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游栖岩寺七绝
上尽云间十二盘一杯松下散襟颜老僧近晚坚留客
争指西南见华山

河山形胜见栖岩万壑秋声度碧杉奇绝此游还有恨
杖藜不到冷云庵翠岩回抱郁苍颜绝境轩横杳霭间老矣瑞峰应健在
护持长伴八龙閒(宇文周末年大禁释教有 昙延
师者/遁隐北山久之有樵叟日来听经后)
(师道成复有七人者来师问故曰余八人/皆龙也其一巳传师教故余等亦 (第 10a 页)
二十六人其词云尔(并/广)
(弘明/集)
 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历司隶大夫)
  吊延法师亡书 (昙延法师
开皇八年亡文帝辍视之/朝敕王公巳下往临内史道衡吊)
八月二十三日薛道衡和南俗界无常延法师迁化情
深悲 (第 21b 页)
   (从逃还/太白)
贫道闻山林之士往而不返浩然之气独结林泉望得
追踪既往故应义绝凡贯陛下大敞法门载清海陆乞

以此名遗虚仰者(续高/僧传)
  释昙延
  临终遗文帝启 (第 16b 页)
(昙延
姓王蒲州桑泉人住京师延/兴寺宏识英辩为文帝所礼重开)
   (皇八年临终遗启文帝/帝闻哀恸赠物设斋) (第 16b 页)
          智才
镜中辞旧识灞岸别新知年来本应老祗为数经离
  薛道衡见访戏题方圆动静四字  昙延

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慧日动则识波浪静类涅槃室
  顺益颂           无名释
騄骥资鞭策兰蕙伫薰 (第 28a 页)
之子日[:-FBED:●]冉子翁。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将军河北道
大总管。见隋书。墓今有碑。 僧昙延
有奇表。身长八尺。见高
僧传。蒲州桑泉人也。或有延公赞曰。德与天全。身居佛半。
桑泉房幽州都督元圭翁 (第 17a 页)
屈。面折武帝以阿鼻地狱。不论贵贱。向非幽
證。其能及此。竟隐汲郡西山。大隋受命。出诣上京。文帝始
昙延
为大师。诏公掌校译经。行僧中统理。耀临一时。表
仪八尺。立众清庄。开皇十二年。没于京净影寺。是日辍朝 (第 26b 页)
。一霸城门
外郭青门。霸城门外一里许。有万寿寺焉。万寿寺本梁太
尉吴王萧岑宅。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 昙延
立为延兴
寺。东院莒公萧琮之堂。隋亡舍入寺。神龙中。中宗为永泰
公主追福。改为永泰寺。大中六年。请改 (第 07b 页)
元琬俗姓杨氏。宏农华阴人。事 昙延法师
为师。贞观初敕
住普光寺。十年卒。 (第 03b 页)
事。明帝即位,拜太师,复行弑立事。武帝即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天和七年伏诛,建德三年谥曰荡。

昙延
与周弘正对论表

   昙延
法师器识宏伟,风神爽拔,年虽未立,而英辩难继者也。(《续高僧传》十 《昙延
传》,齐蒲州刺史中山公宇文氏表云云。案:弘正于天嘉元年往长安迎安成王顼,三年自周还。天嘉元年直周武成
卷三十五

释氏(四) 释昙延

   昙延
俗姓王,蒲州桑泉人,住京师延兴寺,开皇八年终。

临终遗启

  延逢法王御世,偏荷深恩。往缘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