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逾
(集作/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
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
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
以厚其室亦知为已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
黜弃之迁徙之亦已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
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曾不知
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
哀(集作/悲)夫
农夫祷 刘 轲
丙戍岁大饥楚之南江黄为甚明年予将之舒途出东
山见老农辈鸠其族为祷于伍君祠其意诚而辞俚因 (第 5b 页)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逾
(集作/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
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
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
以厚其室亦知为已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
黜弃之迁徙之亦已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
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曾不知
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
哀(集作/悲)夫
农夫祷 刘 轲
丙戍岁大饥楚之南江黄为甚明年予将之舒途出东
山见老农辈鸠其族为祷于伍君祠其意诚而辞俚因 (第 5b 页)
代书书 白居易
庐山自陶谢洎十八贤已还儒风绵绵相续不绝贞元
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亦出为闻(集作/文)人今之(集作/其)读
书属文结草庐于岩谷间者犹一二十人即其中秀出
者有彭城人 刘轲 轲开卷慕孟轲为人轲秉笔慕扬雄
司马迁为文故著翼孟三卷豢龙子十卷杂文百馀篇
而圣人之旨作者之风虽未臻极 (第 20b 页)
庐山自陶谢洎十八贤已还儒风绵绵相续不绝贞元
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亦出为闻(集作/文)人今之(集作/其)读
书属文结草庐于岩谷间者犹一二十人即其中秀出
者有彭城人 刘轲 轲开卷慕孟轲为人轲秉笔慕扬雄
司马迁为文故著翼孟三卷豢龙子十卷杂文百馀篇
而圣人之旨作者之风虽未臻极 (第 20b 页)
郑还古
独孤铉
王初
刘轲
朱昼
滕迈
滕倪(共一卷/)
殷尧藩(一卷/)
沈亚之(一卷/) (第 79a 页)
独孤铉
王初
刘轲
朱昼
滕迈
滕倪(共一卷/)
殷尧藩(一卷/)
沈亚之(一卷/) (第 79a 页)
郑州祈雨文(李商隐/)
年月日郑州刺史李某谨请茅山道士冯角祷请于水
府真官伏以旱魃为虐应龙不兴困杲日于诗人苦密
云于易象生物斯瘁民食攸艰某叨此分忧俯惭无政
爰求真休度祷阴灵减哺表勤褰帷引咎伏乞下通荥
播上导天潢合为膏泽之原用息蕴隆之患其于效信
敢或逡巡暴露托词焦劳结虑泉间候气树杪占风唯
望玉女之披衣敢骇商羊之鼓舞窃希玄感听察丹诚
农夫祷 (刘轲/ )
丙戌岁大饥楚之南江黄为甚明年予将之舒途出东 (第 6b 页)
年月日郑州刺史李某谨请茅山道士冯角祷请于水
府真官伏以旱魃为虐应龙不兴困杲日于诗人苦密
云于易象生物斯瘁民食攸艰某叨此分忧俯惭无政
爰求真休度祷阴灵减哺表勤褰帷引咎伏乞下通荥
播上导天潢合为膏泽之原用息蕴隆之患其于效信
敢或逡巡暴露托词焦劳结虑泉间候气树杪占风唯
望玉女之披衣敢骇商羊之鼓舞窃希玄感听察丹诚
农夫祷 (刘轲/ )
丙戌岁大饥楚之南江黄为甚明年予将之舒途出东 (第 6b 页)
代书(唐白居易/)
卢山自陶谢洎十八贤巳还儒风绵绵相续不绝贞元
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亦出为文人今其读书属文结
草庐于岩谷间者犹一二十人即其中秀出者有彭城
人 刘轲 轲开卷慕孟轲为人秉笔慕杨雄司马迁为文
故著翼孟三卷豢龙子十卷杂文百馀篇而圣人之旨
作者之风虽未臻极往 (第 1b 页)
卢山自陶谢洎十八贤巳还儒风绵绵相续不绝贞元
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亦出为文人今其读书属文结
草庐于岩谷间者犹一二十人即其中秀出者有彭城
人 刘轲 轲开卷慕孟轲为人秉笔慕杨雄司马迁为文
故著翼孟三卷豢龙子十卷杂文百馀篇而圣人之旨
作者之风虽未臻极往 (第 1b 页)
子泯没天实丧予何痛如之今撰诸子之言各记其姓
名名曰春秋谷梁传集解
三传指要序 (唐刘轲/ )
先儒以春秋之有三传若天之有三光然然则春秋盖
圣人之文乎圣人之文天也天其少变乎故诗有变风
易有变体 (第 15a 页)
名名曰春秋谷梁传集解
三传指要序 (唐刘轲/ )
先儒以春秋之有三传若天之有三光然然则春秋盖
圣人之文乎圣人之文天也天其少变乎故诗有变风
易有变体 (第 15a 页)
世之几惟道之微既陈而明乃去而归象物徒设真源
无依后学谁师呜呼兹碑
栖霞寺故大德玭律师碑 (刘轲/ )
世说域中四名刹栖霞其一以其高僧世出自齐梁间
大小郎至大师声问相袭故江左重呼其名谓栖霞大
师焉大师 (第 10a 页)
无依后学谁师呜呼兹碑
栖霞寺故大德玭律师碑 (刘轲/ )
世说域中四名刹栖霞其一以其高僧世出自齐梁间
大小郎至大师声问相袭故江左重呼其名谓栖霞大
师焉大师 (第 10a 页)
岳之遴官禁秘以侯景乱削发寻皆为湘东王
所酖死又北魏元太兴以西河王卫尉卿削发名僧懿
为僧为道而举进士者 唐刘轲 前后仕宦而中为道人
者梁伏挺为行者唐徐安贞挺安贞皆以居官有罪惧
发故也
由僧径拜大位者唐左卫大将军梁 (第 16b 页)
所酖死又北魏元太兴以西河王卫尉卿削发名僧懿
为僧为道而举进士者 唐刘轲 前后仕宦而中为道人
者梁伏挺为行者唐徐安贞挺安贞皆以居官有罪惧
发故也
由僧径拜大位者唐左卫大将军梁 (第 16b 页)
为注析作十四萹
唐陆善经合为七萹为之疏者孙奭为之释者张镒也
然而后之学者议论烦兴冯休删之司马氏疑之独 刘
轲
翼于前陆筠翼于后而虞允文又作尊孟五卷信乎
读书者贵有知人穷理之识也学庸二萹皆载于戴记
大学古本通为一 (第 6b 页)
唐陆善经合为七萹为之疏者孙奭为之释者张镒也
然而后之学者议论烦兴冯休删之司马氏疑之独 刘
轲
读书者贵有知人穷理之识也学庸二萹皆载于戴记
大学古本通为一 (第 6b 页)
抚州律藏院戒坛记(颜真卿)孤山寺石壁法华经记(元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欧阳詹)
画西方㡧记(白居易)黄石岩禅院记 (刘轲) …… (第 51a 页)
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柳冕)
上宰相书(陆长源)贺崔相国书(权德舆)
论事于宰相书(李翱)上崔相国书 (刘轲) 再上崔相国书
第八十卷 书乙(揔一十首)
论兵十
劝裴相公不自出征书(李翱)上安邑 …… (第 53b 页)
上李大夫论古篆书(李阳冰)
第八十二卷 书丁(揔一十首)
论史十
荅孟判官论宇文生评(史/官)书(柳冕)
与马植书 (刘轲) 论史上萧至忠书(刘子玄)
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王绩)荅王绩书(陈叔达)
荅韩愈论史官书( …… (第 54a 页)
上郑相公书(欧阳詹)上宰相三书(韩愈)
第八十八卷 书癸笺(附/揔一十五首)
自荐
上王仆射书(卢肇)上冢官书(沈亚之)
上座主书 (刘轲) 上李侍郎书(王昌龄)
上中书权舍人书(陈岵)上中书舍人书(邵悦)
上李諌议书(沈亚之)上 …… (第 56a 页)
激发八
上崔相公书(吴武陵)再荅张仆射书(柳冕)
上韦右丞书 (刘轲) 与田将军书(独孤郁)
移陆司勋沔书(欧阳秬)与李渤拾遗书(卢坦)
移成均博士书(皮日休) …… (第 56b 页)
哀鸣三(列国附)
上李门下书(柳宗元)上吏部裴侍郎书(骆宾王)
代荀卿与楚相春申君书(附 刘轲) 忿恚二
与吏部孙员外书(陈章甫)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
第九十卷 书十二(命附/揔九首) (第 56b 页)
切磋五
别令狐拾遗书(李商隐)荅崔立之书(韩愈)
重与陆宾虞书 (刘轲) 与陶进士书(李商隐)
荅侯高第二书(李翱) …… (第 56b 页)
荔枝图序(白居易)
第九十五卷 序戊(揔一十四首)
著撰十
大统纪序(陈鸿)三传指要序 (刘轲) 西汉文类序(柳宗元)乐府古题序(元稹) (第 58a 页)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欧阳詹)
画西方㡧记(白居易)黄石岩禅院记 (刘轲) …… (第 51a 页)
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柳冕)
上宰相书(陆长源)贺崔相国书(权德舆)
论事于宰相书(李翱)上崔相国书 (刘轲) 再上崔相国书
第八十卷 书乙(揔一十首)
论兵十
劝裴相公不自出征书(李翱)上安邑 …… (第 53b 页)
上李大夫论古篆书(李阳冰)
第八十二卷 书丁(揔一十首)
论史十
荅孟判官论宇文生评(史/官)书(柳冕)
与马植书 (刘轲) 论史上萧至忠书(刘子玄)
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王绩)荅王绩书(陈叔达)
荅韩愈论史官书( …… (第 54a 页)
上郑相公书(欧阳詹)上宰相三书(韩愈)
第八十八卷 书癸笺(附/揔一十五首)
自荐
上王仆射书(卢肇)上冢官书(沈亚之)
上座主书 (刘轲) 上李侍郎书(王昌龄)
上中书权舍人书(陈岵)上中书舍人书(邵悦)
上李諌议书(沈亚之)上 …… (第 56a 页)
激发八
上崔相公书(吴武陵)再荅张仆射书(柳冕)
上韦右丞书 (刘轲) 与田将军书(独孤郁)
移陆司勋沔书(欧阳秬)与李渤拾遗书(卢坦)
移成均博士书(皮日休) …… (第 56b 页)
哀鸣三(列国附)
上李门下书(柳宗元)上吏部裴侍郎书(骆宾王)
代荀卿与楚相春申君书(附 刘轲) 忿恚二
与吏部孙员外书(陈章甫)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
第九十卷 书十二(命附/揔九首) (第 56b 页)
切磋五
别令狐拾遗书(李商隐)荅崔立之书(韩愈)
重与陆宾虞书 (刘轲) 与陶进士书(李商隐)
荅侯高第二书(李翱) …… (第 56b 页)
荔枝图序(白居易)
第九十五卷 序戊(揔一十四首)
著撰十
大统纪序(陈鸿)三传指要序 (刘轲) 西汉文类序(柳宗元)乐府古题序(元稹) (第 5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