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
花下三月自徐州移知湖州按先生作张氏园亭记云
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 宋登
舟三宿而至是年四月二
十九日到湖州任王子立子敏皆从先生作子立墓志
云子立子敏皆从余学于吴兴学道日进东 (第 11a 页)
  灵壁张氏园亭记(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勌厌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
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馀浸以为陂池取
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茨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
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
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

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 宋登
舟三宿而至其下肩与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
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
通判府君始家 (第 11a 页)
 官舍而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
 杏花下三月自徐州移知湖州按先生作张氏园亭
 记云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 宋登
舟三宿而至其记
 乃三月二十七日所作乃知三月移湖州明矣是年
 以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任作送通教大师还杭 (第 69b 页)
   严陵汪氏家谱序

周之文盛矣在春秋时周礼在鲁故鲁为文献国及秦
火之后废亡略尽所仅存者自五经左传之外无闻焉
以太史公之传迄不能自有所论载盖慎之也况去今
又千五百载之久者乎吾读严陵汪氏家谱未尝不叹
其记述之远且详也盖汪氏出于鲁成公之次子汪其后遂
以汪为氏有名锜者以童子死于郎之战与孔子同时见于
礼记其来邈矣而其子孙自汪以下咸述其字名官位寿年
坟墓所在他若墓中之铭朝廷之命为汪氏出者咸无所遗

历秦汉以下至于今七十有馀世粲如目见而耳受此不
惟过乎太史公天下之述姓氏者未有若斯之备者也岂周
公之子孙固多文哉虽然汪固祖周公南方之汪自越公
华而大著越公之后以诗书起家而显于 宋登
政府列侍
从者不可胜数其盛固异于他族矣宜其谱之修非他
族所能比也然谱者记其名以传不亡其先之义也而君 (第 62a 页)
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左绝交论把臂之英神潘岳/诔苟莫开怀于何不至 传祝史昭信于鬼 无愧)
(辞 宋登
乐府歌礼无爽物信靡愧辞碑何晏景福殿赋/其结构则修梁彩制 王褒善行寺 四禅灾起鸽影)
(传辉潘曰紫 (第 61b 页)
 兰皋亭(本集张氏园亭记略云道京师而东凡八百/里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中修竹森)
 (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因汴之馀浸以为池予由 宋/登
舟三宿而至其下张氏之子硕求文记之张氏世)
 (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君始为此/园作兰皋之亭 (第 4a 页)
 官舍而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

 杏花下三月自徐州移知湖州按先生作张氏园亭
 记云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 宋登
舟三宿而至其记
 乃三月二十七日所作乃知三月移湖州明矣是年
 以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任作送通教大师还杭 (第 17b 页)
   王北山都諌五十寿序

天子崇文覃飞龙之治群公式叙修振鹭之仪清问不辍
于临轩敷奏时勤夫佩笔我北山王公以台諌第一首简
宸衷唐识李峤称为才子 宋登
苏轼选在正人而公以不
世之才际有为之日方骑羊之岁李泌谈棋迨蔚豹之时 (第 11b 页)
  丰城涂氏族谱序
古者姓氏皆著地望如王则太原琅琊李则赵郡陇西
崔则清河卢则范阳之类是也自中正之官不设左户
之藏不备而肉谱之学世不复讲姓氏散于天下所在
而有不复土著所谓郡望者特空名尔惟涂一姓望于

南昌而其族姓亦特盛于所望之地今犹古也唐以前
未有显者至南唐有涂廙者补豫章志涂姓于此乃昉
见于载籍在 宋登
进士第者有天明有正胜有埙元有
溍生皆洪抚间人一郡皆古豫章也入国朝以来涂姓
发身科第列官中外者比宋元为 (第 11a 页)
 (襁织缕为之广八寸长尺二/以约小儿于背上负之而行)路不拾遗(史记子产为/相三年门不)
 (夜关道不拾遗后汉书 宋登
为/颍川太守市无二价道不拾遗)汲黯(史记河内失火/延烧千馀家上) (第 10b 页)
者也师姓李氏世为临川人父讳某字 叔阳登
宋某年
进士第尝教授福王宫云

  芝山文惠观记

  芝山文惠观者因重修长沙吴文惠王之庙而作也初 (第 8b 页)
  严陵汪氏家谱序
周之文盛矣在春秋时周礼在鲁故鲁为文献国及秦火之
馀废亡略尽所仅存者自五经左传之外无闻焉以太史公之
传迄不能自有所论载盖慎之也况去今又千五百载之久
者乎吾读岩陵汪氏家谱未尝不叹其纪述之远且详也盖
汪氏出于鲁成公之次子汪其后遂以汪为氏有名锜者以
童子死于郎之战与孔子同时见于礼记其来邈矣而其子
孙自汪以下咸述其字名官位寿年坟墓所在他若墓中之
铭朝廷之命为汪氏出者咸无所遗历秦汉以下至于今七

十有馀世粲如目见而耳受此不惟过乎太史公天下之述
姓氏者未有若斯之备者也岂周公之子孙固多文哉虽然
汪固祖周公南方之汪自越公华而大著越公之后以诗书
起家而显于 宋登
政府列侍从者不可胜数其盛固异于它
族矣宜其谱之脩非它族所能比也然谱者记其名以传不
亡其先之义也而君子 (第 9b 页)
周霸,贾嘉,牟长 ,宋
登,尹敏。皆欧阳尚书。
牟融,张驯,蔡邕。大夏侯尚书。
史记儒林传。伏生故为秦博士。文帝时。闻伏生能 …… (第 324H 页)
 顾炎武曰。志自云此所述者。本之刘歆七略。不知中古文。即安国所献否。及王莽末。遭赤眉之乱。焚烧无馀。
后汉书儒林传。欧阳生八世孙歙。世其业。官至大司徒。授济阴曹曾。又陈留陈弇。亦授欧阳尚书于司徒鸿。又牟长习欧阳尚书。著尚书章句。 又宋
登传欧阳尚书。又张驯传大夏侯尚书。与蔡邕共定六经文字。又尹敏字幼季。初习欧阳尚书。后受古文。
又汝南 (第 325L 页)
傅。冯宾鲁人。为博士。欧阳歙(见通考)授礼震曹曾。礼震曹曾授子祉。曹祉,(俱见通考)牟长,(见通考) 宋登,(见通考)
桓荣,(见本传或通谱)牟融,(见通考)张驯,(见通考)三良,(见后汉本传或通谱)朱子,(已见上)蔡沈 (第 452H 页)
有刻本行世,故大正得据以入奏也。然是时奉旨,但送中书。按坡 作《张氏园亭记》:〔余自徐州移守吴兴,由 宋登
舟,三日而至。〕正是三月二十七 日所作,而大正即以是日掇《湖州谢表》劾奏。盖三月初奉有移守湖州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