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一已除 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王鹗
翰林侍读学士郝经差𠑽国信史
翰林侍讲 学士李昶 兼同议东平路军民事
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李冶
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充国史院编修官雷膺
王 (第 14b 页)
翰林侍读学士郝经差𠑽国信史
翰林侍讲 学士李昶 兼同议东平路军民事
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李冶
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充国史院编修官雷膺
王 (第 14b 页)
跋麓泉记后
予昔为医学余明可教授作麓泉记今二十五年矣程
承旨胡司丞有跋语共作一卷后被好事者持去程胡
巳山不可复得其文明可以告程之孙胡之子就其家
集中传录二跋语独予尚偷生世间矜是托乐安邑教
来言蕲为再书旧记予因老病久不秉笔勉强书之以
答所请因思程之生月胡之生年俱后于予而各先逝
令人感慨云
跋孙过庭千文
孙过庭所书千文豫章 李昶 德明能购得而宝藏之好
尚如此可嘉已夫
跋子昂千文
李德明家所贮千文其一孙过庭书其一赵子昂书合 (第 4a 页)
予昔为医学余明可教授作麓泉记今二十五年矣程
承旨胡司丞有跋语共作一卷后被好事者持去程胡
巳山不可复得其文明可以告程之孙胡之子就其家
集中传录二跋语独予尚偷生世间矜是托乐安邑教
来言蕲为再书旧记予因老病久不秉笔勉强书之以
答所请因思程之生月胡之生年俱后于予而各先逝
令人感慨云
跋孙过庭千文
孙过庭所书千文豫章 李昶 德明能购得而宝藏之好
尚如此可嘉已夫
跋子昂千文
李德明家所贮千文其一孙过庭书其一赵子昂书合 (第 4a 页)
翼燕人张圣俞太原张纬李谦冀致君张德辉高鸣孟
津李蔚真定李治相人胡德圭易州敬铉云中李微中
山杨果东平 李昶 西华徐世隆济阳张辅之燕人曹居
一王铸浑源刘祁及其弟郁李仝平定贾庭扬杨恕济
南杜仁杰洛水张仲经虞 (第 2b 页)
津李蔚真定李治相人胡德圭易州敬铉云中李微中
山杨果东平 李昶 西华徐世隆济阳张辅之燕人曹居
一王铸浑源刘祁及其弟郁李仝平定贾庭扬杨恕济
南杜仁杰洛水张仲经虞 (第 2b 页)
送田鍊师行
从住三山相见稀又驰云驾几时归杨花不领东风管
到处将春自在飞
忆李东轩
枚卜云山醉隐居可能无地置屠苏驾飞鸿去翔寥廓
羡杀高人 李士都(便从今留眼送飞鸿翔寥廓此东轩/留别余之乐府中语也山谷何如卢)
(郎驾飞鸿注云卢徵/君驾飞鸿归隐也)
(第 15a 页)
从住三山相见稀又驰云驾几时归杨花不领东风管
到处将春自在飞
忆李东轩
枚卜云山醉隐居可能无地置屠苏驾飞鸿去翔寥廓
羡杀高人 李士都(便从今留眼送飞鸿翔寥廓此东轩/留别余之乐府中语也山谷何如卢)
(郎驾飞鸿注云卢徵/君驾飞鸿归隐也)
(第 15a 页)
送刘给事中巡抚山东序
永乐十九年四月二十有一日上御奉天门顾群臣若
曰朕祗奉天命君天下天下之人其尚有未安于业而
冻馁愁叹者乎任牧守者其尚有苛刻黩货而乱章以
厉民者乎朕惟是孳孳夙夜之靡宁遂分命大臣巡抚
天下而各副以近臣一人赐之玺书俾所至廉察民所
利害而为之兴革及牧守者举其廉能而罢出其贪虐
于是户部侍郎 李昶 兵科给事中刘焕当巡抚山东山
东介河济连海岱而古齐鲁之域也虽其壤地多肥沃 (第 5a 页)
永乐十九年四月二十有一日上御奉天门顾群臣若
曰朕祗奉天命君天下天下之人其尚有未安于业而
冻馁愁叹者乎任牧守者其尚有苛刻黩货而乱章以
厉民者乎朕惟是孳孳夙夜之靡宁遂分命大臣巡抚
天下而各副以近臣一人赐之玺书俾所至廉察民所
利害而为之兴革及牧守者举其廉能而罢出其贪虐
于是户部侍郎 李昶 兵科给事中刘焕当巡抚山东山
东介河济连海岱而古齐鲁之域也虽其壤地多肥沃 (第 5a 页)
廷佐识
宋翰林九嘉在关中时因杨焕然赴举书与屏山荐之
曰焕然佳士往见吾兄慎无以佛老乃嫚之也屏山持
之示交游以为笑其后西行余以序送之备论其守道
不回今兹云亡岂复见此挺特之士乎(刘忻归潜志/)
金末帝时北兵攻城急太学诸生亦选为兵诸生诉于
官请另作一号太学丁壮已而朝议以书生辈尪羸不
任役将发为炮夫诸生刘百熙杨奂等数十人伺上出
诣马前请自效上慰谕令分付四面户部工作委差官
由是免炮夫之苦(同上/)
王文康公鹗初侍王邸屡以史事为言尝举杨奂元好
问李冶宜令秉笔后申前请命立翰林国史院时元杨
已物故乃举李冶及 李昶 等为应奉名臣事略霍治书
云紫阳杨焕然先生读通鉴论汉魏正闰太不平之遂
修汉书驳正其事因作诗云风烟惨淡驻 (第 30a 页)
宋翰林九嘉在关中时因杨焕然赴举书与屏山荐之
曰焕然佳士往见吾兄慎无以佛老乃嫚之也屏山持
之示交游以为笑其后西行余以序送之备论其守道
不回今兹云亡岂复见此挺特之士乎(刘忻归潜志/)
金末帝时北兵攻城急太学诸生亦选为兵诸生诉于
官请另作一号太学丁壮已而朝议以书生辈尪羸不
任役将发为炮夫诸生刘百熙杨奂等数十人伺上出
诣马前请自效上慰谕令分付四面户部工作委差官
由是免炮夫之苦(同上/)
王文康公鹗初侍王邸屡以史事为言尝举杨奂元好
问李冶宜令秉笔后申前请命立翰林国史院时元杨
已物故乃举李冶及 李昶 等为应奉名臣事略霍治书
云紫阳杨焕然先生读通鉴论汉魏正闰太不平之遂
修汉书驳正其事因作诗云风烟惨淡驻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