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何事云中昔日蒋 元诩
之三径陶渊明之五柳君平坐
卜于市门子真躬耕于谷口或托闾闬或历(一作/潜)山薮
咸遂性而同乐岂违方而 (第 11a 页)
   迁庙议        权德舆(贞元十五/年九月)
今年夏四月禘享于太庙太祖景皇帝东向之位并迁
庙之位右伏准今月十六日敕禘祫之祭礼之大者先
有众议犹未精详宜更令百僚议限至二十六日内闻
奏者臣闻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称百顺实受其福故
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以太祖始封之重当殷祭东
向之尊百代不迁下统昭穆此孝享严禋之极制也周

自后稷十六代至武王毁庙迁主皆太祖之后故序列
昭穆合食无嫌汉之太上皇主瘗于园寝寻置别庙是
为属尊故周汉皆太祖之位正自魏至隋则虚其位
明帝
初以太上(集无/上字)皇别庙未成故权设对祫后有司
定七庙之制太祖以下为昭穆二祧旋至三少帝运移
(集 (第 15b 页)
   嵩岳寺碑
凡人以塔庙者敬田也执于有为禅寂者慧门也得于
无物今之作者居然异乎至若智常不生妙用不动心
灭法灭性空色空喻是化城竟非住处所以平等之观

一洗于有无自在之心大通于权实导师假其方便法
两任其根茎流水尽纳于海壖聚沙俱成于佛道大矣
广矣不可得而谈也嵩岳寺者后 魏孝明帝
之离宫也
正光元年榜闲居士广大佛刹殚极国财济济僧徒弥七
百众落落堂宇踰一千间藩戚近臣逝将依止硕德圆 (第 5b 页)
   攀龙台碑        李 峤
粤若太极始搆氤氲含五气之精元贻既分鼓舞立三
才之位由太朴而观成象自流形而臻物备因乾坤之
变化相后辟之经纶则知肇创云雷非一圣之事奄荒

区夏由浸昌(一作/崇)之业是以岐酆受命武王戢商野之
戈谯亳开基文后迁汉宫之鼎若乃提六合之枢纽扣
二仪之鐍钥日月既出方利(阙/)于通三风云未知(一作/和)
尚劳谦于初九蓄宏图于缘鹤(用伊尹事/鹄鹤通用)之邸垂庆绪
于断鳌之运屈伸应物而无累于时进退随方而不违
于道非圣人之睿智其孰能与于此乎大周无上 孝明
高帝讳某字某太原文水人也其先出自周平王少子
有文在其手曰武因以姓氏居沛之竹邑晋尚书仆射 (第 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八
  肃宗
    梦丹书 (肃宗
初为皇太子天宝十三载观安禄/山有悖逆之状恐危宗庙遂精诚祈梦)
    (其夜梦故内侍普寂等二人舁一案 (第 1a 页)

美因乎纳谏亏德由乎自贤善始本乎忧勤失人萌乎
安汰今陛下将欲悔祸徼福去危从安若不循太宗创
业之规袭 肃宗
中兴之理鉴天宝致乱之所以惩今者
迁幸之所因则何以孚圣怀扬令闻新远迩之听归反 (第 12a 页)
圣真皇帝其二圣谥名字数
大广有逾古制臣愚谨择其美称而正之谨按谥法秉
德不回曰孝照临四方曰明宜上玄宗为 孝明皇帝

按谥法圣善周闻曰宣宜上 (第 5a 页)
肃宗
为孝宣皇帝仍准汉
魏及国朝故事于尚书省议定奏御夫文弊则救之以
质至敬也名惑而反之以正至明也祖作之而孙 (第 5a 页)
信济美因乎纳谏
亏德繇乎自贤善始本乎忧勤失全萌乎安泰今陛下
将欲悔祸徼福去危从安若不循太宗创业之规袭
中兴之理鉴天宝致乱之所以惩今者选幸之所繇
则何以孚圣怀彰令闻新远迩之听归反侧之心乎前
承德音访及庸鄙 (第 15a 页)
嘉谟王翰
孙逖咸有制作存于是邦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暨太尉
临淮王总节制之师德裕叔父尝典斯职寻以才识英
肃宗
召拜监察御史厥后仆射高贞公今河阳节度
令狐公以人文掌宸翰国子司业郑公给事河南尹杜
公以才华登贵仕继斯 (第 14b 页)
意无偏用者句法有直下者
有倒插者倒插最难非老杜不能也字法有虚有实有
沉有响虚响易工沉实难至五十六字如 魏明帝
凌云
台材木铢两悉配乃可耳篇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句 (第 16b 页)
  迁庙议          权德舆
今年夏四月禘飨于太庙太祖景皇帝东向之位并迁
庙之位右伏准今月十六日敕禘祫之祭礼之大者先
有众议犹未精详宜更令百僚议限至二十六日内闻
奏者臣闻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称百顺实受其福故

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以太祖始卦之复当殷祭东
向之尊百代不迁下统昭穆此孝飨严禋之极制也周
自后稷十六代至武王毁庙迁主皆太祖之后故序列
昭穆合食无嫌汉之太上皇主瘗于园寝寻置别庙是
为属尊故周汉皆太祖之位正自魏至惰则虚其位
明帝
初以太皇别庙未成故权设对祫后有司定七庙
之制太祖已下为昭穆二祧旋至三少帝运移于晋不
以兄弟为代数故元 (第 9b 页)
咏唐储/光羲有群鸠咏)曰曲(古有大堤曲梁/简文有乌栖曲)曰篇(选有名都/篇京洛篇)
(白马/篇)曰唱 (魏明帝
有/气出唱)曰弄(古乐府有/江南弄)有四声有八病(四/声)
(设于周颙八病严于沈约八病谓平头上尾蜂腰 (第 4a 页)
   定律令奏

窃惟奸劫难除为蠹日久群盗作患有国攸病故五刑
为用犹陷触网之诛道几胜残宁息狗窃之响是以班
制垂式名为治本整纲提目政之大要谨寻夺禄事条
班已周岁然京邑尹令善恶易闻边州远守或难听审
皆上下同情迭相掩没设有贼发隐而不言或以劫为
偷或揭掠成盗更令贼发难知攘窃惟甚臣等参议若
依制削夺则县无期月之宰附条贬黜郡靡岁稔之守
此制必行所谓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昔黄(霸/)(遂/)变风

不由削禄张(敞/)(广/汉)称美岂惮贬退然绥导之体得
失在人乃可重选慎官依律劾禁不宜轻更法令削黜
群司今请改制条还附律处其厉已公清赏有常典风
谣黩贿案为考第
  元晖(字景袭父城阳公忠昭成皇帝五世/孙也 肃宗
徵为尚书左仆射谥文宪)
   论御史巡行疏
臣闻治人之本实委牧守之官得其才则政平物理失
其人则讼兴怨 (第 14b 页)
月令
夫星列躔次土分区域休咎之徵惟人所感善必知至
恶亦有由每至岁成当加赏罚宜知朕意
   孝经正义序 (明皇
撮先儒释孝经尤要者为注/解至天宝二年颂行天下仍书八)
    (分御札勒于石碑/今尚存西安府学) (第 35a 页)
圣真皇帝其二圣谥
名字数太广有逾古制臣愚谨择其美称而正之谨按
谥法秉德不回曰孝临照四方曰明宜上玄宗为 孝明
皇帝
又按谥法圣善周闻曰宣宜 (第 24b 页)
肃宗
为孝宣皇帝 (第 24b 页)
济美
因乎纳谏亏德由乎自贤善始本乎忧勤失全萌乎安
泰今陛下将欲悔祸徼福去危从安若不循太宗创业
之规袭 肃宗
中兴之理监天宝致乱之所以(天宝明/皇年号)惩今
者迁幸之所由则何以孚圣怀彰令闻新远迩之听归
反侧之心 (第 32b 页)
逄萌聘而不肯至,
严光周党王霸至而不能屈。
群方咸遂,
志士怀仁,
斯固所谓举逸人则天下归心者乎? 肃宗
亦礼郑均而徵高凤,
以成其节。
自后帝德稍衰,
邪孽当朝,
处子耿介,
与卿相等列,
至乃抗愤而不顾 (第 11a 页)
   尚书令高肇奏
谨案故沙门统昙曜昔于承明元年奏凉州军户赵苟
子等二百家为僧祗户立课积粟拟济饥年不限道俗

皆以拯施又依内律僧祗户不得别属一寺而都维那
僧暹僧频等进违成旨退乖内法肆意任情奏求逼召
致使吁嗟之怨盈于行道弃子伤生自缢溺死五十馀
人岂是仰赞圣明慈育之意深失陛下归依之心遂令
此等行号巷哭叫诉无所至乃白羽贯耳列讼宫阙悠
悠之人尚为哀痛况慈悲之士而可安之请听苟子等
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其
暹等违旨背律谬奏之愆请付昭玄依僧律推处

  宣武帝诏报
暹等特可原之馀如奏(并魏/书)
 灵太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宣武/帝后生 孝明帝)
  制度僧令(神龟二年令时法/禁宽褫不能改肃)
年常度僧依限大州应百人者州郡于前十日解送三
百人其 (第 12a 页)
    陈初时谣
日西夜乌飞拔剑倚梁柱归去来归山下

    后魏宣武孝明时谣
     北史魏本纪曰宣武 孝明
閒谣识者以为     索谓魏本索发焦梨狗子指宇文泰 (第 8b 页)
 (知其一耳如月夜诗云香雾云鬟湿清晖玉臂寒则/闺中之发肤云浓玉洁可见又云何时倚虚幌双照)
 (泪痕乾其笃/于伉俪如此)
  哀王孙(按 明皇
西狩在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二日/肃宗即位改元至德在七月甲子是月丁)
  (卯禄山使人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驸 …… (第 43a 页)
(弹隋珠丸白马黄金勒 明皇
杂录上幸华清宫贵妃姊/妹各购名马以黄金为衔勒 阮籍亢父赋被害嚼齧)
(矣曹植诗翻身上京文杜臆上云仰 (第 5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