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先君平厓府君系略(明许应元/)
先君名某字时久其先顺天东安人曾祖诚领宣德丙
午顺天乡荐授山西按察知事丁内艰起复松江府经
历性刚直有古气操以言事不能阿顺太守旨遂至交
恶闻奏皆贬秩而经历左迁兰溪典史九年奏课道钱
塘视最簿太息曰吾幸不以他途进禄仕馀十年而不
得与九等阶为县尉此岂资地不足耶顾吾道不能为
姁妪者曩自行在趋三晋道齐鲁涉江淮入吴会视天
下奇胜无愈此者吾不复挽黄绶趍使者庭矣于是上
计簿定居焉而许氏为钱塘人兰溪府君生贞裕府君
九皋贞裕府君笃孝兰溪公卒未卜藏地寓棺柳州寺
中柳州寺故多寓棺府君苦处群槥间哭朝夕比克葬
乃辍哭归贞裕府君生两湖府君讳绅是为先君之显
考仁厚长者有信谊妣郁氏番禺 主簿诚之 女以辛丑
六月十九日生先君于乡义里第先君生不凡有成人
之度长好学博通记籍属文有思致补县博士弟子涵
道 (第 8a 页)
先君名某字时久其先顺天东安人曾祖诚领宣德丙
午顺天乡荐授山西按察知事丁内艰起复松江府经
历性刚直有古气操以言事不能阿顺太守旨遂至交
恶闻奏皆贬秩而经历左迁兰溪典史九年奏课道钱
塘视最簿太息曰吾幸不以他途进禄仕馀十年而不
得与九等阶为县尉此岂资地不足耶顾吾道不能为
姁妪者曩自行在趋三晋道齐鲁涉江淮入吴会视天
下奇胜无愈此者吾不复挽黄绶趍使者庭矣于是上
计簿定居焉而许氏为钱塘人兰溪府君生贞裕府君
九皋贞裕府君笃孝兰溪公卒未卜藏地寓棺柳州寺
中柳州寺故多寓棺府君苦处群槥间哭朝夕比克葬
乃辍哭归贞裕府君生两湖府君讳绅是为先君之显
考仁厚长者有信谊妣郁氏番禺 主簿诚之 女以辛丑
六月十九日生先君于乡义里第先君生不凡有成人
之度长好学博通记籍属文有思致补县博士弟子涵
道 (第 8a 页)
辨之者用之行矣毋取必于在人者而惟尽其在已者
善其终以全其始可也是为序
送爱菊轩归临川序
临川爱 菊轩先生 吾郡侯陈公之伯兄也公起布衣擢
甲科跻显宦外忠于国事而内不失其亲之养者正以
有先生为之兄也先生孝友之行 (第 33a 页)
善其终以全其始可也是为序
送爱菊轩归临川序
临川爱 菊轩先生 吾郡侯陈公之伯兄也公起布衣擢
甲科跻显宦外忠于国事而内不失其亲之养者正以
有先生为之兄也先生孝友之行 (第 33a 页)
全书 集部八
二妙集 总集类
提要
(臣/)等谨案二妙集八卷金段克己 段成己 兄
弟诗集也克己字复之号遁庵 (第 1a 页)
成己 字 (第 1a 页)
诚之
号 (第 1a 页)
菊轩 稷山人克己金未尝举进士入元不
仕 (第 1a 页)
成己 登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元初起
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兄弟并以节 (第 1a 页)
终初克己 成己 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书赵
秉文尝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为
名泰定间克己之孙辅官吏部 …… (第 1b 页)
澄始序而传之朱彝尊曝书亭书目于二妙
集下乃题作段镛段铎撰考虞集所作段氏
世德碑镛铎实克己 成己 之五世祖铎官至
防御使未尝有集行世彝尊盖偶误也集凡
诗六卷乐府二卷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 …… (第 1b 页)
者录之必偶未得二人之作是以未载故又
称嗣有所得当以甲乙次第之非削而不录
也河汾诸老诗集所载尚有克己楸花诗一
首 成己 苏氏承颜堂等诗七首皆不在此集
中疑当时所自删削又此集 (第 2b 页)
成己 冬夜无寐
一首中秋二首云中暮雨一首河汾诸老诗
集皆题为克己作此集出自段氏家藏编次
…… (第 2b 页)
此而察其衷焉伯氏
讳克己字复之人称遁庵先生在金以进士贡金亡馀
二十年而卒终身不仕仲氏讳成己字诚之人称 菊轩
先生 在金登进士第主宜阳簿年过八邪至元间乃卒
虽被提举学校官之命亦不复仕遁翁之孙辅由应奉 …… (第 4b 页)
集以示一览如睹清节三复不置已而叹
曰斯人也而丁斯时也斯时也而毓斯人也昔之耆彦
尝评二翁谓复之磊落不凡 诚之 谨厚服化摹写盖得
其真予亦云然翰林学士资德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临川吴澄序 (第 5a 页)
二妙集 总集类
提要
(臣/)等谨案二妙集八卷金段克己 段成己 兄
弟诗集也克己字复之号遁庵 (第 1a 页)
成己 字 (第 1a 页)
诚之
号 (第 1a 页)
菊轩 稷山人克己金未尝举进士入元不
仕 (第 1a 页)
成己 登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元初起
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兄弟并以节 (第 1a 页)
终初克己 成己 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书赵
秉文尝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为
名泰定间克己之孙辅官吏部 …… (第 1b 页)
澄始序而传之朱彝尊曝书亭书目于二妙
集下乃题作段镛段铎撰考虞集所作段氏
世德碑镛铎实克己 成己 之五世祖铎官至
防御使未尝有集行世彝尊盖偶误也集凡
诗六卷乐府二卷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 …… (第 1b 页)
者录之必偶未得二人之作是以未载故又
称嗣有所得当以甲乙次第之非削而不录
也河汾诸老诗集所载尚有克己楸花诗一
首 成己 苏氏承颜堂等诗七首皆不在此集
中疑当时所自删削又此集 (第 2b 页)
成己 冬夜无寐
一首中秋二首云中暮雨一首河汾诸老诗
集皆题为克己作此集出自段氏家藏编次
…… (第 2b 页)
此而察其衷焉伯氏
讳克己字复之人称遁庵先生在金以进士贡金亡馀
二十年而卒终身不仕仲氏讳成己字诚之人称 菊轩
先生 在金登进士第主宜阳簿年过八邪至元间乃卒
虽被提举学校官之命亦不复仕遁翁之孙辅由应奉 …… (第 4b 页)
集以示一览如睹清节三复不置已而叹
曰斯人也而丁斯时也斯时也而毓斯人也昔之耆彦
尝评二翁谓复之磊落不凡 诚之 谨厚服化摹写盖得
其真予亦云然翰林学士资德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临川吴澄序 (第 5a 页)
行恁对。如神之神。鬼神之神。盖未尝不同。而但章句释此神字。截去功用二字。而只取造化之迹。则所就而言者。亦颇少异。夫至诚之知。真切可验。若
造化之迹。呈露易见。则虽谓之以如造化之迹。恐未为不可也。(以上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此云诚者自成。而次章曰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以上下文势考之。则上段自成。亦当以成己看。而章句则曰物之所以自成。与下 段成己 不同。同一自成。而有己与物之不同何欤。且诚字上只言物之所以自成。而至道字上始说人之所当自行。则上段是 (第 203H 页)
悬空底道理。下段乃自家上做得。而章句又曰诚以心言。道以理言。其前后文义。似若矛盾何欤。
馥对。物字包许多物事。则己亦在其中。然则下文 成己 云者。不过就其中剔出一端来。而非截然不同也。且有此实心然后。方能实此理。则心为体而理为用。抑未为不可 …… (第 203H 页)
熙朝对。语类云性之德。犹言性之蕴。今若以蕴字观之。则与性字未必相叠矣。
此云合内外之道。存乎心者为内。发于事者为外。而
心之中亦有内外。事之中亦有内外。此果以心之内外言耶。抑将以事之内外看耶。
翼晋对。以 成己 对成物。则恐当以内字属身心。外字属事物矣。(以上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此云不见而章。不动而变 (第 203L 页)
造化之迹。呈露易见。则虽谓之以如造化之迹。恐未为不可也。(以上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此云诚者自成。而次章曰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以上下文势考之。则上段自成。亦当以成己看。而章句则曰物之所以自成。与下 段成己 不同。同一自成。而有己与物之不同何欤。且诚字上只言物之所以自成。而至道字上始说人之所当自行。则上段是 (第 203H 页)
悬空底道理。下段乃自家上做得。而章句又曰诚以心言。道以理言。其前后文义。似若矛盾何欤。
馥对。物字包许多物事。则己亦在其中。然则下文 成己 云者。不过就其中剔出一端来。而非截然不同也。且有此实心然后。方能实此理。则心为体而理为用。抑未为不可 …… (第 203H 页)
熙朝对。语类云性之德。犹言性之蕴。今若以蕴字观之。则与性字未必相叠矣。
此云合内外之道。存乎心者为内。发于事者为外。而
心之中亦有内外。事之中亦有内外。此果以心之内外言耶。抑将以事之内外看耶。
翼晋对。以 成己 对成物。则恐当以内字属身心。外字属事物矣。(以上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此云不见而章。不动而变 (第 203L 页)
▣。内外孙曾若干人。
或山李公墓表(癸丑)
有笃行君子曰或山处士李公讳承洙字赞敬。其先碧珍人。文安公 菊轩先生 坚干。高丽大学士。以文章德行有名。五传至正献公建之。仕本朝为吏部尚书。至曾孙铁均大司成。受学佔毕斋金 (第 498L 页)
或山李公墓表(癸丑)
有笃行君子曰或山处士李公讳承洙字赞敬。其先碧珍人。文安公 菊轩先生 坚干。高丽大学士。以文章德行有名。五传至正献公建之。仕本朝为吏部尚书。至曾孙铁均大司成。受学佔毕斋金 (第 498L 页)
君辅曰虽文章之师。若其成己之功重则亦当行心丧三年。
窃意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也。是以必须尊慕其至尊至贵者而师之。心诚悦服。然后方可行心丧三年之礼。彼文章小技之师。虽或有一 段成己 之功。岂可同行心丧之礼。如笔工墨工亦皆有师。彼受其业者。若学得其法。成就其才。则亦可谓有 (第 30H 页)
成己 之功。而行心丧三年耶。故程子曰记问文章。不足以为人师。以其所学者外也。所谓师者何也。曰理也义也。程子 …… (第 30H 页)
。而又重于二者。此则纲之所以有序也。持敬者必先正衣冠庄整齐肃。而防之于外。然后可以一思虑不欺不慢。而 诚之 于内也。讲学者必先虚心平气熟读精思。而讲明于书。然后可以静坐潜玩。体认体验。而有得于己也。省察者必先 (第 32L 页)
窃意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也。是以必须尊慕其至尊至贵者而师之。心诚悦服。然后方可行心丧三年之礼。彼文章小技之师。虽或有一 段成己 之功。岂可同行心丧之礼。如笔工墨工亦皆有师。彼受其业者。若学得其法。成就其才。则亦可谓有 (第 30H 页)
成己 之功。而行心丧三年耶。故程子曰记问文章。不足以为人师。以其所学者外也。所谓师者何也。曰理也义也。程子 …… (第 30H 页)
。而又重于二者。此则纲之所以有序也。持敬者必先正衣冠庄整齐肃。而防之于外。然后可以一思虑不欺不慢。而 诚之 于内也。讲学者必先虚心平气熟读精思。而讲明于书。然后可以静坐潜玩。体认体验。而有得于己也。省察者必先 (第 32L 页)
通仕郎义禁府都事惠山李公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司谏院献纳望云亭孙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 进士菊轩 蒋公墓碣铭(并序)
竹北安公墓碣铭(并序)
俭山崔公墓碣铭
通仕郎 顺陵参奉杨君墓
通训大夫司谏院献纳望云亭孙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 进士菊轩 蒋公墓碣铭(并序)
竹北安公墓碣铭(并序)
俭山崔公墓碣铭
通仕郎 顺陵参奉杨君墓
潜也。铭曰。
一言面折。选举不疚。众弊疏陈。君德仰懋。高卧莲峰。图左书右。秩卑奚戚。令名穷宙。
成均 进士菊轩 蒋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邦翰字汝藩号菊轩。蒋氏中国人。宋徽宗末。大将军婿避胡东来。舟泊牙山。高丽王使 (第 457H 页)
一言面折。选举不疚。众弊疏陈。君德仰懋。高卧莲峰。图左书右。秩卑奚戚。令名穷宙。
成均 进士菊轩 蒋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邦翰字汝藩号菊轩。蒋氏中国人。宋徽宗末。大将军婿避胡东来。舟泊牙山。高丽王使 (第 457H 页)
固甘心。至于食粥而待都事。吾所不敢。公可谓顽然矣。相笑而罢。其守正不挠类此。配曰贞夫人李氏。归厚别提 元诚之
女。事姑孝顺。事公无违。宜家五十馀年。屡从于城市邑。而公之清简益著者。亦内相之惟公志云。有二男。长卨 (第 373L 页)
助云耳。南涧病夫识。
南涧集选卷之一
箴
贞则复元
阴阳无始。动静无端。生自太极。互根循环。 元诚之 通。贞 (第 364L 页)
诚之 复。元动之端。贞静之质。通以动生。复以静藏。不生不藏。不藏不生。为物终始。大矣哉。贞静极复动。有终必 (第 364L 页)
南涧集选卷之一
箴
贞则复元
阴阳无始。动静无端。生自太极。互根循环。 元诚之 通。贞 (第 364L 页)
诚之 复。元动之端。贞静之质。通以动生。复以静藏。不生不藏。不藏不生。为物终始。大矣哉。贞静极复动。有终必 (第 364L 页)
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节韵已下,情深一往,不辨是花是人,读之令人增孔怀之重。
○ 段诚之 江城子 段诚之《 菊轩乐府》《江城子》云:「月边渔。水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前调《东园牡丹花下酒酣即席赋之》云三嗅绕芳丛,歌还泣。」节韵已下,情深一往,不辨是花是人,读之令人增孔怀之重。
○段诚之江城子
段诚之 《菊轩 乐府》《江城子》云:「月边渔。水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前调《东园牡丹花下酒酣即席赋之》云:「
○ 段诚之 江城子 段诚之《 菊轩乐府》《江城子》云:「月边渔。水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前调《东园牡丹花下酒酣即席赋之》云三嗅绕芳丛,歌还泣。」节韵已下,情深一往,不辨是花是人,读之令人增孔怀之重。
○段诚之江城子
段诚之 《菊轩 乐府》《江城子》云:「月边渔。水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前调《东园牡丹花下酒酣即席赋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