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此金朝典秩之大槩也
国亡以来汴之宫室毁撤扫地顾惟兹庙以贮储得岿
然独存皇朝中统五年夏四月诏河南前宣抚 张子良 撤
焉以北浮御河入燕就为今之太宫从堂议也据正隆
己卯至今甲子以历考之适百有六年也识者异之且
今初建燕 (第 20a 页)
国亡以来汴之宫室毁撤扫地顾惟兹庙以贮储得岿
然独存皇朝中统五年夏四月诏河南前宣抚 张子良 撤
焉以北浮御河入燕就为今之太宫从堂议也据正隆
己卯至今甲子以历考之适百有六年也识者异之且
今初建燕 (第 20a 页)
新物态日月老天公刘徵伯祥七岁被旨赋凤
凰来仪新恩 张汉臣 世杰五六岁亦召入赋元
妃素罗扇画梅云前村消不得移向月中栽其
后常隐居不出馀三人者皆无可称 (第 20b 页)
凰来仪新恩 张汉臣 世杰五六岁亦召入赋元
妃素罗扇画梅云前村消不得移向月中栽其
后常隐居不出馀三人者皆无可称 (第 20b 页)
及纠者也其它事迹舛误
如仁宗庄懿皇后䘚于仁宗朝未尝尊为皇太后吾也
而围益都从木华黎之弟带孙非从木华黎 张子良 来
归因元帅察罕非因阿术段直为泽州长官在太祖朝
非世祖朝皆谬戾之显然者
问元史多用投下字似是部落之称 (第 15a 页)
如仁宗庄懿皇后䘚于仁宗朝未尝尊为皇太后吾也
而围益都从木华黎之弟带孙非从木华黎 张子良 来
归因元帅察罕非因阿术段直为泽州长官在太祖朝
非世祖朝皆谬戾之显然者
问元史多用投下字似是部落之称 (第 15a 页)
跋道园类稿
碑志之文近于史者也而其家持行状乞文者未必通
知旧章秉笔者承其讹而书之遂为文章之玷虞伯生
撰鲍君实墓志云从其家得宋艺祖赐其先世忠壮公
君福铁券文则因钱元瓘之所请而赐也又云君福从
元瓘归宋自以其国贡赋无蓺尽焚其籍令有司别具
中法以进按吴越纳土者忠懿王俶非文穆王元瓘也
文穆薨于后晋天福中与宋邈不相及铁劵之说亦不
可信矣又撰张宣敏公神道碑云岁戊戌因大帅河南
忠武王阿术以归国朝考阿术卒于至元二十四年年
五十四则太宗戊戌之岁阿术仅五岁耳何不考至此
后读元史察罕传云岁戊戌授马步军都元帅率诸翼
军攻拔滁寿泗等州乃悟 张子良 本因察罕以降察罕
亦封河南王谥忠宣后人误以为阿术伯生不察而书
之元史 (第 12a 页)
子良 传又因伯生文而书之殊愦愦矣道园能
古文而未究心史学故有此失
跋金华黄先生集
曩在都门从友人借读 (第 12a 页)
碑志之文近于史者也而其家持行状乞文者未必通
知旧章秉笔者承其讹而书之遂为文章之玷虞伯生
撰鲍君实墓志云从其家得宋艺祖赐其先世忠壮公
君福铁券文则因钱元瓘之所请而赐也又云君福从
元瓘归宋自以其国贡赋无蓺尽焚其籍令有司别具
中法以进按吴越纳土者忠懿王俶非文穆王元瓘也
文穆薨于后晋天福中与宋邈不相及铁劵之说亦不
可信矣又撰张宣敏公神道碑云岁戊戌因大帅河南
忠武王阿术以归国朝考阿术卒于至元二十四年年
五十四则太宗戊戌之岁阿术仅五岁耳何不考至此
后读元史察罕传云岁戊戌授马步军都元帅率诸翼
军攻拔滁寿泗等州乃悟 张子良 本因察罕以降察罕
亦封河南王谥忠宣后人误以为阿术伯生不察而书
之元史 (第 12a 页)
子良 传又因伯生文而书之殊愦愦矣道园能
古文而未究心史学故有此失
跋金华黄先生集
曩在都门从友人借读 (第 12a 页)
导江小川三千发源滥觞其必不然我作铭诗述刘
宗之先祝公眉寿而保鲁为忠孝无穷之传
归德府总管范阳张公先德碑
范阳 张公汉臣 遣其参佐陈玠李侃侯㺹自曹南走书 (第 6a 页)
币及予于顺天书谓予曰 子良 不敏爰自束发以良家
子𨽻军籍转战南北将四十年冯藉先世积善之旧生
还乡国乃辛丑某月得用侯伯之服 (第 6b 页)
之礼展省坟墓考
之令甲诸仕及通贵庙与墓俱有碑应用螭首龟趺之
制窃不自揆度思得文士之见信于人者撰述之以侈
光宠以昭前人以俟百世之下维吾子惠顾之曩予在
大梁承乏左曹之都司壬辰之围外援阻绝危急存亡
朝不及夕或有言宿州节度宗室众僧奴之幕客 张子
良
由间道赍奏牍至者都堂趋召问所以来公为言国
用安自连水来归纠合义徒刑牲歃血誓为勤王之举
以游骑旁午跬步 (第 6b 页)
千里无敢进奏者 子良 感激自奋独
与裨将张平夜行昼伏间关百死乃今曕拜京阙 (第 7a 页)
宗之先祝公眉寿而保鲁为忠孝无穷之传
归德府总管范阳张公先德碑
范阳 张公汉臣 遣其参佐陈玠李侃侯㺹自曹南走书 (第 6a 页)
币及予于顺天书谓予曰 子良 不敏爰自束发以良家
子𨽻军籍转战南北将四十年冯藉先世积善之旧生
还乡国乃辛丑某月得用侯伯之服 (第 6b 页)
之礼展省坟墓考
之令甲诸仕及通贵庙与墓俱有碑应用螭首龟趺之
制窃不自揆度思得文士之见信于人者撰述之以侈
光宠以昭前人以俟百世之下维吾子惠顾之曩予在
大梁承乏左曹之都司壬辰之围外援阻绝危急存亡
朝不及夕或有言宿州节度宗室众僧奴之幕客 张子
良
用安自连水来归纠合义徒刑牲歃血誓为勤王之举
以游骑旁午跬步 (第 6b 页)
千里无敢进奏者 子良 感激自奋独
与裨将张平夜行昼伏间关百死乃
忠义录序
呜呼天下之生久矣乱亡之国代有而忠义之士靡国
无之盖天地降衷君臣大分亘万世而不泯者也故开
国之君其待亡国之臣抗命仇已者虽杀之而未尝不
嘉其节卖降输国者虽赏之而未尝不愧其行所以旌
义劝忠惩委质而怀二心立垂世之大法也往者宋历
告终我朝神武方兴兵威所加望风稽首然一时仗节
死义以为其主者往往而有之后秉史笔者固不得废
时平事息三纪于兹微者将弗遂湮灭乎吾友 张子良
慷慨好义者也于是博采旁搜传信覈真凡得死节之
士八十有七人女子四人焉所录虽前朝之臣而著民
彝辅世教固亦 (第 1b 页)
呜呼天下之生久矣乱亡之国代有而忠义之士靡国
无之盖天地降衷君臣大分亘万世而不泯者也故开
国之君其待亡国之臣抗命仇已者虽杀之而未尝不
嘉其节卖降输国者虽赏之而未尝不愧其行所以旌
义劝忠惩委质而怀二心立垂世之大法也往者宋历
告终我朝神武方兴兵威所加望风稽首然一时仗节
死义以为其主者往往而有之后秉史笔者固不得废
时平事息三纪于兹微者将弗遂湮灭乎吾友 张子良
慷慨好义者也于是博采旁搜传信覈真凡得死节之
士八十有七人女子四人焉所录虽前朝之臣而著民
彝辅世教固亦 (第 1b 页)
也厚矣乡人子
弟听其言师其行岂不足为一乡之善士哉故为序次
其说使揭于堂上以为记
笔妙轩记
吴兴 张子良 居京师以善制笔得名予始未识也永乐
中予乡友刘选预脩大典在馆阁每求笔于 (第 7b 页)
子良 予得
用之甚适意因是亦往往求之遂与相识予性拙不善 (第 7b 页)
书而人事酬酢有不能已者赖 子良 之笔稍有可观然
予之拙亦终不能精也其后予居北京而 (第 8a 页)
子良 亦来北
京北京之制笔者亦皆让其能然予不见者久矣今年
忽造予以其笔妙卷求题予不及见予子秬为受之乃
作七 (第 8a 页)
言近体诗题其上踰数日 子良 复来见予曰幸有
名在官府当朝夕供事不得数拜庭下今以疾代将还
吴兴笔妙轩者众人之所命也昨辱为赋诗然鄙意 …… (第 8a 页)
光远有耀也予谓笔之用大矣观夫
韩文公所作毛颖传可考也则制笔者之有功于世岂
他艺可及哉宜其见重于士大夫 子良 制笔之妙固已
久知于世士大夫得其助者非独予也则予题是轩岂
能爱于言哉昔罗隐喜笔工苌凤谓之曰吾当助子取 …… (第 8b 页)
子良 之笔益精则名益著人之求笔者孰能舍是而他
适哉笔妙之轩将益有闻于天下矣若有其名而怠其
事则是轩也将不晦 (第 9a 页)
矣乎故为序如此既以勉 子良 亦
以发诸公之兴云
大原别墅记
大原别墅者今泷水令龙泉袁铭用儆家食时所营也
袁氏世居长□为故家 (第 9a 页)
弟听其言师其行岂不足为一乡之善士哉故为序次
其说使揭于堂上以为记
笔妙轩记
吴兴 张子良 居京师以善制笔得名予始未识也永乐
中予乡友刘选预脩大典在馆阁每求笔于 (第 7b 页)
子良 予得
用之甚适意因是亦往往求之遂与相识予性拙不善 (第 7b 页)
书而人事酬酢有不能已者赖 子良 之笔稍有可观然
予之拙亦终不能精也其后予居北京而 (第 8a 页)
子良 亦来北
京北京之制笔者亦皆让其能然予不见者久矣今年
忽造予以其笔妙卷求题予不及见予子秬为受之乃
作七 (第 8a 页)
言近体诗题其上踰数日 子良 复来见予曰幸有
名在官府当朝夕供事不得数拜庭下今以疾代将还
吴兴笔妙轩者众人之所命也昨辱为赋诗然鄙意 …… (第 8a 页)
光远有耀也予谓笔之用大矣观夫
韩文公所作毛颖传可考也则制笔者之有功于世岂
他艺可及哉宜其见重于士大夫 子良 制笔之妙固已
久知于世士大夫得其助者非独予也则予题是轩岂
能爱于言哉昔罗隐喜笔工苌凤谓之曰吾当助子取 …… (第 8b 页)
子良 之笔益精则名益著人之求笔者孰能舍是而他
适哉笔妙之轩将益有闻于天下矣若有其名而怠其
事则是轩也将不晦 (第 9a 页)
矣乎故为序如此既以勉 子良 亦
以发诸公之兴云
大原别墅记
大原别墅者今泷水令龙泉袁铭用儆家食时所营也
袁氏世居长□为故家 (第 9a 页)
赋棕扇三首
夜叉狞恶挟飞廉驱逐蚊蝇号令严更得此君遭柄用
少宽其帝正司炎爽邦自可询黄发除虐何妨奋紫髯
髡首剥肤依见笑庶令人免汗流沾
剪叶裁绡价亦廉面虽洼椭性方严谡然绮席风生细
忘却昆山火势炎无事笑谈胜麈尾有时惊诧捋龙髯
发皆上指君知否恨杀青蝇到处沾
清臞仙相伯夷廉火正闻风自解严倒著渔蓑能御湿
伛为鲐背肯趋炎相看似隔年前面一笑还掀尺许髯
伴我纳凉供雅具不妨席上雨来沾
题鄜州 张使君汉臣 母贞节诗卷
孀亲凛凛柏舟风自幼崭然已不同涵养果能成令器
激扬应亦待诸公在官美绩传身后颂德佳章满轴中 (第 21b 页)
夜叉狞恶挟飞廉驱逐蚊蝇号令严更得此君遭柄用
少宽其帝正司炎爽邦自可询黄发除虐何妨奋紫髯
髡首剥肤依见笑庶令人免汗流沾
剪叶裁绡价亦廉面虽洼椭性方严谡然绮席风生细
忘却昆山火势炎无事笑谈胜麈尾有时惊诧捋龙髯
发皆上指君知否恨杀青蝇到处沾
清臞仙相伯夷廉火正闻风自解严倒著渔蓑能御湿
伛为鲐背肯趋炎相看似隔年前面一笑还掀尺许髯
伴我纳凉供雅具不妨席上雨来沾
题鄜州 张使君汉臣 母贞节诗卷
孀亲凛凛柏舟风自幼崭然已不同涵养果能成令器
激扬应亦待诸公在官美绩传身后颂德佳章满轴中 (第 21b 页)
而况子之于亲一气
流通僾然常若有见于声容者乎是故金氏名轩之意
也以逊持卷轴相示为书其后而归之
送 张汉臣 医师归苏城序
洪武纪元二年之春中台御史李公奉旨按治于吴风
采肃然吏民率职乃三月癸卯行县至昆山甫下车中 (第 18b 页)
流通僾然常若有见于声容者乎是故金氏名轩之意
也以逊持卷轴相示为书其后而归之
送 张汉臣 医师归苏城序
洪武纪元二年之春中台御史李公奉旨按治于吴风
采肃然吏民率职乃三月癸卯行县至昆山甫下车中 (第 18b 页)
屈者为鬼。此以一气言也。章句之以气释鬼神者既如此。语类之敷衍章句之意者。又若是之明白。似更无疑。惟是 张子良
能之说。说得尤精。而朱子又以为良能。是往来屈伸。乃理之自然。泛看则所谓良能似全指理。而谓鬼神即二气之 …… (第 131H 页)
备言四然之界路。而以此能然者。并列为理之一名目矣。第此理之著见于能如此之上者。是非指谓理之能然者耶。 张子良 能之云。实出 (第 132L 页)
子良 能之训者。盛谕诚然。然孟子所谓良能。是人心本然之理云者。 (第 132L 页)
备言四然之界路。而以此能然者。并列为理之一名目矣。第此理之著见于能如此之上者。是非指谓理之能然者耶。 张子良 能之云。实出 (第 132L 页)
子良 能之训者。盛谕诚然。然孟子所谓良能。是人心本然之理云者。 (第 132L 页)
二气之良能。良是自然之谓也。能是行用之谓也。寒暑昼夜之迭为行
用是气。而其所以自然底是理也否。
良是本然之善也。能是堪任之称。盖屈伸者阴阳之气也。而其能屈能伸者阴阳之才也。理之妙用也。
阴阳之灵之为鬼神。其义可得闻欤。
灵者神明之称。朱子因 张子良 能之说而更说个灵字。盖良能则就用上说。灵则兼体用说。阴阳非鬼神也。阴阳中自有个神明底物事。乃鬼神也。 (第 208L 页)
用是气。而其所以自然底是理也否。
良是本然之善也。能是堪任之称。盖屈伸者阴阳之气也。而其能屈能伸者阴阳之才也。理之妙用也。
阴阳之灵之为鬼神。其义可得闻欤。
灵者神明之称。朱子因 张子良 能之说而更说个灵字。盖良能则就用上说。灵则兼体用说。阴阳非鬼神也。阴阳中自有个神明底物事。乃鬼神也。 (第 208L 页)
为德二字。说不得是理。又说不得是气云云。
性情功效以下。来说得之。而以上不然为德。只就气上说。而理在其中。不可言不说理不说气良能之功。用语亦有病。
程子所谓功用造化。即与 张子良 能之说。未尝不同。而双峰于张子。说得精云者。似不稳当云云。
程,张所说。大体皆好。故朱子俱引之。而以 (第 405H 页)
性情功效以下。来说得之。而以上不然为德。只就气上说。而理在其中。不可言不说理不说气良能之功。用语亦有病。
程子所谓功用造化。即与 张子良 能之说。未尝不同。而双峰于张子。说得精云者。似不稳当云云。
程,张所说。大体皆好。故朱子俱引之。而以 (第 40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