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第三(以霜风转厉游/子未归为韵) 周 存
二仪斡化兮四运环周大火中而退暑白露弦而成秋
玄鸟去巢望云海以幽蛰旅雁违漠指烟江而遨游农
事云就妇功聿修感虫鸣之促织念客恨之衣裘虑之
云谁彼姝者子弄机杼以成绩秉刀尺以循理揣其修
短运纤手以俱营善乃规模敏惠心而独揆尔其上下
有序度量有常咸循故以取制岂崇异而违方随贵贱
以合则处 玄素 而有章伊四人之所授必九月之降霜 (第 8b 页)
二仪斡化兮四运环周大火中而退暑白露弦而成秋
玄鸟去巢望云海以幽蛰旅雁违漠指烟江而遨游农
事云就妇功聿修感虫鸣之促织念客恨之衣裘虑之
云谁彼姝者子弄机杼以成绩秉刀尺以循理揣其修
短运纤手以俱营善乃规模敏惠心而独揆尔其上下
有序度量有常咸循故以取制岂崇异而违方随贵贱
以合则处 玄素 而有章伊四人之所授必九月之降霜 (第 8b 页)
白鹇赋(并/序) 萧颖士
白鹇羽族之幽奇(一有/也字)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
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不杂(一有/于字)众禽栖心(一作/止)遐深
与人境罕接固莫得而驯狎也上闻而徵(一作/收)焉处以
雕笼致以驿遽(一作/骑)是将集长杨游太液行有日矣天
宝辛卯(一有/岁字)予飘(一作/旅)泊江介(一作/会)流宕踰时秋八月
自山阴前次东阳方议夫南登西泛极闻见之义谅褊
怀所素蓄而未之从也会有命自天召赴京阙适与兹
鸟偕至于会稽(一有/之字)传舍观其宛颈旁睨回惶(一作/徊徨)掩
抑往往孤鸣音韵凄凉如慕侣而不获因感而赋之曰
鸟之生矣于彼南山彩必 玄素 文不绮斑备文武之正
饰懋(一作/微)妖姬之殊颜情莽𦕈以耿洁貌轩昂以安闲
无驯扰之近性故不惬于人寰游 (第 10a 页)
白鹇羽族之幽奇(一有/也字)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
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不杂(一有/于字)众禽栖心(一作/止)遐深
与人境罕接固莫得而驯狎也上闻而徵(一作/收)焉处以
雕笼致以驿遽(一作/骑)是将集长杨游太液行有日矣天
宝辛卯(一有/岁字)予飘(一作/旅)泊江介(一作/会)流宕踰时秋八月
自山阴前次东阳方议夫南登西泛极闻见之义谅褊
怀所素蓄而未之从也会有命自天召赴京阙适与兹
鸟偕至于会稽(一有/之字)传舍观其宛颈旁睨回惶(一作/徊徨)掩
抑往往孤鸣音韵凄凉如慕侣而不获因感而赋之曰
鸟之生矣于彼南山彩必 玄素 文不绮斑备文武之正
饰懋(一作/微)妖姬之殊颜情莽𦕈以耿洁貌轩昂以安闲
无驯扰之近性故不惬于人寰游 (第 10a 页)
前 人
道行无迹妙极无象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谓诸见灭
而觉照圆明我天人师示第一义师无可说之法义为
不二之门其定也风轮驻机其慧也日宫开照其用也
春泉利物三者备体谁后谁先入无量而不动开法华
而涌(一作/踊)出湛兮以有无观听而莫测寥焉以远近思
惟而不穷知(一作/智)德皆空为真实际大悲恒寂遍抚群
迷月入百川之中佛匝千花之上修而證者玄同妙有
应而起者旁作化身先大师适来此土化身欤适去他
方补处欤不可得而知也自如来现灭四魔横恣人天
无怙寄命崩崖胜大敌者那罗延身销(一作/消)大毒者伽
陀妙药拔陷扶坠而生大师大师延陵马氏讳 玄素 字 …… (第 6a 页)
道清 崇高绍兴于法位(一作/外)胄(一作/径)绪不系于人间慈
母方娠厌患荤肉长至之日诞弥仁尊生有异祥乳育 (第 6b 页)
道行无迹妙极无象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谓诸见灭
而觉照圆明我天人师示第一义师无可说之法义为
不二之门其定也风轮驻机其慧也日宫开照其用也
春泉利物三者备体谁后谁先入无量而不动开法华
而涌(一作/踊)出湛兮以有无观听而莫测寥焉以远近思
惟而不穷知(一作/智)德皆空为真实际大悲恒寂遍抚群
迷月入百川之中佛匝千花之上修而證者玄同妙有
应而起者旁作化身先大师适来此土化身欤适去他
方补处欤不可得而知也自如来现灭四魔横恣人天
无怙寄命崩崖胜大敌者那罗延身销(一作/消)大毒者伽
陀妙药拔陷扶坠而生大师大师延陵马氏讳 玄素 字 …… (第 6a 页)
道清 崇高绍兴于法位(一作/外)胄(一作/径)绪不系于人间慈
母方娠厌患荤肉长至之日诞弥仁尊生有异祥乳育 (第 6b 页)
李吉甫
如来自灭度之后以心印相付嘱凡二十八祖至菩提
达摩绍兴大教指授后学后之学者始以南北为二宗
又自达摩三世传法于信禅师信传牛头融禅师融传
鹤林 马素禅师 素传于径山山传国一禅师二宗之外
又别门也于戏法不外来本同一性惟佛与佛转相證
知其传也无文字语言以为说 (第 1b 页)
其入也无门阶经术以
为渐悟如梦觉得本自心谁其语(一作/悟)之国一大师其
人矣太师讳法钦俗姓朱氏吴都(一作/郡)昆山人也身长
六尺色像第一修眸莲敷方口如丹嶷焉若峻山清孤
泊焉若大风海上故揖道德之器者识天人之师焉春
秋二十有八将就宾贡途经丹阳雅闻鹤林 马素 之名
往申款谒还得超然自诣如来密印一念尽传王子妙
力他人莫识即日剃落是真出家因问以所从素公曰
逄径则 (第 2a 页)
如来自灭度之后以心印相付嘱凡二十八祖至菩提
达摩绍兴大教指授后学后之学者始以南北为二宗
又自达摩三世传法于信禅师信传牛头融禅师融传
鹤林 马素禅师 素传于径山山传国一禅师二宗之外
又别门也于戏法不外来本同一性惟佛与佛转相證
知其传也无文字语言以为说 (第 1b 页)
其入也无门阶经术以
为渐悟如梦觉得本自心谁其语(一作/悟)之国一大师其
人矣太师讳法钦俗姓朱氏吴都(一作/郡)昆山人也身长
六尺色像第一修眸莲敷方口如丹嶷焉若峻山清孤
泊焉若大风海上故揖道德之器者识天人之师焉春
秋二十有八将就宾贡途经丹阳雅闻鹤林 马素 之名
往申款谒还得超然自诣如来密印一念尽传王子妙
力他人莫识即日剃落是真出家因问以所从素公曰
逄径则 (第 2a 页)
碑 前 人
国家以孝理天下褒有功之臣寄崇元侯泽及先子印
绶名器贲于冥冥繇是王公三受追命有金貂附蝉之
饰公讳崇术字敬方其先太原晋阳人晋司徒浑之后
也中以阀阅徙于帝丘今以名数籍于毂下曾王父皇
集州司仓参军 玄素 生朝散大夫滑州卫南县令瑰瑰
生蔚州司法参军弘效皆用儒行自牧故缨毂未华仕
不过郡掾史县大夫而休问四畅公 (第 6a 页)
国家以孝理天下褒有功之臣寄崇元侯泽及先子印
绶名器贲于冥冥繇是王公三受追命有金貂附蝉之
饰公讳崇术字敬方其先太原晋阳人晋司徒浑之后
也中以阀阅徙于帝丘今以名数籍于毂下曾王父皇
集州司仓参军 玄素 生朝散大夫滑州卫南县令瑰瑰
生蔚州司法参军弘效皆用儒行自牧故缨毂未华仕
不过郡掾史县大夫而休问四畅公 (第 6a 页)
赛蒋山庙文(梁沈约/)
我皇体天御宇望日表尊备乐变乎笙镛郁礼华于俎
豆迩无不怀远无不肃鸟革 玄素 之容草移丹绿之状
泉露改味日月重光仰惟大王年踰二百世兼四代扬
玉桴布瑶席秦梁楚赵之巫把琼茅而延伫燕卫 (第 1b 页)
我皇体天御宇望日表尊备乐变乎笙镛郁礼华于俎
豆迩无不怀远无不肃鸟革 玄素 之容草移丹绿之状
泉露改味日月重光仰惟大王年踰二百世兼四代扬
玉桴布瑶席秦梁楚赵之巫把琼茅而延伫燕卫 (第 1b 页)
诸葛亮传(晋陈寿/)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𨽻校尉诸葛丰后
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
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
朱皓代玄 玄素 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
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
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 (第 1b 页)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𨽻校尉诸葛丰后
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
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
朱皓代玄 玄素 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
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
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 (第 1b 页)
苏州画龙记(李绅/)
自造父刘累殁豢氏不副龙不复扰隐去莫狎往往时
见史必书志代以目识者寡之故工得以诡乱形状神
其变化彪炳五色逾远真像盖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
归于泉深入亡底考之丹青难以徵验好事者张其画
以示群目观者或骇疑得其状长洲令厅北庑有画蛟
龙六马 玄素 异鳞状殊质怪骧首拖尾似随风雷乘栌
薄楣若轶云雨燕雀惧栖其上蝼蚁罔缘其侧目视光
射莹无流尘伸盘逶迤如护 (第 6a 页)
自造父刘累殁豢氏不副龙不复扰隐去莫狎往往时
见史必书志代以目识者寡之故工得以诡乱形状神
其变化彪炳五色逾远真像盖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
归于泉深入亡底考之丹青难以徵验好事者张其画
以示群目观者或骇疑得其状长洲令厅北庑有画蛟
龙六马 玄素 异鳞状殊质怪骧首拖尾似随风雷乘栌
薄楣若轶云雨燕雀惧栖其上蝼蚁罔缘其侧目视光
射莹无流尘伸盘逶迤如护 (第 6a 页)
二陆先生祠记(屠隆/)
夫贱华贵实惇士之操鞶帨雕虫太上之所不由故世
之钜人鸿德厌薄浮躁谓无所用之然而椎鲁之夫亦
往往逃焉乃臧孙氏所称三不朽不废立言矣洪荒而
后神圣大贤其所竖立者朗揭六合为万世规苟不托
之文士之竹素乌能传之无穷与天壤共敝乎即尼父
恂恂笃行而手定六籍告来世五千言非文章耶夫老
氏岂不冲然 玄素 也不佞仰观于日月之华五星之彩
云霞璀灿山川焜耀然后悟此道之贵也议者谓张司
空华而不实少文者率藉口焉夫 (第 25b 页)
夫贱华贵实惇士之操鞶帨雕虫太上之所不由故世
之钜人鸿德厌薄浮躁谓无所用之然而椎鲁之夫亦
往往逃焉乃臧孙氏所称三不朽不废立言矣洪荒而
后神圣大贤其所竖立者朗揭六合为万世规苟不托
之文士之竹素乌能传之无穷与天壤共敝乎即尼父
恂恂笃行而手定六籍告来世五千言非文章耶夫老
氏岂不冲然 玄素 也不佞仰观于日月之华五星之彩
云霞璀灿山川焜耀然后悟此道之贵也议者谓张司
空华而不实少文者率藉口焉夫 (第 25b 页)
令远行于坰牧亦有不学而暗合于古未更而悬辨
其事然其从政必问于遗训而资于故实者也若夫
春祭 马祖 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日中而出日中而入禁原焚牧除蓐舋厩时其事也
絜泉美荐疨凉栈湿翘足 (第 4b 页)
其事然其从政必问于遗训而资于故实者也若夫
春祭 马祖 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日中而出日中而入禁原焚牧除蓐舋厩时其事也
絜泉美荐疨凉栈湿翘足 (第 4b 页)
龙安海禅师碑(柳宗元/)
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没也距今兹仅二千岁
故传道益微而言禅最病拘则泥乎物诞则离乎真真
离而诞益胜故今之空愚失惑纵傲自我者皆诬禅以
乱其教冒于嚚昏放于淫荒其异是者长沙之南曰龙
安师师之言曰由迦叶至师子二十三世而离离而为
达摩由达摩至忍五世而益离离而为秀为能南北相
訾反戾斗狠其道遂隐呜呼吾将合焉且世之传书者
皆马鸣龙树道也二师之道其书具存徵其书合于志
可以不慁于是北学于惠隐南求于 马素 咸黜其异以
蹈乎中乖离而愈同空洞而益实作安禅通明论推一
而适万则事无非真混万而归一则真无非事推而未 (第 8b 页)
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没也距今兹仅二千岁
故传道益微而言禅最病拘则泥乎物诞则离乎真真
离而诞益胜故今之空愚失惑纵傲自我者皆诬禅以
乱其教冒于嚚昏放于淫荒其异是者长沙之南曰龙
安师师之言曰由迦叶至师子二十三世而离离而为
达摩由达摩至忍五世而益离离而为秀为能南北相
訾反戾斗狠其道遂隐呜呼吾将合焉且世之传书者
皆马鸣龙树道也二师之道其书具存徵其书合于志
可以不慁于是北学于惠隐南求于 马素 咸黜其异以
蹈乎中乖离而愈同空洞而益实作安禅通明论推一
而适万则事无非真混万而归一则真无非事推而未 (第 8b 页)
廉退沈铄斯尽陵
迟迨今谓之何哉覆波方被而介人之操独申啧议繁
兴而在握之珍弥曜龙剂寡而夺众薰贞行微而掩 玄
素 咏叹之作焉能翳彼幽音知乐之伦乃复扬斯孤奏
千载之魂尚申悲于王弼一时之论宁有恨于刘歆故
知怀绝俗之见者 (第 9a 页)
迟迨今谓之何哉覆波方被而介人之操独申啧议繁
兴而在握之珍弥曜龙剂寡而夺众薰贞行微而掩 玄
素 咏叹之作焉能翳彼幽音知乐之伦乃复扬斯孤奏
千载之魂尚申悲于王弼一时之论宁有恨于刘歆故
知怀绝俗之见者 (第 9a 页)
廉退沉铄斯尽陵迟
逮今谓之何哉覆波方被而介人之操独申啧议繁兴
而在握之珍弥曜龙剂寡而夺众薰贞行微而掩 玄素
咏叹之作焉能翳彼幽音知乐之伦方复扬斯孤奏千
载之魂尚申悲于王弼一时之论宁有恨于刘歆故知
怀绝俗之见者 (第 13b 页)
逮今谓之何哉覆波方被而介人之操独申啧议繁兴
而在握之珍弥曜龙剂寡而夺众薰贞行微而掩 玄素
咏叹之作焉能翳彼幽音知乐之伦方复扬斯孤奏千
载之魂尚申悲于王弼一时之论宁有恨于刘歆故知
怀绝俗之见者 (第 13b 页)
若干
首勒为几卷题曰徐文敏公集云公卒踰三年仲子玄
成赴阙上书而祭葬锡再上而赠典隆谥荫备踰十五
年季子 玄素 请于监司而祠宇考又踰年搜采遗阙刋
校讹谬汇次之属余为序以梓而文集成嗟乎龙门罢
御愧任昉之非才凤池有毛 (第 30b 页)
首勒为几卷题曰徐文敏公集云公卒踰三年仲子玄
成赴阙上书而祭葬锡再上而赠典隆谥荫备踰十五
年季子 玄素 请于监司而祠宇考又踰年搜采遗阙刋
校讹谬汇次之属余为序以梓而文集成嗟乎龙门罢
御愧任昉之非才凤池有毛 (第 30b 页)
临文议拟鲜不诪张况乎虽
假名言而必欲言寻象外固非诠理而实须理契环中
至于选势定篇既方圆莫准铸辞练句又 玄素 无别专
事浮华则流于轻艳偏崇简质则失在浅俗苟取优游
之致终以阐缓为尤若凭迅举之力遂以扬厉贻诮缠
绵情 (第 19b 页)
假名言而必欲言寻象外固非诠理而实须理契环中
至于选势定篇既方圆莫准铸辞练句又 玄素 无别专
事浮华则流于轻艳偏崇简质则失在浅俗苟取优游
之致终以阐缓为尤若凭迅举之力遂以扬厉贻诮缠
绵情 (第 19b 页)
车渠碗赋
惟新碗之所生于凉风之浚湄采金光之定色拟朝阳
而发辉丰 玄素 之炜晔带朱荣之葳蕤蕴丝纶以肆采
藻繁布以相追翩飘飖而浮景若惊鹄之双飞隐神璞
于西野弥百叶而莫希于时乃 (第 33b 页)
惟新碗之所生于凉风之浚湄采金光之定色拟朝阳
而发辉丰 玄素 之炜晔带朱荣之葳蕤蕴丝纶以肆采
藻繁布以相追翩飘飖而浮景若惊鹄之双飞隐神璞
于西野弥百叶而莫希于时乃 (第 33b 页)
直东宫答郑尚书
皇居体环极设险祗天工两闱阻通轨对禁限清风跂
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寝兴郁无已起观辰汉中流云
蔼青阙皓月鉴丹宫踟蹰清防密徙倚恒漏穷君子吐
芳讯感物恻余衷惜无丘园秀景行彼高松知言有诚
贯美价难克充何以铭嘉贶言树丝与桐
和谢监灵运
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寡立非择方刻意藉穷栖伊
昔遘多幸秉笔待两闺虽惭丹雘施未谓 玄素 暌徒遭
良时诐王道奄昏霾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吊屈汀
洲浦谒帝苍山蹊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夷跂予间衡
峤曷 (第 67b 页)
皇居体环极设险祗天工两闱阻通轨对禁限清风跂
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寝兴郁无已起观辰汉中流云
蔼青阙皓月鉴丹宫踟蹰清防密徙倚恒漏穷君子吐
芳讯感物恻余衷惜无丘园秀景行彼高松知言有诚
贯美价难克充何以铭嘉贶言树丝与桐
和谢监灵运
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寡立非择方刻意藉穷栖伊
昔遘多幸秉笔待两闺虽惭丹雘施未谓 玄素 暌徒遭
良时诐王道奄昏霾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吊屈汀
洲浦谒帝苍山蹊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夷跂予间衡
峤曷 (第 67b 页)
(穆妃七月二十四日薨闻喜公八月发哀讣/十一月之限应在六月南郡王为当同取六)
(月则大祥复申一月应用八月非复正月在/存亲之义若各自为祥庐垩相间 玄素 相糅)
(未审当有此疑不司徒褚渊等二十/人并同俭议为允请以为永制诏可)
送往有巳复生有节罔极 (第 26a 页)
(月则大祥复申一月应用八月非复正月在/存亲之义若各自为祥庐垩相间 玄素 相糅)
(未审当有此疑不司徒褚渊等二十/人并同俭议为允请以为永制诏可)
送往有巳复生有节罔极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