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赠包中丞书
改年伏惟永感罔极昼之理心本在忘情及经节序惘
然悲怆去岁马某(一作/三)往已奉状计上达孟春犹寒伏
惟中丞尊体万福即此昼蒙免一昨见秋晚离披菊一
章使昼却顾鄙拙尽欲焚烧凝思三复弥得精旨中丞

寄重任大堆案日盈而言诗至此岂非凝心悉到耶今
海内诗人以中丞为龙门贤与不肖雷同愿登仰测中
丞之为心固进善而拒不工也昼无西施之容不合辄
议西施之美然心之服矣其敢蔽诸今之驰疏实有所
荐有会稽沙门灵澈年三十有六知其有文十馀年而
未识之比则闻于故秘书郎严维随州刘使君长卿前
殿中 皇甫侍御曾
尝所称耳及上人自浙右来湖上见
存并示制作观其风裁味其情致不下古手不傍古人 (第 8b 页)
公九龄严刘钱孟司空曙李端二皇甫之流实系其
(沈佺期宋之问张说张九龄严维刘长卿/钱起孟浩然司空曙李端 皇甫曾
皇甫冉)皆妙于新
韵播名当时亦可谓守章句之范不失其正者矣然物
无全工而欲篇咏盈千尽为绝唱其可得乎虽前 (第 5a 页)
且长遥抒下情旨酒一觞尚飨
   祭韦炎端公文      前 人
年月日司封郎中兼舒州刺史独孤及前舒州 司马皇
甫曾
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侍御史舒州桐
城县丞韦公之灵昔公执法柱下某等接足(集作/武)周行
(集作 (第 4a 页)
   元晟

   刘太冲
   姚发
   郑愕
   殷少野
   邬载(共一卷/)
    皇甫曾(一卷/)
   高适(四卷/)
   李岘 …… (第 44a 页)
   乔(失姓/)

   陆涓
   伯成(失姓/)
   崔万
   袁高
    皇甫曾
   
殷佐明
   蒋志
   李益(共一卷/) (第 141b 页)
    皇甫曾
   清昼
   郑说
   崔子向
   严维
   鲍防
   谢良辅
   杜奕 (第 142a 页)
  刘方平  近体诗十二首
 卷四十一
  郎士元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二十首
  皇甫冉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三十一首
   皇甫曾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二十首 (第 16a 页)
   秋夜对月

   寄杨补阙
  皇甫冉
   送卢山人归林虑山
   归渡洛水
   皇甫曾
   
送孔徵士
   和谢舍人寓直
  司空曙 …… (第 46a 页)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郎士元
   送奚贾归吴
   送元诜还丹阳旧业
  释无可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皇甫曾

   
送云门邕上人
  卫叶
   晚投南村
  刘方平
   秋夜汎舟
  韩翃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 …… (第 51b 页)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
  孟浩然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冑
   皇甫曾
   
送李中丞归本道
  杜甫 (第 61a 页)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李颀
   题璿公山池
  刘长卿
   送 皇甫曾
赴工部
  钱起
   和王员外晴雪早朝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 (第 4a 页)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皇甫曾
   
早朝日寄所知
   寄中书王舍人
  郎士元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
  卢纶
   春日题杜叟山 (第 23b 页)
  送魏十六还苏州
   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
   赴李少府山庄失路
 卷三十二  七言绝句五
   皇甫曾
   
韦使君宅海榴咏
  秦系 (第 62a 页)
  皇甫冉


  五言绝句五

  接武(中)

   皇甫曾   
刘方平   朱放

  李嘉祐   张起    郎士元

  韩翃    耿湋    卢纶

  李 …… (第 36b 页)
  中唐虽声律稍变而作者接迹之盛尤过于天
宝诸贤今分为三卷以刘长卿钱起韦应物皇
甫冉共诗七十一首为上卷又自 皇甫曾
以至
大历贞元诸贤得二十五人共诗七十四首为 …… (第 37b 页)
  皇甫冉   韩翃    卢纶

  七言绝句五

  接武(上之二)

  刘方平   朱放     皇甫曾

  秦系    严维    李嘉祐

  郎士元   司空曙   李端

  耿湋    崔峒    …… (第 43a 页)
  郎士元


  五言律诗十

  接武(中之一)

  皇甫冉    皇甫曾   
司空曙

  卢纶    李端    耿湋

  五言律诗十一

  接武(中之二)

  李嘉祐  …… (第 54b 页)
  五言排律八


  接武(中)

  皇甫冉    皇甫曾   
严维

  李嘉祐   韦应物   韩翃

  卢纶    常衮    司空曙

  耿湋    吉 …… (第 64b 页)
  天宝以还钱起刘长卿并鸣于时与前诸家实
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赋咏之多自得之妙
或有过焉今合二家诗三十九首为羽翼

  七言律诗五

  接武(上)

  韦应物   皇甫冉    皇甫曾

  李嘉祐   刘方平   郎士元 …… (第 72a 页)
 (天宝十二载以中书舍人知选事)

  裴迪  (关中人与王维同倡和)

  丘为  (嘉兴人事继母 孝常
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时年八十馀而毋无恙给俸禄之
半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 …… (第 115b 页)
  皇甫冉 (字茂政润州人玄晏先生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叹异之天宝间与弟俱登第授无
锡尉避难居阳羡大历中为王缙掌书记后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左补阙卒有集三卷
传于世)


   皇甫曾 (字孝常润州人天宝中与兄冉登进士第历侍御史坐贬舒州司马阳翟令当时兄弟齐
名人比之张景阳孟阳云集一卷 高仲武云昔孟阳之与景阳诗德远惭厥弟协居上
品载处下流今侍御之与补阙文辞亦尔体制清洁华不胜文然寒生五湖道春及万年
枝五言之选也其为士林所尚宜哉)
  蒋涣  (常州义兴人高智周之外孙也与兄洌皆擢进士永泰初涣历鸿胪卿日本使常遗金帛 (第 121b 页)
  皇甫冉 (字茂政润州人玄晏先生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叹异之天宝间与弟俱登第授无
锡尉避难居阳羡大历中为王缙掌书记后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左补阙卒有集三卷
传于世)


  皇甫曾 (字 孝常
润州人天宝中与兄冉登进士第历侍御史坐贬舒州司马阳翟令当时兄弟齐
名人比之张景阳孟阳云集一卷 高仲武云 (第 121b 页)
  海风叶叶驾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锦诰凄凉遗去恨
玉箫哀绝醉离情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佩轻

莫道暂辞华表柱便应千载是归程

  皎然(衲子七人)

  送 皇甫侍御曾
还丹阳别业

  云阳夜别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积水悠扬何处梦
乱山稠叠此时情将离有月教弦断赠送无兰觉 …… (第 15b 页)
  孟浩然   张子容   裴迪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钱起    韦应物   刘长卿

  秦系     皇甫曾   
李嘉祐

  释皎然   释灵一   包佶

  司空曙   韩翃    顾况

  徐嶷    李 …… (第 29a 页)
  太宗皇帝  孟浩然   王维

  卷六

  五言律诗中

  钱起    刘长卿   韦应物

  皇甫冉    皇甫曾   
释皎然

  释灵一   释法振   严维

  耿湋    李端    韩翃 …… (第 31a 页)
  卷九

  五言排律下

  钱起    刘长卿   耿湋

  释皎然   释法振   皇甫冉

   皇甫曾   
包佶    严维

  李嘉祐   卢纶    司空曙 (第 34a 页)
  李泌 褚朝阳 萧昕

  张朝 畅当 畅诸
  独孤及 皇甫冉  皇甫曾
  
李幼卿 赵骅 贾邕
  刘丹 张孙铸 房白
  元晟 刘太冲 姚发
  郑愕 殷小野 邬载
 第二十 (第 12a 页)
   陆鸿渐
太子文学陆鸿渐名羽其先不知何许人景陵龙盖寺
僧姓陆于堤上得初生儿收育之遂以陆为氏及长聪
俊多闻学赡辞逸恢谐辨捷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
鬻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至大

和中复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僧弟子常讽其歌云不羡
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唯羡西
江水长向金陵下来鸿渐又撰茶经三卷行于代今为
鸿渐形因目为茶神有售则祭之无则以釜汤沃之 皇甫曾
送鸿渐采茶相过诗云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
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然灯夜相思一磬 (第 22a 页)
 (徐致中/)  (翁灵舒/)  (项斯/)   (姜尧章/)

高枝分晓月花发蝶先知野渡冰生岸清香可赠谁
 (陆贽/)   (文兆/)    (皇甫曾/)  (
虚中/)
孤灯然客梦疏雪乱梅花忆昨经过处乡心月满沙
 (岑参/)   (徐致中/)  (沈佺期/)  (第 30b 页)
    (是宋自抚来/访公金陵)
洗雨吹风一月春山红漫漫绿纷纷褰裳远野谁从我

散策空陂忽见君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
因嗟涉世终无补久使高材壅上闻 (皇甫曾
诗古路无/行客寒林独见君)
(○韦庄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张俞诗手持新/岁酒还绕落梅行○杜诗别来头 (第 13a 页)
   与北山道人

莳果疏泉带浅山(许景先诗莳/蔬利于鬻)柴门虽设要常关(归去/来辞)
(门虽设/而常关)别开小径连松路(沈传师诗别引新径萦云根/○ 皇甫曾
诗扫雪开松径疏)
(泉过/竹林)祗与邻僧约往还
   过外弟饮(尔雅释亲释曰外族母党之属也吴/氏公母 (第 17b 页)
   泊舟盱眙(扬州域西汉时盱眙县东晋盱眙/郡唐西楚州宋昭信军今属泗州)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淮水/绕城)
(下过魏晋以来寿阳/旴眙为淮南之本原)
  皇甫茂政(名冉丹阳人 皇甫曾
之兄/天宝间进士仕至右补阙)
   送韩司直(后魏有大理司直位在正监上不署/曹事唯覆理御史捡校事置六 …… (第 26b 页)
   (承制出使推覆若寺/有疑狱则参议之)
游吴还适越来往住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芳草何岸
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王孙/盖言)
(古王者之孙如公孙之类也详见前注季子季札皇/览冢墓记季子墓在毗陵县暨阳至今吏氏祠之)

   途中送权曙二兄(三体诗以为 皇甫曾
诗)
淮海风涛起江关幽思长同悲鹊绕树独作雁随阳山
晚云和雪汀寒月映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淮海/扬州 (第 27a 页)
)
(郡古名淮海鹊绕树曹操诗云月明星稀鸟雀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应随阳尚书注云随阳之鸟鸿雁之)
(属沧浪楚词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皇甫孝常(名曾丹阳人天/宝十载成进士)
   送李中丞归本道
上将宜分阃双旌复出秦关河三晋路宾从五原人孤 (第 27a 页)
    (再/诗)

高楼独上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望
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二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瓜步扬州志瓜州/扬州古渡其状如)
(瓜故谓之瓜步真州亦有涉瓜山谈笑解重围文选左/大冲诗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丹阳古渡丹阳亦属)
(县名又有丹阳山古/渡在丹阳县江口)
   皇甫孝常
   早朝日寄所知
长安雪后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 …… (第 14a 页)
   谪官后卧病官舍蕳贺兰侍御(贺兰侍御贺/兰进明也)
青春衣绣共称宜白首垂丝恨不违江上几回今夜月
镜中无复少年时生还北阙谁将引老向南方众所悲
岁岁任他芳草绿长沙未有定归期(衣绣见前注北阙/高纪萧何治未央)
(宫立东阙北阙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芳草/绿见前注长沙未有定归期六房尝说长沙故云)

   送 皇甫曾
赴工部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秋草不生三径处
行人独向五陵归离心日远如流水向首川长共落晖
楚客 (第 18b 页)
   长信宫
梦里君王近宫中河汉高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团/扇)
(班婕妤诗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皇甫孝常
   婕妤春怨(婕妤后汉书皇后之下其/职有两媫妤乃其一也)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娥几许 …… (第 11a 页)
   送人还剡中旧居(剡中即剡/溪在会稽)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家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同诸公有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皇/甫)
(孝常
丹阳人丹阳今镇江府/在江之下流且近海故云)
  刘文房
   春草宫怀古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犹带罗 (第 12a 页)
 河汉秋生夜杉梧露滴时(马戴宿僧房/)
 轻烟不入宫中树佳气常薰仗外峰(钱起从驾/幸甘泉宫)
 树色渐分双阙里漏声遥在百花中 (皇甫曾
早朝/)
    警策 …… (第 28a 页)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沈佺期诗/)
 叠嶂悬流平地起危楼曲阁半天开(刘宪山庄应制/)
 积水长天迷远客荒城极浦足寒云 (皇甫曾
送/李录事) (第 30a 页)
有罪者五品以上刻治六品杖讫奏闻岂但簿尉巳哉
帖职 皇甫曾
赠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诗博士本
秦官求才帖职难以兼官为帖职也
员外检校等名太宗定官额其后复有员外置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