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登瀛洲赋(有序/) (元/)蒲绍简
按唐武德四年秦王开天策上将府辟舒宫西延文学
之士以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
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
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
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 盖文达
宋州总管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字馆学士分三
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秦王朝谒公事之暇
引见讨论经籍 (第 15a 页)
按唐武德四年秦王开天策上将府辟舒宫西延文学
之士以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
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
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
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 盖文达
宋州总管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字馆学士分三
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秦王朝谒公事之暇
引见讨论经籍 (第 15a 页)
耶按五等
爵男亦不宜青也苏世长以陜府长史为军咨祭酒故
宜紫然不宜于志宁陆德明亦紫二君官甚卑传可考
又 助教盖文达 绿而佩印玄龄虞世南绯而佩纷帨世
长志宁兼佩印及纷帨德明亦佩纷帨而他无之也衣
皆窄袖短下束带遒紧无逶迤 (第 5a 页)
爵男亦不宜青也苏世长以陜府长史为军咨祭酒故
宜紫然不宜于志宁陆德明亦紫二君官甚卑传可考
又 助教盖文达 绿而佩印玄龄虞世南绯而佩纷帨世
长志宁兼佩印及纷帨德明亦佩纷帨而他无之也衣
皆窄袖短下束带遒紧无逶迤 (第 5a 页)
迄
今有加无瘳岂负鼎亏折冲之资推毂无封疆之忠志
士仁人是以累息而长叹且周曰猃狁秦曰胡汉曰匈
奴然实非 二盖 随国而名之于今则曰吐蕃则正居庚
方涉河而北履海而西宇宙绝徼羌戎全区亦不可得
而制可斥而远之观今不能制 (第 18b 页)
今有加无瘳岂负鼎亏折冲之资推毂无封疆之忠志
士仁人是以累息而长叹且周曰猃狁秦曰胡汉曰匈
奴然实非 二盖 随国而名之于今则曰吐蕃则正居庚
方涉河而北履海而西宇宙绝徼羌戎全区亦不可得
而制可斥而远之观今不能制 (第 18b 页)
唐十八学士像赞考
天策十八学士像阎立本写今藏兵科中旧在大内相
传永乐中收付兵科每詹翰诸臣供事廷试者必留饮
科中索一玩以为故事万历初周公瑕游燕中得摹本
知卷为沈存中家物而跋尾书迹颇不逮因补录之琅
琊两王公俱有跋大学士淮南李公介弟子毓刻之石
尝以一本遗家君余及见之存中跋谓图中名字官秩
与史多不合如姚柬字思廉史作姚思廉柬之苏壹陆
元朗薛庄史皆以字为名李玄道 盖文达 于志宁许敬 (第 17b 页)
天策十八学士像阎立本写今藏兵科中旧在大内相
传永乐中收付兵科每詹翰诸臣供事廷试者必留饮
科中索一玩以为故事万历初周公瑕游燕中得摹本
知卷为沈存中家物而跋尾书迹颇不逮因补录之琅
琊两王公俱有跋大学士淮南李公介弟子毓刻之石
尝以一本遗家君余及见之存中跋谓图中名字官秩
与史多不合如姚柬字思廉史作姚思廉柬之苏壹陆
元朗薛庄史皆以字为名李玄道 盖文达 于志宁许敬 (第 17b 页)
郡姓
姓氏书以姓配郡望甚为无谓虚高族望起于江南侯
景求婚王谢而不允遂诟曰会须以吴儿女配奴江东
散乱职此由之事虽不由此一端而官人以世其酿祸
非一日矣其后河北亦效尤以崔卢为首比江东之王
谢薛宗起不得入郡姓至碎戟争于帝前乃取入郡姓
今之百氏郡望起于元魏衰世之事何足为据也是时
韩显宗上疏有云门望者乃其父祖之遗烈亦何益于
皇家苟有才虽屠钓可相奴虏可将苟非其才虽三后
之胤坠于皂𨽻矣又曰陛下岂可以贵袭贵贱袭贱李
冲曰不审鲁之三卿孰若四科真名言哉
盖姓有二
盖姓有二汉盖宽饶盖勋音盍 唐盖文达 盖苏文盖嘉
运音踏
李阳冰
李阳冰字少温见于宣和书谱吴子行乃云阳冰即李 (第 18a 页)
姓氏书以姓配郡望甚为无谓虚高族望起于江南侯
景求婚王谢而不允遂诟曰会须以吴儿女配奴江东
散乱职此由之事虽不由此一端而官人以世其酿祸
非一日矣其后河北亦效尤以崔卢为首比江东之王
谢薛宗起不得入郡姓至碎戟争于帝前乃取入郡姓
今之百氏郡望起于元魏衰世之事何足为据也是时
韩显宗上疏有云门望者乃其父祖之遗烈亦何益于
皇家苟有才虽屠钓可相奴虏可将苟非其才虽三后
之胤坠于皂𨽻矣又曰陛下岂可以贵袭贵贱袭贱李
冲曰不审鲁之三卿孰若四科真名言哉
盖姓有二
盖姓有二汉盖宽饶盖勋音盍 唐盖文达 盖苏文盖嘉
运音踏
李阳冰
李阳冰字少温见于宣和书谱吴子行乃云阳冰即李 (第 18a 页)
唐文学馆学士画像记
四川大参杨公伯玉家藏唐杜如晦以下十八人画像
一卷各著官爵姓字里居与夫赐品服年岁并题赞于
其左盖太宗为天策上将时文学馆十八学士也当高
祖武德四年太宗以四方寇乱渐迄削平意向儒术故
置是馆于宫侧以杜如晦于志宁苏勖薛收 盖文达 薛 (第 6a 页)
四川大参杨公伯玉家藏唐杜如晦以下十八人画像
一卷各著官爵姓字里居与夫赐品服年岁并题赞于
其左盖太宗为天策上将时文学馆十八学士也当高
祖武德四年太宗以四方寇乱渐迄削平意向儒术故
置是馆于宫侧以杜如晦于志宁苏勖薛收 盖文达 薛 (第 6a 页)
褚亮(本传云字希明钱塘人太宗既平寇乱留意儒学于宫城西起文学馆亮与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
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 盖文达 苏最
十八人并以本官为学士薛收卒以刘孝孙补之使亮为图赞贞观中历散骑常侍封阳翟县男进爵为
侯卒谥曰康) (第 5a 页)
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 盖文达 苏最
十八人并以本官为学士薛收卒以刘孝孙补之使亮为图赞贞观中历散骑常侍封阳翟县男进爵为
侯卒谥曰康) (第 5a 页)
烧屋解衣沃水灭之人叹其异蜀儒
张公𩓣讲经仪真公未冠质以疑义数十张公奇之科
举诏下乡会试皆第一廷试第 二盖 以国人冠也授应
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脩官拜监
察御史仁皇久正宸极犹居东宫近侍利燕饮得请 (第 4a 页)
张公𩓣讲经仪真公未冠质以疑义数十张公奇之科
举诏下乡会试皆第一廷试第 二盖 以国人冠也授应
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脩官拜监
察御史仁皇久正宸极犹居东宫近侍利燕饮得请 (第 4a 页)
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
(相时许敬宗薛元敬 盖文达 苏勖并以本官为学士选/宿閤下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𣙜略前代命阎立本)
(图象使亮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 (第 23a 页)
(相时许敬宗薛元敬 盖文达 苏勖并以本官为学士选/宿閤下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𣙜略前代命阎立本)
(图象使亮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 (第 23a 页)
答黄材伯侍读简
辱手教云方辑翰林志如粲晚学寡闻无能为役独有
仰赞速成冀得快睹而已然窃有欲言于公者武功徐
公一代人豪也其生平建立具有本末近时挟私造谤
者以于王之死归罪此翁吠声之徒不察从而附和辄
加丑诋粲每见前辈如守溪南濠衡山诸公论及常为
愤惋不平窃欲作一书为翁辨诬自惟文笔短陋人品
凡劣虽言无以取信用是因循未果今于公寔深有望
焉所愿于传中一为伸雪令翁有知不复抱恨千载则
此志真不徒作矣他书未暇悉考独李文达公古穰杂
录所记最为明据 盖文达 与武功极不相能其书中亦
多所诋訾独记于王之死无片辞及之可见公论有不
容泯者乡使信如或者所言 (第 12b 页)
文达 肯为之隐哉今录一
通以往即此亦足以破群妄矣惟公留意委访诸籍仅
得数种缄上近见四明黄南山溥集有袁尚宝行 (第 12b 页)
辱手教云方辑翰林志如粲晚学寡闻无能为役独有
仰赞速成冀得快睹而已然窃有欲言于公者武功徐
公一代人豪也其生平建立具有本末近时挟私造谤
者以于王之死归罪此翁吠声之徒不察从而附和辄
加丑诋粲每见前辈如守溪南濠衡山诸公论及常为
愤惋不平窃欲作一书为翁辨诬自惟文笔短陋人品
凡劣虽言无以取信用是因循未果今于公寔深有望
焉所愿于传中一为伸雪令翁有知不复抱恨千载则
此志真不徒作矣他书未暇悉考独李文达公古穰杂
录所记最为明据 盖文达 与武功极不相能其书中亦
多所诋訾独记于王之死无片辞及之可见公论有不
容泯者乡使信如或者所言 (第 12b 页)
文达 肯为之隐哉今录一
通以往即此亦足以破群妄矣惟公留意委访诸籍仅
得数种缄上近见四明黄南山溥集有袁尚宝行 (第 12b 页)
登瀛卷后
唐武德四年以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遂开馆置属以
延文学之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
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
守素陆德明孔颖达 盖文达 许敬宗为文学馆学士分
为三番更日直宿王暇日辄至馆中讨论文籍使阎立 (第 16a 页)
唐武德四年以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遂开馆置属以
延文学之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
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
守素陆德明孔颖达 盖文达 许敬宗为文学馆学士分
为三番更日直宿王暇日辄至馆中讨论文籍使阎立 (第 16a 页)
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赞
世言海上有三神山瀛洲其一也室居琼楼玉宇其人
多羡门偓佺韩众王子晋之流乘风御气倏忽万里后
天不老凋三光好奇之士喜谈乐道长望而弗得至也
若乃气运文明云龙际会儒学清显则以彼喻此其亦
人情趋慕之至者乎唐武德五年太宗为天策上将于
宫西辟文学馆收聘贤才得十有八人并以本官为学
士秦王朝谒之暇引见讨论恩隆礼厚天下号登瀛洲
云以其人观之若杜如晦之断房玄龄之谋于志宁之
论撰苏世长之机辨虞世南之书李守素之谱薛收之
方略褚亮之文辞姚思廉之节义陆德明孔颖达颜相
时 盖文达 之经学蔡允恭许敬宗薛元敬李元道苏勖
之才业智能皆足以承清光而扬宠命其所以致公侯
将相之盛开太平以诏后 (第 13a 页)
世言海上有三神山瀛洲其一也室居琼楼玉宇其人
多羡门偓佺韩众王子晋之流乘风御气倏忽万里后
天不老凋三光好奇之士喜谈乐道长望而弗得至也
若乃气运文明云龙际会儒学清显则以彼喻此其亦
人情趋慕之至者乎唐武德五年太宗为天策上将于
宫西辟文学馆收聘贤才得十有八人并以本官为学
士秦王朝谒之暇引见讨论恩隆礼厚天下号登瀛洲
云以其人观之若杜如晦之断房玄龄之谋于志宁之
论撰苏世长之机辨虞世南之书李守素之谱薛收之
方略褚亮之文辞姚思廉之节义陆德明孔颖达颜相
时 盖文达 之经学蔡允恭许敬宗薛元敬李元道苏勖
之才业智能皆足以承清光而扬宠命其所以致公侯
将相之盛开太平以诏后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