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李侍读诗序
韩子之论文谓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夫诗
与文之有资于气也尚矣翰林侍读学士李仲渊心易
直而气劲健其为气也肖其人古体五言如生在魏晋
略不涉齐梁以下光景七言杂言翩翩游乎钟山丞相
雪堂学士之间而无留难约之而为近体也亦然盖其
平日淹贯古今诸名家诗芳润熏渍乎肝脾英华含咀
乎颐辅藏蓄既富而气之盛又足以驱役左右之俾效
供给而各职其职非若孱懦之帅拥兵百万而拙于调
用故出乎喉吻溢乎毫端与名家诗人之态度声响无
一不似彼肆口肆笔漫成音韵而曰诗者何能窥其彷
佛哉所谓言与声之皆宜者由乎气之盛讵不信矣夫
予于仲渊之诗所以三复讽咏而不敢易视之也为识
其左而归其编
刘尚友 文集序
西汉之文几三代品其高下贾太傅司马太史第一汉
文历八代浸敝而唐之二子兴唐文历五代复敝而宋
之五 (第 4b 页)
子出文人称欧苏盖举先后二人言尔欧而下苏
而上老苏曾王未易偏有所取舍也如道统之传称孔
孟而颜曾子思固在其中岂三子不足以绍孔而劣于
孟哉叙古文之统其必曰唐韩柳二子宋欧阳苏曾王
苏五子也宋迁江南百五十年诸儒孰不欲以文自名
可追配五子者谁与国初庐陵刘会孟氏突兀而起一
时气燄震耀远迩乡人尊之比于欧阳其子 尚友 式克
嗣响夫一家二文人由汉迄今仅见眉山二苏而 (第 5a 页)
尚友
之嗣会孟不忝子瞻之嗣明允呜呼盛矣然欧实宗韩
明允乃以为非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刘与欧同乡 …… (第 5a 页)
雄浑奇峭永叔拟以荀卿直跻之周秦间子瞻长
江大河一泻千里评者曰子瞻之文非明允之文也若
会孟之諔诡变化而 尚友 浩瀚演迤评者亦曰 (第 5b 页)
尚友 之
文非会孟之文则为知言也已呜呼百世之下有深于
文者其亦然予斯论否乎 (第 5b 页)
尚友 之门人曾闻礼编辑其
文曰附于韩门李汉予 (第 5b 页)
尚友 善素喜其文辞又嘉刘
门之有南纪也是以序其卷首云 (第 5b 页)
韩子之论文谓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夫诗
与文之有资于气也尚矣翰林侍读学士李仲渊心易
直而气劲健其为气也肖其人古体五言如生在魏晋
略不涉齐梁以下光景七言杂言翩翩游乎钟山丞相
雪堂学士之间而无留难约之而为近体也亦然盖其
平日淹贯古今诸名家诗芳润熏渍乎肝脾英华含咀
乎颐辅藏蓄既富而气之盛又足以驱役左右之俾效
供给而各职其职非若孱懦之帅拥兵百万而拙于调
用故出乎喉吻溢乎毫端与名家诗人之态度声响无
一不似彼肆口肆笔漫成音韵而曰诗者何能窥其彷
佛哉所谓言与声之皆宜者由乎气之盛讵不信矣夫
予于仲渊之诗所以三复讽咏而不敢易视之也为识
其左而归其编
刘尚友 文集序
西汉之文几三代品其高下贾太傅司马太史第一汉
文历八代浸敝而唐之二子兴唐文历五代复敝而宋
之五 (第 4b 页)
子出文人称欧苏盖举先后二人言尔欧而下苏
而上老苏曾王未易偏有所取舍也如道统之传称孔
孟而颜曾子思固在其中岂三子不足以绍孔而劣于
孟哉叙古文之统其必曰唐韩柳二子宋欧阳苏曾王
苏五子也宋迁江南百五十年诸儒孰不欲以文自名
可追配五子者谁与国初庐陵刘会孟氏突兀而起一
时气燄震耀远迩乡人尊之比于欧阳其子 尚友 式克
嗣响夫一家二文人由汉迄今仅见眉山二苏而 (第 5a 页)
尚友
之嗣会孟不忝子瞻之嗣明允呜呼盛矣然欧实宗韩
明允乃以为非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刘与欧同乡 …… (第 5a 页)
雄浑奇峭永叔拟以荀卿直跻之周秦间子瞻长
江大河一泻千里评者曰子瞻之文非明允之文也若
会孟之諔诡变化而 尚友 浩瀚演迤评者亦曰 (第 5b 页)
尚友 之
文非会孟之文则为知言也已呜呼百世之下有深于
文者其亦然予斯论否乎 (第 5b 页)
尚友 之门人曾闻礼编辑其
文曰附于韩门李汉予 (第 5b 页)
尚友 善素喜其文辞又嘉刘
门之有南纪也是以序其卷首云 (第 5b 页)
赠杏隐车省医
萤囊前哲行虎榖后身仙善药名三世良医功十全达
官崇礼敬芳问远流传阴德须冥报儿孙食万钱
和 刘尚友
挺挺词林秀栖栖越峤东几年淹此凤何日见犹龙郊
畤文中子谈迁太史公万金家宝在昭代定遭逢
赠熊景山造 (第 9a 页)
萤囊前哲行虎榖后身仙善药名三世良医功十全达
官崇礼敬芳问远流传阴德须冥报儿孙食万钱
和 刘尚友
挺挺词林秀栖栖越峤东几年淹此凤何日见犹龙郊
畤文中子谈迁太史公万金家宝在昭代定遭逢
赠熊景山造 (第 9a 页)
监察御史萧君墓志铭 程钜夫大德七年八月十五日南台监察御史萧君讳泰登字
则平以疾卒年三十八闻者皆愕且悼且疑时钜夫客
鄂诹之自东来者曰信矣嗟哉顷余在禁林吏以诸道
提举学士姓名来中有萧某余已器之洎来南台中丞
徐公子方道君朝夕不离口后数年余从闽归公方典
江广学事学者井井有生气众誇语余既佥桂宪之明
年闻海南有制狱乃元帅贼杀不辜为君所劾鞫之如
章帅遂抵罪敕以为御史是年春南浮江汉以下余留
之酒不可余笑曰真御史也自始识及是不数见每见
气益老言论益深岂意自是遂终不可见耶其子文孙
以庐陵 刘将孙 状其行事来请铭曰君之志也按萧氏
世本长沙徙庐陵之太和曾大父平林先生负重名仕
为江西安抚副使官中大夫爵 (第 21a 页)
则平以疾卒年三十八闻者皆愕且悼且疑时钜夫客
鄂诹之自东来者曰信矣嗟哉顷余在禁林吏以诸道
提举学士姓名来中有萧某余已器之洎来南台中丞
徐公子方道君朝夕不离口后数年余从闽归公方典
江广学事学者井井有生气众誇语余既佥桂宪之明
年闻海南有制狱乃元帅贼杀不辜为君所劾鞫之如
章帅遂抵罪敕以为御史是年春南浮江汉以下余留
之酒不可余笑曰真御史也自始识及是不数见每见
气
以庐陵 刘将孙 状其行事来请铭曰君之志也按萧氏
世本长沙徙庐陵之太和曾大父平林先生负重名仕
为江西安抚副使官中大夫爵 (第 21a 页)
监察御史萧则平墓志铭
大德七年八月十五日南台监察御史萧君泰登则平
以疾卒年三十八闻者皆愕且悼或疑时某客鄂诹之
自东来者曰信矣嗟㦲顷余在禁林吏以诸道提举学
事姓名来中有萧某年若干余讶其少或告曰公未识
耳材则老也洎来南台中丞徐子方道则平朝夕不离
口后数年余从闽归则平方典江广学事学者咸井井
有生气众誇语余既佥桂宪之明年闻海南有制狱乃
行都元帅沙什干贼杀不辜为则平所劾鞠之如章帅
遂抵罪以则平为御史七年春南浮江汉以下余留之
酒不可余笑曰真御史也自始识及是不数见每见气
益老言论益深岂意自是遂终不可见耶庐陵 刘将孙
须溪翁之长嫡也其言信状其行事视余亹亹万言曰 (第 25b 页)
大德七年八月十五日南台监察御史萧君泰登则平
以疾卒年三十八闻者皆愕且悼或疑时某客鄂诹之
自东来者曰信矣嗟㦲顷余在禁林吏以诸道提举学
事姓名来中有萧某年若干余讶其少或告曰公未识
耳材则老也洎来南台中丞徐子方道则平朝夕不离
口后数年余从闽归则平方典江广学事学者咸井井
有生气众誇语余既佥桂宪之明年闻海南有制狱乃
行都元帅沙什干贼杀不辜为则平所劾鞠之如章帅
遂抵罪以则平为御史七年春南浮江汉以下余留之
酒不可余笑曰真御史也自始识及是不数见每见气
益老言论益深岂意自是遂终不可见耶庐陵 刘将孙
须溪翁之长嫡也其言信状其行事视余亹亹万言曰 (第 25b 页)
(巧句不可认苦送春为三字句也收字回字考他家/或上或入俱不用平似应从多者为是若回字平而)
(旧字反仄尤为不可此旧字恐是人园山乡等字之/讹观前用风字知玉田必不用去声字耳词综载 刘)
(将孙 予未了句作七字乃误刻而其馀诸字亦无调/不可从梦窗于又飘然句无又字乃刻本误遗沈氏)
(谓前段少一字似 (第 9a 页)
有此体矣留连二字用韵周方等/俱同 将孙 失韵更误此则梦窗亦不叶也周词迢迢) …… (第 9a 页)
(之格谱图谓可作仄平平仄仄平平可笑之极岂不/见周作东风竟日吹露桃吴作残阳草色归思赊方)
(作重寻当日千树桃应几作潇湘近日/风捲湖 将孙 作黄昏细雨人闭门乎)
花犯(一百二字/) 王沂孙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 (第 9b 页)
(旧字反仄尤为不可此旧字恐是人园山乡等字之/讹观前用风字知玉田必不用去声字耳词综载 刘)
(将孙 予未了句作七字乃误刻而其馀诸字亦无调/不可从梦窗于又飘然句无又字乃刻本误遗沈氏)
(谓前段少一字似 (第 9a 页)
有此体矣留连二字用韵周方等/俱同 将孙 失韵更误此则梦窗亦不叶也周词迢迢) …… (第 9a 页)
(之格谱图谓可作仄平平仄仄平平可笑之极岂不/见周作东风竟日吹露桃吴作残阳草色归思赊方)
(作重寻当日千树桃应几作潇湘近日/风捲湖 将孙 作黄昏细雨人闭门乎)
花犯(一百二字/) 王沂孙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 (第 9b 页)
云/云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
(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无一瞬之不养(如此则/能养) 养吾 之性
则性之知者真知也(应冒头养之/所以充其知)明以探索之诚以践
履之(应主/意)造其理而履其事(朱 (第 35b 页)
(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无一瞬之不养(如此则/能养) 养吾 之性
则性之知者真知也(应冒头养之/所以充其知)明以探索之诚以践
履之(应主/意)造其理而履其事(朱 (第 35b 页)
衡山
宋刘凝之支江人也少慕老莱子严子陵之为人推
家财与兄子及弟娶妻梁氏女遗送丰盛毕散之亲
族夫妇率安俭苦筑室于野非其力不食后携妻入
衡山绝岭结小庐居之采药服食焉
落落 刘生尚友 真隐携室入山结庐绝岭俯视寰区
茫茫悠永 (第 16b 页)
宋刘凝之支江人也少慕老莱子严子陵之为人推
家财与兄子及弟娶妻梁氏女遗送丰盛毕散之亲
族夫妇率安俭苦筑室于野非其力不食后携妻入
衡山绝岭结小庐居之采药服食焉
落落 刘生尚友 真隐携室入山结庐绝岭俯视寰区
茫茫悠永 (第 16b 页)
集部五
提要
养吾斋集三十二卷 别集类四(元/)
臣等谨案养吾斋集三十二卷 元刘将孙 撰
(第 1a 页)
将孙 字 (第 1a 页)
尚友 庐陵人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
官临汀书院山长辰翁已以文名于宋末当
文体冗滥之馀欲矫以清新 …… (第 1a 页)
多标举纤巧而所作亦多以诘屈为奇然蹊
径独开亦遂别自成家不可磨灭 将孙 濡染
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日有 (第 1b 页)
小须 之目吴澄为
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迤自成 (第 1b 页)
尚友 之文如
苏洵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自淹
贯千古今观其感遇诸作效陈子昂张九龄
…… (第 1b 页)
尽践其言要不能不谓之通论也据曾以立
序四十卷而自明以来罕见藏弆惟周南瑞
天下同文集首有 将孙 序一篇中录其文一
篇顾嗣立元诗选仅载其诗一首盖亡佚久矣 …… (第 2b 页)
而续
刋之不揆僭妄诚知无所逃罪抑编次之岁月不可以
不之志焉而非私言也先生须溪刘氏讳将孙字尚友
学者称 养吾先生 云门人曾闻礼序 …… (第 6a 页)
气燄震耀远迩乡人尊之比于欧阳其子 尚友 式克嗣
响夫一家二文人由汉迄今仅见眉山二苏而 (第 7a 页)
尚友 之
嗣会孟不忝子瞻之嗣明允呜呼盛矣然欧实宗韩明
允乃以为非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刘与欧为同乡
而不专宗 …… (第 7a 页)
雄浑奇峭永叔儗以荀卿直跻之周秦间子瞻长江
大河一泻千里语者曰子瞻之文非明允之文也若会
孟之諔诡变化而 尚友 之浩瀚演迤语者亦 (第 7a 页)
尚友 之 …… (第 7a 页)
文非会孟之文则为知言也已呜呼百世之下有深于
文者其亦然予斯论否乎 尚友 之门人曾闻礼编辑其
文自附于韩门李汉予与 (第 7b 页)
尚友 善素喜其文辞又嘉刘
门之有南纪也是以序其卷首云泰定丙寅十二月之
望临川吴澄序
先兄 (第 7b 页)
养吾先生 自少时侍先君子于古心江文忠公馆
中学为文出语惊人喧众口达朝路及长习程文屡魁
乡校占前名老儒匠手敬服不 …… (第 7b 页)
小须 称之先君晚年倦疏笔墨凡酬应者悉属之先君
弃世之后其文益工四方之求者如先君焉笔力豪赡
衮衮莫竭议论援据 (第 8a 页)
提要
养吾斋集三十二卷 别集类四(元/)
臣等谨案养吾斋集三十二卷 元刘将孙 撰
(第 1a 页)
将孙 字 (第 1a 页)
尚友 庐陵人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
官临汀书院山长辰翁已以文名于宋末当
文体冗滥之馀欲矫以清新 …… (第 1a 页)
多标举纤巧而所作亦多以诘屈为奇然蹊
径独开亦遂别自成家不可磨灭 将孙 濡染
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日有 (第 1b 页)
小须 之目吴澄为
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迤自成 (第 1b 页)
尚友 之文如
苏洵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自淹
贯千古今观其感遇诸作效陈子昂张九龄
…… (第 1b 页)
尽践其言要不能不谓之通论也据曾以立
序四十卷而自明以来罕见藏弆惟周南瑞
天下同文集首有 将孙 序一篇中录其文一
篇顾嗣立元诗选仅载其诗一首盖亡佚久矣 …… (第 2b 页)
而续
刋之不揆僭妄诚知无所逃罪抑编次之岁月不可以
不之志焉而非私言也先生须溪刘氏讳将孙字尚友
学者称 养吾先生 云门人曾闻礼序 …… (第 6a 页)
气燄震耀远迩乡人尊之比于欧阳其子 尚友 式克嗣
响夫一家二文人由汉迄今仅见眉山二苏而 (第 7a 页)
尚友 之
嗣会孟不忝子瞻之嗣明允呜呼盛矣然欧实宗韩明
允乃以为非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刘与欧为同乡
而不专宗 …… (第 7a 页)
雄浑奇峭永叔儗以荀卿直跻之周秦间子瞻长江
大河一泻千里语者曰子瞻之文非明允之文也若会
孟之諔诡变化而 尚友 之浩瀚演迤语者亦 (第 7a 页)
尚友 之 …… (第 7a 页)
文非会孟之文则为知言也已呜呼百世之下有深于
文者其亦然予斯论否乎 尚友 之门人曾闻礼编辑其
文自附于韩门李汉予与 (第 7b 页)
尚友 善素喜其文辞又嘉刘
门之有南纪也是以序其卷首云泰定丙寅十二月之
望临川吴澄序
先兄 (第 7b 页)
养吾先生 自少时侍先君子于古心江文忠公馆
中学为文出语惊人喧众口达朝路及长习程文屡魁
乡校占前名老儒匠手敬服不 …… (第 7b 页)
小须 称之先君晚年倦疏笔墨凡酬应者悉属之先君
弃世之后其文益工四方之求者如先君焉笔力豪赡
衮衮莫竭议论援据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