有信而
至道不可以情求者盖道不废情而有情
不可以求道也所谓至 道者道之 不离于
真者也安有术之可思以思而求其术是
以情求至道也终不足以得道矣故必疲
而睡所梦若此而后既 …… (第 004b 页)
解曰姑且也射厌也姑射山者厌射世累
不得已而姑且应之者所居也水几于道
海河水之所归也姑射山在其洲中以言
居 道之 中也非神人孰能与于此不食五
谷吸风饮露则味 (第 007a 页)
道之 淡乎无味心如
渊泉则静专而不流形如处女则应物而
不倡不偎不爱刍狗万物也不畏不怒纯
气是守也不施 …… (第 007a 页)
之虚而不可使之无虽有形体而无形体
之累可谓虚矣虽犹木叶干壳之轻而未
离于有物也此庄子所以谓其犹有所待
也是乃 道之 所以为大妙也如亦无而已
矣又何贵于道哉若尹生者内藏怼憾以
忿滀之气自戾于大和其生也为天地之
疣 …… (第 011b 页)
之矣是至人之所以为真也
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
万物之所终始
解曰甚易知甚易行不违万物自然之数
者不深之度也老君以迎随不见其首尾
者为 道之 纪即此所谓无端之纪也行乎
万物而万物得之以消息满虚其际不可
终者游乎万物之终始也内能处而藏外
…… (第 013b 页)
而圣人之善救必期于彼我皆诚而后已
若汤问所谓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
来于五山之间者其彼我皆诚者欤谓小
子识之则 道之 在人无间于少壮小子之
所宜勉也奚俟而晚闻大道哉所谓子华
者以荣而不实为名固宜以名势骄人也
商则 (第 022a 页)
知其知能几也窥牖则即彼而有所见其
见岂远也圣人密运独化不以知知故无
所不知不以见见故无所不见天下者物
之所在使然者也天 道者道之 所在自然
者也其粗在物其妙在道皆不离当体而
尽夫知见何事于出何待于窥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御注 …… (第 005b 页)
而本乎智不见而本乎心故天下之事皆
可得而知天 道之 妙皆可得而名能知能
名故不为而为成其所自成也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曰益
御注曰学以致其 …… (第 006b 页)
下之故以静则圣以动则王
臣义曰尽性则极乎至虚而物我忘矣忘
其所忘而命复乎泰初故无为以复 道之
体无不为以尽 (第 007b 页)
道之 用故静则圣动则王
也
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
天下
御注曰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 …… (第 007b 页)
贱之孟子曰赵孟之贵赵孟能贱之非德
故也
臣义曰道为天地万物之本始故曰尊尊
则贵不足言也故道言尊德继 道之 后而
物莫能贱故于德言贵 (第 014b 页)
道之 尊德之贵莫之爵而常自然
御注曰物有时而弊势有时而倾真君高
世良贵在我不假势物而常自若也 …… (第 014b 页)
成作化覆被孰有外乎道者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御注曰生则兆于动出为则效于变化长
则见于统壹 道之 降而在德者尔然生而
不有其功为而不恃其能长而不睹其刻
制之巧非德之妙而小者孰能与此故曰
是谓玄 …… (第 015b 页)
御注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
与母皆道也自其气之始则谓之始自其
生生则谓之母有始则能生生矣
臣义曰天下有始 道之 一而已非天地之 …… (第 016a 页)
自生有母道焉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御注曰道能母万物而字之则物者其子
也通于道者兼物物故得其母以知其子
臣义曰一之所起 道之 所以生物也得其
母则知万物为之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御注曰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 (第 016b 页)
卓穷物之理而不累于物达 道之 徼而不
失其妙则利用出入往来不穷可以全生
可以尽年而无危殆之患
臣义曰庄周曰形非道不生则万物本 …… (第 017a 页)
臣义曰心悦于物徇妄逐末往而不返费
其神用竭劳于事以求其济愚孰甚焉以
此丧精失灵夫何以救
见小曰明
御注曰小者 道之 妙见 (第 018a 页)
道之 妙者自知而
已故无不明
臣义曰小与朴虽小同故见之曰明自知
故也
守柔曰强
御注曰柔者 (第 018a 页)
道之 本 (第 018a 页)
道之 本者自胜而 (第 018a 页)
见岂远也圣人密运独化不以知知故无
所不知不以见见故无所不见天下者物
之所在使然者也天 道者道之 所在自然
者也其粗在物其妙在道皆不离当体而
尽夫知见何事于出何待于窥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御注 …… (第 005b 页)
而本乎智不见而本乎心故天下之事皆
可得而知天 道之 妙皆可得而名能知能
名故不为而为成其所自成也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曰益
御注曰学以致其 …… (第 006b 页)
下之故以静则圣以动则王
臣义曰尽性则极乎至虚而物我忘矣忘
其所忘而命复乎泰初故无为以复 道之
体无不为以尽 (第 007b 页)
道之 用故静则圣动则王
也
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
天下
御注曰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 …… (第 007b 页)
贱之孟子曰赵孟之贵赵孟能贱之非德
故也
臣义曰道为天地万物之本始故曰尊尊
则贵不足言也故道言尊德继 道之 后而
物莫能贱故于德言贵 (第 014b 页)
道之 尊德之贵莫之爵而常自然
御注曰物有时而弊势有时而倾真君高
世良贵在我不假势物而常自若也 …… (第 014b 页)
成作化覆被孰有外乎道者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御注曰生则兆于动出为则效于变化长
则见于统壹 道之 降而在德者尔然生而
不有其功为而不恃其能长而不睹其刻
制之巧非德之妙而小者孰能与此故曰
是谓玄 …… (第 015b 页)
御注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
与母皆道也自其气之始则谓之始自其
生生则谓之母有始则能生生矣
臣义曰天下有始 道之 一而已非天地之 …… (第 016a 页)
自生有母道焉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御注曰道能母万物而字之则物者其子
也通于道者兼物物故得其母以知其子
臣义曰一之所起 道之 所以生物也得其
母则知万物为之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御注曰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 (第 016b 页)
卓穷物之理而不累于物达 道之 徼而不
失其妙则利用出入往来不穷可以全生
可以尽年而无危殆之患
臣义曰庄周曰形非道不生则万物本 …… (第 017a 页)
臣义曰心悦于物徇妄逐末往而不返费
其神用竭劳于事以求其济愚孰甚焉以
此丧精失灵夫何以救
见小曰明
御注曰小者 道之 妙见 (第 018a 页)
道之 妙者自知而
已故无不明
臣义曰小与朴虽小同故见之曰明自知
故也
守柔曰强
御注曰柔者 (第 018a 页)
道之 本 (第 018a 页)
道之 本者自胜而 (第 0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