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梁唐晋汉周臣列传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
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予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
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馀

仕非一代不可以国系之者作杂传夫入于杂诚君子
之所羞而一代之臣未必皆可贵也览者详其善恶焉
   唐臣
乌震传
呜呼忠孝以义则两得吾既已言之矣若乌震者可谓
忠乎甚矣震之不思也夫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事有
任专 (第 18a 页)
  刘静修从祀议(刘定之/)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仿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裕宗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
列诸孔庙从祀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详议建言者谓
颜子未尝著书而配享孔子不可以因未著书而不之

取夫颜子何可当也孔子之道传之颜子后世取信于
孔子之言其言具于论语载于中庸见于孟子存于易
系辞等书不一而足虽颜子未尝著书不害其为传道
也譬如萧何无战功而高祖取为汉臣之首房乔无战
功而太宗取为 唐臣
之首所谓知臣莫若君知弟子莫
若师者此之谓也今以因未著书而仰攀颜子为比则
是人臣无汗马之功者皆得攀萧房 (第 14b 页)
黑帝神名叶光记与道经所载俱不同恐俱未可信也
龙鱼图又有泰山将军 唐臣
霍山将军朱丹华山将军
邹尚恒山将军莫惠嵩山将军石玄 太公金匮南海
神曰祝融东海神曰勾芒北海神曰玄冥西 (第 6b 页)
(奉表于唐高祖赐诏褒嘉命为方牧保全始终子侄显/荣盖其仁足以救生民之死而义有所不为者也予独)
(怪 唐臣
编史比于王薄张金称辈以贼名之窃考高祖/起兵太原既巳私幸晋阳宫人又杀留守取长安阳尊) (第 15b 页)
  议刘静修薛文清从祀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彷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裕宗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
列诸孔庙从祀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详议建言者谓
颜子未尝著书而配享孔子不可以因未著书而不之

取夫颜子何可当也孔子之道传之颜子后世取信于
孔子之言其言具于论语载于中庸见于孟子存于易
系辞等书不一而足虽颜子未尝著书不害其为传道
也譬如萧何无战功而高祖取为汉臣之首房乔无战
功而太宗取为 唐臣
之首所谓知臣莫若君知弟子莫
若师者此之谓也今以因未著书而仰攀颜子为比则
是人臣无汗马之功者皆得攀萧房 (第 12a 页)
浩浩无远弗被建学立师以宣
其教内置学士外提举官而路府州各设教授与儒学
等敕国字在诸字之右示所尊也河北 杜唐臣
以国字
教授富州慈良纯厚州之人莫不崇重官满而去相率 …… (第 14a 页)
为诗文以华其归余官于洪移病就医至于此州人以
其诗文属余叙其首余一见 唐臣
而知其贤果如州人
之所称乃为之叙耳
   送吕诜赴江西行省掾序
中书省选儒吏四人往补江西行省掾范阳吕 (第 14b 页)
道未有铭文敢请宽自为诸生蒙公知爱公之平
生实知之谨述其大略而为之铭铭曰
惟林之先世家于闽曰刺史嵩实为 唐臣
迨迁黄岩隐
久而发乃多闻人显庸不乏以至于公力学自许有光
其先甲科继取公在家廷为贤父兄举动有则昆季是 (第 4a 页)
 名照青史

  一枝花 武
 谈文孔孟徒讲武孙吴辈帅垣居塞北将印挂征西
 冠世权威汉 唐臣
应难比
大明功更许谁镇上谷抚兵民岁稔年礼守云中扫胡
 虏潜踪遁迹梁州见如今
丹书铁劵登高位
凤诰鸾笺 (第 5b 页)
   书房杜小像
右唐房杜二公遗像正德戊辰观于许太史廷纶家时

逆瑾窃政先生已谪官草草一过目而别丁丑起君丞
尚宝未几乞致仕予访于鲁山僧舍因获谛观房貌清
耸疏髯而长身 杜丰
厚渥泽须短而丛秀皆花趺卷云
冠象简青团领衫玉带佩刀乌履杜像仍佩纷帨冠皆
有𤪌其状如进德衫制殊短窄颈 (第 12b 页)
抑魏吴之僣号惜夫习氏之书亡逸而常之史疏略也
晋史始有十八家之制作而成于 唐臣
之纂录然好采
诡异语多骈俪贬晋之亡也且有鳌坠三山鲸吞九服
之言即协夫歌咏之辞贬惠皇之失御也且有溽暑之 …… (第 6b 页)
见矣曰梁臣传 唐臣
传则忠臣不事二君之义昭矣曰
死节传则节义著矣曰一行传则高尚见矣自谓夫子
作春秋因乱世而寓治法予述本纪 (第 8a 页)
晋臣博者称束晰杜
预郭璞张华华能识宝剑之气明铜山之崩辨龙鲊之
色审石鼓之扣记然石之异认海凫之毛事浸奇 唐臣
博者称虞世南段成式杜佑贾耽耽能兼晓阴阳象纬
医卜居相位时民有失牛者叩之马上耽发笥推盘知
牛所在有病虱 (第 4b 页)
在沙州城东南二十里三峰峭绝
郦道元水经注山广员百里在鸟鼠山西郑康成曰在
鸟鼠山西南与岐山连后魏中山公 杜丰
追吐谷浑被
囊尝度三危至雪山唐贾耽皇华四达记楼兰在蒲昌 (第 15b 页)
   贺 王世子冕服颁赐笺(代杨州牧制)
   贺 恭圣王后诰命奉安笺
   谢乙巳 恩数笺(咸镜监司时)
   拟 唐臣
李翰进张顺表传
 教书
   教两湖士民募纳军饷书(甲午秋制进)
   通谕道内大小士民收合义粟以补
不世之 盛眷。敢不罄竭驽钝。激仰鸿私。君亲无后先。敢指馀日之长短。 国家同休戚。永肩一节于险夷。
唐臣
李翰进张顺表传
若有一介臣兮。既著致命之忠赤。可为万世师也。宜即纪美于汗青。肆述仗节之始终。庸渎悯忠 (第 464L 页)
。古之人臣。比其君于桀纣桓灵。或向折以多欲。而时君不之罪。后世称其美。台臣已言之于前矣。不敢更烦焉。 唐臣
陆贽在奉天。请罢琼林二库也。乃曰。作法于贪。弊将安救。又曰。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 (第 54H 页)
。其时 显宗大王亲自传授。未及回对。 龙驭上宾。臣每于奉讳之日。奉之痛哭矣。臣年益衰。死亡无日。适见 唐臣
裴度还进先帝所赐物件表文曰。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在人间。臣窃有感于斯。欲窃附此义而进御矣。适会  (第 475H 页)
之美。使危言谠论。日进于前。 衮阙秕政。靡不指陈。则愿忠之心。人所同得。孰肯缄口结舌。以负 殿下哉。 唐臣
陆贽告德宗曰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武姿刚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谄谀顾望畏愞此三者。臣下之弊也。 (第 456L 页)
  

周书无逸之图
本注。蔡氏曰。逸者。人君之大戒。自古有国家者。莫不以勤而兴。以逸而废也。成王初政。周公惧其知逸而不知无逸也。故作是书以训之。上自天命精微。下至𤱶亩艰难。闾里怨诅。无不具载。岂独成王之所当知哉。实万世人主之龟鉴也。
삽화 새창열기
 右图。昔 唐臣
宋璟。尝手写为图。以献玄宗云。而今无由考见其所谓图者。臣不揆僭猥。掇拾本文。排列作图。与七月图相对。 (第 475H 页)
。占灯应似今。
书部将契会图
部下偏裨总俊良。五云 宫阙俨分行。仗移玉陛旌旗动。班绕瑶台剑佩长。画比 唐臣
多一位。诗嫌秦俗薄同裳。功名幸际升平日。却笑身驰万骨场。
旧翰林申元亮(潜)。简寄银鲫四尾。酬以郭索 (第 31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