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诗张华表曰按汉魏所用虽诗
章辞异兴废随时至其韵逗曲折并系于旧一皆因袭
不敢有所改也九年荀勖典乐使郭夏 宋识
造正德大
豫之舞改魏昭武舞曰宣武舞羽籥舞曰宣文舞江左
之初典章堙紊贺循为太常卿始有登歌之乐大宁末
(第 13a 页)
     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
     宿本十七曲朱生 宋识
列和等复合之为
     十三曲其后晋荀勖又采旧辞施用于世 (第 1a 页)
     宋书乐志曰晋武帝泰始九年荀勖典知

     乐事使郭琼 宋识
等造正德大豫之舞而
     勖及傅玄张华又各造舞歌咸宁元年诏
     定祖宗之号而庙乐同用正德大 …… (第 7a 页)
     后舞为宣烈之舞何承天三代乐序云晋
     正德大豫舞盖出于汉昭容礼容乐然则
     其声节有古之遗音焉晋使郭琼 宋识
     造正德大豫舞初不言因革昭业等两舞
   (第 12b 页)
  又
繁露深察名号篇云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
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又
云民之性如茧如卵卵侍覆而为雏茧待缲而为丝
性待教而为善余少而服膺谓其析理精妙可以会
通孟荀二家之说非有宋诸儒可几及也今年八十
再读此书證之弱冠时所见不大缪余每劝学者通
经先汉而后唐 宋识
者当不河汉其言
  跋吴越春秋
余十五六喜读吴越春秋流观伉侠奇诡之言若苍 (第 4a 页)
    鱼丽之三雅者相和歌之道也本一部魏明
    帝分为二部更递夜宿始十七曲魏晋之世
    朱生(善琵/琶) 宋识(善击/节)
列和(善吹/曲)等复为十三
    曲自短歌行以下晋荀勖采撰旧诗施用以
    代汉魏故其数广焉
  …… (第 17a 页)
苍有武德舞之歌未必用之
大抵汉魏之世舞诗无闻至晋武帝泰始九年荀勖曾
典乐更文舞曰正德武舞曰大豫使郭夏 宋识
为其舞 (第 48a 页)
  太史印谱序

予尝悼字有戴侗六书故而四目之文始凿矣幸不凿
者存颉之十五篇字凡百四十为篆籀本叉不幸为分
韵所凿字有创入者矣如镑铲鋫锯灶入钟鼎泀𦨵浉
䭀又续入图经隐诀诸书四目氏之法至此诚一厄矣
齐郡太史子玄氏博古如子产识字如子云尝续注爰
历埤雅是编则汉魏晋唐官私印文也摹印在八体之
一则是编去古为近然吾观汉文多简古虽篆亦与𨽻
等无枝脚之蔓及观唐文宋文皆有衍出于缪者岂汉

文去古尚近而唐宋去之日远日缪耶抑汉士识字
者多而唐 宋识
字者少耶吾于子玄问之子玄曰马援
武材也上书言伏波印文之说下大司空正郡国印章
则先生云汉传识字者多信矣 (第 5b 页)
琴琶造此法岂用蓬莱海上
舣棹万里求成连妙得伶伦律吕玄中玄粤从东都官
大予洛阳焚烧到钟簴杜夔柴玉各有主 宋识
击节馀
歌舞西朝荀勖亲校来杜夔旧律多不谐阮咸却趋太
乐论新律乐节高厉民风哀当时谓咸神解勖暗解土
中玉 (第 39a 页)
 (始二年诏郊祀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而巳使傅玄为之词云)张华
 (晋乐志使郭夏 宋识
等造正德/大豫二舞其乐章张华所作)庭万(诗弼风简兮篇/公庭万舞公羊) (第 12b 页)
诗张华表曰按汉魏所用虽诗
章辞异兴废随时至其韵逗曲折并系于旧一皆因袭
不敢有所改也九年荀勖典乐使郭夏 宋识
造王德大
豫之舞改魏昭武舞曰宣武舞羽籥舞曰宣文舞江左
之初典章堙紊贺循为太常卿始有登歌之乐大宁末
(第 16a 页)
制。兼似两制者,谓之秦汉,盖谓通用秦汉之法。(《通典》一百四十四)

  魏晋之世,有孙氏善歌旧曲, 宋识
善击节唱和,陈左善清歌,列和善吹笛,郝素善弹筝,朱生善琵琶,虽伯牙之妙手,吴姬之奇声,何以加之!人若
用,虽诗章辞异,兴废随时,至其韵逗曲折,并系于旧,一皆因袭,不敢有所改也。」九年,荀勖典乐,使郭夏、 宋识
造《正德》《大豫》之舞。改魏《昭武舞》曰《宣武舞》,羽龠舞曰《宣文舞》。江左之初,典章堙紊,贺循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