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对

夏分五等周开九命国庸人爵贻厥孙谋青土白茅将
传栾却之室裘裳钟鼎必袭金张之家丁既庆积山河
用光家国不闻必复之业旋有逋逃之让荣命不顾同
颜阖之凿坯遁迹方来共 丁鸿
之蹈海一去乡县几变
星霜冀畴庸之有主在是弟而可录不谓政也无二法
不容私终使长袭代封沮玄成之宏义幼而时 …… (第 8b 页)
   对
求仁得仁孔丘叹其无怨达节守节延陵慕其高风甲
代袭衣裘家承茅土志无苟得爰作𦍕狂且玄成让兄

初疑人望 丁鸿
避弟终感友言良史以为美谈志士称
其重义虽言诈善尚贤为恶与其宁失犹曰从宽况观
过知仁求之不远深明止足取 (第 11b 页)
   对           高 璠
不掩厥善代选尔劳伊人祗辟咸示中正朝廷作乂大
明黜陟使苴茅永建无替于乃服郑竹斯刋审欺于诚
道丁以祖孙继体位由当室乙则戒慎不足人自速辜
德在友于复公侯于令季既生女子济缓急其及嗣仰 丁鸿
之清节远且逃身慕缇萦之淳志期无凿颡有司
务随时之才徒高守法当官藉通变之识未宜胶柱昔
太伯三让公季代绪 (第 5a 页)
行役之悲君子有无期之怨背关怀楚扁舟而
行江汉奉当壁之君张华归中兴之主承圣元年拜侍
中无双对问实踵武于 丁鸿
多识旧章足齐衡于王粲
二年除持节平西将军临川内史仍转平南将军桂阳
内史尚方铸剑再转金龟御史分符双封铜 (第 6b 页)
亿九十馀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
十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
之安也
  论日食为窦氏封事 (丁鸿/
)
臣闻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阴精盈毁有
常臣之表也故日食者臣乘君阴陵阳月满不亏下骄
盈也昔周 (第 22a 页)
  曹褒
汉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叔孙通颇采经礼参酌秦法
虽适物观时有救崩敝然先王之容典盖多阙矣是以

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怀愤叹息所不能已也资文
宣之远图明懿美而终莫或用故知自燕而观有不尽
矣孝章永言前王明发兴作专命礼臣撰定国宪洋洋
乎盛德之事焉而业绝天算议黜异端斯道竟复坠矣
夫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沿乐所以咸茎异调中都
殊绝况物运迁回情数万化制则不能随其流变品度
未足动其滋章斯固世主所当损益者也且乐非夔襄
而新音代起律谢皋苏而制令亟易修补旧文独何猜

焉礼云礼云曷其然哉
   丁鸿
孔子曰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孟子曰闻伯
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若乃泰伯以天下而违
周伯夷率洁情 (第 17a 页)
而去国并未始有其让也故泰伯称至
德伯夷称贤人后世闻其让而慕其风徇其名而昧其
致所以激诡行生而取与妄矣至夫邓彪刘恺让其弟
以取义使弟受非服而已厚其名于义不亦薄乎君子

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
其身将以训天下之方动者言行之所开塞可无慎哉
丁鸿
之心主于忠爱乎何其终悟而从义也异夫数
子类乎徇名者焉
  班固
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 (第 17b 页)
   鸡九锡文
维神雀元年岁在辛酉八月己酉朔十三日丁酉帝颛
顼遣征西大将军下雉公王凤西中郎将白门侯扁鹊
咨尔浚鸡山子维君天姿英茂乘机晨鸣虽风雨之如
晦抗不已之奇声今以君为使持节金西蛮校尉西河

太守以扬州之会稽封君为会稽公以前浚鸡山子为
汤沐邑君其祗承予命使西海之水如带浚鸡之山如
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贺表
浚山侍郎 丁鸿
舍人凫亭男梁鸿郎中苏鹄死罪伏惟
君德著朝野勋加鹓鷟故天王凤皇特锡位封今凤鹊
等在柏外愿时拜受不胜欣豫 (第 12a 页)
   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
昔者楚德方盛孙叔濯衣汉道克隆王阳结绶故拜命

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历选所难汉晋以降莫非
素范辞爵则桓郁张奋让封则 丁鸿
刘恺潘尼之文雅
深纯华表之从容退默自此迄兹风流继轨以臣况之
曾无等级
   为张缵谢兄尚书谥靖子表 (第 9a 页)
行役之悲君子有无期之怨背关怀楚扁
舟而行江汉奉当璧之君华夏归中兴之主承圣元年
拜侍中无双对问实踵武于 丁鸿
多识旧章足齐衡于 (第 160b 页)
授何澄教谕彭颢萧栾训导 丁鸿
陈宾王信钟鼎张素
宋楷郡人刑部主事赵伦监察御史柳华共二十五人
翰林侍讲刘铉闻而喜之赋诗以纪其盛诗曰圣 (第 50a 页)
此或阴气僣阳乾
文告变且顷年以来河洛汎溢东都西京俱有水潦盖
以阴气太盛所致昔王家骄贵梅福上书窦氏专权
鸿
进谏臣伏思古来太妃之始自吕霍上官阎董之氏
皆以恩宠过深骄盈僣溢一朝损覆竟无噍类易曰不
远而复又曰鼎折 (第 34a 页)
  冯衍(后汉书/)
论曰夫贵者负势而骄人才士负能而遗行其大略然
也二子不其然乎冯衍之引挑妻之譬得矣夫纳妻皆
知取詈已者而取士则不能何也岂非反妒情易而恕
义情难光武虽得之于鲍永犹失之于冯衍夫然义直

所以见屈于既往守节故亦弥阻于来情呜呼
   丁鸿(后汉书/)
论曰孔子曰太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孟子曰
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若乃太伯以天下
而违周伯夷 (第 26b 页)
率絜清以去国并未始有其让也故太伯
称至德伯夷称贤人后世闻其让而慕其风徇其名而
昧其致所以激诡行生而取与妄矣至夫邓彪刘恺让
其弟以取义使弟受非服而已厚其名于义不亦薄乎

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
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下之方动者言行之所开塞可无
慎哉原 丁鸿
之心主于忠爱乎何其终悟而从义也异
夫数子类乎徇名者焉
  马融(后汉书/)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 (第 27a 页)
秘书阁藏于外何所因刘章元
成施雠周堪何官扬雄班固傅毅何职黄香卢植蔡邕
马融与马怀素褚无量何所显乎贾逵 丁鸿
与张说徐
坚元澹何以名乎愿闻所以得馆阁之道古者左右史
与内史何所殊大小史与外史何以异兰台掌图籍与
(第 24b 页)
以授徐巡卫宏于是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康成注解
馀若尹敏孙期 丁鸿
刘祐张楷孔乔周磐类从漆书之
学初不本于安国而孔颖达 (第 7b 页)
官扬雄班固傅毅何职黄香卢
植蔡邕马融与马怀素褚无量何所显乎贾逵 丁鸿

张说徐坚元澹何以名乎愿闻所以得馆阁之道古者
左右史与内史何所殊大小史与外史何以异兰台掌 (第 6b 页)
成于丁茂于戊丁于时为夏夏大也于人为四强仕
之年年干也自江山诸公以逮昌箕于时为夏昌箕
年方强仕于干为 丁鸿
朗庄严富有日新丁成而戊
茂将于是乎在诗曰武王岂不仕贻厥孙谋以燕翼
子百世之仁也此又余所以窃取删诗之义 (第 18a 页)
    (孙塞北地空馀部不知所属宪日矜已功欲/结恩北虏乃上亡降者左鹿蠡王阿冬为北)
    (单于置中郎将领护如南单于事事下公卿/议太尉宋由 太常丁鸿
光禄勋耿秉等十人)
    (议可许安奥任隗奏以为光武招怀南虏非/谓可永安内地正以权时之算可得捍御北 …… (第 29a 页)
之要也
  论日食为窦氏封事(愚曰 丁鸿
以日食归窦氏可/谓知本不数日窦氏伏诛噫)
   (言之者鸿诛之者乃一钩盾令之郑众而宰相/不得与其无权 …… (第 30b 页)
   (不在人而在后马后以法度抑制诸子弟故身/没犹见马氏之荣窦后以官爵骄宠诸子弟故)
   (身存亲见窦族之诛/此古今所宜知也)
    丁鸿(本传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窦兄弟各)
    (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曰)
臣闻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阴精盈毁有 (第 30b 页)
   (不在人而在后马后以法度抑制诸子弟故身/没犹见马氏之荣窦后以官爵骄宠诸子弟故)
   (身存亲见窦族之诛/此古今所宜知也)
   丁鸿(本传鸿字 孝公
颍川定陵人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窦兄弟各)
    (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曰)
臣闻 (第 30b 页)
   (而欺世也昔者公族穆子之逊韩起范宣子之/逊知伯是不若之逊也舜之命禹也逊于皋陶)

   (命益也逊于朱虎熊罴是相援之逊也 丁鸿
邓/彪刘恺此三人当袭父爵而以逊其弟非有先)
   (君之命非有嫡庶之别而徒逊焉以取高于世/俗君子疾而 …… (第 8a 页)
   贾逵(汉书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久之有司请绝恺国逵上疏)
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见居巢侯刘
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絜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

司不原善恶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
成含弘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玄成字少翁韦贤薨/让封于兄弘宣帝高)
(其节以为河南太守元帝时为御/史大夫又为丞相见前汉书也)近有陵阳侯 丁鸿

侯邓彪(鸿让国于弟盛和帝时为司徒彪让/国于弟荆凤明帝时为太尉鄳音盲)并以高行
絜身辞爵未闻贬削而 (第 8b 页)
    (侈酺每正谏会太子同生平阳公主薨哀戚/过礼酺以为太子举措宜合礼度因上疏)
臣伏见皇太子仁厚高明发言高远卓然绝异非人所
能及也今平阳公主薨悲哀发中形体骨立恩爱恻隐

世希是见臣愚浅不识大体以为宜选名儒高行以充
师傅问讯起居之日太傅特赐宴所以宣德音以成圣
德也 侍中丁鸿
仁而有让达于从政谒者费恽资性敦
笃遵令法度如并侍左右必能发起微意增广徽猷者

   辞东郡疏(章帝 …… (第 36b 页)
   和帝免张酺策(后汉/纪)
诗云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今君在

位八年于兹康哉之歌既无闻焉而于两观之下有丑
慢之音伤南山之体亏穆穆之风将何以宣示四方仪
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君其上太尉印绶君自
取之靡有后言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历太/常为司徒徙封马亭乡侯)
   与弟盛书(盛字/仲公)
    (鸿事太常桓荣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父琳封陵阳侯及卒鸿当 (第 39a 页)
   和帝免张酺策(后汉/纪)
诗云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今君在

位八年于兹康哉之歌既无闻焉而于两观之下有丑
慢之音伤南山之体亏穆穆之风将何以宣示四方仪
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君其上太尉印绶君自
取之靡有后言
  丁鸿(字 孝公
颍川定陵人历太/常为司徒徙封马亭乡侯)
   与弟盛书(盛字/仲公)
    (鸿事太常桓荣笃志精锐 …… (第 39a 页)
  鲍骏

   荐 丁鸿
(续汉书云鸿初兴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及鸿亡封骏止而让之乃还就)
    (国骏上书荐鸿经学至行/明 (第 42b 页)
帝贤之召见拜侍中)
臣闻武王克殷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二人无功下
车先封之表善显仁为国之砥砺也伏见 丁鸿
经明行
脩志节清妙
  班超(字仲升彪少子以平西域/功封定远侯拜射声校尉)
   上章帝请兵疏(超永 (第 42b 页)
    (假之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侍中贾逵上/书和帝纳之下诏许让乃徵恺拜为郎)
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见居巢侯刘
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絜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
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
成含弘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 丁鸿

侯邓彪并以高行絜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今
恺景仰前脩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 (第 36b 页)
   京尹旌门
泰山之溜石可穿磨砖为镜不问年人生作事贵苦坚
砥节厉行通苍天武清之祠世所传出门重趼神已怜
五里一堠拜渐前宝炉当胸起霏烟念我母疾医难痊
帝叱二竖沈诸渊秀眉鹤发人中仙伯仲叔季舞蹁跹
脩龄已尽衔苦冤乌伤柏惨罗墓田刘恺 丁鸿
孰为贤
煌煌神州风化先槐柳表道绰楔悬搢绅交喜联序篇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