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苏州枝硎山报恩寺大和尚碑一首
  虎邱西寺经藏碑一首 苏州乾元寺碑一首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  封 演
先王立清庙修百祀所以展严禋祈景福今释门之有 (第 1a 页)
  (帝庙仍旧称也五圣联龙衮是天宝八载闰六月/事题云冬日当是其冬作盖天宝九载公归长安)
  (进三大礼赋不在洛阳矣朱注此诗所咏即太微/宫也作于加谥五圣之后当在八载之冬 封演)
  (
见闻记高祖武德三年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白衣老父呼谓曰为吾语唐天子吾是老君即) (第 8a 页)
  (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人/知鶠善马不知松石更佳)
天下几人画古松(一作/树)毕宏已老韦偃少(去/声)绝笔长风
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首赞韦偃画松接杜臆起二/句语气平缓忽 以绝笔长)
(松二句何等笔力获隋炀帝诗古松惟一树也杜预春/秋左传序绝笔于 麟 绝笔画成而阁笔 封演)
(
闻见记毕宏天宝中御史善画古松后见张璪于是阁/笔张彦远名画记大历二年毕宏为给事中画松石于) (第 40b 页)
 (比汉𨽻则微似篆用篆笔作汉𨽻即得之今存其说/待考 书断李斯小篆入神大篆入妙伯喈八分飞)
 (白入神大篆小篆𨽻书入妙太 封演
闻见记峄山始/皇刻石其文李斯小篆后魏 武登山使人排倒之)
 (然而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于奔命聚薪 …… (第 10b 页)
 (古录今俗所谓峄山碑秦二世诏李斯篆史记不载/其字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本出于徐铉又有别本)

 (出于夏竦家自 唐封演
已谓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木传刻耳又曰今峄山实无此碑郑文宝尝学)
 (小篆于徐铉以铉所摹本刻石于长 (第 11a 页)
  玉导
南齐高祖性清俭主衣中有玉导上曰留此正是兴长
弊源即命击碎之玉导未知何物又按晋书冯迁追及
桓玄玄拔头上玉导与之曰汝何敢杀天子以此例之
则玉导者玉簪或冠篦之类耳导择也义取择发然自

唐以后不闻其名
  古钱
汉有厌胜钱藕心钱状如干盾长且方而不圆盖古刀
布之变也与近世花蕊夫人封绶及穿钥钱相似见
及李孝美钱谱
  掷卦以钱
掷卦以钱自严君平始唐诗岸馀织女支机石井有君
平掷卦钱 (第 18a 页)
(跋扈恣纵而行果尔从盖作去声侍天子而言跋扈可/乎 唐封演
以为扈从以从犹之仆御此或近之张协诗)
(朱轩耀金城刘良注金城长安城也史记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水经注魏 (第 33a 页)
乎至若始封之君
当列于首其追尊者止当于注中附见不得以冠始封
之上乃齐武王演鲁哀王仲皆非始封也建武二年
子章为太原王兴为鲁王以兴嗣仲二王乃始封也
熊氏一则书太原哀王章嗣夫嗣者嗣王也史不载先 (第 4b 页)
封演
为太原王何嗣之有于兴则书曰绍封考建武十 (第 4b 页)
遂改隆兴古人之于年号相同者曷常不凛凛焉慎
之哉则余是书其亦古人之所取乎 唐封演
有古今
年号录一卷杜光庭有古今类聚年号图一卷宋杨
修有历代纪元赋一卷或立说有殊当无非此详慎
之意也惜 (第 7b 页)
    潮之句今观集中与之问踪迹甚密在江南

    则有投赠之作在兖州则有饯别之章宜非
    不相识者何至觌面失之 封演
为天宝中人
    去宾王时甚近所作见闻记中载之问此诗
    證月中桂子之事并不云出宾王棨书晚出 (第 12b 页)
郎中权邢州 刺史封演
购他山之石曳以百牛僝刻字
之工成乎半岁磨砻既毕建立斯崇远近嗟称古今荣
观虽大贤为德树善庸限于 (第 14a 页)
   续泉志序
续泉志若干卷吾友胡道周氏续宋鄱阳洪文安公遵
之书而作也钱法自周九府汉三官而后轻重大小时
异代殊前文安而篹述者若梁顾烜 唐封演
张台宋陶
岳杜镐董逌金光袭李孝美辈文安皆揽摭而辩證之
又广采史子诸家而以家藏古泉百馀品摹画为图用
(第 6b 页)
为国保障。上慕公之德业。叹尚无穷。次嘉俨之恳诚。崇竖
莫致。乃命屯田郎中权邢州 刺史封演。
购他山之石。曳以
百牛。僝刻字之工。成乎半岁。磨砻既毕。建立斯崇。远近嗟
称。古今荣观。虽大贤为德。 (第 23b 页)
右揆。出守南荆。元鹤缉翼。青蝇营营。不瞑犹视。虽殁如生。
昭昭令名。千古作程。 封演
:
演。天宝中为太学生。大 (第 18a 页)
古录云秦二世诏李斯篆今俗谓之峄山碑史记不载
其事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本出于徐铉又有别本出
于夏竦家自 唐封演
巳言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 …… (第 10b 页)
木传刻尔金石录云秦峄山刻石者郑文宝得其摹本
于徐铉家刻石寘之长安此本是也 唐封演
闻见记载
此碑云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历代摹之以
为楷则邑人疲于奔命聚薪其下以野火焚之由是残
(第 11a 页)
 雁塔本也二刻一顺一倒疑取向背之义令改而正
 之庶便观览云
  题陕右峄阳碑
峄山篆刻秦丞相李斯所书盖始皇东巡颂德之辞

封演
云后魏太武登山使人排倒而历代模为楷则邑
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碑遂残缺后县宰
取旧文勒于石碑之 (第 17a 页)
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又怪野火能烧石尽泐。枣木传刻。亦岂能久乎。始皇盖立石议刻而已。实未尝刻。 唐封演
闻见记云后魏太祖登峄山。排倒秦碑。历代模之以为楷则。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焚之。此又传者过矣。太祖 (第 447H 页)
  乐石
睦景鲁祖洙尝问诸家文集碑志。多用乐石字。其义未详。余未能答。后观史记始皇本记。其刻碣石碑曰。群臣诵烈。请刻此石。注杨升庵慎曰。请刻此石。今碑文。作刻此乐石。后人不解乐石之义而妄改之。 唐封演
见闻记云。乐石。谓以泗滨浮磬为碑也。按然则乐音音乐之乐。
  生姜树头生
邵伯温曰。先君病革。伊川曰 (第 57H 页)
今俗谓之《峄山碑》 ,《史记》不载,其字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本出于徐铉,又有别本,出于夏竦 家。自 唐封演
已言《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木传刻尔。』《金石录》云:『 秦峄山刻石者,郑文宝得其摹本于徐铉家,刻石寘之长安,此本是也。』 唐封演《
闻见记》载此碑云:『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历代摹之,以为楷则,邑 人疲于奔命,聚薪其下,以野
今俗谓之《峄山碑》 ,《史记》不载,其字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本出于徐铉,又有别本,出于夏竦 家。自 唐封演
已言《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木传刻尔。』《金石录》云:『 秦峄山刻石者,郑文宝得其摹本于徐铉家,刻石寘之长安,此本是也。』 唐封演《
闻见记》载此碑云:『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历代摹之,以为楷则,邑 人疲于奔命,聚薪其下,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