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光宅寺刹下铭(并序/)
光宅寺盖上帝之故居行宫之旧兆扬州丹阳郡秣陵
县某乡某里之地自去兹邠亳来仪京辅拓宇东第咫
武城闉圣心留爱闲素迁负南 郭义 等去酆事均徙镐
及尅济横流膺斯宝运命帝阍以广辟即太微而为宇
既等汉高流连于丰沛亦同光武眷恋于南阳思所 (第 108b 页)
光宅寺盖上帝之故居行宫之旧兆扬州丹阳郡秣陵
县某乡某里之地自去兹邠亳来仪京辅拓宇东第咫
武城闉圣心留爱闲素迁负南 郭义 等去酆事均徙镐
及尅济横流膺斯宝运命帝阍以广辟即太微而为宇
既等汉高流连于丰沛亦同光武眷恋于南阳思所 (第 108b 页)
又
迩人回附短启并令家仆微有所助不知得彻览否念
仲蔚围城中寝食不宁天下大矣仲蔚故不渡江而北
或西从楚蜀山中樵采了此生奈何寄要领锋刃间耶
事大槩已可见仆为老年衔上恩北门之托君亲分深
不忍弃去耳不然仆岂吓腐鼠者即黄冠胡难哉昨与
宗臣吴国伦约平生所著述人书一卷相授以备卒然
不可奈何所得仲蔚篇什虽出妙翰恨未悉今颛人需
仲蔚平日诗亡论卷帙幸一一寄来秋凉当手为诠次
来岁倘遂乞外付之梓人以比于名山大川之 义仲 蔚
毋过自抑南海梁有誉亦五子之一而今死矣海内仅
觉李守纵横逼人仆极兵力彼犹黄池之盟吴子我耳
然舍仆恐 (第 3a 页)
迩人回附短启并令家仆微有所助不知得彻览否念
仲蔚围城中寝食不宁天下大矣仲蔚故不渡江而北
或西从楚蜀山中樵采了此生奈何寄要领锋刃间耶
事大槩已可见仆为老年衔上恩北门之托君亲分深
不忍弃去耳不然仆岂吓腐鼠者即黄冠胡难哉昨与
宗臣吴国伦约平生所著述人书一卷相授以备卒然
不可奈何所得仲蔚篇什虽出妙翰恨未悉今颛人需
仲蔚平日诗亡论卷帙幸一一寄来秋凉当手为诠次
来岁倘遂乞外付之梓人以比于名山大川之 义仲 蔚
毋过自抑南海梁有誉亦五子之一而今死矣海内仅
觉李守纵横逼人仆极兵力彼犹黄池之盟吴子我耳
然舍仆恐 (第 3a 页)
然而举之耳其说甚明浅而易晓而居士复为之注者
引权而皈之实由显而导之微且以为庄义乎为 郭义
乎虽然吾闻之古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病者受病者心
耳我无一切心安得一切病我无一切病安用一切药
我即药师也我 (第 7a 页)
引权而皈之实由显而导之微且以为庄义乎为 郭义
乎虽然吾闻之古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病者受病者心
耳我无一切心安得一切病我无一切病安用一切药
我即药师也我 (第 7a 页)
至则画地形望敌气谈说要害中
窾诸老将莫及又尝驰骑峻坂下深谷若飞挽强命中
少壮莫敢角而公时时读史传至忠 孝节义 事与兴衰
得失之际未尝不感激用壮泣涕数行下人始知公有
文武才虽以时消息其志固卓诡不易测也公有子曰
文 (第 13b 页)
窾诸老将莫及又尝驰骑峻坂下深谷若飞挽强命中
少壮莫敢角而公时时读史传至忠 孝节义 事与兴衰
得失之际未尝不感激用壮泣涕数行下人始知公有
文武才虽以时消息其志固卓诡不易测也公有子曰
文 (第 13b 页)
固均有也区区营葬事而又何有康熙癸亥浙抚王君
修通志请召诸名士丐以属笔次及君君所豋载必择
忠 孝节义 事及乙丑继抚赵君每月朔望讲学明伦堂
令三学司教咨请德望素闻者司教以君应君力辞之
不获曰昔子夏设教于西 (第 3b 页)
修通志请召诸名士丐以属笔次及君君所豋载必择
忠 孝节义 事及乙丑继抚赵君每月朔望讲学明伦堂
令三学司教咨请德望素闻者司教以君应君力辞之
不获曰昔子夏设教于西 (第 3b 页)
寿吴节妇汪孺人八十序
今天子嗣位之初有诏命史官修先帝实录徵事迹于
四方凡士女之以忠 孝节义 闻者举得送官备采择而
吾歙溪南吴君仕荣之配汪节妇在焉予时方承乏史
氏诵其名与其事之略而叹羡之犹以未得 (第 36b 页)
今天子嗣位之初有诏命史官修先帝实录徵事迹于
四方凡士女之以忠 孝节义 闻者举得送官备采择而
吾歙溪南吴君仕荣之配汪节妇在焉予时方承乏史
氏诵其名与其事之略而叹羡之犹以未得 (第 36b 页)
汪义士传
汪义士中和字贵民唐越国公华之后休宁西门人曾
祖养晦自西门迁汊口祖明德父亨义士为人颀然广
颡性介特寡言笑每读书至古忠 孝节义 事即掩卷太
息曰为男子而淟涊以度世亦恶用生为乡先生闻而
异之曰汪氏有子矣义士家有尺籍在贵州适当亨亨还 (第 32a 页)
汪义士中和字贵民唐越国公华之后休宁西门人曾
祖养晦自西门迁汊口祖明德父亨义士为人颀然广
颡性介特寡言笑每读书至古忠 孝节义 事即掩卷太
息曰为男子而淟涊以度世亦恶用生为乡先生闻而
异之曰汪氏有子矣义士家有尺籍在贵州适当亨亨还 (第 32a 页)
忠义会疏
伏以忠义如日月之在天有目共睹神明若江海之行
地无浚不通欲申祈报之诚可乏香灯之会伏惟东平
忠靖崇福景佑真君一方庙食累代褒封保江淮而力
遏狂胡南土免遭于荼毒失睢阳而愿为厉鬼后人宜
奉于烝尝凛气节以如生愧奸谀于既死寿亭侯前朝
义勇俪斋供于伽蓝襄毅公当代勋贤接芳邻于窀穸
谨涓吉旦用妥明灵伏愿时雨时旸岁岁傒有秋之望
宜长宜幼家家获无恙之欢财源日进于门庭沴气潜
消于里闬讼声不作盗习无闻上显相于国家德音斯
被下阴扶于守令善政有成益恢神化之弘永副民心
之仰谨疏
昼锦坊陪 郭义 社疏 (第 1b 页)
伏以忠义如日月之在天有目共睹神明若江海之行
地无浚不通欲申祈报之诚可乏香灯之会伏惟东平
忠靖崇福景佑真君一方庙食累代褒封保江淮而力
遏狂胡南土免遭于荼毒失睢阳而愿为厉鬼后人宜
奉于烝尝凛气节以如生愧奸谀于既死寿亭侯前朝
义勇俪斋供于伽蓝襄毅公当代勋贤接芳邻于窀穸
谨涓吉旦用妥明灵伏愿时雨时旸岁岁傒有秋之望
宜长宜幼家家获无恙之欢财源日进于门庭沴气潜
消于里闬讼声不作盗习无闻上显相于国家德音斯
被下阴扶于守令善政有成益恢神化之弘永副民心
之仰谨疏
昼锦坊陪 郭义 社疏 (第 1b 页)
光宅寺刹下铭(并序/)
光宅寺盖上帝之故居行宫之旧兆扬州丹阳郡秣陵
县某乡某里之地自去兹邠亳来仪京辅拓宇东第咫
武城闉圣心留爱閒素迁负南 郭义 等去酆事均徙镐
及克济横流膺斯宝运命帝阍以广辟即太微而为宇
既等汉高流连于丰沛亦同光武眷恋于南阳思所 (第 39a 页)
光宅寺盖上帝之故居行宫之旧兆扬州丹阳郡秣陵
县某乡某里之地自去兹邠亳来仪京辅拓宇东第咫
武城闉圣心留爱閒素迁负南 郭义 等去酆事均徙镐
及克济横流膺斯宝运命帝阍以广辟即太微而为宇
既等汉高流连于丰沛亦同光武眷恋于南阳思所 (第 39a 页)
郡县
说文曰郡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
秋传曰上大夫县下大夫郡至秦始置三十六郡以监
县矣邑君声释名郡群也人而群聚也黄 义仲 十三州
记曰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郡守
专权君臣之礼弥崇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
元首 (第 4b 页)
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汉官曰秦用李斯
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凡郡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
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或
以川原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
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
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山会计国名会稽是也风俗
通曰百里曰同总名为县县玄也首也从系倒首言当
玄静也释名又曰县也悬于郡矣黄 义仲 十三州记曰
县弦也弦以其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不轻其誓施
绳用法不曲如弦弦声近县故以取名
栈道
颜 (第 5a 页)
说文曰郡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
秋传曰上大夫县下大夫郡至秦始置三十六郡以监
县矣邑君声释名郡群也人而群聚也黄 义仲 十三州
记曰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郡守
专权君臣之礼弥崇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
元首 (第 4b 页)
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汉官曰秦用李斯
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凡郡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
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或
以川原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
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
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山会计国名会稽是也风俗
通曰百里曰同总名为县县玄也首也从系倒首言当
玄静也释名又曰县也悬于郡矣黄 义仲 十三州记曰
县弦也弦以其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不轻其誓施
绳用法不曲如弦弦声近县故以取名
栈道
颜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