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遂初堂赋(宋张栻/)
朝山堂赋(宋晁公溯/)
压波堂赋(宋杨万里/)
惟安堂赋 (宋陈造/ )
民事堂赋(宋王十朋/)
清清堂赋(宋王休/)
宾月堂赋(宋林景熙/)
椿堂赋(元 …… (第 6b 页)
黄楼赋(宋苏辙/)
叠嶂楼赋(宋田锡/)
望京楼赋(宋田锡/)
秀锦楼赋(宋方岳/)
淮海楼赋 (宋陈造/ )
问月楼赋 (第 8a 页)
(宋陈造/ )
寿台楼赋(宋王象祖/)
横翠楼赋(元刘因/)
白云楼赋(元张养浩/) …… (第 8a 页)
北渚亭赋(宋晁补之/)
风雩亭赋(宋张栻/) (元陈栎/)
望海亭赋(宋范大成/)
延绿亭赋 (宋陈造/ )
波光亭赋 (第 9b 页)
(宋陈造/ )
远宜亭 (第 9b 页)
(宋陈造/ )
鱼计亭后赋(宋真德秀/)
草亭赋(元马祖常/) …… (第 9b 页)
蜘蛛赋(晋成公绥/) (唐贾餗/) (唐敬括/)
蟋蟀鸣西堂赋(唐张随/)
听秋虫赋(唐李子卿/)
鸣虫赋(宋孔武仲/)
秋虫赋 (宋陈造/ )
放促织赋(宋杨万里/)
闻早蛩赋(明高启/) (第 87a 页)
朝山堂赋(宋晁公溯/)
压波堂赋(宋杨万里/)
惟安堂赋 (宋陈造/ )
民事堂赋(宋王十朋/)
清清堂赋(宋王休/)
宾月堂赋(宋林景熙/)
椿堂赋(元 …… (第 6b 页)
黄楼赋(宋苏辙/)
叠嶂楼赋(宋田锡/)
望京楼赋(宋田锡/)
秀锦楼赋(宋方岳/)
淮海楼赋 (宋陈造/ )
问月楼赋 (第 8a 页)
(宋陈造/ )
寿台楼赋(宋王象祖/)
横翠楼赋(元刘因/)
白云楼赋(元张养浩/) …… (第 8a 页)
北渚亭赋(宋晁补之/)
风雩亭赋(宋张栻/) (元陈栎/)
望海亭赋(宋范大成/)
延绿亭赋 (宋陈造/ )
波光亭赋 (第 9b 页)
(宋陈造/ )
远宜亭 (第 9b 页)
(宋陈造/ )
鱼计亭后赋(宋真德秀/)
草亭赋(元马祖常/) …… (第 9b 页)
蜘蛛赋(晋成公绥/) (唐贾餗/) (唐敬括/)
蟋蟀鸣西堂赋(唐张随/)
听秋虫赋(唐李子卿/)
鸣虫赋(宋孔武仲/)
秋虫赋 (宋陈造/ )
放促织赋(宋杨万里/)
闻早蛩赋(明高启/) (第 87a 页)
雨望赋 (宋/)张 耒
淡海天之苍茫观骤雨之霶霈飘风击而云奔旷万里
而一蔽卒然如百万之卒赴敌骤战兮车旗崩腾而矢
石乱至也已而馀飘既定盛怒已泄云逐逐而散归纵
横委乎天末又如战胜之兵整旗就队徐驱而回归兮
杳然惟见夫川平而野阔夫云霞风月之容雷雨电雹
之变非巧力之能为盖人间之绝观必也登雄楼杰阁
之峥嵘凭高山巨海之空旷彻除耳目之障蔽而后能
穷极变化之奇状嗟我居之卑湫兮束视听于寻丈顾
所欲之莫得兮徒临风而惆怅
听雨赋 (宋/)陈 造
步前楹瞻列星问雨而悯晴云河斜澹淡明悲唶于邑
退坐风棂忧而倦倦而寐寐而惊进新凉响微零下檐
隙喧中庭策策 (第 22b 页)
淡海天之苍茫观骤雨之霶霈飘风击而云奔旷万里
而一蔽卒然如百万之卒赴敌骤战兮车旗崩腾而矢
石乱至也已而馀飘既定盛怒已泄云逐逐而散归纵
横委乎天末又如战胜之兵整旗就队徐驱而回归兮
杳然惟见夫川平而野阔夫云霞风月之容雷雨电雹
之变非巧力之能为盖人间之绝观必也登雄楼杰阁
之峥嵘凭高山巨海之空旷彻除耳目之障蔽而后能
穷极变化之奇状嗟我居之卑湫兮束视听于寻丈顾
所欲之莫得兮徒临风而惆怅
听雨赋 (宋/)陈 造
步前楹瞻列星问雨而悯晴云河斜澹淡明悲唶于邑
退坐风棂忧而倦倦而寐寐而惊进新凉响微零下檐
隙喧中庭策策 (第 22b 页)
识此奇观也子产曰
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见其心请改事湖庶几岁晚
之断金
惟安堂赋 (宋/)陈 造
子鲍子为已之学经世之资投刃成风儒先吏师作为
新堂归防暮迟惟安是名命陈子赋之陈子曰世有至
愉佚在已而非 (第 11b 页)
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见其心请改事湖庶几岁晚
之断金
惟安堂赋 (宋/)陈 造
新堂归防暮迟惟安是名命陈子赋之陈子曰世有至
愉佚在已而非 (第 11b 页)
飞翰而后知兹亭
之仙意而凌虚御风之无难主人瞿然而起曰有是哉
吾将观焉
延绿亭赋 (宋/)陈 造
子高子襟度翛然抱负崛奇辟俗如雠而爱客如色故
筑亭寄隐屹莽苍而瞰渺㳽方竭泽而扬尘唶吾游之 …… (第 18a 页)
波光亭赋 (宋/)陈 造
汾王后身金阜老仙笑谭功名师友简编手神丹而活
国身长城之护边虎节所临犊佩己捐兴仆振蛊前古
所传有亭屹立 (第 19b 页)
城闉右偏插深池之清泚凌苍霭而高
鶱面势之孤危檐荣之躧连在公之设张经画才太仓
之稊米已度越于后前想旌纛之每临宛笙鹤之云軿
宾从嫭姱笑歌婵娟埽亡国之淫哇奏新唱之清妍泛
淑景之香红镜靓妆于明蠲接䆉稏于畦畴眩缟洁于
山川春秋冬夏信非我有而我案与之周旋佳月上兮
闯冰奁微风动兮媚漪涟抚物而得之应世之心池月
之湛寂纬武有文风漪之自然推此用之跻世五三轶
勋四七将俯拾而需旃是犹衡气机也邪世识之规恢
之后吾得之拱默之先彼不知者方以吾为亿中而或
者以予为知言
远宜亭赋 (宋/)陈 造
创小亭名而赋之曰游女之翩翾望之疑仙也迫而视 (第 20a 页)
之仙意而凌虚御风之无难主人瞿然而起曰有是哉
吾将观焉
延绿亭赋 (宋/)陈 造
子高子襟度翛然抱负崛奇辟俗如雠而爱客如色故
筑亭寄隐屹莽苍而瞰渺㳽方竭泽而扬尘唶吾游之 …… (第 18a 页)
波光亭赋 (宋/)陈 造
汾王后身金阜老仙笑谭功名师友简编手神丹而活
国身长城之护边虎节所临犊佩己捐兴仆振蛊前古
所传有亭屹立 (第 19b 页)
城闉右偏插深池之清泚凌苍霭而高
鶱面势之孤危檐荣之躧连在公之设张经画才太仓
之稊米已度越于后前想旌纛之每临宛笙鹤之云軿
宾从嫭姱笑歌婵娟埽亡国之淫哇奏新唱之清妍泛
淑景之香红镜靓妆于明蠲接䆉稏于畦畴眩缟洁于
山川春秋冬夏信非我有而我案与之周旋佳月上兮
闯冰奁微风动兮媚漪涟抚物而得之应世之心池月
之湛寂纬武有文风漪之自然推此用之跻世五三轶
勋四七将俯拾而需旃是犹衡气机也邪世识之规恢
之后吾得之拱默之先彼不知者方以吾为亿中而或
者以予为知言
远宜亭赋 (宋/)陈 造
创小亭名而赋之曰游女之翩翾望之疑仙也迫而视 (第 20a 页)
言是吾惑也不若收视反听外与之绝既而
长城鼓阑远汉星灭日出东隅虫声遂歇
秋虫赋 (宋/)陈 造
金飙之凄清雁空之澄凝丛悽聚悲而为万壑之秋声
非铁心而木肠畴能不悼其魄而动情况夫唧唧切切
更应迭和自宇 (第 7a 页)
长城鼓阑远汉星灭日出东隅虫声遂歇
秋虫赋 (宋/)陈 造
金飙之凄清雁空之澄凝丛悽聚悲而为万壑之秋声
非铁心而木肠畴能不悼其魄而动情况夫唧唧切切
更应迭和自宇 (第 7a 页)
释谋赋 (宋/)王安石
云冥冥兮蔽日风浩浩兮吹沙出予驰兮不得块独处
兮咨嗟嗟天地兮无穷暑与寒兮相客以短褐兮忧亲
孰知予兮孔棘维抱关兮击柝乃予仕兮所宜禄可辞
兮尚冒养孰割兮方亏岂吾事兮固拙宁我辰兮独悖
信物默兮有制尚可侔兮内外
定观赋(有序/) (宋/)陈 造
张君锡雱不利秋闱作赋见遗辞意奇壮作定观赋荅
之其辞曰
面颊之敷腴胸襟之恢疏谭辩之倾输子张子眇视高
蹈 (第 17b 页)
云冥冥兮蔽日风浩浩兮吹沙出予驰兮不得块独处
兮咨嗟嗟天地兮无穷暑与寒兮相客以短褐兮忧亲
孰知予兮孔棘维抱关兮击柝乃予仕兮所宜禄可辞
兮尚冒养孰割兮方亏岂吾事兮固拙宁我辰兮独悖
信物默兮有制尚可侔兮内外
定观赋(有序/) (宋/)陈 造
张君锡雱不利秋闱作赋见遗辞意奇壮作定观赋荅
之其辞曰
面颊之敷腴胸襟之恢疏谭辩之倾输子张子眇视高
蹈 (第 17b 页)
疏芜漫楚国阳云之台空见尘埃固可以纵志纵心以
游以逸穷宴乐于长夜混是非而为一于时霜重庭兰
秋深气寒横长河之耿耿挂孤月之团团乃有丹墀缥
碧柘馆椒宫徘徊宛转掩映玲珑妖姫淑媛玉貌花丛
织女下而星落姮娥来而月空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
于舞风图云刻雷之樽渍桂酿花之酒拭珠沥于罗袂
传金杯于素手
志喜赋(五月十一日迓/代者途中作) (宋/)陈 造
出城阴而转首缅散解之亭岧蹑疏影于康庄翳纤云 (第 2a 页)
游以逸穷宴乐于长夜混是非而为一于时霜重庭兰
秋深气寒横长河之耿耿挂孤月之团团乃有丹墀缥
碧柘馆椒宫徘徊宛转掩映玲珑妖姫淑媛玉貌花丛
织女下而星落姮娥来而月空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
于舞风图云刻雷之樽渍桂酿花之酒拭珠沥于罗袂
传金杯于素手
志喜赋(五月十一日迓/代者途中作) (宋/)陈 造
出城阴而转首缅散解之亭岧蹑疏影于康庄翳纤云 (第 2a 页)
项安世 罗 点
陈 造 任希夷
刘 褒 叶 适
赵振文 白 巽
卷五十五
郭晞宗 (第 62b 页)
陈 造 任希夷
刘 褒 叶 适
赵振文 白 巽
卷五十五
郭晞宗 (第 62b 页)
行次相城有感 王鏊
几年约兹游为访石田叟石田今已亡不使此言负相
知三四人挐舟过湖口行行抵相城自卯将及酉四顾
何茫然天水合为薮茅屋几人家荒蒲与衰柳本来鱼
鳖宫自合鸥鹭有始田者为谁馁也非自取有司事征
求亡者逾八九念此为彷徨独立延伫久作诗当风谣
以告民父母
相城去县东北四十里
许浦按教水军 陈造
万灶连连俨旧屯朝来喜气袭人温固知除器须平日
政复投醪亦至恩帝綍函春周垒壁使星回耀照和门
文经武纬君王 (第 6a 页)
几年约兹游为访石田叟石田今已亡不使此言负相
知三四人挐舟过湖口行行抵相城自卯将及酉四顾
何茫然天水合为薮茅屋几人家荒蒲与衰柳本来鱼
鳖宫自合鸥鹭有始田者为谁馁也非自取有司事征
求亡者逾八九念此为彷徨独立延伫久作诗当风谣
以告民父母
相城去县东北四十里
许浦按教水军 陈造
政复投醪亦至恩帝綍函春周垒壁使星回耀照和门
文经武纬君王 (第 6a 页)
自号山民永嘉人与翁卷徐玑赵师秀号
永嘉四灵有集三卷
高观国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人乐章一卷名竹屋痴语
高邮 陈造 序之
史达祖字邦卿汴人有梅溪词二卷张镃序之
韩淲字仲止号涧泉尚书元吉子有涧泉诗馀一卷
汪莘字叔耕休宁 (第 6a 页)
永嘉四灵有集三卷
高观国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人乐章一卷名竹屋痴语
高邮 陈造 序之
史达祖字邦卿汴人有梅溪词二卷张镃序之
韩淲字仲止号涧泉尚书元吉子有涧泉诗馀一卷
汪莘字叔耕休宁 (第 6a 页)
苏州府重修学志序
今上甲子苏郡续脩学志成司教刘君某司训
刘君某后先董其事而文太史文起实为其序
两刘君以为谦益少游于学宫应博士弟子选
亦宜有言序诸首学志之修昉于蔡司理昂而
王文恪公序之文恪亦学之博士弟子也故以
人才之出如范文正者望诸乡之子弟焉而文
起之序则以乡贤之籍人物之考推明作者风
励作成之意而忾叹于吾苏之所以重者亦犹
文恪之志也余虽有言亦何以加诸而两刘君
之请不可以巳则姑述其謏闻以告于乡之子
弟其亦可乎宋景祐初范文正来典乡郡始请
立学而安定胡先生为之师当是时安定之门
人称于海内而滕甫钱藻范纯佑辈则学之弟
子也自时厥后居师席者如王逄之朱伯原 陈
唐卿 之徒相率推明安定之教师严道尊英才
辈出逮于我明苏人士为极盛则夫师之所以 (第 12a 页)
今上甲子苏郡续脩学志成司教刘君某司训
刘君某后先董其事而文太史文起实为其序
两刘君以为谦益少游于学宫应博士弟子选
亦宜有言序诸首学志之修昉于蔡司理昂而
王文恪公序之文恪亦学之博士弟子也故以
人才之出如范文正者望诸乡之子弟焉而文
起之序则以乡贤之籍人物之考推明作者风
励作成之意而忾叹于吾苏之所以重者亦犹
文恪之志也余虽有言亦何以加诸而两刘君
之请不可以巳则姑述其謏闻以告于乡之子
弟其亦可乎宋景祐初范文正来典乡郡始请
立学而安定胡先生为之师当是时安定之门
人称于海内而滕甫钱藻范纯佑辈则学之弟
子也自时厥后居师席者如王逄之朱伯原 陈
唐卿 之徒相率推明安定之教师严道尊英才
辈出逮于我明苏人士为极盛则夫师之所以 (第 12a 页)
方方壶道士为危太朴画云林图(元吴师道二首/)
书云林图(明吕敏/)
题颐庵胡祭酒先生玉笥白云图卷(明夏原吉/)
题山行图 (宋陈造/ )
跋葛子固题苏道士江行图(宋杨万里/) …… (第 2a 页)
(明/)夏原吉
颐庵先生古君子德行文章当世美晨携玉笥白云图
访我金台官署里自言先世多遗德卜居远在金川侧
何处最称奇玉笥岧峣插天极云开几朵芙蓉青雨馀
百道银潢倾阴岩月冷玉龙蛰阳坡春暖金牛耕萧家
峡口尤奇丽状若飞鹅舞空际泥江坚抱伏虎形瓦桥
重展游龙势龙腾虎伏势若何先陇正在山之阿林乌
泣雨下乔木野猿叫月悬春萝时因宦辙方驱涉未暇
栖栖理家牒聊凭缣素寄遐思用诏儿孙知祖业愿君
移孝忠吾皇致时熙皞超虞唐白头稽首谢丹阙清风
一棹归湖乡昼看不厌夜复卧玉笥千古长苍苍
题山行图 (宋/)陈 造
溪山无处著纤尘翠壁苍漪衬月痕可惜人间清绝地
苇间渔父与平分
跋葛子固题苏道士江行图 (宋/)杨 (第 13b 页)
书云林图(明吕敏/)
题颐庵胡祭酒先生玉笥白云图卷(明夏原吉/)
题山行图 (宋陈造/ )
跋葛子固题苏道士江行图(宋杨万里/) …… (第 2a 页)
(明/)夏原吉
颐庵先生古君子德行文章当世美晨携玉笥白云图
访我金台官署里自言先世多遗德卜居远在金川侧
何处最称奇玉笥岧峣插天极云开几朵芙蓉青雨馀
百道银潢倾阴岩月冷玉龙蛰阳坡春暖金牛耕萧家
峡口尤奇丽状若飞鹅舞空际泥江坚抱伏虎形瓦桥
重展游龙势龙腾虎伏势若何先陇正在山之阿林乌
泣雨下乔木野猿叫月悬春萝时因宦辙方驱涉未暇
栖栖理家牒聊凭缣素寄遐思用诏儿孙知祖业愿君
移孝忠吾皇致时熙皞超虞唐白头稽首谢丹阙清风
一棹归湖乡昼看不厌夜复卧玉笥千古长苍苍
题山行图 (宋/)陈 造
溪山无处著纤尘翠壁苍漪衬月痕可惜人间清绝地
苇间渔父与平分
跋葛子固题苏道士江行图 (宋/)杨 (第 13b 页)
竹米
竹花为草华实为金琅玕山海经云竹生花其年便枯
竹六十年易根易根必花结实而枯死实落复生六年
而成町是竹未有不花且实者惟花实而后菁华竭褰
裳去之根是以必枯也而又云琅玕之实离朱采之以
饲凤故凤非梧桐不栖非琅玕不食则琅玕又第以供
凤食者黔人为余言往岁多旱林竹频生花结米若粳
糯色微红而味甘民间多采摘以为食久之则竹枯遂
不复生凡花则必旱盖旱徵也而非常亦不待六十年
唐天复中陇西大饥竹生粒数州之民得以济夫五行
志遇乾封之岁铄石流金草木皆焦禾稼尽槁而竹乃
效灵如散籽出粟以相贷是其功在养民者今日思预
为之计而起其瘠敢诿其责于筼筜之谷乎
(附 宋江湖长翁 竹米行/)竹君亢宗擅楚墟一一脩耸 (第 61b 页)
竹花为草华实为金琅玕山海经云竹生花其年便枯
竹六十年易根易根必花结实而枯死实落复生六年
而成町是竹未有不花且实者惟花实而后菁华竭褰
裳去之根是以必枯也而又云琅玕之实离朱采之以
饲凤故凤非梧桐不栖非琅玕不食则琅玕又第以供
凤食者黔人为余言往岁多旱林竹频生花结米若粳
糯色微红而味甘民间多采摘以为食久之则竹枯遂
不复生凡花则必旱盖旱徵也而非常亦不待六十年
唐天复中陇西大饥竹生粒数州之民得以济夫五行
志遇乾封之岁铄石流金草木皆焦禾稼尽槁而竹乃
效灵如散籽出粟以相贷是其功在养民者今日思预
为之计而起其瘠敢诿其责于筼筜之谷乎
(附 宋江湖长翁 竹米行/)竹君亢宗擅楚墟一一脩耸 (第 6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