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子称之以为成一家之言若 陈祥道
乐书则又备载古今之制而无遗者也然欲求元声当
求诸经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夫雷也者
运天地之元气 (第 7a 页)
之所以尚
配也今将迎气于郊而废其所配者主其配者太皞以
降虽有功德亦人鬼也人鬼岂能司天时而布五气者
陈祥道
杨复斋之言曰天有五行四时则有五帝帝
者气之主也果以五人帝为五帝则人帝之前其无司
四时者乎朱子又谓凡说 …… (第 4b 页)
及文王吾家伯循欲推王礼以说鲁禘其论起于唐末
而不兼群庙之说子程子苏子由 陈祥道
诸公皆无取
焉足下谓之古今通论可乎向来尝感杨信斋讥郑康
成读祭法不熟杜佑读大传不熟杜氏主康成而兼存 (第 7a 页)
  事类赋序(李濂/)
宋博士渤海吴淑著事类赋百篇奉诏而为之注蒐罗
百家贯穿古今可谓博洽也已余览是书未尝不嘉其
考覈之精叙述之美而三叹其用心之劳也虽然余窃
有论焉载述日多世鲜自得之学以得之之易也七十

子之徒目不见载籍而斐然成章以得之之难也古之
人有老而后见完本论语聘上国而始见诗之风雅颂
适鲁而始见易象春秋其得之之难如此故其潜心覃
思强探力索一旦豁然贯通则为自得之学矣近代雕
印实繁汗牛充栋故学者彻悟寡而剽窃多训愈明而
功愈懈如道德性命之说则有陈北溪字义程若庸字
训而真西山读书记为尤精如车冕器服之辨则有朱
晦庵仪礼经传通解杨复三礼图而 陈祥道
礼书为尤 (第 8a 页)
也欲焉得刚翁唯不欲故其刚长获伸而人不
怨夫岂惟不怨天且益之矣是宜铭
铭曰刚而无虐直而温张翁所以永存而 博士用之

教胄子者亦其遗轨耶
  奉政大夫同知南宁府事莲峰陈公暨配赵宜人
   墓志铭
故致仕南宁同守陈公 (第 15b 页)
之者则其所云如之者岂曰亦祭所出亦祭四庙哉礼
未改革不必比拟庙未中毁何必更建故 陈祥道
解之
曰礼为人后者虽受重于其所后而终不废其父母之
期即公子为后虽受重于君母而不废其母祭则庶子
为王虽 (第 18a 页)
   (仲宋史记沉于汴水余从吴兴潘氏钞得仅存/然三史取材纪传则曾巩王称杜大圭彭百川)

   (叶隆礼宇文懋昭编年则李焘杨仲良陈均陈/桱礼乐则聂崇义欧阳脩司马光 陈祥道
陈𤾉)
   (陆佃郑居中张炜职官则孙逢吉陈骙徐自明/舆地则乐史王存欧阳忞税安礼王象之祝穆)
   (第 38b 页)
有量知体通议论乐从善无一毫自用之私要以爱养
民力成就王事为亟知总尹 陈公祐之
贤敬让欢洽与
共施设至事关兴除人莫措手者即任其责不自顾惜
晨起坐堂上吏抱成牍凫进公询尹云何曰得即署及 (第 15b 页)
乐舞庙饬皆天子也而独不敢言
上及文王吾家伯循欲推王礼以说鲁禘其论起于唐
未而不兼群庙之说子程子苏子由 陈祥道
诸公皆无
取焉足下谓之古今通论可乎向来尝感杨信斋讥郑 (第 17b 页)
  药母出九门注天子九门者路门也应门也雉
  门也库门也皋门也城门也近郊门也远郊门
  也关门也鲁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
  又 陈祥道
曰阍人掌王宫之中门之禁丧服凶
  器不入宫潜服贼器不入宫司寇凡民之有狱
  讼入束矢钧金于朝朝凡得获 (第 38a 页)
   书柯氏宋史新编后
宋辽金元四史惟金史差善其馀潦草牵率岂金匮石
室之所宜储柯氏撰新编会宋辽金三史为一以宋为
正统辽金附焉升瀛国公益卫二王于帝纪以存统正
亡国诸叛臣之名以明伦列道学于循吏之前以尊儒
历二十载而成书可谓有志之士矣先是揭阳王昂撰
宋史补台州王洙撰宋元史质皆略焉不详至柯氏而
体稍备其后临川汤显祖义仍祥符王维俭损仲吉水

刘同升孝则咸有事改修汤刘稿尚未定损仲宋史记
沉于汴水予从吴兴潘氏钞得仅存然三史取材纪传
则有曾巩王称杜大圭彭百川叶隆礼宇文懋昭编年
则有李焘杨仲良陈均欧阳守道礼乐则有聂崇义
阳修司马光 陈祥道
陈旸陆佃郑居中张炜职官则有
孙逢吉陈骙徐自明许月卿舆地则有乐史王存欧阳
忞税安礼王象之祝穆潘自牧志外 (第 12a 页)
者若勾芒
是也今以五行之官名佐成上帝而称五帝何忧不能
寒暑节风雨时独不可称天帝以混夫昊天上帝之号
陈祥道
言五帝无预乎昊天上帝其说良是而下文
言上帝则五帝兼 …… (第 6a 页)
一谓祀天于圜丘者特郑氏之说
初非周官大司乐之本文 陈祥道
礼书谓祭祀必于自
然之丘所以致敬燔瘗必于人为之坛所以尽文亦宗
郑之说而微异崔灵恩义宗亦宗郑黜王而所谓 …… (第 12a 页)
母其母也其说为是且社有等
差至于州党族闾愈降愈少独天子之社为群姓而立
王社之说孔疏谓书传无文其说莫考 陈祥道
释社后
土之辨终泥于郑氏至谓建邦国先后土为非社曾不
知社之未立其不谓之后土其可乎 …… (第 15b 页)
也用于明堂近宗庙也配群祀
于郊非礼矣明堂国中也邑外曰郊引而近之其渎莫
大焉尊罍尚质也彝以盛郁鬯郊得以 用之
也记曰黄
目郁气之上尊彝得谓之尊也(孔疏六彝上经八尊无/郁鬯以言宗庙有郁鬯)
(其实天地亦有秬鬯之彝 …… (第 23b 页)
正南北郊匡衡张谭以天随王者
所居援据礼经皆自为损益若所引祭地于泰折在北
郊就阴位之说今戴记无北郊之文 陈祥道
礼书知其
说之无所据遂谓南郊祀天则北郊祭地祀天就阳位 (第 27a 页)
  陈用之论语解序
荆公六艺之学各有传者考之诸家著录中耿南仲龚
原之易陆佃之尚书尔雅蔡卞之诗王昭禹郑宗颜之
周礼马希孟方悫陆佃之礼记许允成之孟子其渊源
具在而 陈祥道
之论语鲜有知者但见于昭德晁氏读
书志而巳荆公尝自解论语其子雱又衍之而成 (第 11b 页)


长乐陈氏兄弟深于礼乐至今推之乃其得荆公之
传则独在论语昭德谓绍圣以后场屋皆遵此书则固
尝颁之学官矣或 (第 11b 页)
曰是书本出于道乡邹公而托于
予谓道乡伟人也岂肯袭阮逸辈之所为哉诸家为
荆公之学者多牵于字说 (第 12a 页)
祥道
疵颣独寡为可喜也况
荆公父子之论语不传而是书独存亦巳幸矣予钞是
书盖于天一阁范氏前此昆山徐尚书开雕宋 (第 12a 页)
其义甚长而许氏顾驳孔悝反祏之举以为出于时君
所赐吾不知其何据也 陈祥道
曰重主道大夫士有重
尸神象大夫士有尸大夫去国载祏孰谓大夫士无主
乎斯可以辟郑许之妄矣然则庙主之制宜何 (第 12b 页)
大隐
虞策(元祐五年十月与两省同举御史自湖南运判除监/察)
裴纶(元祐五年除御史辞不就/)
郭知章 陈祥道(用之所精礼学元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劄乞/行其 进礼书 祐七年四月二日又荐乞复为)
 (礼言/)
丰稷(泽夫/) (第 12a 页)
虞策(元祐五年十月与两省同举御史自湖南运判除监/察)
裴纶(元祐五年除御史辞不就/)
郭知章
陈祥道 (用之
所精礼学元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劄乞/行其 进礼书 祐七年四月二日又荐乞复为)
 (礼言/)
(第 12a 页)
   社主说

周礼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野之所
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谓若松柏栗者小宗伯若大
师则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注主曰军社盖用石为
之此各一说也后之言树者 白虎通云用树尊而识
之使民望见敬之又所以表功 尚书无逸篇云太社
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北社惟槐庄子齐栎社汉史
丰枌榆之类 言石者孔颖达引许慎云今山阳俗祠
有石主石是土类崔灵恩云社主用石以地产最实

吕氏春秋云殷人社用石后魏天平中迁太社主石之

按宋史张齐贤传问周家田主所宜木今社主石奈何
齐贤等对周之田主用所宜木其民间之社非太社也
  陈祥道
礼书曰诸侯立社皆树为之主以象其神大
夫以下但各以地之所宜木以二说考之则用各有当
矣 春秋传陈侯拥社见 (第 20b 页)
郑子展 陈祥道
云果长五尺
不可得而拥盖周制尺有六寸后世定为五尺陈失考 (第 20b 页)
无以自见宜乎君之悠然遐想于去就间欤虽然今中
原多故圣天子贤宰相一旦惩膏粱刀笔之敝尽取才 进士用之
则如吾高君者虽欲决遁山林亦将不可得
者然则入践廷宁陪老成之谠议出临郡邑布恩德于
罢氓使殊功茂绩炳然一 (第 43b 页)
郊之所以尚配也今将
迎气于郊而废其所配者主其配者大皞以降虽有功
德亦人鬼也人鬼岂能司天时而布五气者乎 陈祥道
杨复斋之言曰天有五行四时则有五帝帝者气之主 …… (第 36b 页)
舞庙饰皆天子也而独不敢言上及文王吾家伯循欲
推王礼以说鲁禘其论起于唐末而不兼群庙之说子
程子苏子由 陈祥道
诸公皆无取焉足下谓之古今通
论可乎向来尝感杨信斋讥郑玄读祭法不熟杜佑读
大传不熟杜氏主康成而兼存王肃 (第 39a 页)
  皇朝礼器图式序
五礼五器之文始著虞书若玑衡若作绘絺绣若笙镛
柷敔粲乎具列迨成周考工记乃详载广围尺度与夫
方色钧锊圜匡缜疏侈弇之差说者谓器之有图实权

舆是汉儒言礼图者首推郑康成自阮谌梁正夏侯伏
明辈均莫之逮宋聂崇义汇辑礼图而陆佃礼象 陈祥
礼书复踵而穿穴之其书几汗牛充栋然尝念前之
作者本精意以制器则器传后之述者执器而不求精
意则器敝要其归 (第 7a 页)
  读礼记文王世子篇

文王世子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引仲尼曰闻之为
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
乎周公优为之郑康成训于读为迂迂犹广也大也后
之说经者多傅会之孔疏则以为周公之益君于身优
饶于德广大而黄敏求 陈祥道
方悫则或以为周公委
曲其身以正其君或以为迂身非直躬或以周公抗世
子法为致曲是皆不衷于理夫周公摄政时成 (第 9b 页)
尺有咫。太史公云肃慎之矢长尺有咫是也。其不可混而为一明矣。而后儒往往认咫为尺。故所论周尺。辄失之短。 (陈祥道
据礼记王制。古以周尺八尺为步之文。蔡元定据周礼典瑞璧羡起度之文。俱谓周用十寸八寸两等尺。然径八寸袤十 …… (第 371H 页)
一寸二分有奇。吾未知失之太短者。荀尺耶抑自道耶。若曰姬周制作。仍用夏尺。而不用周尺。则于是乎周尺为无 用之
赘疣。而虞 …… (第 371H 页)
稷之名也乎。又曰以其高大。故为五谷之长。夫稷之为五谷之长。特以秦汉以前饭稻之风未盛。唯有黍粟为上下通 用之
食。而黍以酿酒。粟供饔飧。此稷所以为五谷 (第 37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