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丰茸
古墟荒毁杂泥沙之汨没蔽音容之妖靡至今闾里之
人空传其名氏
   庐山云液泉赋(并序/)     吴 筠
筠所居之东岭其侧有泉洪纤如指冬夏若一山少凡 (第 5b 页)
行用随时既无去无取亦何虑何思
 凡一作见张说集
   岩栖赋          吴 筠
感玄圣之垂训悟已亲而名疏言可放而从默身应卷
而忽舒爰鹪鹩之巢林在一枝而有馀性所悦而难违
托兹山以结庐 (第 3a 页)
间于时习功自得于日进彼以求易于难致远由近可
因兹而立信
   玄猿赋(并/序)         吴 筠
前者(一作/志)称周穆王南征君子变为猿鹤小人变为虫
沙夫神用无方未必不尔筠自入庐岳则睹斯玄猿嘉
其( (第 11b 页)
雪覆层台寒生复
殿惟真心与劲节随春冬而不变考众卉而为言常最
高于历选
   第二           吴 筠
惟坤灵之播育何备物之寔繁伟兹竹之标挺得造化
之清源契道含灵表贞示节叶森散以翠错茎鲜脩而
琼洁尔其和风 (第 2a 页)
已讹引天而驱由是而言天预人乎
 道
   神仙可学论        吴 筠
洪范向用五福其一曰寿且延命至于期颐皇天犹以
为景福之最况神仙度世永无穷乎然则长生大法(一/作)
(庆 (第 12b 页)
(一作/云)道录贵乎真经况皇明帝载昭铄日月而已乃
刋作记以传罔极
   天柱山天柱观记      吴 筠
太史公称太荒之内名山五千其在中国有五岳作镇
罗浮栝苍辈十山为之佐命其馀不可详载粤天柱之 (第 3b 页)
  司马子微天隐子注后序(吴澄/)
司马子微天隐子注一卷八篇天隐子亡其姓族邑里
或曰子微托之者也夫黄老之说始自黄帝老子太史
公老子列传则称其以自隐无名为务至其道乃曰无
为自化清净自正无他异也当汉初黄老盛行至武帝
又好神仙文成五利之徒迂诬怪谲之士神光巨迹千
变百幻虽尝一致桥山之祠欲追黄帝之遗风者独不
及老子神仙方技岂又与道家戾欤东汉以来世之儒

者方以天文卦候为内学而为天子公卿之所宾礼甚
则啖于鬼道左慈启之葛玄绍之玄之后则有郑君郑
君之后则有葛洪葛洪之后则有陶弘景洪与弘景本
儒者当天下多故欲自纵于方外逸民之间一传而王
远之再传而潘师正三传而 吴筠
司马子微考其学今
天隐子之所述已尽之矣予观天隐子冲澹而閒旷虚
靓而寡欲黄老之遗论耳然而龙虎铅汞抽添吐 (第 32a 页)
  双瀵泉赋(唐王潭/)

  娥女泉赋(唐李蒙/)
  舒姑泉赋(唐浩虚舟/)
  庐山云液泉赋 (唐吴筠/
)
  望瀑泉赋(唐李华/)
  双瀑赋(宋王十朋/)
  天庆观乳泉赋(宋苏轼/)
  后乳泉赋( (第 34a 页)
 卷一百十八  草木

  竹赋(晋江逌/) (唐许敬宗/)  (唐吴筠/
) (唐阙名/)
    (宋王炎/)
  灵丘竹赋(齐王俭/) (梁江淹/)
  修竹赋(梁简文帝 …… (第 60b 页)
  狝猴赋(晋阮籍/)

  猿猴赋(晋傅玄/)
  玄猿赋 (唐吴筠/
)
  驯猿赋(唐李子仞/)
  白猿赋(唐李德裕/)
  狙赋(元吴菜/)
  神羊赋(元杨维桢 (第 82b 页)
丰茸
古墟荒毁杂泥沙之汨没蔽音容之妖靡至令闾里之
人空传其名氏
  庐山云液泉赋(有序/)      (唐/)吴 筠
筠所居之东岭其侧有泉洪纤如指冬夏若一山少凡
石至多云母其水色白味甘且滑此则云母滋液所致
因名云液之泉 (第 9b 页)
 转脩干横于松径低枝拂于兰畹对紫殿之初旭临丹

楼而向晚望威凤而来仪伫化龙之为远尔乃春光变
色夏景开松枝藏戏鸟叶间残虹上便娟而防露下檀
栾而来风散归云之掩翳引落日之玲珑虽复严霜晓
结惊飙夕扇雪覆层台寒生复殿惟贞心与劲节随春
冬而不变考众卉而为言常最高于历选
  竹赋            (唐/)吴 筠
惟坤灵之播育何备物之实繁伟兹竹之标挺得造化
之清源契道含灵表贞示节叶森散以翠错茎鲜脩而 (第 2a 页)
  猿猴赋          (晋/)傅 玄
余酒酣耳热欢颜未伸遂戏猴而纵猿何瑰瑰之惊人
戴以赤帻袜以朱巾先装其面又丹其唇扬眉蹙额若
愁若瞋或长视而抱勒或嚄咋而𪗳龂或颙卬而踟蹰
或悲啸而唫呻既似老公又类胡女或低眩而择虱或

抵掌而胡舞
  玄猿赋(有序/)         (唐/)吴 筠
前志称周穆王南征君子变为猿鹤小人变为虫沙夫
神用无方未必不尔筠自入庐岳则睹斯玄猿嘉其雨
昏则无声景霁 (第 11a 页)
  申怀赋(有序/)        (晋/)傅 咸
余自咸宁谬为众论所许补太子洗马才不称职而意
常惘然作申怀赋
何天施之弘普厕瓦砾于琼瑛备东宫之妙选奉储君
之圣明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京芬芳
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
形虽自百于陨越惧恩隆而命轻命既轻而才下谅无

补于明时塞贤哲之显路而尘损之日滋匪耽荣而忘
替实结恋之有违忍厚颜于寮类甘获戾而受讥不悟
皇恩之弥崇授大县乎近畿畿云近而防远情眷眷而
含悲悲恻兼怀忧虑实深雍可南面千载晞心微微小
子斯之莫任莫斯之任求仁在我将反初服毕志训雅
尽乌鸟之至情竭欢敬于膝下进抗疏以归诚退抽簪
而脂车庶所乞之克从永收迹于蓬庐
  洗心赋           (唐/)吴 筠

尝甄道以谋已考往哲之所经资忠孝与仁义保存殁
之令名伊周功格于皇天孔墨道济于生灵始崇崇于
可久终寂寂而 (第 30b 页)
亦已有几穷愁是述陋彼
虞卿孤愤著书是卑公子吾党如可披心为道壮怀如

  思还淳赋          (唐/)吴 筠
伊太素之玄风迨羲轩而浸隐虽朴散以成器暨唐虞
而未泯淳化日以沦亡及殷周而殆尽唯挺生之尼父
睹浇漓而致悯 (第 8b 页)
  玄虚公子赋        (梁/)简文帝
有玄虚之公子轻灭喧俗保此大愚居荣利而不染岂
声色而能拘回还四始出入三坟心溶溶于玄境意飘
飘于白云追寂圃而逍遥任文林而佚宕忘情于物我
之表纵志于有无之上不为山而自高不为海而弥广
  逸人赋           (唐/)吴 筠
粤真隐先生者体旷容寂神清气冲迥出尘表深观化
宗偃太和之室咏玄古之风收人之所不宝弃人之所 (第 7a 页)
忧养浩气于蓬茅之下饮清源于渊默之流侣鸾
鹄兮云霓之表终焉泯众议之啾啾
  岩栖赋           (唐/)吴 筠
感玄圣之垂训悟已亲而名疏言可放而从默身应卷
而忽舒爰鹪鹩之巢林在一枝而有馀性所悦而难违
托兹山以结庐 (第 40a 页)
 田不愧景而惭魄信乐天之何欲逸千载而流声超遗

黎而度俗
  登真赋           (唐/)吴 筠
悟世促而道永知名疏而体亲遂忘机而灭迹方鍊骨
而清神道不予欺兮感通象罔天必我鉴兮保合元真
阴滓落而形超 (第 2a 页)
适官生陆彦祯次适国子
生徐元普次适国子生乔拱辰次受王士骕聘次未字
曾孙男二曾孙女四长适国子生顾晋次受 吴宗玄

早殇次受乔某聘次未字所著有易经辑义三卷诗经
辑说七卷诗韵辑略五卷美芹录二卷祁州志八卷笠
江集若干 (第 24a 页)
    其韩文内孔司勋志不晓句读贞曜先生志

    所云来吊韩氏谓不知何人柳文内与顾十
    郎书误疑十郎 为宗元
座主欧文内薛简肃
    举进士第一让王严疑其何以得让又以张
    谷墓表迁员外郎知阳武县为当时特 (第 23b 页)
  金昌绪  近体诗一首
  殷遥   近体诗一首
  陶岘   近体诗一首
  韦建   近体诗一首
   吴筠   
近体诗二首
  贾至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十二首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