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陈希烈
陈希烈宋州人长于名理开元中于禁中讲老易累迁
至秘书少监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明皇凡有撰述
必经其手李林甫知上眷待乃引为宰相宠遇侔于林
甫后为 杨国忠 所嫉罢知政事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
书令论陷贼罪当死肃宗以旧恩特原之长流合浦郡
诗三首 …… (第 4a 页)
省试白云起封中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王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为
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素光
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张渐
张渐循之从子也天宝中 杨国忠 辟为幕佐与窦华宋
昱郑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学 (第 5a 页)
国忠 败坐诛诗一
首
朗月行 (第 5a 页)
朗月照帘幌清夜有馀姿洞房怨孤枕挟琴爱前墀萱
草已数叶梨花复遍枝去岁草始荣与君新相知今年
花未落谁分生别离代情难重论人事好乖移合比月
华满分同月易亏亏月当再圆人别星陨天吾欲竟此
曲意深不可传叹息孤鸾鸟伤心明镜前
宋昱
宋昱天宝中为中书舍人以附 杨国忠 赀产甚富为乱
兵所杀诗三首 (第 5b 页)
陈希烈宋州人长于名理开元中于禁中讲老易累迁
至秘书少监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明皇凡有撰述
必经其手李林甫知上眷待乃引为宰相宠遇侔于林
甫后为 杨国忠 所嫉罢知政事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
书令论陷贼罪当死肃宗以旧恩特原之长流合浦郡
诗三首 …… (第 4a 页)
省试白云起封中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王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为
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素光
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张渐
张渐循之从子也天宝中 杨国忠 辟为幕佐与窦华宋
昱郑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学 (第 5a 页)
国忠 败坐诛诗一
首
朗月行 (第 5a 页)
朗月照帘幌清夜有馀姿洞房怨孤枕挟琴爱前墀萱
草已数叶梨花复遍枝去岁草始荣与君新相知今年
花未落谁分生别离代情难重论人事好乖移合比月
华满分同月易亏亏月当再圆人别星陨天吾欲竟此
曲意深不可传叹息孤鸾鸟伤心明镜前
宋昱
宋昱天宝中为中书舍人以附 杨国忠 赀产甚富为乱
兵所杀诗三首 (第 5b 页)
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
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忤宰
相 杨国忠 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
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明皇大喜即拜户部
侍郎肃宗即位灵武 (第 1a 页)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
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忤宰
相 杨国忠 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
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明皇大喜即拜户部
侍郎肃宗即位灵武 (第 1a 页)
金桥童谣
圣人执节度金桥(桥在潞州南二里明皇于景龙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由此桥朝京师)
天宝中京兆谣(天宝中李岘为京兆尹甚得人/心会连两六十馀日 杨国忠 以)
(其灾归咎岘出为长沙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为谣云)
欲得米麦贱无过追李岘(一作欲粟/贱 (第 4b 页)
圣人执节度金桥(桥在潞州南二里明皇于景龙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由此桥朝京师)
天宝中京兆谣(天宝中李岘为京兆尹甚得人/心会连两六十馀日 杨国忠 以)
(其灾归咎岘出为长沙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为谣云)
欲得米麦贱无过追李岘(一作欲粟/贱 (第 4b 页)
审矣于驭内臣也既知有吕强张承业之忠
又知有仇士良陈弘志之恶于驭外臣也既知有萧曹
房杜之良又知有李林甫 杨国忠 之奸而用舍当矣其
为知仁勇之助岂不大哉苟徒若前日使儒臣诵其善
而避其恶是犹恐道路之有陷阱闭目而不视恐 (第 26b 页)
又知有仇士良陈弘志之恶于驭外臣也既知有萧曹
房杜之良又知有李林甫 杨国忠 之奸而用舍当矣其
为知仁勇之助岂不大哉苟徒若前日使儒臣诵其善
而避其恶是犹恐道路之有陷阱闭目而不视恐 (第 26b 页)
书李邺侯传后(王世贞/)
自三代而后人臣出处之迹未有如李邺侯泌之奇者
也或伸而屈或屈而伸或先几或忍诟其保身亦未有
如邺侯之巧者也七岁而以童子荐入禁中与宰相张
九龄诸公善奇矣寻谢去游嵩华终南间求神仙不死
之术又奇也久之复以献议入翰林从太子诸王游太
子善之又奇也为诗以讥 杨国忠 安禄山斥置蕲春又
奇也太子即位灵武为肃宗使人召致泌泌忽间关来
谒又奇也立谈而参帷幄体辅若一拜右相辞俄 (第 6a 页)
自三代而后人臣出处之迹未有如李邺侯泌之奇者
也或伸而屈或屈而伸或先几或忍诟其保身亦未有
如邺侯之巧者也七岁而以童子荐入禁中与宰相张
九龄诸公善奇矣寻谢去游嵩华终南间求神仙不死
之术又奇也久之复以献议入翰林从太子诸王游太
子善之又奇也为诗以讥 杨国忠 安禄山斥置蕲春又
奇也太子即位灵武为肃宗使人召致泌泌忽间关来
谒又奇也立谈而参帷幄体辅若一拜右相辞俄 (第 6a 页)
璟器相似也仁杰近圆璟则方陆贽李绛识相似也贽
达绛遂杜黄裳裴度略相似也黄裳近疏度近密
○ 杨国忠 之明安氏反几矣王叔文李训崔胤之攻宦
官果矣王安石之变法大矣韩困胄之复雠正矣公其
事私其心卒致败焉
○ (第 16a 页)
达绛遂杜黄裳裴度略相似也黄裳近疏度近密
○ 杨国忠 之明安氏反几矣王叔文李训崔胤之攻宦
官果矣王安石之变法大矣韩困胄之复雠正矣公其
事私其心卒致败焉
○ (第 16a 页)
此为南诏之师而作也天宝十载鲜于仲通
讨南诏丧师于泸南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
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
莫肯应募 国忠 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
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
声振野此诗篇首直叙其事而设为征人问 …… (第 3a 页)
事以明征南之必不返为可痛也不言征南
之苦而言山东关西陇右其词哀苦而不迫
如此一则曰君不闻一则曰君不见有诗人
呼祈父之意焉是时 国忠 方贵盛未敢斥言
之故杂举河陇之事错互其词若不耑为南
征而发者此作者之深意也
洗兵马
中兴诸将 …… (第 3b 页)
潼关吏
哀哉潼关吏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
哥舒
初哥舒翰请坚守潼关郭子仪李光弼亦谓
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不可轻出玄宗信 国忠
之言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翰不得巳抚膺
恸哭而出然则潼关之失守岂翰之罪哉潼
关之陷陈涛之再败其罪皆在 (第 13b 页)
讨南诏丧师于泸南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
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
莫肯应募 国忠 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
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
声振野此诗篇首直叙其事而设为征人问 …… (第 3a 页)
事以明征南之必不返为可痛也不言征南
之苦而言山东关西陇右其词哀苦而不迫
如此一则曰君不闻一则曰君不见有诗人
呼祈父之意焉是时 国忠 方贵盛未敢斥言
之故杂举河陇之事错互其词若不耑为南
征而发者此作者之深意也
洗兵马
中兴诸将 …… (第 3b 页)
潼关吏
哀哉潼关吏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
哥舒
初哥舒翰请坚守潼关郭子仪李光弼亦谓
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不可轻出玄宗信 国忠
之言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翰不得巳抚膺
恸哭而出然则潼关之失守岂翰之罪哉潼
关之陷陈涛之再败其罪皆在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