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跋刘府君墓碣后(方孝孺/)

李元宾文学在当时最为韩退之所推而退之铭其墓
不过百馀言称其美者不过十言然非元宾莫能当也
古人之文要而不烦也如此近世铭墓者为言多至数
千少亦不减数百否则求者怫然有不满之色是岂特
文之不逮古哉习俗之弊也久矣吾友刘君刚养浩请
铭其父处士之墓于太史公公为之铭辞约义该得退
之之意盖欲矫积弊而复诸古也养浩学古而攻其辞
故公以古道处之由是而求处士之为人其亦古之所

谓善士矣
  跋王侍御所藏 杨补之
(解缙/)
予乡先辈 (第 9b 页)
杨君补之
世家清江所居萧洲有梅树大如
数间屋苍皮藓斑繁花如簇 (第 9b 页)
补之
日临画之大得其趣
间以进之徽庙徽庙戏曰好梅因自署奉敕村梅更作
疏枝冷叶清意逼人而徽庙不及见矣南度后宫 (第 9b 页)
中以
其梅张之壁间有蜂蝶集其上惊怪求 补之
而已物故
不可得矣其平生耿介不慕荣利故不俯仰时好不得 (第 9b 页)
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腾海怒读者毛
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
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 杨补之
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
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 (第 5b 页)
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
发为耸人至不为宾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
必辞谢善画梅不减 杨补之
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
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
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 (第 5b 页)
詹和字仲禾钱唐人仿赵吴兴体酷似之尝作赝书以
鬻又别作李怀琳 杨补之
得盲儿价甚夥钱文通溥弟
布政博华亭人真行出自宋仲温而少姿韵
陈白沙献章好缚秃帚作擘窠大书中亦有一二笔 (第 18b 页)
  沈太史传
沈太史者讳杜字名卿别号柏溪其先世昆山人国初
戍大梁徙归德巳复为商丘人王父忠以子瀚贵赠礼

部主事瀚有文学志行自礼部出守建宁不能事中贵
人瑾挂冠归天下称之卒而有司祀之学宫有丈夫子
四人公其季也生而广额丰下盎背隆腹建宁公尤钟
爱之居恒曰吾老矣不能及若成立何公九岁而失建
宁公宗党中外姻豪黠者欲有加于公之诸兄不得则
谓公少而侮之公不为应语家督谨自保而巳巳而无
他则相率谓沈氏儿有天幸而公既长乃以原悫称一
切无所粉饰中亦不为城府善饮酒时时诵古诗词以

自娱适能草书书得之怀素又能画竹竹得之 杨补之
而亦不必尽似也他绘小山水往往有天趣属岁侵釜
不时戛姑以吟咏消之或弄笔墨客谓公曷不师计然
而坐困涸辙公 (第 22b 页)
  梅竹双清卷
梅独为百花魁而竹能离卉木而别自成高品者以其

精得天地间一种清真气故也竹自文湖州苏端明后
有梅道人吴仲圭以至近代王孟端而梅则 杨补之

独推山农王元章然吴子辈谓其命旨涉浅为境易穷
而往往下其品几于无处生活今年六月信阳王太史
祖嫡以元 (第 30b 页)
  唐伯虎画梅谷卷

梅谷者当是吾吴德靖间名士唐六如伯虎为作图祝
京兆希哲题署而王太学履吉选部禄之各赋一诗殊
足三绝偶以示文休承休承谓尚有京兆一序及待诏
一诗不知何缘脱落因补书旧和 杨补之
柳稍青词于
后甫成而信阳王胤昌太史书来以元 (第 12b 页)
补之
梅竹为
赠因举以报之古人折梅寄远故诗中用驿使语为雅
事第不知仙骨寒香一辞条后所存几何故不若邮筒
中尺 (第 12b 页)
  海棠
东风用意施颜色艳丽偏宜著雨时朝咏暮吟看不足
羡他逸蝶宿深枝(以上海棠谱/)

  题 杨补之
红梅图赐贵妃
去年枝上见红芳约略红葩傅浅妆今日亭中足颜色
可能无意谢东皇(式古堂画考/)
  理宗皇 (第 24a 页)
  袁尚友座中王屯田出与可竹甚奇归成古调
郎星聚头金地麓十月夜堂春昱昱屯田博古到名画
座上忽展牛腰束我生不识须菩提薛鹤杨梅姑置之
寒梢八幅奇更伟上有巴中与可题苍蛟滑足石诘曲

铁钩怒扫连蛇腹攲风洒雨清逼人恍疑身在筼筜谷
千寻双干剑拔雄笔力有尽意无穷冥冥上与风霆会
拭目变化洪陂龙长忆东坡一转语与可德人非画史
轮囷写出岁寒心正要诸公来料理(薛稷鹤 杨补之
梅/并唐画须菩提皆)
(座上所观/)
  新晴
宿云穿日薄商略作新晴燕子先期社海棠今日春溪
山双白鬓 …… (第 20a 页)
  有感
著身平地更多忧一棹思为泛宅谋昨夜西风边报急
防江也要钓鱼舟(以上农歌集/)
  高子凤
   子凤字仪甫华亭人尝注杜诗林竹溪为序
  题 杨补之
墨梅卷
篱根玉瘦两三枝为绕吟香夜不归安得密林千亩月 (第 35b 页)
  南歌子(又一体/)

   欧阳炯
   张泌(三首/)
  双雁儿
    杨无咎
  荷叶杯(又一体/)
   顾夐(二首/)
  望江南
   白居易(三首/) (第 5a 页)
   欧阳修

   贺铸(三首/)
   陆游
  上林春令
    杨无咎
  昭君怨
   苏轼
   秦观
   万俟雅言 (第 8b 页)
翁长短句
陆凝之字永仲号石室馀杭人高宗朝以布衣召见辞
不赴 杨无咎
字补之清江人高宗朝累徵不起自号清夷长
老有逃禅词三卷
阮阅字阅休一作闳字闳休建炎初知袁州致仕寓居
(第 6b 页)
人褰帘顾左而颦曰如今若
把菱花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视之乃浓也与言醒然有
悟即拂衣东渡为浮屠(王仲/言) 杨补之
有赠妓周三五词调寄明月棹孤舟云宝髻双
垂烟缕缕年纪小未周三五压众精神出群标格偏向 …… (第 18a 页)
众中翘楚记得谯门初见处禁不定乱红飞去掌托鞋
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閒男女 补之
在高宗朝累徵不起
自号 (第 18b 页)
清夷长者
而词之艳如此(古今/词话)
阮闳休赠宜春官妓赵佛奴寄调洞仙歌云赵家姊妹
合在昭阳殿因甚人间有飞燕见伊 (第 18b 页)
    题时苗留犊图后 题自书归去来后
    题郎官石柱记后 题蔡襄书后
    题哀江南赋后 跋 杨补之
墨梅后
    昭陵六骏图后序 书送郑尚书序后
    跋蔡萧闲醉书风檐梨雪瑞香乐府二篇
    跋 (第 73a 页)
则用也体与用具然后可以持躬而应物二生其志之   跋 杨补之
墨梅后 …… (第 7a 页)
花光梅在前宋为第一赏之者至有买舟来住之语及 补之
一出变枯硬为秀润曾观春风雪溪二图者乃知
予言为不妄(一有自题云旦移清影人立黄昏/其用意不分固巳神凝于 (第 7b 页)
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则食
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 杨补之
求者肩背相望以缯
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
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皇 (第 5a 页)
必辞谢善画梅不减 杨补之
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
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
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 (第 67a 页)
寺额且锡师号及金紫之服旌印之勤宁具修寺始末
谂于史氏曰昔寺之重建也绍兴时则有 杨补之
所撰
疏然禅师所撰记犹存嘉定后则有寺僧净师狱麓退
居与乡贵向范李王诸公游□咏未泯今延祐营缮功
倍于前 (第 26a 页)
   跋文信公封事
信国丞相开庆封事比忠简胡公绍兴封事尤恳恻周
尽胡初以罪谪卒以寿终惟公不幸值国运之去他日

一节难于忠襄以一身而备二忠之事伟哉王若周以
公手藁示予读之泫然
   跋 杨补之
四清图
尚书月湖何公之弟之子竹居君好尚清雅得 (第 5a 页)
杨补之
梅兰竹石手卷一于从公游宦时遍求鉴赏绍兴癸丑
锡山尤公等七人题字于左而此庵罗公有书嘉定庚
午吴兴沈公等 (第 5a 页)
十人题字于左而梅亭李公有跋何罗
李吾乡三先达二次一十六人同观皆一时钜公至今

见其姓字莫不竦慕夫 补之
墨戏有名不待他人鉴赏
而后重竹居君犹拳拳借重于人惟恐不及盖贵游习
气如此君后以此转授子婿袁主一两家宝 (第 5b 页)
   再题王维伏生图 光武帝燎衣图跋
   跋钓鳌图 李龙眠九歌图卷跋
   八景图跋 题李唐长夏江寺图
   题 杨补之
墨梅 书彝斋赵氏水仙花卷
   钱舜举□鼠图跋 题赵子昂鹊华秋色图
   题赵子昂水村图 题王孤云蒲 (第 7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