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误读古经大乖典礼而郎中令
冷褒黄门郎段犹等亦皆无学而听之以致濮王礼议
王圭吕诲辈皆曰陛下厚所生而薄所 继隆
小宗而绝 (第 14a 页)
 摰不可曰元孙不能死行阵今不诛何以厉将臣哉
 李用和除宣徽南院使不数日又除同平章事摰言
 国初杜审琼国舅也官止大将军 李继隆
功臣也晚
 年方得使相陛下岂可以名器而私外戚哉又言张
 尧佐缘宫掖以进恐上累圣德仁宗曰梅摰言事殊
  (第 1b 页)
  张汤杜周有后
语曰仁者必有后张汤杜周俱为酷吏然皆有良子爵
位尊显继世立朝汉之元勋儒林之后乃有不如其故
何哉班孟坚谓汤推贤扬善固宜有后者周之迹绝无
一行之可举其有后又何也史载汤决大狱欲傅古义
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奏谳
疑必奏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谳法廷尉挈

令扬主之明汤用儒者议疑法岂于是而有阴惠及人
者乎其有后者盖由于此周无一善之可述但上以其
尽力无私若然亦宜有后矣世疑汤周不当有后而皆
有后故采摭其美而论之所可见者如此而已不然汤
之子安世周之子延年见其父行之缪脩德砺行为汉
名臣足以盖其父之恶安世之子延寿延年之子钦又
能世济其美后之 继隆
或不系于汤周而本于此欤
  张骞 (第 7a 页)
 锡类乾清

 湛露滋欣见
 纪年符大衍 继隆
嘉宴应昌期外宣牧伯趋良会群集
   衣冠饬盛仪扶杖觐
 光瞻
 黼扆航瀛观礼仰绅綦朱霞琥珀擎杯灿紫绮 (第 2a 页)
   惠香寺新铸铜钟铭

浦阳有大兰寺在白麟溪之滨者曰香严创建于东晋
时年代辽邈所铸之钟或成或坏不能尽知其可知者
宋宝元间 继隆
大师实为之隆尝走汴京得中宫赐铜
为助而兵部侍郎胡公则力相其事至庆历甲申钟始
成越七十有八年睦寇至毁焉 (第 49a 页)
   玄英处士方公遗像
予学子方孝孺玄英处士之诸孙也持处士像来请赞
赞曰
振骚雅于江南混渔樵于玉笥谏垣天近虽屡形州牧

之童牛衣夜寒终不夺烟霞之志凛然亢直之风可折
谄谀之气遵真曜之遗则造玄英之私谥唯其畜厚而
发弘所以 继隆
而传炽绅笏蝉联勋庸赫著蔓延闽浙
之间莫匪云原之裔敢申赞辞式昭瞻企
   王宗普像赞
以子为贵介公子耶 (第 19a 页)
   重修白佛寺碑记
白佛寺繇来旧矣昉自何代莫可究极重修于明万历
二十五年丁酉乡毗耶长者程公瑶赵君 继隆
发大弘
愿嘘气成云与垂头龙泉两刹鼎峙相望也掘地得白 (第 22a 页)
破京东河
北扰准之坚守者如之何曰曹璨钤辖三路李允则都
监白守素钤辖镇定屯静戎敏屯北平能屯威虏凝屯
李继宣
屯邢赵刘用知邢马知节知镇耿全斌知肃
安石普知莫屯马村延昭部署宁边屯静安孙全昭副
王钦若部署天雄王屿知 …… (第 16a 页)
才以御西北而准用之也枋国者出钦若易用谓难谓
辈任奔走而 继隆
保吉胥铭却敌勋矣然而谮者曰孤
注而卒不得与沆 (第 17b 页)
继隆
同配享何也呜呼此忠臣志士
之所为气结填膺者也
   寇准论下
璨允则诸将非槩繇准识擢准未相帝为战说绘 (第 17b 页)
迎养太淑人惮于跋涉第
慰远曰汝虽不在膝下吾心安矣天顺二年七月二十
七日卒享年八十有四生子男五长继善次 继隆
次继
常次继升俱早卒次即远女二长适汪镛次适训导唐
虔孙男四太淑人讣闻于朝遣官谕祭复敕有司为营 (第 14b 页)
   家谱序
永乐十四年直先考琼州公以内艰起复因持家谱至
京师将求序于翰林诸先生时已有疾不暇求直以其
统系失详也因间请焉则语直曰吾王氏其先居金陵
盖太傅𨗳之后南唐时有崇文者为吉州刺史因挈家
来吉其后迁虔州节度使而侄牧遂居庐陵宣化坊孙
贽字至之又奉其父牧徙居泰和之临澴坊宋庆历中
贽为天章阁学士知谏院乞归省其亲仁宗书具庆二

字以赐今具庆坊即临澴之改也后有承节郎三班奉
直讳先者始居城西高□巷而治园圃植花卉作亭榭
于龙洲别墅以为乐子孙因徙居之号花园王氏今之
所居则又自花园徙焉吾常侍尔祖竹亭公与尔叔祖
御史公而闻之盖其初谱牒甚详元季兵乱族祖晋夫
携之以避难不幸遇寇其子 继隆
被虏谱牒亡失乱定
而归得故谱二片于煨烬之馀一自始祖以下至镗六
世一自奉直至郁林公五世而已馀皆残缺不可 (第 14a 页)
  神道碑
   总押七路兵马邸公神道碑铭
至元二十六年十二月怀远大将军颍州万户镇无为
军邸泽遣其子 继隆
以书来京师请铭其先人墓碑初
与泽辱葭莩之戚不敢辞乃为论次之邸氏在汉有上
郡太守杜北齐有行台仆射珍中山 …… (第 4b 页)
军万户就带虎符散官如故居无何改授今职次曰
浩曰湜皆骑射喜读春秋左氏传尝受学于吴公起孙
男五人泽之子三 继隆
联序最长继善继能亦知学浩
之子继祖湜之子继业公上世农家乡里称善人遭时
草昧昆季能自树拔以爱护乡曲为国 (第 7a 页)
冰檗之操。民仰如神。物资厚利。趋朝龙阙。出牧雁门。
才兴廉裤之谣。已显孟珠之誉。人安物阜。岁稔时清。 继隆
竹帛之功。迥播仁贤之美。自后心思退让。志务幽閒。俄辞
建隼之荣。遂厌垂鱼之贵。念昔会稽东上虞北。曾游 (第 16b 页)
 下 侍  郎(执中/)
        给  事  中  崇
         十月六日戌时都事康 继隆

        尚  书  令  阙
       尚 书  左  仆射京
       尚 书 (第 17a 页)
  玄英处士方公遗像赞
予学子方孝孺玄英处士之诸孙也持处士像来请赞赞曰
振骚雅于江南混渔樵于玉笥谏垣天近虽屡形州牧之童
牛衣夜寒终不夺烟霞之志凛然亢直之风可折謟䛕之气

遵真曜之遗则造玄英之私谥唯其畜厚而发弘所以 继隆
而传炽绅笏蝉联勋庸赫著蔓延闽浙之间莫匪云原之裔
敢申赞辞式昭瞻企
  观心亭记
昊天纯佑九有民全以所 (第 2b 页)
  康熙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檄黄副将

  为禀报事。案据该副将呈详:兵丁林 继隆
往小樟取讨其妻财礼,被小舅谢一篇同后夫黄外华于六月十九日杀死在小樟屋后,其尸至晚抬去,放火焚烧等情。 (第 322 页)
随经本将军批行该副将确查的实,并抄有司供看呈报等因去后。延今日久,未据呈覆,草菅兵命,藐玩宪批,殊干法纪!本应提究经识,姑再饬催。为此票仰该副将照依先今事理,立即查明兵丁林 继隆
被谢一篇、黄外华等杀死一案,曾否提拘凶犯?作何审拟究偿?其中果有何项隐情?白日杀命当晚焚尸,地方邻佑 (第 322 页)
  嗟乎!吾盖观于古今来才学人之以诗闻者,其平日之才学固皆有馀于诗之外者乎!夫以诗之门径烦纡、堂奥深博,虽则毕吾世之才学,穷神尽气,心摹手追,以究六义之章,始尚恐其未必有当;而猥以馀事视之耶?然则,即诗名以尽一生、即诗境以游终日,寝之、馈之、寤之、寐之,此外遂无事业,此蒋心馀所谓『呼作词人,心骨痛之』者。吾知凡为诗人者,盖皆其所不安者也;以其所不安而竟盘旋磬折,一若有甚不得已而后以诗闻焉。此吾所谓其才、其学,当有馀于诗之外者也。若吾门王生友竹者,殆其选已。
  友竹名松,号寄生;为台湾之新竹厅人。其先自吾闽之泉州来,系出泉州 刺史继隆先生(广武王潮公孙)
。自其生也,在中国割台之前二十馀年;奇气虎虎、狂志嘐嘐。读书以经世为务,穷究博览于古今安危、治乱之变 (第 3 页)
  忆昔渡台,道出竹堑,识友竹襁褓中;眉目清秀,已卜为英物。及澄瀛作古后,重洋远阻,徒得传闻;俱谓友竹竭力事母、刻苦为诗。澄瀛弟,可谓有子矣。友竹生母勤俭好施、知书识礼;诸孤颇慧,督课甚严。友竹又能不负所教,解取「馀力」二字名集;其志可嘉、其诗亦自可传也。溯自开派祖唐泉州 刺史继隆公(公为闽广武王潮公之孙)
后,世业渔樵,惟余始膺司铎;著述一事,从无闻焉。余读之,不忍释手;为缀数语简端以勖之。如有佳作,当常 (第 41 页)
  嗟乎!吾盖观于古今来才人、学人以诗闻者,其平日之才、之学固皆甚有馀于诗之大者乎?夫以诗之门径烦纡、堂奥深博,虽即吾毕世之才学,穷神尽气,心摹手追,以究六义之终始,尚恐其未必有当,而狎以馀视之耶?然则即诗名以尽一生,即诗境以游终日,寝之食之、寤之寐之,此外遂无事业。吾知凡为诗人者,盖皆其所不安者也。以其所不安而竟盘旋纡折,一若有甚不得已而后以诗闻焉。此吾所谓其才、其学当有馀于诗之外也。
  吾友王君松,字友竹,为台湾之新竹人。其先由泉州来,系出前朝太保 继隆先生。
自其生也,在中国割台之前三十年,奇气虎虎,狂志嘐嘐,读书即以经世为务,穷究博览于中外之籍,独不喜为帖 (第 5 页)
继隆。
潜思力行。道积厥躬。廉贪立懦。光我大东。不有先知。孰开我蒙。苍天降灾。泰山云崩。旅榇归来。道路咸悲。 (第 315H 页)
两国无战争之祸。岂不俱便。行长等犹欲围住惟敬。固守 王京。要封贡停当然后乃退。大将秀家副将三成长盛吉 继隆
景等俱以为不可。即与诸营将三十七人来谢。约于十九日收兵回去。即搭造浮桥于汉江。将京城,龙山遗米二万石 (第 27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