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楚辭類
  勤政楼视朔观云物赋一首(已见第十一卷/)
  广达楼赋一首   吹笛楼赋一首
   象魏赋(以象悬国章道/崇政理为韵)    颜真卿
曰有唐之建都兮盖法天而立象浚重门于北极耸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六十六   宋 李昉等 编
 军旅三
  荡子从军赋一首 曹刿请从 鲁公
一战赋一首
  上将辞第赋一首 纵火牛攻围赋一首
  昆明池习水战赋一首
  汉武帝勒兵登单于台赋一 …… (第 1a 页)
鸣机裁鸳帖夜被薰麝染春衣屏风宛转莲花
帐匆月玲珑翡翠帷个日新妆始复罢祗应含笑待君

   曹刿请从 鲁公
一战赋(以小大微情必/能穷理为韵)
               高 郢
曹刿者何鲁国英士将有征而无 (第 2b 页)
运之克昌岂人生之涂炭次灵璧之逆旅面垓下之遗
墟嗟 鲁公
之慷慨闻楚声之(一作/而)悒于歌拔山之(一作/以)
涕洟窃霸图而莫居捐(一作/摈)亚父之何甚悲虞姬之 (第 14a 页)
   授元晦諌议大夫制    李德裕
敕昔汲黯薄(一作/为)淮阳守愿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则諌
诤之任实资谅直我求其比今得正人吏部郎中元晦
往在内庭尝感先顾奋发忠恳不私形骸伏俯青蒲至
于雪涕数共工之罪不蔽尧聪辨垣平之诈益彰文德
近因旌别邪正宰弼上言以 鲁公
藏罟莫如寘革于左
右汉后辑槛孰若列□于公卿是用命尔登于文陛其 (第 13a 页)
   授前合州刺史颜荛礼部郎中殿中侍郎御史
    李德璘右补阙监察御史郑渥右补阙等制
               钱 珝
敕具官颜荛等昔 太师鲁公
拘在寇廷渠魁有危(一作/僣) (第 6b 页)
   授岐王范太子少师等制
黄门赞翼皇储允归师保崇敬叔父谅属亲贤虢州刺
史上柱国岐王范秘书监兼幽州刺史上柱国薛王业

等明允笃诚温良恭俭忠孝先于令典文儒伟于成业
自为我藩翰拥其干旄雅闻邵伯之诗尤羡 鲁公
之政
虽颁条是务而导礼兼资因入拜于承明伫来仪于博
望范可太子少师虢州刺史业可太子少保兼幽州刺
史勋封 (第 4a 页)
竭力扶危舍生取义
不旌后嗣曷表遗忠故尚父汾阳王赠太师晟赠太尉
秀实子孙中各与一人正员官张巡许远南霁云 颜真
杲卿子孙中各与一人出身祗奉典册诚礼无违宜 (第 11b 页)
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
已下各加一阶陪位白身人赐勋两转故尚父汾阳王
赐大师晟赐大尉秀实各与一子八品官 颜真卿
杲卿
张巡许远南霁云各与一子出身武德以来功臣子孙
量加奖用中书门下又节度带平章事者各与一子八
品正员 (第 14b 页)
赠司徒颜杲卿赠 太师颜真卿
许远张巡南霁云子孙
中未经甄奖者每家与一人出身耕桑丰约上应征租
泉货重轻宜均物力丁徭若绝其影占组织又 (第 4a 页)
得授纳
投降人并擒捉生口誓著山河勋铭鼎鼐恩延后裔义
在劝人故尚父汾阳王赠太师晟太尉秀实司徒颜杲
卿赠 太师颜真卿
许远张巡南霁云子孙中未经甄奖
者每家与一人正员官元和以来河朔节制以土地朝 (第 3b 页)
   答张九龄贺西幸延期表  魏知古(附见张/九龄集)

省表具知朕初闻三辅之间今岁善熟朕缘陵寝诚欲
西幸(集作/行)然积累虚(集作/虚累)年乍得小稔即又聚食心所
(集作/所虑)重难傥夏麦不登未免匮乏百姓不足君(集作/朕)
与安所以再三痛怀欲去不忍至于宫苑所乐气候非
宜苟得人安终不以此为念卿可宣前旨更俟后期所
请遍示朝列及宣付史官亦岂(集作/属)烦也任卿等自商

   太宗答 颜真卿
贺肃宗即位表 (第 4a 页)
               常 衮(附见 颜/真卿
集)
省表具知凶逆乱常侵侮中夏曩者潼关失守京国不
宁朕因涉岐梁至于巴蜀遂命皇帝肇登宝历爰静祅
氛今官 (第 4b 页)
   对

孝自天经礼为人纪事有动于神理迹无昧于生成乙
则大夫位登右职庶极四时之享以符三命之贵饮食
宴乐特牲备举圭璧严奠少牢是加用诚信以敷心资
丰洁而致荐是实(一作/宝)其训何纠其违徵之于前固不
可罚
   同前           颜真卿
侑食以乐执恭展礼以辨等威以明贵贱乙以筮仕策
名清朝从大夫之后既登三命循先人之祭有事十伦 (第 6b 页)
   对           王之贲
饬力长财任农劝业利则已久税宜在均或乘弊以敛
轻或因虚而敛重邦都以入未息夫家之征仓廪是资
仍鞭什一之税筹兹变法初欲赡官亦犹搜粟都尉冀

立阜时之策司农中丞用成强国之算虽将实于邦府
恐多夺于吾人人其不足国也何有徵之以古则 鲁公
之制难循用之于今则有若之言可尚出其过籍非礼
诚深言人匪躬过之已甚
   同前          赵栖 …… (第 8b 页)
   同前          傅升卿
制邑居民务农肥国均夫家之闾井永保士房(疑/)徵载

师之远近将安地著惟丙职登牧伯位列诸侯茂穑劝
分须闻露冕之化沾体涂足当务曝发之劳而乃不问
公私无论沃瘠取其翼翼之稼择彼芃芃之田同 鲁公
之无恩榖梁是议类季孙之苟赋尼父有言将刺大东
何殊小桀嗟狐裘之非当宜豸冠之是纠何者仓惟国
廪食则人天虽 (第 13b 页)
   对           王 系
设法安人守官之能政革弊易俗经邦之茂典必从宜

而有素岂循常以见称(一作/非)甲恤隐在怀蕴利为任思
礼穰以务本患杼轴之将空亩税惟轻地利斯尽庶无
捐瘠俾家给而藏嫌于聚敛何县廪是积况诗刺重赋
传美宽征 鲁公
不足闻诸有若之对齐国以富实资管
仲之言曾谓举善奚其数过但恐永图难继凉德不堪
苟阙斯人容无效此
    (第 9a 页)
  此篇一本作吕温代郑相贺登极表其间异同注
  为一作吕集亦无此其误何疑
   贺肃宗即位上玄宗表    颜真卿

(第 2a 页)
真卿
言六月二十七日伏承贼陷潼阙驾幸蜀郡李
光弼郭子仪等正围博陵郡收兵入土门王师既还百
姓震恐忧惶危惧若无 (第 2b 页)
使黎元无俶扰之患里闾无暴殄之灾
下倾百虑之愚上补万分之一臣无任
   谢除浙西节度使表(肃宗/)   颜真卿
(第 5a 页)
真卿
言伏奉六月九日恩制以臣为升州刺史充浙
西节度使兼江宁军使圣德含弘不遗簪履舍其罪戾
假以麾幢感戴恩荣死 (第 5a 页)
   为同州颜中丞谢上表   谢 楚
臣某言伏奉恩制授臣同州刺史本州防御长春宫等
使即以今月八日到任上讫载服明命叨尘宠光逾涯
之荣满覆是惧臣某中谢臣幸逢昌时早获入仕由乎
邑吏参佐戎藩材谢中人官宁期达圣朝道广菅蒯不
遗遂得牧守连擢大郡徒以清心自约直质在公未申
致命之诚久负窃位之责前秋属奸凶构祸噪动诸方
臣所部当州首为劫胁乃藉天声以告邻境戮其伪将

以阻奸谋盖知无不为是臣职分陛下特录其微效超
授方隅从政未洽于远人进律俄迁于近辅非次之奖
臣何以膺又臣伯父赠太 师臣真卿
在肃宗朝尝典兹
郡馀踪遗事较然可徵臣以不腆之姿继序官业诚比
德非省(疑/)陈力异能而代受国恩若未失坠 (第 2a 页)
   上陈高祖置学书     沈不害(天嘉/初)
臣闻立人建国莫尚于尊儒成俗化民必崇于教学故

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成于两京自淳源
既远浇风以扇物之感人无穷人之逐物(一作/欲)无节是
知施设训范(一作是以/设训垂范)启导心灵譬彼染蓝类诸琢玉
然后人伦以正(一作/睦)卑高有序忠孝之理既明君臣之
道攸固执礼自基 鲁公
所以难侮歌乐已细郑伯于前
(一作/是前)亡干戚舞而有苗至泮宫成而淮夷服长想洙
泗之风载怀淹稷之盛有 (第 8a 页)
   杨骑曹集序
开元天宝之间海内和平君子得从容于学以是词人
材硕者众然将相屡非其人化流于苟进成俗故体道
者寡矣夫子门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者无人兼之
虽德尊于艺亦难乎备也后之学者希慕先贤其著也
亦名高天下行修言道以文吾见其人矣弘农杨君讳
极字齐物隋观德王之后祖正基鲁王府咨议父珣永

平令得进士举邦族高之君幼孤事继母以孝闻读书
务尽其义为文务申其志义尽则君子之道弘矣志申
则君子之言信矣举进士时刑部侍郎乐安孙公逖以
文章之冠为考功员外郎精试群材君以南阳张茂之
京兆杜鸿渐琅邪 颜真卿
兰陵萧颖士河东柳芳天水
赵骅顿丘李琚赵郡李㟧李卿南阳张阶(唐登科记有/李㐾李欣张)
(错无李/卿张阶 (第 10b 页)
  大槩相同或当时初草如此姑从英华两存之文
  粹集本则互有去取今注逐段之下
   刑部侍郎赠右仆射孙文公集序
                颜真卿

古之为文者所以导达心志发挥性灵本乎咏歌中乎
雅颂帝容作而君臣动色王泽竭而风化不行政之兴
衰实系于此然 …… (第 7a 页)
诵以垂乎无穷亦何必藏名
山而纳石室也门生(文粹无/此二字)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
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 颜真卿
昔观光乎天府实荷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