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大报坛春享时。承 命赓进。
   谨就李汝玉(行缜)春府所寄七律中拈其首尾韵字。吟成七绝三首。以赠李汝玉,李稚成(在勉) 金仲礼(履权)
三君。
   次柳谷书院重修后识喜韵(并序)
   春帖(丁巳)
   赠五柳李监役(泂)。用芹窝韵
谨就李汝玉(行缜)春府所寄七律中拈其首尾韵字。吟成七绝三首。以赠李汝玉,李稚成(在勉) 金仲礼(履权)
三君。
愧余未足为人师。喜尔为余丽泽资。芳年志操谁能及。倘识老夫期勉辞。(右属李汝玉)
归而求必有馀 …… (第 33L 页)
愧未析微辞。(右属李稚成)
三人行必有吾师。怜尔相期警益资。一游莫恨归垂橐。数部书中可玩辞。(右属金 仲礼)
次柳谷书院重修后识喜韵(并序)
   柳院讲堂。重葺既讫。新揭扁额。而朴大雅宗复甫乃有识喜之诗。芹 (第 33L 页)
   归路复至万东祠有感
   俗离寺
   福泉寺东台
   与督邮兄家弟。同李季通(潗),李汝五(秉常) 金仲礼(在鲁)
游曹溪。
   月岳德周寺。别成师傅达卿(晚徵)丈。相赠一律。
   将还。敬呈先生座下。
   踏 ……   与权仲蕴子章(赫○丁巳)
   答李季通(潗○丁未)
   与洪惠伯(启迪○己丑)
屏溪先生集卷之十六
 书
   与金 仲礼(在鲁○戊午)
   答赵子以(尚健○丙申)
   与赵子以
   与权明仲(熀○丙申)
   答闵声甫(应洙)
庵。残风明积雪。疏磬破凝岚。微雨妨游赏。归来佛座参。
与督邮兄家弟。同李季通(潗),李汝五(秉常) 金仲礼(在鲁)
游曹溪。
此地吾曾过。山深路易迷。花间逢衲子。云外问曹溪。鸟度春声暮。风和草色萋。飞仙先我去。应待步 (第 10H 页)
如也。
上寒水斋先生
洛下近以申球事作一闹。三司诸议。多有罪申之论。而顷者李箕翊至于构草诣台而止。盖 金仲礼
诸议。主此老成之论。则太半多不可罪之论。而至于新刑判。则主两斥之论。以为言实僭悖。不可转示。宜碎其板 (第 202H 页)
  

金仲礼(在鲁○戊午)
窃闻承膺出疆之 命。脂车期迩。冒炎北上。争似饮冰。万里之行。非衰老人事。 王灵攸暨。神明护相。其终 (第 335H 页)
   与尹仲和(淳)
   答李仲谦
   答李仲谦
   答金士修弟
   与金士修弟
   答李和仲
   与 金仲礼(在鲁)
   答 仲礼
   答赵子章
   答士揆(宅夏)族弟
   答金汝翼(镇商)
   答李士复
   答李士复
  ……   翰苑进宴图稧屏序
   送宋翰林圣集晒史五台序
   文趣序
   东国自警编序
   白渊子诗藁序
   序字赠金 仲礼
   桃源图屏诗小引
   离别一首赠同学某生
恕庵集卷之十一(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记
   记
此虑最深。决计入洛。未见其失也。如何如何。前书见教。备见衷曲。伯温于此事。终不明言。平生知旧如李季通 金仲礼。
皆劝其出。而都不入耳矣。今者来教谆切洞快。盖如此然后。方是爱我者。非吾执事。谁复有此言也。书到时。适 (第 329L 页)
且属方营缅礼。尤无閒隙可以把笔作此。幸望谅之。如可少缓。则幸姑勿督。不尔则别属他人。恐无不可矣。
金仲礼(在鲁)
得见朝纸。始知色忧非细。贡虑殊切。弟月初乘雪自湖舍还。患疝气几死。岂是过享清福之报耶。今幸少间矣。 (第 342L 页)
而老人又自数昨患寒殊剧。焦煎度日。知 仲礼
出直。而无由相就叙阻。殊耿耿耳。所托字说。累被督而懒未能就。近因忧病少外挠。谨已泚笔写一本纳去。视至 (第 342L 页)
如何。其说 仲礼
处。虽似铺张太过。然亦无非勉励之意。吾侪中问学文词。不无可望其成就者。而至于礼学。则所望者只 (第 342L 页)
仲礼
一人。故其言之不觉郑重如此。幸望更思进步。毋负此期待之意也。如有意义句语之未善者。摘出以示。俾得更商 (第 342L 页)
无妨尔。馀姑不悉。
金仲礼

别思往益难聊。唯有展读赠行诗什以慰此怀。料外褫中。获拜手墨。就审比来极冱。仕履增重。其为慰沃。殆难名 (第 342L 页)
相磨砻。与夫其所尝见畏者而为说。以见夫敬所之贪于为诗而廉于取名如此云尔。癸巳仲冬月之上旬序。
序字赠 金仲礼

余友金君在鲁字曰仲礼。盖取周礼在鲁之义也。 (第 362L 页)
仲礼
尝过余。愿有说以自勉。余谓 (第 363H 页)
仲礼
在朋友中。最以博于礼闻。方且从事不已。则已知所以自勉而不甚负其字义矣。奚事余言。独 (第 363H 页)
仲礼
之意思进乎是而图其大。则余何敢不视 (第 363H 页)
仲礼
之车之所向而力于一推哉。夫民生之所以日用饮食衣服起居动静而不可须臾离者。莫礼若也。而寓于日用饮食衣服 …… (第 363H 页)
溪先生而发挥之然后。世几知礼之所向矣。然士之治礼者尚少。今 仲礼
之名与字也。盖将视礼为己事矣。夫以天下之大。而在于一小鲁。则鲁为荣而礼之存者微矣。以天下之大。而在于 (第 363L 页)
仲礼。
(第 363L 页)
仲礼
愈荣而礼之存者愈微矣。 (第 363L 页)
仲礼
于此。顾安得不勉也。故其沉潜累年而爬栉疏瀹。殆无遗焉。凡吾辈之有聚讼者。惟 (第 363L 页)
仲礼
焉是归。而 (第 363L 页)
仲礼
之应之也。如富者之不穷于用财。亦尝一游大学。疏斥当路之乱礼者。虽以此得罪于时。而有识君子至今韪之。呜 (第 363L 页)
呼。此殆近乎求诸野矣。今 仲礼
既已致身荣途。其闻日达。意其将朝暮鶱腾。历金门而上玉堂矣。使 (第 363L 页)
仲礼
而益勉乎。则凡邦礼之所疑阙而不举者。举将待 (第 363L 页)
仲礼
而询焉。然则向所谓求诸野者。将见求诸朝矣。 (第 363L 页)
仲礼
其可不思有以益勉乎。然此在 (第 363L 页)
仲礼。
犹为小者尔。顾今夷羯秽华。四海腥膻。变礼乐声明之区而为毁冠裂冕之俗。独我箕域有东鲁之望。有王者作而欲 (第 363L 页)
兴三代之礼乐者。其不以我东为小。 仲礼
为微而来取也明矣。未知 (第 363L 页)
仲礼
其亦思所以应之者乎。余谓 (第 363L 页)
仲礼
之于大者。有不可不勉者如此。夫然后始可以毋负其字义。而 (第 363L 页)
仲礼
之事乃毕矣。此岂 (第 363L 页)
仲礼
之所欲卒闻于余者乎。 …… (第 363L 页)
呜呼。 仲礼
其厚自树哉。
桃源图屏诗小引
画家铺叙。莫难于桃源。盖欲尽事景。则失于凡浅。欲取意态。则嫌其没失。以 (第 364H 页)
   答李君范(箕镇○癸亥)
   答尹季亨(阳来)问目(辛酉)
   与洪虞瑞(凤祚○己未)
   答 金仲礼(在鲁○乙卯)
   答吴左尹(重周○癸丑)
陶庵先生集卷十
 书[二]
   答朴尚甫(弼周○庚戌)
   答朴
了之清缘耶。前晦为哭族兄丧。往郊庐。始闻此报。征旆其间过行。不得拚别于路左。此为怅然。只乞加餐。
金仲礼(在鲁○乙卯)
再昨褫到初五惠书。积阻之馀。倾慰何量。比日凉阴。 (第 207H 页)
   唤睡亭
   与亚使宿飞仙阁
   月夜上凭虚亭小饮
   叹逝亭
   与李季通(潗),李汝五(秉常) 金仲礼(在鲁)
及瑞膺诸人入曹溪。得溪字。
   午睡
   病滞翠屏轩
   与朴公瑞(凤龄)游金堂寺观两窟。得高
不已。物理竟如何。咄咄前脩远。悠悠往者过。千秋有先获。客意久吟哦。
与李季通(潗),李汝五(秉常) 金仲礼(在鲁)
及瑞膺诸人入曹溪。得溪字。 (第 100H 页)
   送冬至书状官韩锡甫序
   送申正甫序(靖夏)
   送尹伯脩序
   花树契帖序
   送李子始序
   送 金仲礼

   送叔使日本序
   送金士源序
   诸家文粹引
   赠洪伯亨序
   枫崖集序
  
目。宜无讲究之劳。独在其尽心与不尽心焉而已矣。余故既以为贺。而继之以规。以送其行。戊戌三月。序。
金仲礼

党论之害。至近日而极矣。其故由于在彼。则不肯善恕。在我则唯务扶植。外以托乎公。而内以济其私。如此 …… (第 209L 页)
。而口则是之。玆非所谓心口不相应之论乎。呜呼。今之人。有能不为心口不相应之论者乎。余未之见也。余友金 仲礼。
姿性恬雅。其立朝前后十年。未尝有乖激之言议。余疑其或庶几焉。今年 (第 210H 页)
仲礼。
乞养得关北之安边府。安有水陆之产。可供旨瀡。又有鹤浦国枭诸胜。公馀理屐挐舫。兼得世外之趣。凡在 (第 210H 页)
仲礼
亲旧之列者。皆为 (第 210H 页)
仲礼
贺其赠行之言。亦皆不出于此。余独谓 (第 210H 页)
仲礼
之屈于外者。暂耳。其施于内者。必久。余故舍其暂而勉其久。苟 (第 210H 页)
仲礼
异日还朝。其率心持论。勿为已甚焉。勿使心之与口。有不相应焉。勿牵于党人之私好恶焉。既以自勉。又以勉于 (第 210H 页)
立朝之诸君子。则余知 仲礼
必为世之名公卿。其与施化一邑者。为有间矣。余为世道望。不敢为一安邑。望其久絷 (第 210H 页)
仲礼
也。戊戌九月。李仁老。序。
送叔使日本序
君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诵之者。所谓内重而外轻是已。夫吾之所得 (第 210H 页)
尽可愁绝。而一荣一辱。乘除往复。从古而然。亦何足置怀也。惟当寄心简策。寓意佔毕。无负林下日月而已。如 金仲礼
取斯诸公所遭即日押送之祸。岂不反羡先生之早自远迹敛避以免骇机乎。善流尽被杀戮。否者行遣无馀。 国步日 (第 232H 页)
。盖以为如是而后恔也。
凡治言事章疏。必邀慎敬所,李伯温。且呼伯侄。与之消详。而不与李汝五,洪惠伯, 金仲礼
相议。疏出。洪,李或来讶责以为此大举措。而不令同朝旧要如我辈知之何也。先生笑答曰。公等已入朝廷。有许 (第 501L 页)
   与堂兄(宜禄)
   与李熙卿(縡)
   与金德裕(有庆)
   与金圣得(希鲁)
   与 金仲礼(在鲁)
   与赵国甫(观彬)
   与俞展甫(拓基)
   与权甥莹
   与洪甥得福
   与堂弟宜迪
可笑可笑。午辈颇不悦时辈。而此则极赞之。恒亦镜,尚党而然耶。吴作。音节太促迫。亦似非远到气象耳。
金仲礼(在鲁)
见德令书。良臣竟受桁杨之酷云。惊惨不可状。一入其地。固知难免。而终至此境。念其家情境。令人抆涕。圣 …… (第 517H 页)
之不参者。则台劾之独及于郑。何耶。
顷者方伯巡过时。历见以为台所坐不重。年且久。今番欲入禀秩云云。见 仲礼
书。亦云道伯欲置吾兄弟与大监于禀秩云。未知其意之果为真的。且设令如此。凤辉真儒。方为禁堂。必防启矣。 (第 521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