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满吴蚕茧汉女菱歌湘妃瑶瑟香动倚云
层殿彤车载花一色醉尽碧桃清宴故山晚叹流年一
笑人间飞电(词品/) 王特起 贺人生第三子叠用三字作喜迁莺词云古今
三绝惟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
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 (第 10a 页)
层殿彤车载花一色醉尽碧桃清宴故山晚叹流年一
笑人间飞电(词品/) 王特起 贺人生第三子叠用三字作喜迁莺词云古今
三绝惟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
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 (第 10a 页)
大称其工用事也后居淮阳与刘少宣唱和村
字韵亦往返数十首少宣以为全不觉用他人
韵也
补归潜志联句亦诗中难事李屏山 王正之 联
句王云棘猴未穷巧穴蚁已失王人多称之余
先子留意联句主长葛簿时与屏山张仲杰会
饮 (第 4a 页)
字韵亦往返数十首少宣以为全不觉用他人
韵也
补归潜志联句亦诗中难事李屏山 王正之 联
句王云棘猴未穷巧穴蚁已失王人多称之余
先子留意联句主长葛簿时与屏山张仲杰会
饮 (第 4a 页)
贺 铸
城下路(仄/韵)凄风露(韵/)今人犁田古人墓(韵/)岸头沙(平/韵)带
蒹葭(韵/)漫漫昔时(句/)流水今人家(韵/) 黄埃赤日长安
道(换仄/韵)倦客无浆马无草(韵/)开函关(换平/韵)闭函关(叠/)千
古如何(句/)不见一人閒(韵/)
(此词前段三仄韵三平韵后段两仄韵三平韵宋词/秪此一首中州乐府有三首可校前段第一句 王特)
(起
句山之麓之字平声第二句高宪词鼓笛弄鼓笛/二字俱仄声第三句 (第 31a 页)
王特起 句一弯秀色盘虚谷一)
(字秀字色字俱仄声盘字平声高宪词驰骤百年尘/一閧骤字一字俱仄声第四五句高词陶 (第 31b 页)
渊明张季)
(鹰陶字张字俱平声季字仄声第六七句 王特起 词/有人行李萧萧落叶中人字行字俱平声李字仄声)
(下萧字平声落叶二字俱仄声后段第一句高宪词/有溪可 (第 31b 页)
渔林可缴有字仄声渔字平声下可字仄声)
(王特起 词人家篱落炊烟湿篱字平声赵秉文词石/头路滑马蹄蹶马字仄声第二句赵词昂头贪看山)
(奇绝昂头二字俱平 (第 31b 页)
声看字仄声山字平声 王特起/ 词天外云峰□淡白淡字仄声第三句王词野烟昏)
(野字仄声第五六句王词溪桥路滑平沙没旧痕桥/字平声路滑 (第 31b 页)
城下路(仄/韵)凄风露(韵/)今人犁田古人墓(韵/)岸头沙(平/韵)带
蒹葭(韵/)漫漫昔时(句/)流水今人家(韵/) 黄埃赤日长安
道(换仄/韵)倦客无浆马无草(韵/)开函关(换平/韵)闭函关(叠/)千
古如何(句/)不见一人閒(韵/)
(此词前段三仄韵三平韵后段两仄韵三平韵宋词/秪此一首中州乐府有三首可校前段第一句 王特)
(起
王特起 句一弯秀色盘虚谷一)
(字秀字色字俱仄声盘字平声高宪词驰骤百年尘/一閧骤字一字俱仄声第四五句高词陶 (第 31b 页)
渊明张季)
(鹰陶字张字俱平声季字仄声第六七句 王特起 词/有人行李萧萧落叶中人字行字俱平声李字仄声)
(下萧字平声落叶二字俱仄声后段第一句高宪词/有溪可 (第 31b 页)
渔林可缴有字仄声渔字平声下可字仄声)
(王特起 词人家篱落炊烟湿篱字平声赵秉文词石/头路滑马蹄蹶马字仄声第二句赵词昂头贪看山)
(奇绝昂头二字俱平 (第 31b 页)
声看字仄声山字平声 王特起/ 词天外云峰□淡白淡字仄声第三句王词野烟昏)
(野字仄声第五六句王词溪桥路滑平沙没旧痕桥/字平声路滑 (第 31b 页)
(句字平仄全未梦见但问扯撒二字如何相连其下/云约藏胸旧岩松尤不成语而自选之且自评之曰)
(字句音旨独𥪡坛坫人/亦以坛坫归之异哉)
又一体(五十七字/) (又名贫也乐/) 王特起
山之麓水之曲一湾秀色盘虚谷水溶溶雨濛濛有人
行李萧萧落叶中 人家篱落炊烟湿天外云峰迷淡
碧野云昏失前 (第 27a 页)
(字句音旨独𥪡坛坫人/亦以坛坫归之异哉)
又一体(五十七字/) (又名贫也乐/) 王特起
行李萧萧落叶中 人家篱落炊烟湿天外云峰迷淡
碧野云昏失前 (第 27a 页)
正统不绝。而卫氏亦不过如周之狄人。汉之曹瞒。秉史笔者。宜不与数也。惜乎文献多阙。世数未明。顾不能特书 王正之
例。使后人知所尊攘也。然强弱势也。大义天也。益州虽弊。汉统昭揭。此春秋之遗意也。当罗济兴亡之间。可以 …… (第 363L 页)
诸老。评议照勘而施之。
一。轮递直月。
七十二候集释(并序)
昔者孔子之杞。得夏时。说者曰夏小 正之 属是也。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 (第 366L 页)
诸老。评议照勘而施之。
一。轮递直月。
七十二候集释(并序)
昔者孔子之杞。得夏时。说者曰夏小 正之 属是也。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 (第 366L 页)
文四年伐秦。晋侯之。胡氏以为以常情待晋。今考之彭衙之役。书晋侯。何必至此以为常情待之耶。二年伐秦。国卿人之。彭衙与此则君将故侯之。直书而贬自著矣。
胡氏以去年秦人伐晋。是穆公也而人之。贬也。今晋之伐秦。似过矣则宜人之。而乃以常情待之者。不足罪也。彭衙则犹是应兵故不责。其侯之常也。然盛说似正。
闰月不告朔。由此以观则春王正月。书不书可矣。
若然则何不于不书 王正之 初。直书不告朔。而至此闰月之不告而始书之也。
扈之盟。林氏以为不序诸侯。散辞也。胡氏以为公不及会。 …… (第 213L 页)
齐人执单伯。齐之罪自著。义不在于行人。公羊以为已执之者。似涉凿。
公谷皆谓单伯淫于姬。想单伯自请行而王许之。故不称行人。
四不视朔则其他视之欤。先师春王正月书否之论。岂无所据。
不视朔必书。则可知不书 王正之 非不视朔也。
文宣皆乘丧以娶而书法不同。胡氏以为迎妇姜于齐。病文公也。不称夫人姜氏。亦有贬焉。以妇 (第 214L 页)
胡氏以去年秦人伐晋。是穆公也而人之。贬也。今晋之伐秦。似过矣则宜人之。而乃以常情待之者。不足罪也。彭衙则犹是应兵故不责。其侯之常也。然盛说似正。
闰月不告朔。由此以观则春王正月。书不书可矣。
若然则何不于不书 王正之 初。直书不告朔。而至此闰月之不告而始书之也。
扈之盟。林氏以为不序诸侯。散辞也。胡氏以为公不及会。 …… (第 213L 页)
齐人执单伯。齐之罪自著。义不在于行人。公羊以为已执之者。似涉凿。
公谷皆谓单伯淫于姬。想单伯自请行而王许之。故不称行人。
四不视朔则其他视之欤。先师春王正月书否之论。岂无所据。
不视朔必书。则可知不书 王正之 非不视朔也。
文宣皆乘丧以娶而书法不同。胡氏以为迎妇姜于齐。病文公也。不称夫人姜氏。亦有贬焉。以妇 (第 214L 页)
论语注。礼者天理之节文。小注朱子曰文者。不直截而回互。
朱子以所谓文者。为不直截而回互者。其意盖谓泛谓之文则容或有不直截者。故必著天理字然后文为直截而无不 正之 礼矣。盖以谥法之文观之。则自经天纬地以下。有许多等级。可见文之容或有不直截者矣。
有子曰礼之用云云 (第 259L 页)
朱子以所谓文者。为不直截而回互者。其意盖谓泛谓之文则容或有不直截者。故必著天理字然后文为直截而无不 正之 礼矣。盖以谥法之文观之。则自经天纬地以下。有许多等级。可见文之容或有不直截者矣。
有子曰礼之用云云 (第 259L 页)
曲,晓枕馀酲。海外九州,邮亭一别,此生未卜他生。江上数峰青。怅断云残雨,不见高城。二月辽阳芳草,千里 路旁情。”
○ 王特起别妾
词
王监使特起,字正之,代州人。少工词赋,年四十馀,方登第。晚置一妾,甚宠之。世所传喜迁莺词,乃别妾 ……妆,雨湿梨花面。雁底关河,马头星月,西去一程程远。但愿此心如旧,天也不违人愿。再相见。老生涯,分付药 炉经卷。” ○王特起喜迁莺
博陵县有郝仙女庙。仙女,魏青龙中人,年已及笄,姿色姝丽。采水中,忽苍烟白雾,失其所在。其母哀求水滨,顾得一见。俄闻异香袭人,隐约见于波际。曰:“儿以灵契,迹绡宫,世缘已断,无用悲悒。今后能使乡社田蚕岁宜。”后 乡人立 庙祀之。王正之亦为题喜迁莺云:“汀洲满。记翠笼采采,相将邻媛。苍渚烟生,金支光烂。人在雾绡鲛馆。小
王监使特起,字正之,代州人。少工词赋,年四十馀,方登第。晚置一妾,甚宠之。世所传喜迁莺词,乃别妾 ……妆,雨湿梨花面。雁底关河,马头星月,西去一程程远。但愿此心如旧,天也不违人愿。再相见。老生涯,分付药 炉经卷。” ○王特起喜迁莺
博陵县有郝仙女庙。仙女,魏青龙中人,年已及笄,姿色姝丽。采水中,忽苍烟白雾,失其所在。其母哀求水滨,顾得一见。俄闻异香袭人,隐约见于波际。曰:“儿以灵契,迹绡宫,世缘已断,无用悲悒。今后能使乡社田蚕岁宜。”后 乡人立 庙祀之。王正之亦为题喜迁莺云:“汀洲满。记翠笼采采,相将邻媛。苍渚烟生,金支光烂。人在雾绡鲛馆。小
诸集。偶检《尚友录》得之,可以订瞿刻《阳春白雪》之误。
○韩玉有二
竹垞《词综》录金人韩玉词三首,列 王特起 后,赵秉文前。宋有两韩玉。其一《金史》有传,字温甫,北平人,明昌五年进士,官至河平军节度副使。其一绍
○韩玉有二
竹垞《词综》录金人韩玉词三首,列 王特起 后,赵秉文前。宋有两韩玉。其一《金史》有传,字温甫,北平人,明昌五年进士,官至河平军节度副使。其一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