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应閒序
閒者观余去史官五载而复还非进取之势也唯衡内
识利钝操心不改或不我知者以为失志矣用为间余
余应之以时有遇否性命难求因兹以露余诚焉名之
应间云
议
历议
(延光二年谒者 亶诵 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张衡周兴皆能历)
(数难诵丰或不对或言失误衡兴参案仪 (第 48b 页)
閒者观余去史官五载而复还非进取之势也唯衡内
识利钝操心不改或不我知者以为失志矣用为间余
余应之以时有遇否性命难求因兹以露余诚焉名之
应间云
议
历议
(延光二年谒者 亶诵 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张衡周兴皆能历)
(数难诵丰或不对或言失误衡兴参案仪 (第 48b 页)
(详议务得道真以群臣会司徒府议太尉耽/等以邕议劾光晃不敬正鬼薪法诏勿治罪)
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其术无常是以承秦
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
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改从
四分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为非甲寅为是按历
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据则
殷历元也他元虽不明于图谶各家术皆当有效于其
当时武帝始用太初丁丑之元有六家纷错争讼是非
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杂候清台课在下
第卒以疏阔连见劾奏太初效验无所漏失是则虽非
图谶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
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者也延光元年 中谒者亶
诵 亦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命历序甲寅元公卿百寮 …… (第 56b 页)
学亦妄虚无造欺语之愆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
术巳课不效 亶诵 之议不用元和诏书文备义著非群
臣议者所能变易(刘昭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观蔡邕/之议可以言天机矣贤明在朝 (第 59a 页)
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其术无常是以承秦
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
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改从
四分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为非甲寅为是按历
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据则
殷历元也他元虽不明于图谶各家术皆当有效于其
当时武帝始用太初丁丑之元有六家纷错争讼是非
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杂候清台课在下
第卒以疏阔连见劾奏太初效验无所漏失是则虽非
图谶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
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者也延光元年 中谒者亶
诵 亦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命历序甲寅元公卿百寮 …… (第 56b 页)
学亦妄虚无造欺语之愆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
术巳课不效 亶诵 之议不用元和诏书文备义著非群
臣议者所能变易(刘昭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观蔡邕/之议可以言天机矣贤明在朝 (第 59a 页)
隐汉河间太守隐翁 忖鲁臣忖已 罕郑卿罕虎
㬊(音/缓)晋西中郎将㬊清 满魏满宠 栈(潺上/声)魏任
城栈潜 简鲁大夫简叔 亶后汉谒者 亶诵 散周
大夫散宜生 扁(便上/声)神医扁鹊 勉汉上郡太守勉 (第 10b 页)
㬊(音/缓)晋西中郎将㬊清 满魏满宠 栈(潺上/声)魏任
城栈潜 简鲁大夫简叔 亶后汉谒者 亶诵 散周
大夫散宜生 扁(便上/声)神医扁鹊 勉汉上郡太守勉 (第 10b 页)
太官宜着两梁冠奏(荀绰晋百官表注云/建光中尚书陈忠奏)
令史质堪上言太官宜著两梁尚书孟希奏太官职在
鼎俎不列陛位堪欲令比大夫两梁冠不宜许臣伏惟
太官今职在典掌王饔统六清之饮列八珍之馔正百
品之羞纳四方之贡所奉尤重用思又勤明诏慎口实
之御防有败之奸增崇其选侍御史主捕案太医令奉
方药供养符节令掌幡信金虎故位从大夫车有韬沂
冠有两梁所以殊亲疏别内外也太官令以供养言之
为最亲近以执事言之为最烦多令又高选又执法比
太医令科同服等而冠二人殊名实不副又博士秩卑
以其传先王之训故尊而异之令服大夫之冕犹此言
之两梁冠非必列于陛位也建中初太官令两梁冠春
秋之义大于复古如堪言合典可施行克厌帝心即听
用之
议历奏(安帝延光二年 中谒者亶诵 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 (第 19b 页)
令史质堪上言太官宜著两梁尚书孟希奏太官职在
鼎俎不列陛位堪欲令比大夫两梁冠不宜许臣伏惟
太官今职在典掌王饔统六清之饮列八珍之馔正百
品之羞纳四方之贡所奉尤重用思又勤明诏慎口实
之御防有败之奸增崇其选侍御史主捕案太医令奉
方药供养符节令掌幡信金虎故位从大夫车有韬沂
冠有两梁所以殊亲疏别内外也太官令以供养言之
为最亲近以执事言之为最烦多令又高选又执法比
太医令科同服等而冠二人殊名实不副又博士秩卑
以其传先王之训故尊而异之令服大夫之冕犹此言
之两梁冠非必列于陛位也建中初太官令两梁冠春
秋之义大于复古如堪言合典可施行克厌帝心即听
用之
议历奏(安帝延光二年 中谒者亶诵 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 (第 19b 页)
(薪法诏勿治○后汉书志复/据太平御览补入邕集不载)
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术术无常是以汉承秦
正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
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用清
河李梵之言改从四分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为
非甲寅为是案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
有元光晃所据则殷历元也他元虽不明于图谶各自
一家之术皆当有效于其当时黄帝始用太初丁丑之
元有六家纷错争讼是非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
非汉历杂候清台课在下第卒以疏阔连见劾奏太初
效验无所漏失是则虽非图谶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
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
者也延光元年 中谒者亶诵 亦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
命历序甲寅元公卿百寮参议正处竟不施行且三光
之行迟速进退不必若一术家以算追而求 …… (第 2a 页)
之元不知从秦来汉
三易元不常庚申光晃区区信用所学亦妄虚无造欺
语之愆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术已课不效 亶诵
之义不用元和诏书文备义著非群臣议者所能变易 (第 4a 页)
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术术无常是以汉承秦
正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
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用清
河李梵之言改从四分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为
非甲寅为是案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
有元光晃所据则殷历元也他元虽不明于图谶各自
一家之术皆当有效于其当时黄帝始用太初丁丑之
元有六家纷错争讼是非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
非汉历杂候清台课在下第卒以疏阔连见劾奏太初
效验无所漏失是则虽非图谶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
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
者也延光元年 中谒者亶诵 亦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
命历序甲寅元公卿百寮参议正处竟不施行且三光
之行迟速进退不必若一术家以算追而求 …… (第 2a 页)
之元不知从秦来汉
三易元不常庚申光晃区区信用所学亦妄虚无造欺
语之愆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术已课不效 亶诵
之义不用元和诏书文备义著非群臣议者所能变易 (第 4a 页)
谶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有效于今者也。故延光元年, 中谒者亶诵
亦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命历序」甲寅元。公卿百寮参议正处,竟不施行。且三光之行,迟速进退,不必若 ……来,汉三易元,不常庚申。光、晃区区信用所学,亦妄虚无造欺语之愆。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术已课不效, 亶诵
之议不用,元和诏书文备议著,非群臣义者所能变易。(《续汉·律历志中》,《宋书·历志一》,《御览》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