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三公井赞 吴廷举
苍梧会府雄峙南边东山之麓下有源泉东泉姚公崇
相后裔简在帝心总督粤地惟 时总镇郑公 其人干城
重托心膂良臣总戎朱公王侯阀阅铃阁运筹虎符龙
节三公仗钺先后光临中外异秩彼此同心近念梧人
远 (第 2b 页)
苍梧会府雄峙南边东山之麓下有源泉东泉姚公崇
相后裔简在帝心总督粤地惟 时总镇郑公 其人干城
重托心膂良臣总戎朱公王侯阀阅铃阁运筹虎符龙
节三公仗钺先后光临中外异秩彼此同心近念梧人
远 (第 2b 页)
题胡刚简考功印纸后
右刚简胡公考功印纸一卷得不与出身以来文字同
时追毁若端平追复赠官朝奉当由至元初悉上送官
今不知在亡矣大德丙午余客洪泮 时缙云郑公 潜昭
提学江右三山王澧翁适刘公馆中胡杨自立以此卷
属余求公一言遂并得王诗语各有意去之二十五年 (第 2b 页)
右刚简胡公考功印纸一卷得不与出身以来文字同
时追毁若端平追复赠官朝奉当由至元初悉上送官
今不知在亡矣大德丙午余客洪泮 时缙云郑公 潜昭
提学江右三山王澧翁适刘公馆中胡杨自立以此卷
属余求公一言遂并得王诗语各有意去之二十五年 (第 2b 页)
言𥳑当。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条畅。四者之中。条畅当为第一。优游当次之。
康节视富郑公做小儿样。当 时郑公 身都将相。威慑华夷。而康节以布衣能如此。即孟子视大人则藐之底意想。
尹和靖年二十。方登先生之门。被教 (第 375H 页)
康节视富郑公做小儿样。当 时郑公 身都将相。威慑华夷。而康节以布衣能如此。即孟子视大人则藐之底意想。
尹和靖年二十。方登先生之门。被教 (第 375H 页)
愿 殿下毋或少忽。 上曰。辞令或过。勉戒甚至。可不留意。
初四日。与同僚劄请召还右赞成郑齐斗。
时郑公 以宿德耆儒。闻变造朝。再登筵席。旋即留章径还。公遂与同僚陈劄。申白驹之义。勉缁衣之诚。 上嘉纳。
(第 363L 页)
初四日。与同僚劄请召还右赞成郑齐斗。
时郑公 以宿德耆儒。闻变造朝。再登筵席。旋即留章径还。公遂与同僚陈劄。申白驹之义。勉缁衣之诚。 上嘉纳。
(第 363L 页)
是岁在宜宁别墅。(先生以正自守。不肯迎合时好。坐是多蹇滞。栖迟州郡不恤也。及至投閒置散。嚣然自得。日必夙兴。静坐一室。劬书自娱。手不释卷。)
十四年(我 宣祖十九年)丙戌(先生四十七岁)
是岁还咸安故里。○七月子汝柍生。○冬寒冈郑公为邑宰。相与议修社稷坛事。 (时郑公 以旧坛制度迫隘。封壝倾倒。属伯氏副正公干其事。先生与之营度料理。无不详备。)
十五年(我 宣祖二十年 …… (第 77L 页)
三月。手书朱子感兴诗一帙藏于家。(篇下有退陶先生序与跋。)○四月与金柏岩,权南川游愚叟洞自远堂。(权公后臣所构。)○五月哭西厓柳公。(有挽章)○六月为郑寒冈书安东府莲亭所揭松斋,退溪两先生诗板。(按郑公诗板跋。略曰退陶李先生以其叔父松斋公为本府日。有诗于亭。二十年而来过则亭既移而为堂。遂叙事和韵。以记其实。今七十载矣。堂构屡变。又经乱离。两诗俱无见。岂不为斯堂一欠哉。吴大源沄。松斋外裔也。倩笔揭壁以存旧赏云。○ 时郑公 为府伯。)○秋往省咸安先茔。(乡士友六十馀人。盛张慰宴于俭岩之川边。)还到宜宁。游白岩旧基。(宜乡人 (第 80H 页)
十四年(我 宣祖十九年)丙戌(先生四十七岁)
是岁还咸安故里。○七月子汝柍生。○冬寒冈郑公为邑宰。相与议修社稷坛事。 (时郑公 以旧坛制度迫隘。封壝倾倒。属伯氏副正公干其事。先生与之营度料理。无不详备。)
十五年(我 宣祖二十年 …… (第 77L 页)
三月。手书朱子感兴诗一帙藏于家。(篇下有退陶先生序与跋。)○四月与金柏岩,权南川游愚叟洞自远堂。(权公后臣所构。)○五月哭西厓柳公。(有挽章)○六月为郑寒冈书安东府莲亭所揭松斋,退溪两先生诗板。(按郑公诗板跋。略曰退陶李先生以其叔父松斋公为本府日。有诗于亭。二十年而来过则亭既移而为堂。遂叙事和韵。以记其实。今七十载矣。堂构屡变。又经乱离。两诗俱无见。岂不为斯堂一欠哉。吴大源沄。松斋外裔也。倩笔揭壁以存旧赏云。○ 时郑公 为府伯。)○秋往省咸安先茔。(乡士友六十馀人。盛张慰宴于俭岩之川边。)还到宜宁。游白岩旧基。(宜乡人 (第 80H 页)
上寒冈先生
上寒冈先生(丙午)
上月川赵城主(穆)
答吕城主(大老)
与郑辉远(甲寅○ 时郑公 上疏逮狱)
答朴叔彬(而章○丙辰)
答蓝溪书院儒生(辛亥)
与权方伯(盼○甲寅)
上寒冈先生(丙午)
上月川赵城主(穆)
答吕城主(大老)
与郑辉远(甲寅○ 时郑公 上疏逮狱)
答朴叔彬(而章○丙辰)
答蓝溪书院儒生(辛亥)
与权方伯(盼○甲寅)
。萧寺会话。执事有约。下示日期。敢不乐赴。青眼相开。当在近日。如期美人。心不自定。
与郑辉远(甲寅○ 时郑公 上疏逮狱)
人间祸福。皆亦有数。自取之厄。有谁咎哉。始闻公之事。令人罔措。事机迟延。必蒙天鉴。唯此祝 (第 111H 页)
与郑辉远(甲寅○ 时郑公 上疏逮狱)
人间祸福。皆亦有数。自取之厄。有谁咎哉。始闻公之事。令人罔措。事机迟延。必蒙天鉴。唯此祝 (第 111H 页)
。表里和应。泮儒金范甲发通三南。俾搜罚善类。而逆臣赵德邻继设凶疏。将以诬逼不敢言之地。收一路名帖。于 时郑公
讳相詹。毅然不挠。戒敕子侄朋友。俾不相关。群丑恚甚。因加公逆名。而刊籍停举。公一门无免者。公嘻曰吾辈 (第 214H 页)
国朝名臣柳希春,郑经世。犹且荐而授之。伊后未有继之者。请改。铨曹亦以格例陈达。递。五月。又特授都宪。 时郑公
存谦为铨长。以来湖公通国子长。而三望皆纯色也。于是。贼臣厚谦怒其偏。媒糵百端。目之以清流。祸遂作。会 (第 308H 页)
代表三万五千馀言。乙巳。中司马。丙午。捷增广文科。以不诣政府选。坐忤首相柳永庆。至戊申。始入假注书。 时郑公
昌衍掌选府。荐公除春坊兼说书。古制翰注弘正兼是职。权知正字之兼。自公始。即参下最清望也。寻入翰院。历 (第 376H 页)
筵中。问谁可为者。公曰。大臣之职。以人事君。臣已有所进之人。不敢更对。 上问谁也。曰。顷以郑某为对。 时郑公
以辅德。当赴沈馆从 东宫。公启请留之。遂自堂下擢授。其明年。又升拜关西伯。
郑阳坡为公所推毂。四十后 (第 373H 页)
郑阳坡为公所推毂。四十后 (第 373H 页)
道中记所见
赠安伯恭(崇俭)
泛舟
寄柳季华(𥘼)
读己卯遗事
以桔梗送郑愚伏 (时郑公 保繁金吾)
嘲白鸥
秋夜即事。次张持国(维)韵。
山村
赠僧
送崔大容
赠安伯恭(崇俭)
泛舟
寄柳季华(𥘼)
读己卯遗事
以桔梗送郑愚伏 (时郑公 保繁金吾)
嘲白鸥
秋夜即事。次张持国(维)韵。
山村
赠僧
送崔大容
风烟。
读己卯遗事
尧舜吾君莫大功。知几亦是圣贤风。若云宠遇方隆重。那得谗生一夜中。
以桔梗送郑愚伏 (时郑公 保繁金吾)
内黄外白兼文质。始苦终甘贯险夷。欲寄先生尝此菜。恐烦倍忆在山时。(或作外黄内白)
嘲白鸥 (第 401L 页)
读己卯遗事
尧舜吾君莫大功。知几亦是圣贤风。若云宠遇方隆重。那得谗生一夜中。
以桔梗送郑愚伏 (时郑公 保繁金吾)
内黄外白兼文质。始苦终甘贯险夷。欲寄先生尝此菜。恐烦倍忆在山时。(或作外黄内白)
嘲白鸥 (第 401L 页)
,承周,承勋。一女安鱼变。承先之子昌言奉公后。能治石以图永久。可尚也。铭曰。
若昔道隆。儒雅登崇。维 时郑公。 拔萃群工。神清学充。识达材通。启沃圣功。密勿昭融。康庄未穷。今古馀恫。显刻幽宫。永阐遗风。
墓表[安 (第 260H 页)
若昔道隆。儒雅登崇。维 时郑公。 拔萃群工。神清学充。识达材通。启沃圣功。密勿昭融。康庄未穷。今古馀恫。显刻幽宫。永阐遗风。
墓表[安 (第 260H 页)
之于尤丈。其成嫌隙已深。则甲寅以后之必欲致之于死者。其渐久矣。噫。其毒哉。
己亥夏。 孝宗大王升遐。 时郑公 太和以首相议 王大妃服制于尤丈。尤丈据贾疏体而不正之说。定为期年之制。盖 大妃先服 昭显世子丧三年。 (第 246H 页)
己亥夏。 孝宗大王升遐。 时郑公 太和以首相议 王大妃服制于尤丈。尤丈据贾疏体而不正之说。定为期年之制。盖 大妃先服 昭显世子丧三年。 (第 246H 页)
直。不为盛陈。乃但明其冤而已。台谏当拿鞫。乃再三陈达。至寝成命。谤议纷然。久而未已。夏。拜吏曹参议。 时郑公
载嵩为铨长。任事者欲间执政。权劝其引金万重为右侍。郑公不听。竟用公以自助。一日公就郑公。郑公问曰。吾 (第 542H 页)
。公素以有气义称。乃慨然发愤曰。 国家板荡。未知存亡。凶徒作乱至此耶。密谋举事。欲求有人望者为大将。 时郑公
陷于贼。脱身窜伏。道遇崔配天,池达源。皆同志者也。相与急趋公家。公大喜出迎。倾身事之。姜文佑及钟城府 (第 491L 页)
弟从之而讨论焉。公不敢以人师自处。而邑中多士人。公倡之也。己未。中司马第二名。癸亥反正后。始入泮宫。 时郑公
晔为祭酒。 上问贤关之尤者。郑公遂以公对。甲子之变。 大驾驻跸公山。贼既平。即行在设庭试。公以布衣扈 (第 510L 页)
次韵丁县令诗(南大川石壁刻一绝曰。万古经过地。山川几换名。从今多岁月。谁记此金城。嘉靖戊申秋。县令丁玉精。)
刻诗岩下赋
怪石
鹤鸣生日
金益亨言。渠少时受学于郑玄谷百昌。其 时郑公 寓居杨根江上。任疏庵叔英,李泽堂植俱斥于时。居止相近。从游甚乐。唱酬篇什。溢于几案云。余闻而感焉。使
刻诗岩下赋
怪石
鹤鸣生日
金益亨言。渠少时受学于郑玄谷百昌。其 时郑公 寓居杨根江上。任疏庵叔英,李泽堂植俱斥于时。居止相近。从游甚乐。唱酬篇什。溢于几案云。余闻而感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