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博士臣谷那律故四门博士臣 杨士勋
四门博士臣朱
长才等对共参定至十六年又奉敕与前脩疏人及朝
(一作/散)大夫行太常(一作/学)博士上 (第 11b 页)
帝特好之范宁父子世守其业创名例百馀条以规
诸儒同异之说可谓善矣而论者犹以其学不经师毋
乃刻与况乎徐彦 杨士勋
之疏为邢炳所是正者又何
足道也永平中能为左氏者擢高第为讲郎贾逵服虔 (第 17b 页)

兴郑众之于周官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郭璞
之于尔雅唐明皇之于孝经是也其以疏称者孔颖达
之于五经 杨士勋
之于谷梁徐彦之于公羊贾公彦之
于周礼黄孟悊之于仪礼元行冲之于孝经皇侃之于 (第 21a 页)

国传于诗用毛传郑笺于礼记用郑注于春秋左传用
杜预集解贾公彦于仪礼周官用郑注而徐彦疏公羊
用何休学 杨士勋
疏榖梁用范宁集解宋邢炳疏孝经
用唐明皇注疏论语用何晏集解疏尔雅用郭璞注孙
奭疏孟子用赵岐注而百家之学 (第 27a 页)
 应劭曰谷梁子名赤子夏弟子

  杨士勋
曰谷梁子名俶字元始
 颜师古曰谷梁子名喜受经于子夏
 按罗长源撰路史炎帝之后不言有公羊谷梁氏罗
 子 (第 5b 页)
义孔颖达以官高独专其名其时
同修者周易则马嘉运赵乾叶尚书则王德韶李子云
毛诗则王德韶齐威春秋则谷那律 杨士勋
朱长才礼
记则朱子奢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頵张权分修
既非一手如南郊祀感生帝此郑康成说而王肃极诋
(第 19b 页)
桓十一年迁郑焉而鄙留皆与何氏异与石经同盖郑
所据者严氏本也又云应邵风俗通称谷梁为子夏门
杨士勋
谓受经于子夏案桓谭新论云左氏传世遭
战国寝藏后百馀年鲁谷梁赤为春秋残略多所违失
然则谷梁子非亲受经于 (第 7b 页)
子夏矣古人亲受业者称弟
子转相援者称门人则谷梁于子夏犹孟子之于子思
故魏麋信注谷梁以为与秦孝公同时也 杨士勋
言谷
梁作传传孙卿卿传鲁人申公申公传博士江翁案孙
卿齐湣襄时人当秦之惠王则在其后卿所著书言天
子庙数 (第 7b 页)
显宗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郑元传诸
门生相与撰所答弟子问作郑志则门生之于弟子确
然不同但据 杨士勋
谷梁疏曰门生同门后生则是一 (第 14b 页)
同僚 杨士勋
疏之遂行于世然其学终莫能通而圣人
之意散一王之统分真是之旨终惑而莫能解虽然由
三传以学春秋如岷山导江 (第 14b 页)
学字未知世之学者有与余同此
疑否以为己为人之训参之谓之学已不可况道乎
范宁注榖梁有周书曰大荒有祷无祀 杨士勋
疏曰周
书者先儒以为仲尼删尚书之馀今据其书与尚书不 (第 16b 页)
帝特好之范宁父子世守其业创名例百馀条
以规诸儒同异之说可谓善矣而论者犹以其学不经
师毋乃刻与况乎徐彦 杨士勋
之疏为邢炳所是正者
又何足道也永平中能为左氏者擢高第为讲郎贾逵 (第 18a 页)
补焉。若两义俱违。则特申短见。虽课率庸鄙。
仍不敢自专。谨与朝请大夫守国子博士臣谷那律故四
门博士臣 杨士勋
四门博士臣朱长才等对共参定。至十
六年。又奉敕与前修疏人及朝散大夫行太常博士上骑
都尉臣马嘉运朝散大 (第 13b 页)
  三传晋假道伐虢辨
三传为素王辅臣而各有失若夫志晋假道伐虢之事
则更同一失而且相矛盾此不可以不辨也左氏称晋
假道灭虢在僖公五年冬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公
羊榖梁则均在僖公二年而高之言则曰还四年反取

虞赤之言则曰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虽 杨士勋

曰谓僖五年此盖迁就欲合左氏之意然以荀息借道
之言證之又当先五年亦不合宫之奇谏之日也异哉
文人之纪 (第 1b 页)
矣汉志经传各自为袟今所传本未审合并于何
时也集解则经传并释岂即范氏之所合与范注援
汉魏晋各家之说甚详 唐杨士勋
疏分肌擘理为谷
梁学者未有能过之者也但晋豕鲁鱼纷纶错出学
者患焉康熙间长洲何煌者焯之弟其所据宋椠经 (第 30a 页)
 谷梁传。(文二年)立主。(谓立主之法)丧主于虞。吉主于练。作僖公主。讥其后也。作主坏庙有时日。于练焉坏庙。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〇范宁曰。

主状正方穿中央达四方。天子长尺二寸。诸侯长一尺。僖公薨。至此已十五月。(谓后时。)礼。亲过高祖。则毁其庙。以次而迁。将纳新神。故示有所加。〇 杨士勋
曰。此虽练主。终入庙以辨昭穆。故传以吉言之。然作主在十三月。坏庙在三年。丧终而传连言之者。此主终入庙 (第 99L 页)
六经。至唐而孔颖达撰易,书,诗,春秋左氏传,礼记正义。贾公彦撰仪礼,周礼正义。徐彦撰春秋公羊传正义。 杨士勋
撰春秋谷梁传正义。而九经之名立。宋时邢炳撰孝经,论语,尔雅义疏。而孟子义疏或云孙奭撰。十三经之名始备 (第 296L 页)
 出顾炎武说。礼即玉藻篇。杜云范宣子为王所命。故曰守臣。恐误。
 经。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注) 杨士勋
曰。此年与二十四年。皆频月日食。据今历术。无频食之理。但古或有之。
  石介云诸儒以为频月日食。历无 (第 490L 页)
  案唐贞观中。孔颖达等奉诏撰五经正义。于礼记,毛诗取郑玄注。于尚书取孔安国传。于易取王弼注。于春秋左氏传取杜预注。独疑周礼,仪礼非周公书。不为义疏。其后永徽中。贾公彦始作仪礼周礼义疏。宋真宗又诏邢炳。校正周礼

仪礼义疏。以及唐徐彦所撰公羊传正义。 唐杨士勋
所撰谷梁传正义。于是九经之义始备。仁宗时欧阳修上言。自唐定九经正义。著为定论。不本正义者为异说。然所 …… (第 241H 页)
郑氏。又时乖郑义。皆二家之弊。未为得也。
春秋左氏传正义三十六卷。(杜预注。)
 唐艺文志。孔颖达, 杨士勋,
朱长才奉诏撰。马嘉运,王德韶,苏德融与隋德素覆审。四库全书总目。自刘向,刘韶,桓谭,班固。皆以春秋传 …… (第 244H 页)
知时代。意其在贞元长庆之后。考疏中邲之战一条。犹及见孙炎尔雅注完本。知在宋以前。又葬桓王一条。全袭用 杨士勋
谷梁传疏。知在贞观以后。中多自设问答。文繁语复。与丘光庭兼明书相近。亦唐末文体。董逌所云。不为无理。 …… (第 247H 页)
 

四库全书总目。晋范宁集解, 唐杨士勋
疏。称谷梁子名俶。字元始。一名赤。受于子夏。为经作传则当为谷梁子所自作。徐彦公羊传疏。又称公羊高五世 …… (第 247L 页)
。乃多引邈注。未详其故。又自序有商略名例之句。疏称宁别有略例十馀条。此本不载。然其注中有传例曰字。或 士勋
割裂其文。散入注疏中欤。 (第 248H 页)
士勋
始末不可考。孔颖达左传正义序。称与故四门博士 (第 248H 页)
杨士勋
参定。则亦贞观中人。其书不及颖达书之赅洽。然诸儒言左传者多。言公谷者少。既乏凭籍之资。又左传成于众手 …… (第 248H 页)
。固其宜也。其疏长狄眉见于轼一条。连缀于身横九亩句下。与注相离。盖邢炳刊正之时。又多失其原第。亦不尽 士勋
之旧矣。 (第 248H 页)
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时但有易书诗礼记左氏春秋五经。永徽中。贾公彦始撰周礼仪礼义疏。 杨士勋
撰谷梁疏。宋邢炳撰孝经论语尔雅疏。孙奭撰孟子疏。公羊疏失所撰人名。或云唐徐彦撰。宋史。李至传国子监。 (第 23L 页)
得罪于圣经也大矣。若天文地理名物度数之详。则杜氏备矣。惜乎其信传而不信经也。此则三子之优劣也。 杨士勋
以下。吾无讥焉。合乎胡氏之说者。自陆淳以下数十家。虽得失不齐。要之。为得其大者耳。曰。然则子之治春秋 (第 541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