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诏
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
载程颢程颐真知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
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混融使大学论孟
中庸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朕每观

五臣论注启沃良多今视学有日其各加封爵令学官
列诸从祀以示崇奖之意
   元英宗
亲祀诏
一岁惟四祀使人代之不能致如在之诚实所未安岁
必亲祀以终朕身(廷臣或言祀事毕宜赦天下帝谕之/曰 (第 4b 页)
议曰文献叠犯庙谥固不可
忠亦太师之大节太师常参天下政事进言仁宗乞早
下诏立皇子使有明名定分以安人心及 英宗
继体今
上即皇帝位两预定策谋有安社稷功和裕内外周旋
两宫间迄 (第 18b 页)
英宗
之视政盖太师天性正直心诚洞达 (第 18b 页)
  申明冠礼疏(孙存/)
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主事臣孙存谨奏为申明冠
礼事近该臣奏请皇帝陛下举行冠礼伏蒙敕下礼部
覆题奉圣旨是既先朝俱未举行罢钦此钦遵臣有以

仰窥陛下虚心听纳无意无必之盛节矣盖本部言家
语载孔子谓人君治成人之事者何冠之有肆我 英宗
皇帝
武宗皇帝俱未举行冠礼陛下因是其言而罢之
若本部详言天子冠礼乃我太祖高皇帝之圣制与历
代之所已行则陛下 …… (第 16b 页)
群书岂独遗家语而必欲从周公之制哉殆必有槩于
中而损之益之以适厥中耳惟我 英宗
武宗未行冠礼
则亦当时之疑议也与其法当时之疑议孰若法圣祖
不刋之成宪耶其有谓周公以叔父摄位故冠成王以 (第 20a 页)
各嗷一说以著直諌之节
惟皇上孤立独蒙拒谏之名生窃谓宋之濮议主之者宰
辅也议之者学士也争之者谏臣也是故 英宗
得恭已以
听不失为盛德之君韩欧犹得直任其事以甘心奸邪
之斥所谓善则归君过则归已古道犹有存也今则大
小 …… (第 2b 页)
宰相欲如韩欧之奸邪不可得也皇上虽欲如 英宗

恭已亦不可得也世变不犹可慨惜也乎是故不得已
著或问凡此皆一已浅见谅不足以示百世垂无穷方
自首悔而 (第 3a 页)
父实坏典
礼非先王之制与夫子春秋及古经周官并相乖反而
即其继武宗而父孝宗大不可解得无孝哀之入曾父
元英宗
之继曾父真宗乎虽明代庙制同堂异室与
三古稍异而要之东西相向其西第四室祢庙为武宗 …… (第 6a 页)
事以为金科则早争国本亦复何过
而争之不已即渐流朋党而趋于败亡盖天下无可恃
之法而有可恃之人宋亦惟仁宗 英宗
两俱令主故其
说可行而假使武宗前此早令立储则彬宁主之逆濠
奸之祸败立至是以司香太庙为正德年一大危事而 (第 12b 页)
公至首行均徭法次行岁
辨法其法规画周密切中时弊民甚称便值岁饥大发
仓廪赈之兼减价粜卖人得以足食天顺改 元英宗

辟改山西副使寻升大理少卿又复佥都御史与左都 (第 45b 页)
                杨循吉
昆山有二张先生公讳穆字敬之于行为季与其兄提
刑公同名于时人尊之故并以先生称公家世居昆山

之横塘后徙娄上正统己未公与提刑公并登进士第
当是时提刑公进士出身第一而公又在会试第二天
下荣之公初授工部营缮司主事继移屯田以忧归与
其兄服丧有礼乡党称之以为孝起复改刑部主事升
员外郎郎中公晓畅法律持以仁恕其所断无以冤称
者盖在景泰甲戌之岁公以员外郎为会试考官凡曹
郎得与此选者非学行超绝者不能有也公之升郎中
也进阶奉政大夫而公之考讳礼亦以先赠主事进郎

中妣何氏以安人封进宜人天顺改 元英宗皇帝
御极
锐于图治亲擢在朝之臣任以法官布之天下使绳刺
奸弊而公得山东按察副使陛辞上亲御文华殿谕遣
兼有宝 (第 16b 页)
西儒学副提举三月移疾去至大初召为国子监丞皇
庆改元进司业谢归英宗即位拜翰林学士同修国史
泰定初为讲官 英宗
实录成亟命小车出都遣官驿追
不及加授资善大夫卒赠江西行省左丞临川郡公谥 (第 6b 页)
   庆方伯魏公寿七十序
唐乐天居士以词翰妙一时而忠言嘉谟不以穷达易
其操亦有如苏长公所称者然卒以是为世忌坐谪江
州司马起领州麾历五朝始得谢筑居香山结名胜为
九老会谈者谓如冥鸿之不可篡而彼一时柄用饕餮
媢嫉若牛李之党训注之变往往为世僇笑则乐天固

一世之豪也求之近时若姚江魏公孔渊亦其人焉公
少负俊才举进士为御史事 英宗
敢言无所避常持宪
节东抵三韩南走八闽远而至于六诏咨诹决擿举刺
绥抚直欲与古人相下上同时流辈鲜俪之者宪 (第 4a 页)
莫敢进公奋戈而前不终日克之以奇功获重赉实授
佥都指挥事天顺改 元英宗
复位神机大将言公久于
军宜进擢以励将士诏署佥左军都督府事常扈从射
西籞所发皆中 (第 37a 页)
英宗
悉其名屡有赐予辛巳逆钦犯阙
公闻变急以麾下士夜要贼于西长安门有特诏命公
引众东上会天已曙兵稍集公请以 (第 37a 页)
公谓克学曰傥有违礼人惟责吾二人盍正之遂撤牲
醴而以便服贺其擢御史也知无不言御史观音保等
四人以谏死 英宗
朝公请录其后官之四川行省平章
政事囊嘉特天历初举兵欲翊戴明宗雅克特穆尔巴
延等构杀之公力为雪其冤容城 (第 10a 页)
多失之支离汗漫而无所归纷纷藉藉以就
于澌尽泯灭之地无怪乎其然也吾友篁墩陈先生资
禀灵异少时一目数行下 英宗
朝以奇童被荐入翰林
观中秘书用诗学及第读诵常至夜分遂能淹观群籍
下上其论议订疑伐舛厥功惟多及研究理道 (第 16a 页)
考绩者殆
十数皆以州人奏留而官亦不调仁宗朝特赐玺书表
异及四品章服尝至京师上亲召问劳以酒馔时人荣
英宗
朝以老乞休章数上乃得致仕去之日哭声振 (第 2b 页)
国追封播国公谥忠宣其妻田氏亦善读
书人以为难能无子以弟播州招讨安抚使如祖之子
嘉贞嗣嘉贞至治二年来朝 英宗
赐名延礼不花累官
资德大夫湖广行省左丞沿边宣抚使嘉贞卒子资德
大夫播州军民宣抚宣慰都指挥使忠彦嗣忠彦 (第 46a 页)
王夫人公兄弟六人于次为三少骞然不
可犯武宗时召见便殿袭克哷穆尔济事仁宗于潜邸
仁宗即位雅宜公久不改官 英宗
知公材延祐七年十
二月授承直郎中尚监丞赐中统钞千贯给校尉十人
专道而行监尚御用物公持出纳不可势屈中官 (第 27b 页)
贵臣
手无符敕丝毫不放 英宗
奇之至治二年二月迁右侍 …… (第 27b 页)
宫公谓克学曰傥有违礼人惟责吾二
人盍正之遂彻牲体而以便服贺其擢御史也知无不
言御史观音保等四人以谏死 英宗
朝公请录其后官
之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囊嘉特天历初举兵欲翌戴明 (第 60a 页)
明体适用苟不见诸
用犹玉卮而无当未见其可也乃径别亲友杖策游京
师撰至治圣德颂一篇诣丞相府上之丞相以闻 英宗

召见玉德殿令宿卫禁中居无何翰林群公以府君才
藻清丽不当在持戟之列遂奏为国子生会虞文靖公
来为祭酒极器 (第 25a 页)
三一制诏二条格三断例延祐三年夏书成 英宗皇帝
善继善述申命兵府宪台暨文臣一同审订名其书为
大元通制颂降于天下古律虽废不用而此书为皇元
一代之新律矣 (第 13b 页)
食之费一皆出御史府雄伟壮丽烨然增监学之辉名
其阁曰崇文 英宗皇帝
讲行典礼贲饰太平文治极盛
矣台臣请勒石崇文阁下用纪告成之岁月制命词臣
撰文臣澄次当执笔今上皇帝丕纂圣 (第 2a 页)
赞化保运勋号玉刻元教大宗师印以授故公掌教几
五十年天下宫观赖公徭役之奏慈俭之化者其何可
言及厌世而 英宗皇帝
嗟悼遣大臣临赙敕有司礼葬
于县之南山公历事五朝圣眷如一越十年而今上皇
帝特封神德真君昔公之存也宫禁邸 (第 26a 页)
 留建康十月留江州(寓濂溪书院南北学者百馀/人十一月庚寅祭周元公墓)
七年庚申
 留江州七月湖广省请考乡试(以疾/辞)还家(北方学/者皆从)
至治元年辛酉 (元英/宗
朝)
二年壬戌
 如建康(定王氏义塾规制有司/上其事赐额江东书院)十月还家易纂言成
三年癸亥
 授翰 (第 18a 页)
林学士太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英宗皇帝/
严明果断) …… (第 18a 页)
 (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递迁其庙之中/颇如今中书省六部对列省部之设亦效金宋之典)
 (官府尚从前代典故岂有宗庙/之序次不考古之典故可乎)七月修 英宗皇帝

 录中书会议司天监属讦其官长(所讦二月皇后出/殡系犯复日又葬) …… (第 19b 页)
  官问疾(朝中知公/将南归)庚戌中书请议事(直省舍/人某来)辛卯中
 书具燕(礼部郎中楚辉致/丞相意敦请还职)闰月辛未翰林国史院开
 局纂修 英宗皇帝
实录(有旨赐宴丞相亲至/公以是居院之西厅)二月进
 讲八月辛亥移疾(实录/既毕)丙子中书具燕举留(左 …… (第 20a 页)
从前代典故岂有宗庙之叙次而不考古之典故可乎
七月有旨国史院脩 英宗
实录时汉人承旨缺先生总
其事分局纂修既毕先生有归志中书左丞奉旨赐宴
史院致勉留之意宴毕命小车出城朝士 …… (第 35a 页)
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会脩 英宗
实录命总其事居数
月实录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书左丞许思敬奉旨赐
宴国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罢即出城登舟 …… (第 47a 页)

特召于家五月至官秋闻南坡之变即有归志以寒冱
舟不可行泰定元年春开经筵诏公独当其任明年二
月有旨修 英宗
实录时承旨缺公总其事八月书成即
归三年特诏加授资善大夫赐钞五千贯金织纹锦二
皆有副上表辞谢上不允至顺 …… (第 49b 页)

左丞赵简言请开经筵以公及平章政事张蔡公圭国
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每进讲必三四过乃已泰定二
年闰月脩 英宗
实录八月书成未及上进即称疾中书
知有去志即院具宴举留宴毕乘小车出城委牒而去
中书闻之即以驿舟追至杨村 (第 5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