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广州都督 甄公

君讳亶字道一中山无极人也昔胡公绍舜奄有大邦
楚子县陈逃威乐土当烈王之世(集作/王)也有陈通奔周 (第 9a 页)
   为王司马祭甄都督文   前 人
维开元五年岁次丁已九月丁酉朔十四日庚戌某官
谨以清酌少牢之奠敬祭于广州都督 甄公
之灵惟公
禀气异人为国良臣资忠取义奋翼跃鳞富贵自取声 (第 8b 页)

甄公
大节虽传卓行于唐史发幽光于韩笔在山中故
事独乏旌记子归能屋而祀之 (第 16a 页)
羽仪灿烂孤凤骞
时乎景泰天顺间两京三品看屡迁云龙风虎会当年
文昌高朗凌台躔仰辅天皇司化权四方英俊归陶
于是时任调元溜深负重如山渊忠言谠论累百篇
致君欲过尧舜前心勤事左思归田终情未遂殊忧煎
翻然长往不少延 (第 11a 页)
  孔子之道天地之道也国家生民不可一日无者伏羲

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行斯道于上孔子明斯道于
下所谓继往圣开来学者孔子也我朝圣圣相承君师
宇内尊信孔子之道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崇庙祀冕
旒而南面一视王者春秋有事与社稷等甚盛典也正
统甲子冬予奉命巡历广右拜谒孔子于临桂县学宫
顾瞻庙廷石碑具存稽之始末盖县学初建于城东南
再迁于城南旧县治之旁逮国朝始移置于此实宋宣
成书院之故基也洪武乙亥重加修葺距今馀五十载

梁栋墙壁日就毁坏予慨欲新之然未敢妄作劳民会
有司修饬祀典祠宇于是布政使旴江揭公稽富川孙
公曰良按察使金华章公聪参政上虞谢公泽云中武
公达宪副会稽胡公智参议新昌 甄公
完天台侯公臣
佥宪五羊汤公性方文江王公骥玉山王公受潮阳萧
公銮毗陵郑公观湘乡江公玉琳偕郡守姑苏吴公惠 (第 12b 页)
尤笃乡党翕然推重又于山前之阳筑室读书号前
山居士壬辰四方多事鄂省不守湖湘诸郡风靡甲午
广右屯万户中山 甄公
崇福被命为元帅总湖南诸军
闻君才为征行令每事咨焉帖舂陵复衡州次于衡阳
将为进取岳鄂计方议屯田谨斥堠俄 (第 8a 页)
沔阳湖寇驾
风沓至城下 甄公
与战自朝至晡虽屡捷而众寡不敌
遂入于城谓左右曰吾为国将臣胡可屈拔剑自尽麾 …… (第 8a 页)
月邓侯自尽遂陷先是王师三月已围桂矣吾尝谓平
章公诸侯死社稷事急宜与城同存亡又尝谓同列昔
与邓侯同事 甄公
良荷知遇然所以不即死者期效尺
寸以报之事既如此邓侯死矣吾尚何独生乎六月庚
申王师由西门入君时掌伏波门 …… (第 9b 页)
同时死者都事陈君瑜事
定孤宗岳收遗骨归越四年辛亥葬于蓝田之弄山元
敬状君之实有云为臣死忠又云为知已死 甄公
徇国 …… (第 9b 页)
既不失为臣之道君与邓侯均事 甄公
而不死其难意
盖有在也既而相继死义虽有先后彼此之殊然徇国
等尔嗟夫君也邓侯也死生同义可谓上不负朝廷下 (第 10a 页)
不负知已而无愧于 甄公
者矣尊生喜其论之切当虽
史臣载笔亦无出于此者事偶阙书亦复可恨陈君之
死盖又媲美赵君而宜并书者欤君生于 (第 10a 页)
福愿锡蕃祉与治俱新天子万寿百度斯 甄公
敏且洁
宜为荩臣居匪奉已示我等伦我民于变不戒以信受
命于上服劳其亲筮占在兹施我子孙无遗公忧以愧
我民 (第 10a 页)
  魏伯阳自言不乐权荣脱屣名利以静退澹泊张平叔
幼亲善道于儒家法家历算家医家兵家阴阳家谶纬

家靡不究心后遍游海岳遂遇异人此皆英雄豪杰超
出世间用以御气养性强已益身秘采灵文咸著丹诀
其原本于羲易其言不诡于圣人乌有旁门异术哉圣如
夫子问及老聃及门之士传有施存者得遁化变景之
道第不列于七十二贤夫子故不以元同为教耳大司
甄公
体湛道德羽翼圣真列在杏坛讵出端木氏下
端木氏以为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不可
闻自可参可悟为圣门 (第 32a 页)
善行懿德而
未传于世者乎主宗室郑简王第九女夫人于氏之所
生也工容言德皆可称述年十九选配诰封中奉大夫 甄公
廷辅相敬如宾虽在燕居未尝狎昵公遘疾主躬 (第 34a 页)
  为王司马祭甄都督文
维开元五年岁次丁已九月丁酉十四日庚戌官某

以清酌之奠祭于广州都督 甄公
之灵惟公禀气异人
为国良臣资忠秉义奋翼跃鳞富贵自取声名益震故
能北拥旄于玄朔南仗节于朱垠行部无几卧理 (第 20b 页)
涣。与君代兴。人之
云亡。十有一纪。斯文未丧。施于孙子。新作丰碑。德音不巳。

** 唐故广州都督 甄公
(第 05b 页)
维开元五年岁次丁巳九月丁酉朔十四日庚戌。某官谨
以清酌之奠。祭于广州都督 甄公
之灵。惟公禀气异人。为
国良臣。资忠秉义。奋翼跃鳞。富贵自取。声名益震。故能北
拥旄于元朔。南仗节于 (第 13b 页)
  成都县学增修文庙记
凡为郡县必有学学必有庙以祀夫子自皇明一天下
其制已然增益润色至永乐宣德中虽武卫夷荒亦诏
置学视郡县之制而成都学庙圯弗治日削其阯入十

二姓卫丁家乖厥制矣宣德七年春教谕郑永安始率
诸生诣使司具以其状告且曰今不复无以杜后侵布
甄公
寔参议李公斁允之明日谒宪司告如使司廉
使刘公洵副使朱公与言佥事顾公侃允之又明日诣
都司告如宪司都指挥 (第 1b 页)
事,刑曹参判。以大司宪终。春秋七十九。公在 齐陵。有异趣人长南宫。判公状慢甚。公即日弃官归。异趣人后 甄公
职自悔谢。其在金吾。不与金福泽之狱。及出身而为大司谏。有太学生上疏讨逆贼赵泰耇,柳凤辉。 上怒句语。 (第 399L 页)
。是咨是倚不容释。有瘵东归渥其泽。晋践卿列病已作。未究厥施天何啬。由劳以成终殉国。公有通材世鲜识。我 甄公
节镌诸石。匪谀匪溢表公宅。
益山郡守卢公墓碑铭
士人卢世泰挈家状。谒余曰。此吾先大父河滨先生之遗迹也 (第 486H 页)
泰即后生。不及斯时。繄厥声闻。得于先师(玄石)。惟我先师。知公最深。奖进契许。以道以心。进秉国衡。首 甄公
贤。惟公所乐。匪斯攸存。一丘衿阳。守静闭门。琴书满屋。荷菊当轩。婆娑吟弄。乐我襟灵。身穷道亨。实重名 (第 58H 页)
知今,谓之陆沉。”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易》曰:“一开一阖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 甄公
此论,恐未成变通矣。且天平上去入者,四声之总名也,征整政只者,四声之实称也。然则名不离实,实不远名, ……知心有通塞,不可以一概论也。今寻公文咏,辞理可观;但每触笼网,不知回避,方验所说非凭虚矣。
沈氏《答 甄公
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象既立,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