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犯律比邱疑悔由其倾盖居
士之利益也若乃恭承父训事方便以崇严瞻望母仪
奉智度而资受结齐肩(疑作/眉) 法喜
坐咏宜家期止足 (第 3b 页)
  募米普陀饭僧疏(邹迪光/)
一刹涌波心割龙宫而立鹿苑万僧栖海面借蜃气以
护鸡园白浪弥空但见百川会壑绿畴无地何来一粒
登场即看毛道众生夫谁知 法喜
为食纵有观音大士 (第 2b 页)
  尹翁归传(班固/)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
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 法喜
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
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
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 (第 12a 页)
生舌
恒不尝众生有命身肉杂味能生烦恼滋味愿舌恒尝
甘露不死之味天自然食在其舌根变成上味诸佛所
食之味 法喜
禅悦之味解脱泥洹最上胜味愿一切众 (第 57a 页)
   摩诃般若忏文
菩萨戒弟子皇帝稽首和南十方诸佛及无量尊法一
切贤圣观夫常乐我净盖真常之妙本无常苦空乃世
相之累法而苦乐殊见分别之路兴真俗异名计著之
情反颠倒我人之所弥见愚痴取舍有无之间转成专
附岂知妙道无相至理绝言实法唯一真如不二诸佛
以慈悲之力开方便之门教之以遣荡示之以冥灭百

非俱弃四句皆亡然后无复尘劳解脱清净但般若之
说唯有五时而智慧之旨终归一趣莫非第一义谛悉
是无上法门弟子颇学空无深知虚假王领四海不以
万乘为尊摄受兆民弥觉万几成累每时丕显嗟三有
之洞然终日乾乾叹四生之俱溺常愿以智慧灯照朗
世间般若舟航济渡凡识今谨于某处建如干僧如干
日大品忏现前大众至心敬礼慧命须菩提愿诸众生
离染著相回向 法喜
安住禅悦同到香城共见宝台般 (第 127b 页)
   上武帝菩提树颂启
臣闻击辕小唱有慕风雅巴人浅曲实仰阳春是以葑
葵细叶有倾朝景爝火微光不能自息伏惟陛下至德
钦明玄猷广运乃神乃圣道跨轩妫正觉正真功符圆

极常住为乐 法喜
为甘慈雨被于无垠睿化覃于幽显
故八风调四气正天下定海外安弘龙窟之威绍鹫山
之法无为不住实悯苍生无相乃 …… (第 44b 页)

寸之舌未易可掉驷马既出于事难追愿断烦惑入清
净境既同阿难乞乳之讥又等净名寂默之致餐禅悦
之六味服 法喜
之三德形恭心到永趣菩提身根顽触
唯贪细软质体尘碍不重戈矛莫不爱我轻他陵人傲
物纵此裸虫不羁醉象六尘四 (第 146a 页)
    (启闻皇太/子与书)
僧使灌顶智璪至览十一月三日书并陈灵龛应迹显
形放光弹指流音应念传响斯实不思议力变化多方

感悟有缘示希有事慎终追远感叹相深在昔双林示
灭非灭多宝独塔俟时涌现爰在狼迹迦叶分身乃至
鹫山迦文留影眉毫散彩指端震室岂非像教能度无
边是大因缘闻善知识永惟宿昔获承师范德音盈耳
神光在目方凭灵瑞系踵菩提肃承灵诰宣慰南服山
众法徒同志为友曾成等侣方共舟航岁暮凝寒念皆
道胜天台名岳海岸所推修建大林多惭重阁三时设
供四事不周想甘禅悦以同 法喜
其间敬德信次相闻 …… (第 45b 页)
   与匡山三寺书
极暄法师道体何如众内咸宜也雁门远法师四依菩
萨翻飞朔野栖息南山自斯以后名德相继智者见令

为寺檀越顾修寡薄非敢克当奖导既引良深随喜敬
德指此承问杨广和南(三月二/十一日)
   与峰顶寺书
暮春暄和寺众清胜禅悦 法喜
致足恬怀垆峰香气烟
霞共远智者经托胜地为在总内令为檀越诚深随喜
更追厚愧善当敬勖杨广和南(三月二/十 …… (第 53b 页)
  (学禅慧顗书答之后三日王复重/请乃以所著净名义疏初卷奉王)
弟子总持和南献岁春明仰惟道体胜豫禅悦 法喜

咸集业功归有在悉由明导敬忆江东暂欲西上先到
衡岳用赛师恩次往渚宫以报生处虔承此旨卫送大
江扬子临 (第 58b 页)
  少傅乔庄简公遗集序
当宪孝朝海内乂安人主意不欲竞于武搢绅先生争
致其力于学以报塞右文至意而独长沙李太师石淙

杨太保为之冠太原乔庄简公故尝受经二先生门称
高弟子退而与北地李献吉越人王伯安相琢磨为古
文辞甚著自乔公为尚书吏部郎佐其长持平铨衡有
大臣风业不以文士少年目之矣顾乔公之自喜为诗
文愈益甚其历卿寺践常伯出入两都八座使事职业
之暇多游名山大川以广其意所至辄游游辄搜奇剔
幽有记咏题名之属又旁究书艺八 法喜
延说后进不
为贵倨海内操觚之士延颈而望下风借标相重者比 (第 1b 页)
弃二身
第十八尊者植拂瞪目而坐有二童子破石榴以献
偈曰童子得榴以荐其师如大轮王千子累累我以慈
悲而乳 法喜
尽大地中孰非我子
  觉上人脩头陀行中岁剃染乞余一偈
令子祝发成比丘形似远得归如梦始醒顽石说法子
(第 11a 页)
明百五十岁者东土祖之达磨百五十五岁者圆寂
百五十六岁者菩提流志二百七十岁者三藏钵怛罗
三百馀岁者僧景 法喜
六百岁者纯陀三藏七百岁者
磔迦国大林菩罗八百岁者中天竺达摩掬多千岁者
西竺长耳一千七十二岁者西天宝掌 (第 28a 页)
   赵管亭涉波诗序
管亭诗褰英揽秀时露骚屑故其任潭州司马当橘颂

之地京师同志咸谓其才与地值应必有涉江凭吊诸
作而政纪瑟密悉志时事间为岳麓诸志与邦贤登临
咏啸屡见篇帙他不漫及盖其胸蕴经术务期有用一
旦见诸实事遂纷纶挥霍尽其解剥而后微言以见意
此载石既行所以有涉波之作与施侍读尝言越人为
诗能不囿于俗谓明不袭文长宋不袭务观与世之惑
挽近之说者有别今管亭千骑将临云间此地为文章
林囿当三吴靡然每趋逾下之际而此地灵光岿然独

存虽他时政事其烦赜必百倍畴昔而公家事了出与
诸越布佳人谈议风雅振起隤俗讵不甚快然则涉波
亦先声也
   重修笑隐庵募簿序
笑隐庵在清波门外相传古 法喜
院地而与学士港为
邻居人每种花港间西湖十景所称花港观鱼者即此
地也
国朝初年已废院为钱氏湖庄而陈君太 (第 17b 页)
   陆轶南南游诗序
轶南有家学其为文为赋单词复句皆能慷慨作一家
言而至于诗则工于排比沦涟往复尤为时流所却步

焉独是此数诗者皆春朝出门稽迟途路之所为作也
夫以轶南茂阀承副相之后将访其先公所钦友南游
晋安而乃中道旋返三阅月而不能前则其遇之奇与
家事之不可问概可见矣予方欲为之赋五交之诗歌
行路难之什以慰其肮𩪝而轶南咏吟自得登临酬酢
了无几微之见于词句是则和平温厚旷于心而达于
事不止诗教为可法也夫彦升龙门不止公叔古道在
人岂无读其诗而感兴焉者吾又何能重为赘之

   重修笑隐庵募簿序
笑隐庵在清波门外相传古 法喜
院地而与学士港为
邻居人每种花港间西湖十景所称花港观鱼者即此
地也
鼎革之际已废院为钱氏湖庄而陈君太 (第 10b 页)
   笑隐庵碑记

笑隐庵者笑和尚所隐庵也其址在杭州清波门外旧
法喜
院而中丁毁废大𩇵陈氏购复之以开住者为
照福笑鲁和尚而笑近于喜因以笑隐名其庵康熙二
十二年奕是和尚从 (第 5a 页)
   金石台

花光连接两台春中有眠云跂石人莫使鞭笞鸾凤去
时来重现宰官身
   怀贤庵
履綦行处日苍苔鞶帨深藏月一开已办此身同 法喜
不应临感更难裁
  题江南春晓图
忽从林杪见朝晖释峤孤云半欲飞何惜扁舟并画我
要从海际望春归 (第 26b 页)
  悼张安国舍人
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高名一枝桂遗爱六州棠出

世才成佛修文遽作郎长沙屈贾谊宣室竟凄凉
  悼亡
燕寝焚香老病身细君相对坐如宾而今一榻维摩室
唯与无言 法喜

偕老相期未及期回头人事已成非逢春尚拟风光转
过眼忽惊花片飞
  东屯
少陵别业古东屯一饭遗忠畎亩 (第 21a 页)
            沈 括
   观馀姚海氛 谢 景初
   馀姚董役海堤有作 谢 景初
    法喜
堂 谢 景初
   村居 谢 景初
   新晴山月 谢 景初
   属疾梧轩 谢 景初
 卷第十九 (第 52b 页)
晋天福建屋老而大长廊重楼方一新有
吴越钟四百觔开宝九年诸葛氏为报恩山中峰寺作
不知何年归于此旧楼且隤 法喜
听天台观叹曰吾徒
二千指号聋聩司昏晓者庳陋若斯可耻也猛欲撤而
新之裘媪申明为倡檀施趋和遂以嘉定壬午岁 …… (第 45a 页)
咸备予频年以王事往返一夕 法喜
炷香瀹茗求为记
余指楼而告之曰幻土木之奇焜金碧之辉揭盛时之
声钟悬百尺之崔嵬穿逸响于天外振阿含之执仪 …… (第 45b 页)
盾之伤继今以始午鼓并镗食轮转法轮翔入耳著心
化凶反良兆我一身为世津梁此示众未尽知其以语
而宣扬合仄曰 法喜
作楼本心也敢垂乐石四众受持
嘉定癸未八月既望记
   游保宁寺        薛松心
工曲萧梁寺山僧 (第 46a 页)
言不一为勘辨證明也哉岐然之述不具载母
生卒之年月与其葬地子姓之详如母者生无
生死无死以乐邦为国土以 法喜
为眷属是故
岐然无事于述而余亦不得而详之也系之铭 (第 15b 页)
玉筵一金之需用
以回向佛门庀治精舍聚沙可以建塔累土可
以为山两上人无著天亲业已现身而应化诸
善信慈悲 法喜
何难弹指而落成哉上人曰善
哉融等将奉此木铎开彼金绳子他日腰包扣
访乐观厥成可也
  径山募造大悲阁疏 (第 7a 页)
   处士黄君景高墓志铭
君徽之休宁人讳维天字景高其先自霍山徙浔阳有
讳坚者唐乾祐中自浔阳徙休宁之古林十四世孙允
清为宋咸淳庚午贡士始业儒君五世祖也高祖方号
秀嵓故右春坊司直郎汪蓉峰先生为之记曾祖嘉祐
不乐仕与乡先正翰林待制郑师山侍讲学士朱风林
徵君赵东山三先生友善祖枢世其学元浙东道元帅

李克鲁尝聘为塾宾国朝屡徵不起学者称后圃先生
父民娶程氏生君君长于儒家务以绳武为事而明敏
过人凡六经诸子口诵手录不研精不已下至古今名
物制度沿革世代废兴与夫百家众技之书悉淹贯有
擿疑事就问者应口即答首尾不遗诗与文不苟作书 法喜
黄庭率更籀文隶古咸极精妙居简重不妄出入
竟日危坐无惰容至与人之际则内外一致无机巇之
设慎许可题其燕居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