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現代詩類
函跪吟华藻笙簧满耳雕焕盈眸某尝遍
阅缣缃亦闻先达时接后来远则沈隐侯之奖何伯言
才闻发论近则韩文公之知 李长吉
始议及门未有曲
示恩私显留翰墨才微往彦遇倍昔时仰戴恩荣已增
铭篆谨当卷之璧轴饰以锦笺置在书囊永为家宝 (第 14a 页)
   与常相公书
相公阁下自苍生允望帝载缉熙大小仲父四方风动
既绝横议且无多闻幸甚幸甚邵复何幸又当此时之
则然命乃未偶通塞之分并在去年则相公首荐之恩
鄙夫膺受之美徒拭人目孰知其心是以区区子牟不
敢忘阙而又自惜昔尝陪相公乡里之举时应神州甲

乙之选其馀驰逸足挥劲翮修容哦哦来以干进者盖
千百数在公堂预鹿鸣之宴犹不可得况会府莺迁之
地者乎相公当时杰然于(一作襄/然居)天下第一愚实不佞
忝从斯列六子登科又厕其数凡我连茹世论以荣皆
因依相公用白粉黛是乃降神惟岳有开必先右掖司
言中均典翰出入承盼从容十年启沃之由自此而始
则知辅弼之道在天非人呜呼同时之人零落向尽彭杨 李贺
冥寞何之今相公宰平天下而鄙夫拘束边外独不 (第 1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七百十四  宋 李昉等 编
 诗集三
  追昔游集序一首
   李贺
集序一首
  唐诗类选序一首
  唐诗类选后序一首
  周朴诗集序一首 …… (第 1a 页)
   追昔游集序       李 绅
追昔游盖叹逝感时发于悽恨而作也或长句或五言
或杂言或歌或乐府齐梁不一其词乃由牵思所属耳
起梁汉归諌署升翰苑承恩遇歌帝京风物遭谗邪播

历荆楚涉湘沅踰岭峤荒陬止高安移九江泛五湖过
钟陵溯荆江守滁阳转寿春改宾客留洛阳廉会稽过
梅里遭谗者再宾客为分务归东周擢川守镇大梁词
有所怀兴生于怨故或隐显不常其言冀知者于异时
而已开成戊午岁秋八月
    李贺
集序        杜 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
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 (第 2a 页)
士沈公子明书一

通曰我亡友 李贺
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
(杜集/作会)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杜集/作杂)为四编
凡二百 …… (第 2b 页)
   禅月集序        吴 融
夫诗之作者善善则咏颂之恶恶则风刺之苟不能本
此二者韵虽甚切犹土木偶不生于气血何所尚哉自
风雅之道息为五言七言诗者皆率拘以句度属对焉
既有所拘则演情叙事不尽矣且歌与诗其道一也然

诗之所拘悉无之足得放意取非常语语非常意意又
尽则为善矣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
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厥后白乐天为讽諌
五十篇亦一时之奇逸极言昔张为作诗图五层以白
氏为广德大教化主不错矣至于 李长吉
以降皆以刻
削峭拔飞动文彩为第一流有下笔不在洞房蛾眉神
仙诡怪之间则掷之不顾迩来相敩学者靡漫浸淫困 (第 10b 页)
  仲长先生传一首   五斗先生传一首
  强居士传一首    醉吟先生传一首
  江湖散人传一首   甫里先生传一首
  书 李贺
小传后一首  李夫人传一首 …… (第 1a 页)
(集/作)
(矣/)先生无大过亦无出入人事不传姓名无有得之者
岂涪翁渔父江上丈人之流者乎
   书 李贺
小传后
玉溪生传 (第 11a 页)
李贺
(集作/字)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
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暮归足 (第 11a 页)
  吕温(二卷/)
    孟郊(十卷/)
    张籍(五卷/)
    卢仝(三卷/)
     李贺(五卷/)
    刘乂(一卷/)
    元稹(一之九/) (第 68a 页)
步骤少陵而气韵不足杜牧之沉涵灵运而句意尚
奇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
而涉于怪诡至于 李长吉
温飞卿李商隐段成式专誇
靡蔓虽人人各有所师而诗之变又极矣比之大历尚
有所不逮况厕之开元哉过此以往若朱 (第 3b 页)
  与马策之(徐渭/)
发白齿摇矣犹把一寸毛锥走数千里道营营一冷坑
上此与老牯踉跄以耕拽犁不动而泪渍肩疮者何异
噫可悲也每至菱笋候必兀坐神驰而尤摇摇者策之

之所也厨书幸为好收藏归而尚健当与吾子读之也
  与季友书(徐渭/)
韩愈孟郊卢仝 李贺
诗近颇阅之乃知李杜之外复有
如此奇种眼界始稍宽润不知近日学王孟人何故伎
俩如此狭小在他面前说李杜不得 (第 22a 页)
中唐之再盛也下暨元和之际则有柳愚溪之超然复
古韩昌黎之博大其词张王乐府得其故实元白序事
务在分明与夫 李贺
卢仝之鬼怪孟郊贾岛之饥寒此
晚唐之变也降而开成以后则有杜牧之之豪纵温飞
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许用晦之 (第 2a 页)
未衰马其方少尔斯日日相与也所留何止在兹乎今
人既往所赠又造次而亡之二恨也申二恨为有所恨
二章云
   李贺
集序(杜牧/)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某曰 (第 7b 页)
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
通曰吾亡友 李贺
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
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诗歌杂为四编凡千首数
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 (第 8a 页)
  空囊草序(李维桢/)
尹长吉名家子也以蚤失父故与其母食贫长吉好读
古书不惮割产以购又好客委身赴人缓急则益贫既
举孝廉有司遵故事旌其门无门可旌者诸宗人稍为
索绹乘屋然后有司得将事而是时藩大夫有所克偕
计费可百金长吉复斥散与其知故操一空囊往既不
得志南宫会其叔父中丞公新开府山东迎之入山东
不三日辄归往来所涉历陈蔡宋卫燕赵齐鲁之境三

千馀里提一囊还白儿装在是矣则其吟草也母笑曰
吾闻文章家一出一入字值千金儿多如许不虞塞破
屋子耶长吉谢不敏差不羞涩胜阮孚一钱耳吾家长
吉日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母
使婢探囊见所书多辄怒儿当呕心出乃已古今有两
长吉其囊复大相类余考刘煦为唐书传文苑爵位崇
高者别为之传惟欲令怀才憔悴之徒千古见知而
长吉
置不录新唐书亦言长吉以父讳不举进士韩昌 (第 22b 页)
膺命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
其有知之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
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书 李贺
小传(陆龟蒙/)
玉溪生传 (第 7b 页)
李贺
字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骑駏
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暮归足成其
文予为儿童时在溧阳闻白头 (第 7b 页)
  讳辨(韩愈/)
愈与 李贺
书劝贺举 (第 3a 页)
进士贺
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
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 (第 3a 页)
 物投厓割肉尚属有为赠蚌放螺徒滋劳费
答究穷至理虽何死而何生曲徇物情亦欣生而哀死
盖以众有即真无之域涉车即融理之门若执无为而
病有为则无为之谈适资悭吝执无生而訾放生则无
生之说反助贪残既啖肉无碍真修岂放生反乖妙理

即如所谓投厓割肉则身执尽忘喂虎饲鹰则悲心弥
广运悲心而有为之功斯著袪身执而无生之旨冥符
今则所重者巳身所轻者物命宝巳命既宛尔贪生杀
他身乃托无生死斯又与于不仁之甚加诸俗士数等

   李长吉
诗辨(钟惺/)
杜牧 (第 27a 页)
李长吉
执友也叙长吉诗曰贺且死尝授我平生
所著歌诗凡二百三十三首今二百三十三首具在则 (第 27a 页)
  诗评(敖陶孙/)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
流自赏鲍明远如饿鹰独出奇矫无前谢康乐如东海

扬帆风目流丽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王右丞
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
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
马注坡白乐天如山东父老课农桑事事言言皆著实
元微之如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刘梦得如
镂冰雕琼流光自照李太白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覈
其归存恍无定处韩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韩信独能
长吉
如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孟东野如埋泉断剑卧 (第 6a 页)
人足矣
   李贺
小传(李啇隐/)
京兆杜牧为 (第 5b 页)
李长吉
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
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
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 (第 5b 页)
  刘枣强碑(皮日休/)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

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
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
也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
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
有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彫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
字千鍊成句虽不在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
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
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王武俊 (第 5a 页)
  合祭王太史文(王维桢/)
语曰寄珠于人求不越宿藏剑于匣化不踰年其王子
谓乎王子负器而需时蓄才而善閟乃其光益灼灼见

也斯与照乘之珠断犀之剑异耶则天固靳之矣而弗
能收之邪尝观夫东下之波与西逝之乌即彭殇等死
尔顾独念贤者夭才者促蕴之虽奇施之未逮悲夫昔
贾生早萎 李贺
弗延君子曰既贤之才之而又天之促
之天其谓何乃今王子又奚异于两生云人恒言有不
可诘之天今王子若此岂非不 (第 8a 页)
不足杜牧之沉涵灵运而句意尚奇孟东野阴祖沈谢
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至于
长吉
温飞卿李商隐段成式专誇靡曼虽人人各有所
师而诗之变又极矣比之大历尚有所不逮况厕之开
元哉过此以往若朱 (第 4a 页)
  书苏老泉文后(杨士奇/)

右老泉诗文三十馀首与用之同读全集而择之者也
世之论文章家曰一代不数人一人不数篇观于此可
知其难矣
  书 李长吉
诗后(杨士奇/)
洪武戊寅冬余自陶金归邑中过深湖值雨憩道旁田
舍有学馆教者延余坐童子从旁诵长吉梦天诗 (第 8a 页)
嗟乎斯其为大夫哉故有拟大夫为樊宗师 李长吉

而不知大夫好求之古自国语管子三刘三谢中来其
任意而自为之格自为之语则其所独创也庸俚鄙夫
见子虚上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