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也乃所以
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
以并献近所为文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
孟郊
序一首生纸写不加妆饰皆有楷注字处急于
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集作/言)而略其礼可 (第 26b 页)
与之乎今之迍穷理固然也况诗人多蹇如
陈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遗而迍剥至死李白孟浩然辈
不及一命穷悴终身近日 孟郊
六十终试恊律张籍五
十未离一太祝彼何人哉彼何人哉况仆之才又不逮
彼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 (第 12a 页)
者焉执事皆得而知之皆不得而用之翱实
为执事惜焉岂唯翱一人而已后之读前载者亦必多
为执事惜之矣兹有平昌 孟郊
贞士也伏闻执事旧知
之郊为五言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
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 (第 18a 页)
   唐诗类选序       顾 陶
在昔乐官采诗而陈于国者以察风俗之邪正以审王
化之兴废得刍荛而上达萌治乱而先觉诗之义也大
矣远矣肇自宗周降及汉魏莫不政治以讽谕系国家
之盛衰作之者有犯而无讳闻之者伤惧而鉴诫宁同
嘲戏风月取欢流俗而已哉晋宋诗人不失雅颂正直

言无避颇遵汉魏之风逮齐梁陈隋德祚浅薄无能激
切于事皆以浮艳相誇风雅大变不随流者无几所谓
亡国之音哀以思王泽竭而诗不作吴公子听五音知
国之兴废非虚谬也国朝以来人多反古德泽广被诗
之作者继出则有杜李挺生于时群才莫得而问(疑/)
亚则昌龄伯玉云卿千运应物益适建况鹄当光义郊
愈藉合十数子(李白杜甫王昌龄陈伯玉孟云卿沈千/运韦应物李益高适常建顾况于鹄畅)
(当储光羲 孟郊/
韩愈张藉姚合)挺然颓波间得苏李刘谢之风骨多为 (第 4b 页)
  送幽州李端公序一首
  送水陆运使韩潭州序一首
  送杨仪之归潭州序一首
  送窦从事平序一首  送 孟东野
序一首
  送李愿归盘谷序一首
  送董少南游河北序一首
  送区册序一首
  送令纵上人西游序一首 …… (第 1b 页)
作/巳)不惮行于远也又乐(集有/其字)贻周之爱
其族叔父能合文词以宠荣之作送窦从事少府平序
   送 孟东野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
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
炙之金石 …… (第 14a 页)
耶何为而(集作/乎)不鸣其善鸣
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
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 孟郊东野
始以其诗鸣
其高出晋魏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
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鸣矣抑不知 (第 15b 页)
   书李贺小传后
玉溪生传李贺云(集作/字)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
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暮归足

成其文余为儿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 孟东野
贞元
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溧阳尉溧阳昔为平陵(句/绝)县南五
里有投金濑濑八里许道东有故平陵城周千馀步基 (第 11b 页)
   处士侯君墓志      李 翱
侯高字玄览上谷人少为道士学黄老练气保形之术
居庐山号华阳居士每激发则为文达意其高处骎骎
(集有/有字)汉魏之风性刚劲怀救物之略自侪周昌王陵
所如固不合视贵善宦者如粪溲与平昌 孟郊东野

黎韩愈退之陇西李渤浚之河南独孤朗用晦陇西李
翱习之相往来汴州乱兵士杀留后陆长源东取刘逸 (第 8b 页)
淮乃作吊汴州文投之大川以诉贞元十五年翱遇玄
览于苏州出其词以示翱翱谓 孟东野
(蜀本有/我字)诚之
至者必上通上帝闻之刘逸淮其将不久后数月而刘
逸淮竟死其首章曰穹穹与厚厚兮鸟愤 (第 9a 页)
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
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去年 孟东野
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
苍而牙齿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
衰者其能久在(集作 (第 9b 页)
   皇甫松

    马异(共一卷/)
    吕温(二卷/)
     孟郊(十卷/)
    张籍(五卷/)
    卢仝(三卷/)
    李贺(五卷/)
    刘乂(一卷/)
  …… (第 68a 页)
   王起(共一卷/)

   韩愈
    孟郊
   张籍
   张彻
   李翱
   李正封
   刘师服
   侯喜 (第 145b 页)
焉执事皆得而知之皆不得而用之翱寔为执事惜焉
岂唯翱一人而已后之读前载者亦必多为执事惜之
矣兹有平昌 孟郊
贞士也伏闻执事旧知之郊为五言
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
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 (第 5b 页)
浮丽要皆
同师于古乐府贾浪仙独变入僻以矫艳于元白刘梦
得步骤少陵而气韵不足杜牧之沉涵灵运而句意尚
孟东野
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
而涉于怪诡至于李长吉温飞卿李商隐段成式专誇
靡蔓虽人人各有所师而 …… (第 3b 页)
迨王元之以迈世之豪俯就绳尺以乐天为法
欧阳永叔痛矫西昆以退之为宗苏子美梅圣俞介乎
其间梅之覃思精微学 孟东野
苏之笔力横绝宗杜子
美亦颇号为诗道中兴至若王禹玉之踵微之盛公量
之祖应物石延年之效牧之王介甫之原三谢 (第 4a 页)
臭昔曹植饰丁仪之辞韩愈润 孟郊
之文仆窃慕焉欲
奉教于足下不幸南北隔越千里而参商之势违飞潜
之途异质疑无从徒兴浩叹而已昔人有言人之相 (第 14a 页)
  与马策之(徐渭/)
发白齿摇矣犹把一寸毛锥走数千里道营营一冷坑
上此与老牯踉跄以耕拽犁不动而泪渍肩疮者何异
噫可悲也每至菱笋候必兀坐神驰而尤摇摇者策之

之所也厨书幸为好收藏归而尚健当与吾子读之也
  与季友书(徐渭/)
韩愈 孟郊
卢仝李贺诗近颇阅之乃知李杜之外复有
如此奇种眼界始稍宽润不知近日学王孟人何故伎
俩如此狭小在他面前说 (第 22a 页)
  答李文叔为兄立谥简(张耒/)
耒顿首昨日辱示尊兄墓铭即当书纳而蒙问以所未
安既有所疑不敢默也为兄作谥固善但古者贱不诔
贵幼不诔长诔与谥一道也自下议上不顺又以尊临

卑则公议不得尽伸俾无以尽善恶之实况于骨肉宗
族而可以相为立谥耶古之私谥者甚多如王通死门
人私谥文中 孟郊
死韩愈张籍谥以贞曜然后读通所
著书续经其狂诞野陋乃可为学者发笑郊以饿士偶
工于诗耳世之言通与郊之实不 (第 4a 页)
暨元和之际则有柳愚溪之超然复
古韩昌黎之博大其词张王乐府得其故实元白序事
务在分明与夫李贺卢仝之鬼怪 孟郊
贾岛之饥寒此
晚唐之变也降而开成以后则有杜牧之之豪纵温飞
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许用晦之偶对他若刘沧马 (第 2a 页)
出游其间而时方高谈秦
汉盛唐其体格弗合也居又僻在越以故知之者少然
其文实有矩尺诗尤深奥古之穷士如卢仝 孟郊
梅尧
臣陈师道之徒所为或未能远过也其书既侈刻者文
取五诗取八如文长者于当代不知何如而谓之文长
一家之 (第 9b 页)
  送何坚序(韩愈/)
何于韩同姓为近坚以进士举于吾为同业其在太学
也吾为博士坚为生生博士为同道其识坚也十年为
故人同姓而近也同业也同道也故人也于其不得愿
而归其可以无言邪坚道州人道之守阳公贤也道于
湖南为属州湖南杨公又贤也坚为民坚又贤也湖南
得道为属道得坚为民坚归唱其州之父老子弟服阳

公之令道亦唱其县与其比州服杨公之令吾闻鸟有
凤者恒出于有道之国当汉时黄霸为颍川是鸟实集
而鸣焉若史可信坚归吾将贺其见凤而闻其鸣也已
  送 孟东野
(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
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 …… (第 15a 页)
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鸣其善
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
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 孟郊东野
始以其诗
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
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
(第 16b 页)
  书李贺小传(陆龟蒙/)
玉溪生传李贺字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骑駏
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暮归足成其
文予为儿童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 孟东野
贞元中
以前秀才家贫受溧阳尉溧阳昔为平陵县南五里有 (第 7b 页)
  诗评(敖陶孙/)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
流自赏鲍明远如饿鹰独出奇矫无前谢康乐如东海

扬帆风目流丽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王右丞
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
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
马注坡白乐天如山东父老课农桑事事言言皆著实
元微之如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刘梦得如
镂冰雕琼流光自照李太白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覈
其归存恍无定处韩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韩信独能李
长吉如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 孟东野
如埋泉断剑卧 (第 6a 页)
言曰葬死所
七月甲申葬万年白鹿原既病谓其游韩愈曰子以吾
铭铭曰
生之艰成之又艰若有以为而止于斯
   贞曜先生
墓志铭(韩愈/) (第 9a 页)
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己亥 贞曜先生
孟氏卒无
子其配郑氏以告愈走位哭且召张籍会哭明日使以
钱如东都供葬事诸常与往来者咸来哭吊韩氏遂与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