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食货论         柳 芳
论曰昔开元初宇文融首以税客户籍外剩田户口色
役之策行于天下其后天宝间韦坚又以穿广运潭兴
漕之利杨慎矜王鉷 杨国忠
等议财货之政君子曰融 …… (第 14b 页)
胁权相灭为天下笑而王鉷 杨国忠
威震海内尤为暴
横人反思融矣大凡数子少者带数使多者带二十使
判官佐使遍于天下客户倍于往时主司守以取决 (第 16a 页)
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
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
请诛晁错以谢天下 国忠
奉氂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 …… (第 12a 页)
兄富埒王室车服制度爵邑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
(侧目天宝末兄 国忠
盗丞相位窃弄国柄羯胡乱燕二/京连陷翠华南幸驾出都西门百馀里六师徘徊拥戟)
(不行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 (第 15b 页)
错以谢之 国忠
奉氂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
(塞天下之怒上惨容怛心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 (第 15b 页)
公之
力焉入则转移大谋出则平决群议天子垂拱于旒扆
宰臣高抗于庙堂时佐辅陈希烈忌公有宰相器忧在
移夺又 杨国忠
与公权势相倾事不两立会有凶人邢
(唐书/作倖)阴聚奸党于长安里舍中公以京辅都尉之卒 …… (第 6a 页)
逮捕悉擒诏公与廷尉杂理而希烈洎 国忠
使法吏以
牍背喻风指于凶首引公爱弟釬连坐公具表其状请
自拘于司败上以罪不相及犹遣使慰厚之而沉猜罔
(第 6b 页)
   赛江文         张 说
年月日朔具官某敢昭告于大江之神王有百谷礼尊
四渎善利维神朝海作宾发源岷山驾福来臻率此荆
土明灵是主已成嘉榖垂败霖雨听我虔祈福我农亩
既暵既穫既埸既庾忻忻众心愿答神祜洁牲明酌寅

奠江浦
   为杨右相赛(集作/祭)西岳文  独孤及
维年月日司空兼 右相杨国忠
(集作/吏)部尚书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韦见素等谨以少牢之奠敬祭于(集作/于)西
岳金天之神顷献岁达于 (第 2a 页)
三月畜极不雨屯膏未光元
元其咨涤涤是惧 国忠
等是用虔奉睿谟(集作/虑)聿遵祀
典谨遣鸣皋山人韦朝真敢徼福于大神之灵精意才
申而休祐肸蚃宸衷遥达而 (第 2a 页)
 陈希烈
陈希烈宋州人长于名理开元中于禁中讲老易累迁
至秘书少监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明皇凡有撰述
必经其手李林甫知上眷待乃引为宰相宠遇侔于林
甫后为 杨国忠
所嫉罢知政事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
书令论陷贼罪当死肃宗以旧恩特原之长流合浦郡
诗三首 …… (第 4a 页)
   省试白云起封中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王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为
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素光
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张渐
张渐循之从子也天宝中 杨国忠
辟为幕佐与窦华宋
昱郑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学 (第 5a 页)
国忠
败坐诛诗一

   朗月行 (第 5a 页)
朗月照帘幌清夜有馀姿洞房怨孤枕挟琴爱前墀萱
草已数叶梨花复遍枝去岁草始荣与君新相知今年
花未落谁分生别离代情难重论人事好乖移合比月
华满分同月易亏亏月当再圆人别星陨天吾欲竟此
曲意深不可传叹息孤鸾鸟伤心明镜前
 宋昱
宋昱天宝中为中书舍人以附 杨国忠
赀产甚富为乱
兵所杀诗三首 (第 5b 页)
  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
 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忤宰
 相 杨国忠
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
 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明皇大喜即拜户部
 侍郎肃宗即位灵武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五
  李岘
 李岘信安郡王祎之第三子乐善下士以门荫入仕历
 京兆府尹天宝中 杨国忠
恶其不附己出为长沙太守
 时京兆雨灾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
 李岘其为政得人心如此乾元二年 …… (第 1a 页)
 敬括

敬括字叔弓河东人少以文词称乡举进士又应制登
科累官右拾遗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天宝末以不附
国忠
出为刺史迁给事中兵部侍郎大理卿大历初诏
选循良为近辅以括为同州刺史入为御史大夫卒诗
一首
   省试 (第 8b 页)
   金桥童谣
圣人执节度金桥(桥在潞州南二里明皇于景龙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由此桥朝京师)
   天宝中京兆谣(天宝中李岘为京兆尹甚得人/心会连两六十馀日 杨国忠
以)
   (其灾归咎岘出为长沙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为谣云)
欲得米麦贱无过追李岘(一作欲粟/贱 (第 4b 页)
审矣于驭内臣也既知有吕强张承业之忠
又知有仇士良陈弘志之恶于驭外臣也既知有萧曹
房杜之良又知有李林甫 杨国忠
之奸而用舍当矣其
为知仁勇之助岂不大哉苟徒若前日使儒臣诵其善
而避其恶是犹恐道路之有陷阱闭目而不视恐 (第 26b 页)
之伦有叙不紊如汉景尊太后
则加薄氏帝禅立张后则加贵人于以别嫡庶贵贱之
分窦宪曰舅梁冀曰后兄杨坚曰后父 杨钊
曰贵妃兄
于以惩外戚僣窃之祸高力士李辅国程元振辈皆书 (第 4a 页)
  书李邺侯传后(王世贞/)

自三代而后人臣出处之迹未有如李邺侯泌之奇者
也或伸而屈或屈而伸或先几或忍诟其保身亦未有
如邺侯之巧者也七岁而以童子荐入禁中与宰相张
九龄诸公善奇矣寻谢去游嵩华终南间求神仙不死
之术又奇也久之复以献议入翰林从太子诸王游太
子善之又奇也为诗以讥 杨国忠
安禄山斥置蕲春又
奇也太子即位灵武为肃宗使人召致泌泌忽间关来
谒又奇也立谈而参帷幄体辅若一拜右相辞俄 (第 6a 页)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曾巩/)
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
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
烈也初公以忤 杨国忠
斥为平原太守知安禄山必反 (第 3a 页)
璟器相似也仁杰近圆璟则方陆贽李绛识相似也贽
达绛遂杜黄裳裴度略相似也黄裳近疏度近密
杨国忠
之明安氏反几矣王叔文李训崔胤之攻宦
官果矣王安石之变法大矣韩困胄之复雠正矣公其
事私其心卒致败焉
(第 16a 页)
极强元极大
秦于金石文及本纪称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可證唐
玄宗时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右相以李林甫 杨国忠
为之而左相陈希烈韦见素取充位而已当始 (第 17a 页)
试文不杀因以赐之人知有杨素之于李伯药而不知
有蔡兴宗之于孙敬玉侍婢环执饮馔人知有王武子
而不知有 杨国忠
孙晟 (第 17b 页)
国忠
晟又俱号肉台盘羊羹不
遍致败人知华元之于御斟而不知中山王之于司马
子期乳生湩人知有元德秀而不知有李善 (第 17b 页)
卓曹腾等魏曹洪
晋石崇王恺王济徐湛之阮佃夫梁萧宏朱异羊侃北
魏元禧元雍元琛元融李崇隋杨素唐裴寂李林甫

国忠
郭子仪韦宙裴冕元载李德裕王涯杨收吴越孙
承佑蜀李昊宋蔡京梁师成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史弥
远韩侂胄贾似道元 …… (第 8b 页)
穷天下之壮丽 杨国忠
诸姨弟五家联亘治锦绣琢金
玉者大扺千人变化若神仙每帝幸华清宫五家队合
炯若万花川谷成锦绣遗钿坠舄瑟瑟 (第 14a 页)
射而左右丞相姑美其名以为侍中中书令优老
之阶而归重于文武二选其后遂以中书令为右相兼
文部尚书而李林甫 杨国忠
居之左相兼武部尚书而 (第 7b 页)
挥等俟贼解散多捕渔户以为贼俘此何异李宓之败
杨国忠
以捷闻也上为之下兵部会法司议请遣御
史一员直抵其境会巡按御史勘报上不许然业已奖
劳骥聚召还京矣至是停 (第 7b 页)
  上韦左相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旧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
麒麟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
叔巳归秦
 天宝十三载霖雨六十馀日天子以宰辅或
 未称职命 杨国忠
精求端士故曰霖雨思贤
 佐非寻尝使霖雨故事也上以见素经事相 (第 5b 页)
 王府有旧恩可之故曰丹青忆旧臣他本作
 老臣直臣皆非也范叔归秦此句托意最为
 深远盖见素虽为 国忠
引荐公深望其秉正
 去 (第 6a 页)
国忠
以匡时故以范叔归秦讽之 (第 6a 页)
国忠

 在唐犹穰侯以外戚擅秦也今范叔巳归秦
 矣穰侯其可少避乎盖诡词以劝之见素虽
 不能用公言然公之谋 (第 6a 页)
 此为南诏之师而作也天宝十载鲜于仲通
 讨南诏丧师于泸南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
 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
 莫肯应募 国忠
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
 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
 声振野此诗篇首直叙其事而设为征人问 …… (第 3a 页)
 事以明征南之必不返为可痛也不言征南
 之苦而言山东关西陇右其词哀苦而不迫
 如此一则曰君不闻一则曰君不见有诗人
 呼祈父之意焉是时 国忠
方贵盛未敢斥言
 之故杂举河陇之事错互其词若不耑为南
 征而发者此作者之深意也
  洗兵马
中兴诸将 …… (第 3b 页)
  潼关吏
哀哉潼关吏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
哥舒
 初哥舒翰请坚守潼关郭子仪李光弼亦谓
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不可轻出玄宗信 国忠
 之言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翰不得巳抚膺
 恸哭而出然则潼关之失守岂翰之罪哉潼
关之陷陈涛之再败其罪皆在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