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李既方补李鼎祚周易集解序(乙卯)
汉儒解易之书至多今皆不可得见唯唐资州李氏所
著易传集解中采取三十馀家后之学者犹得以见其
崖略李氏之为此书未尝执己之意以决择诸家而去
取之也故凡异同之说往往并载不遗如夬之九五引
荀爽说苋陆二菜也又引虞翻说谓苋说也陆和睦也
既济之礿虞翻谓夏祭也 崔憬 曰春祭如此之类不可
以遍举又如小过彖辞引虞翻说离为飞鸟震为音以
或指卦象二阳在内四阴在外有似飞鸟之象 (第 2b 页)
汉儒解易之书至多今皆不可得见唯唐资州李氏所
著易传集解中采取三十馀家后之学者犹得以见其
崖略李氏之为此书未尝执己之意以决择诸家而去
取之也故凡异同之说往往并载不遗如夬之九五引
荀爽说苋陆二菜也又引虞翻说谓苋说也陆和睦也
既济之礿虞翻谓夏祭也 崔憬 曰春祭如此之类不可
以遍举又如小过彖辞引虞翻说离为飞鸟震为音以
或指卦象二阳在内四阴在外有似飞鸟之象 (第 2b 页)
周易广义略序
余尝读左氏传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
有数知象居理数之先又读系辞广八卦知六十四卦
中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者无不于此乎探赜索隐乃
益叹今人读易尽废象不讲何异擿埴索冥自以为昭
昭揭日月而行也然余之为广义则仍主辅嗣仲达之
注疏与伊川之传以推衍考亭所未备然后博引李鼎
祚集解诸书盖意在即象以显理而非欲离理而专求
之象也(宋史载汉上朱子发著易解以程传为宗包括/古今参和理象为当时所称余广义一书实窃)
(取其/义)如离理求象必将流入于穿凿附会而不可为典
要汉魏以下如郑玄荀爽王肃干宝陆绩虞翻 崔憬 侯
果诸家都从卦变互卦取义非不时契易旨而穿凿傅
会迂僻不可解者亦往往有之所以自宋迄今世不复
尊信其书 (第 29a 页)
余尝读左氏传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
有数知象居理数之先又读系辞广八卦知六十四卦
中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者无不于此乎探赜索隐乃
益叹今人读易尽废象不讲何异擿埴索冥自以为昭
昭揭日月而行也然余之为广义则仍主辅嗣仲达之
注疏与伊川之传以推衍考亭所未备然后博引李鼎
祚集解诸书盖意在即象以显理而非欲离理而专求
之象也(宋史载汉上朱子发著易解以程传为宗包括/古今参和理象为当时所称余广义一书实窃)
(取其/义)如离理求象必将流入于穿凿附会而不可为典
要汉魏以下如郑玄荀爽王肃干宝陆绩虞翻 崔憬 侯
果诸家都从卦变互卦取义非不时契易旨而穿凿傅
会迂僻不可解者亦往往有之所以自宋迄今世不复
尊信其书 (第 29a 页)
此剥之蒙也。辨与𨐱同。(备苋切从肉)股间也。郑玄云辨谓近漆之下。(又云屈则相近。伸则相远。故为辨辨分也。)〇辨蔑者巽灭也。(巽为股)剥自姤始。(义见上)姤之时。巽则为股。(天风卦)二其辨也。(位在股之中)姤之将剥也。巽股先灭。(二阴生)以成遁卦。(天山卦)剥之六二。即其迹也。(巽股之旧迹)故曰剥之剥床以辨蔑也。妃嫔而筮遇是则剥床之灾。其咎在股也。〇贞凶者。观之为卦。致役乎坤。成终乎艮。(兼画艮)二之既变。又以坎劳。(下今坎)此事功垂毕。又复劳悴也。遂失巽命。(蒙自观来。失上巽。)于事为凶。〇未有与者本象也。二五不应。(本皆柔)未有与焉。〇案孔安国曰辨谓床干也。干在床栈之上。(又云床身之上。足之下。分辨处也。)孔颖达从之。(谓床足与身分辨之处。) 崔憬
曰辨者床者。床梐也。在笫足之间。(案梐枑者遮拦也)后来字书皆从此义。承讹袭谬。不足据也。足为床足。( …… (第 436H 页)
此剥之晋也。晋自观小过来。(法见表)巽后(观上巽)震主。(小过之上震)本其配也。移之为晋。则巽后震主。合为坤肤。(小过四阴亦为坤)而巽床之上。(观上巽)一刚又剥。(中绝也)剥床以肤也。〇灾者离火也。(字从火)夫妇之间。(震与巽)肌肤亵狎。而恩
情中绝。(离中断)切近灾也。〇案 崔憬 云床之有荐。犹兽之有成毛。不知何解。(盖欲以肤为床身)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〇象 (第 436L 页)
此剥之晋也。晋自观小过来。(法见表)巽后(观上巽)震主。(小过之上震)本其配也。移之为晋。则巽后震主。合为坤肤。(小过四阴亦为坤)而巽床之上。(观上巽)一刚又剥。(中绝也)剥床以肤也。〇灾者离火也。(字从火)夫妇之间。(震与巽)肌肤亵狎。而恩
情中绝。(离中断)切近灾也。〇案 崔憬 云床之有荐。犹兽之有成毛。不知何解。(盖欲以肤为床身)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〇象 (第 436L 页)
奋。有力也。(雉有力。羊有力。皆曰奋。)又振动也。卦自复来。(一之四)善鸣之震。潜于地底。声不高扬。移之为豫。则雷出地上。(下今坤)奋迅挥霍。是奋豫也。艮以节之。(二四互)节族成矣。坎以律之。(三五互)律吕调矣。是作乐也。阳刚既升。(一之四)坎德乃尊。(上互坎)是崇德也。夬(一作坎)酒坤牲。陈于震帝。(帝出震)殷荐之上帝也。(震在上)卦又自剥来。(上之四)艮之宗庙。(剥上艮)祖考之攸在也。(虞翻云艮为宗庙)移之为豫。则宗庙之神。合于上帝。(上之四)配祖考也。(复剥两刚合于一)〇 崔憬
以雷出地为句。奋豫又句。(如所云阳豫)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向。对也面也。向晦 (第 529H 页)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向。对也面也。向晦 (第 529H 页)
[上下经]
乾初九〇 崔憬 曰九者。老阳之数。动之所占。故阳称焉。〇案此正解也。若云九者阳数之极。而谓之初九。则至坤而不通矣。十 …… (第 556H 页)
。当是一义。盖云开物成务。(郑玄易注圣人作。作起也。大人造。造为也。〇案作造也。郑义非。)
不见是〇 崔憬 曰世人虽不己是而无闷。〇案孔仲达解易不见是而无闷云。目中所见。无一是处。不以为闷。是谓我不见世人是处 …… (第 556L 页)
又自中孚来。(四之一)故曰讼有孚。
三百户〇虞翻曰坤为户。三爻故三百户。〇案此义非。
师。丈人吉。〇 崔憬 曰子夏传作大人。(李鼎祚从之)
刚中〇蜀才曰此本剥卦。上降二。二升上。〇案不言复卦。
师左次〇 (第 557H 页)
崔憬 曰偏将军居左次。常备师也。
比。原筮。〇蜀才曰此本师卦。九二升五。〇案蜀才推移之法。亦乱矣。但云自剥 …… (第 557H 页)
。
枢机〇荀云艮为门。故曰枢。震为动。故曰机。
如兰〇虞云巽为兰。
大衍之数五十。〇干宝云衍合也。〇 崔憬 云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 …… (第 560L 页)
李鼎祚云崔氏探玄。未免小疵。既将八卦阴阳。以配五十之数。馀其天一地四。无所禀承。而云八卦之外。大衍之所不管者。斯乃谈何容易哉。〇案五十五数。必欲搭配于五十。其势不得不强减一四。以成五数。奚唯崔氏然哉。先儒多犯此病。
其用四十有九。〇 崔憬 云四十有九者。法长阳七七之数焉。蓍圆而神象天。卦方而智象地。阴阳之别也。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 …… (第 561H 页)
在上。故复言上古。〇案所言虽未必合理。犹皆以前卦为古。
尺蠖〇李云蠖屈行虫。郭璞云蝍𧑙也。
中爻〇 崔憬 云上既具论初上二爻。次又以明其四爻也。〇李云孔疏扶王弼义。以此中爻为二五之爻。必不然矣。上论初上二爻 …… (第 561L 页)
彼此酷肖。以彼为顺。以此为逆。恐不合理。数往者顺。此是对举说。非易家之所知也。
帝出乎震。齐乎巽。〇 崔憬 云帝者天之王气也。至春分则震王而万物出生。立夏则巽王而万物絜(一作洁)齐。夏至则离王而皆相见也。立秋 …… (第 561L 页)
震一索〇孔颖达曰索求也。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
为布〇 崔憬 云遍布万物于致养。故坤为布。
宣发〇虞云为白故宣发。马君以宣为寡发。非也。
科上槁〇宋衷云阴在内则空 …… (第 562H 页)
宋晁公武读书志曰唐李鼎祚集解。经皆避唐讳。又取序卦。各冠逐卦之首。所集有子夏、孟喜、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瓛、何妥、 崔憬 、沈麟士、卢氏、崔觐、孔颖达三十馀家。又引九家易、乾凿度义。所谓蜀才者。人多不知。按颜之推云范长生也 …… (第 562H 页)
案大衍之解。家家不同。其京房说。有马融说。有荀爽说。有姚信、董遇说。有王弼、顾欢说。并见孔颖达正义。有干宝、 崔憬 说。见李鼎祚集解。都是传(一作傅)会。无一可取。然彼诸说。旋亦不行于世。不足以病后学。唯此郑说。其傅 (第 566L 页)
评曰凿矣。然易词取象。容有此法。
讼有孚。(句)窒惕。(句)中吉。(句)终凶。
评曰窒惕中为句。与吉终凶叶韵。吴氏句绝似误。
师贞大人吉。解曰 崔憬 曰子夏传作大人。陆绩云才人者圣人也。澄案论语庄子等书称丈人者。谓老人。无力扶杖。故曰丈人。
案太玄 (第 602H 页)
讼有孚。(句)窒惕。(句)中吉。(句)终凶。
评曰窒惕中为句。与吉终凶叶韵。吴氏句绝似误。
师贞大人吉。解曰 崔憬 曰子夏传作大人。陆绩云才人者圣人也。澄案论语庄子等书称丈人者。谓老人。无力扶杖。故曰丈人。
案太玄 (第 60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