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净土而师经行持念角虎示人禅宗但贵眼正不贵行
履而师万善同归勤行百八所以抑虚滥示之堤防
导因心趣于极果 真金 出冶盛作庄严大海吞流不辞
涓滴真祖位大成之圣法王金轮之尊者也大师示寂
后塔于大慈山院曰寿宁圯废湮灭址 (第 2a 页)
履而师万善同归勤行百八所以抑虚滥示之堤防
导因心趣于极果 真金 出冶盛作庄严大海吞流不辞
涓滴真祖位大成之圣法王金轮之尊者也大师示寂
后塔于大慈山院曰寿宁圯废湮灭址 (第 2a 页)
刘静修从祀议(刘定之/)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仿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 裕宗 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
列诸孔庙从祀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详议建言者谓 (第 14a 页)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仿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 裕宗 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
列诸孔庙从祀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详议建言者谓 (第 14a 页)
故知昭州秦公神道碑(虞集/)
公讳仲字山甫姓秦氏世为洛阳大族大父和仕金为
河南安抚使既归国朝父安为河南三路提学公尝从
紫阳杨焕然先生学知名得给事 裕宗 潜邸郝文忠公
经之使宋也宋人留之真扬间宋亡天子嘉郝公之节
择士得公迓之还京师久之除承直郎建康路总管府 (第 8a 页)
公讳仲字山甫姓秦氏世为洛阳大族大父和仕金为
河南安抚使既归国朝父安为河南三路提学公尝从
紫阳杨焕然先生学知名得给事 裕宗 潜邸郝文忠公
经之使宋也宋人留之真扬间宋亡天子嘉郝公之节
择士得公迓之还京师久之除承直郎建康路总管府 (第 8a 页)
河内李氏先德碣铭(元姚燧/)
至大庚戍鄃王府长史兼经历典食司与所部人匠都
府官李惟恭持其卿士席云汉状其祖润文玉使怀之
利用库日民调商征之入吏禄公须之出不遗于受不
僣于发如他人侵蠹以溢其家负而责偿罪没产者皆
无之与交人以诚御下以宽礼贤乐善者求表其阡燧
曰管库之官则古委吏亦下士也所可笔者岂专由孙
贵耶盖鄃王之考初尚主世祖再尚主 裕宗 自称晋王
克用裔孙为置守冢数十户于雁门禁民樵牧由分地
在高唐即是进爵为王世居静安黑水之阳为庙以祠
孔 (第 9b 页)
至大庚戍鄃王府长史兼经历典食司与所部人匠都
府官李惟恭持其卿士席云汉状其祖润文玉使怀之
利用库日民调商征之入吏禄公须之出不遗于受不
僣于发如他人侵蠹以溢其家负而责偿罪没产者皆
无之与交人以诚御下以宽礼贤乐善者求表其阡燧
曰管库之官则古委吏亦下士也所可笔者岂专由孙
贵耶盖鄃王之考初尚主世祖再尚主 裕宗 自称晋王
克用裔孙为置守冢数十户于雁门禁民樵牧由分地
在高唐即是进爵为王世居静安黑水之阳为庙以祠
孔 (第 9b 页)
议刘静修薛文清从祀(刘定之/)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彷佛而
进退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
亮则傲睨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 裕宗
不能留世祖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
言者遽欲以因列诸孔庙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
详议建言者谓颜子未 (第 8a 页)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彷佛而
进退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
亮则傲睨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 裕宗
不能留世祖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
言者遽欲以因列诸孔庙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
详议建言者谓颜子未 (第 8a 页)
内典碑铭集林序
夫法性空寂心行处断感而遂通随力引接故鹊园善
诱马苑弘宣白林将谢青树已列是宣金牒方寄银身
自象教东流化行南国吴主至诚历七霄而光曜晋王
画像经五帝而弥新次道孝伯嘉宾玄度斯数子者亦
一代名人或脩理止于伽蓝或归心尽于谈论铭颂所
称兴公而已夫披文相质博约温润吾闻斯语未见其
人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钩深犹闻碑赋如一
唯伯喈作铭林宗无愧德祖能诵元常善书一时之盛
莫得系踵况般若玄渊真如妙密触言成累系境非 真
金 石何书铭颂谁阐然建塔纪功招提立寺或兴造有 (第 76a 页)
夫法性空寂心行处断感而遂通随力引接故鹊园善
诱马苑弘宣白林将谢青树已列是宣金牒方寄银身
自象教东流化行南国吴主至诚历七霄而光曜晋王
画像经五帝而弥新次道孝伯嘉宾玄度斯数子者亦
一代名人或脩理止于伽蓝或归心尽于谈论铭颂所
称兴公而已夫披文相质博约温润吾闻斯语未见其
人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钩深犹闻碑赋如一
唯伯喈作铭林宗无愧德祖能诵元常善书一时之盛
莫得系踵况般若玄渊真如妙密触言成累系境非 真
金 石何书铭颂谁阐然建塔纪功招提立寺或兴造有 (第 76a 页)
夫人
之力居多享年六十有一赠临汾郡夫人谥曰靖淑子
男三人女二人孟曰果勒齐仲曰玛古性沉厚寡言笑
幼事 裕宗皇帝 官奉训大夫典膳署令卒年四十有一
季曰杰古天资慷慨能睦诸亲自幼侍安西王官至怀
远大将军陜西屯田总管府达 (第 3b 页)
之力居多享年六十有一赠临汾郡夫人谥曰靖淑子
男三人女二人孟曰果勒齐仲曰玛古性沉厚寡言笑
幼事 裕宗皇帝 官奉训大夫典膳署令卒年四十有一
季曰杰古天资慷慨能睦诸亲自幼侍安西王官至怀
远大将军陜西屯田总管府达 (第 3b 页)
左平福建内附蛮夷悍轻易怨以
变蛇豕婪婪血人于牙何所靳顾非大行台镇之不足
以制内而抚外也故郎署官重其人 裕宗皇帝 参听朝
政乃选公充福建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柄用者专尚威
猛不能导扬恩信慰安远人凡事之悖理政之害民及
私意 (第 20b 页)
变蛇豕婪婪血人于牙何所靳顾非大行台镇之不足
以制内而抚外也故郎署官重其人 裕宗皇帝 参听朝
政乃选公充福建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柄用者专尚威
猛不能导扬恩信慰安远人凡事之悖理政之害民及
私意 (第 20b 页)
重台谏
臣闻台谏者天子耳目朝廷纪纲耳目聪明则事无壅
蔽纪纲振理则朝廷肃清惟系重如此故权不宜使之
轻气不可使之沮否则聪明自蔽纲纪自缓将何所赖
惟职专纠弹不悦者众乂近年以来被劾者欲缓已罪
反行诬告权臣因之沮抑靡所不至究其无实多不抵
坐致使邪气转甚正人结舌根本内拨枝叶外瘁甚失
风宪大体故古人有言鹰隼获禽猎人随护不然反为
物伤可不念哉昔 裕宗皇帝 听理东朝审其如是力为
扶持今陛下即位之初特为系重一切所行率由旧章
悠久如是岂惟肃正朝纲聪明有赖执法明 …… (第 21a 页)
选士
伏睹先皇帝在潜登极四十年间招延侧陋寻访好人
略无虚岁得士之多于斯为盛以选择难精任使乖用
设科取士常有定议计古今治道良法美意行之略遍
独此未及行耳比读诏条节该议贡举之法可谓得先
帝遗旨矣况科举取士历代讲究既公且当无踰于此
若将十一年已定程试格式举行甚允当也但科场停
罢日久欲收实效行之不可草略必先整学校选教官
择生徒限以岁月方可考试如是则能得实材以备国
家之用臣愚所以为言者选取人材最为方今切务不
可缓也顷年世宗皇帝暨 裕宗皇帝
所以将行而未遑
者天其意欲以遗陛下俾为今日守成致治之本欤 (第 21b 页)
臣闻台谏者天子耳目朝廷纪纲耳目聪明则事无壅
蔽纪纲振理则朝廷肃清惟系重如此故权不宜使之
轻气不可使之沮否则聪明自蔽纲纪自缓将
惟职专纠弹不悦者众乂近年以来被劾者欲缓已罪
反行诬告权臣因之沮抑靡所不至究其无实多不抵
坐致使邪气转甚正人结舌根本内拨枝叶外瘁甚失
风宪大体故古人有言鹰隼获禽猎人随护不然反为
物伤可不念哉昔 裕宗皇帝 听理东朝审其如是力为
扶持今陛下即位之初特为系重一切所行率由旧章
悠久如是岂惟肃正朝纲聪明有赖执法明 …… (第 21a 页)
选士
伏睹
略无虚岁得士之多于斯为盛以选择难精任使乖用
设科取士常有定议计古今治道良法美意行之略遍
独此未及行耳比读诏条节该议贡举之法可谓得先
帝遗旨矣况科举取士历代讲究既公且当无踰于此
若将十一年已定程试格式举行甚允当也但科场停
罢日久欲收实效行之不可草略必先整学校选教官
择生徒限以岁月方可考试如是则能得实材以备国
家之用臣愚所以为言者选取人材最为方今切务不
可缓也顷年
者天其意欲以遗陛下俾为今日守成致治之本欤 (第 21b 页)
书朱子与林择之书
按朱子此书云日前讲论只是口说不曾实体于身故
在已在人都不得力又云陆子寿兄弟近日议论却肯
向讲学上理会其门人有相访者气象皆好盖朱子自
是有取于象山日加一日矣
书张南轩先生与陆子书
按南轩先生尝有书与二陆论为学之大端不出致知
力行二者且称朱子卓然特立 真金 石之友殆闻其平
日各主尊德性道问学之说而为之中处邪今录以相
次庶几一时大贤君子之切劘讲肄学者得有所观 (第 13b 页)
按朱子此书云日前讲论只是口说不曾实体于身故
在已在人都不得力又云陆子寿兄弟近日议论却肯
向讲学上理会其门人有相访者气象皆好盖朱子自
是有取于象山日加一日矣
书张南轩先生与陆子书
按南轩先生尝有书与二陆论为学之大端不出致知
力行二者且称朱子卓然特立 真金 石之友殆闻其平
日各主尊德性道问学之说而为之中处邪今录以相
次庶几一时大贤君子之切劘讲肄学者得有所观 (第 13b 页)
有贤德子男五长即惠读书操行有士君子风次懋
嘏良贵皆克家女二人长适方公海次适汪孟洪孙男
十三人长宗慎宗 裕宗 俨宗敏宗和宗富宗开宗皓宗
留宗玄护道宗伟宗惟处士年不配德而子蕃昌足以
见积善之报为之铭曰
锡尔贤宜永 (第 18b 页)
嘏良贵皆克家女二人长适方公海次适汪孟洪孙男
十三人长宗慎宗 裕宗 俨宗敏宗和宗富宗开宗皓宗
留宗玄护道宗伟宗惟处士年不配德而子蕃昌足以
见积善之报为之铭曰
锡尔贤宜永 (第 18b 页)
议刘静修薛文清从祀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彷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 裕宗 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 (第 11b 页)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彷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 裕宗 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
公神道碑
公北廷人也讳洁实弥尔曾祖父某赠资善大夫中书
右丞追封高昌郡公谥康懿曾祖母某氏追封高昌郡
夫人祖父博察脱忽邻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齐
国公谥庄靖祖母拜撒纳追封齐国夫人人父伊苏鼐
尔赠银青荣禄夫夫司徒追封齐国公谥恭惠母巴尔
德济追封齐国夫人恭惠生五男其二伊德实是公之
仲兄其三公也年十八其仲兄年二十三俱诣京师伯
父引见世祖皇帝仲兄在帝左右敇公给事东宫公恪
勤谨愿朝夕常侍 裕宗 说赐钞二千五百贯俾受部人
实讷有二女长女妻公仲兄而次女为公之夫人中书
省奏立延庆司授公朝列大夫同知延 (第 4b 页)
庆司事 裕宗 尝
谓公曰高昌回纥人皆贪惟女不染污俗倘日用不足 …… (第 4b 页)
于我乎取一日觌晏 裕宗 问故对曰有家书来详询父
母安否何如不觉迟久 (第 5a 页)
裕宗 曰何不将父母就养乎公
对曰人子之心孰不怀亲奈相去万馀里资粮扉屦之
费重不能办也奉旨驰驿往迎一岁乃至遂 (第 5a 页)
得终养以
尽孝省台有机密事 裕宗 令传旨公辞不堪任使 (第 5a 页)
裕宗
曰以汝沉重言乃不漏泄是以命汝 (第 5a 页)
裕宗 升仙事徽仁
太后成宗践祚太后命公送显宗就国公亹亹具道太
祖皇帝世祖皇帝宏模远范及往古近代所行善行美 (第 5a 页)
公北廷人也讳洁实弥尔曾祖父某赠资善大夫中书
右丞追封高昌郡公谥康懿曾祖母某氏追封高昌郡
夫人祖父博察脱忽邻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齐
国公谥庄靖祖母拜撒纳追封齐国夫人人父伊苏鼐
尔赠银青荣禄夫夫司徒追封齐国公谥恭惠母巴尔
德济追封齐国夫人恭惠生五男其二伊德实是公之
仲兄其三公也年十八其仲兄年二十三俱诣京师伯
父引见世祖皇帝仲兄在帝左右敇公给事东宫公恪
勤谨愿朝夕常侍 裕宗 说赐钞二千五百贯俾受部人
实讷有二女长女妻公仲兄而次女为公之夫人中书
省奏立延庆司授公朝列大夫同知延 (第 4b 页)
庆司事 裕宗 尝
谓公曰高昌回纥人皆贪惟女不染污俗倘日用不足 …… (第 4b 页)
于我乎取一日觌晏 裕宗 问故对曰有家书来详询父
母安否何如不觉迟久 (第 5a 页)
裕宗 曰何不将父母就养乎公
对曰人子之心孰不怀亲奈相去万馀里资粮扉屦之
费重不能办也奉旨驰驿往迎一岁乃至遂 (第 5a 页)
得终养以
尽孝省台有机密事 裕宗 令传旨公辞不堪任使 (第 5a 页)
裕宗
曰以汝沉重言乃不漏泄是以命汝 (第 5a 页)
裕宗 升仙事徽仁
太后成宗践祚太后命公送显宗就国公亹亹具道太
祖皇帝世祖皇帝宏模远范及往古近代所行善行美 (第 5a 页)
内典碑铭集林序
夫法性空寂心行处断感而遂通随方引接故鹊园善
诱马苑弘宣白林将谢青树已列是宣金牒方寄银身
自像教东流化行南国吴主至诚历七霄而光曜晋王
画像经五帝而弥新次道孝伯嘉宾玄度斯数子者亦
一代名人或修理止于伽蓝或归心尽于谈论铭颂所
称兴公而已夫披文相质博约温润吾闻斯语未见其
人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钩深犹闻碑赋如一
唯伯喈作铭林宗无愧德祖能诵元常善书一时之盛
莫得系踵况般若玄渊真如妙密触言成累系境非 真
金 石何书铭颂谁阐然建塔纪功招提立寺或兴造有
由或誓愿所记故镌之玄石传诸不朽亦有息心应供
是曰桑门或谓智 (第 10b 页)
夫法性空寂心行处断感而遂通随方引接故鹊园善
诱马苑弘宣白林将谢青树已列是宣金牒方寄银身
自像教东流化行南国吴主至诚历七霄而光曜晋王
画像经五帝而弥新次道孝伯嘉宾玄度斯数子者亦
一代名人或修理止于伽蓝或归心尽于谈论铭颂所
称兴公而已夫披文相质博约温润吾闻斯语未见其
人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钩深犹闻碑赋如一
唯伯喈作铭林宗无愧德祖能诵元常善书一时之盛
莫得系踵况般若玄渊真如妙密触言成累系境非 真
金 石何书铭颂谁阐然建塔纪功招提立寺或兴造有
由或誓愿所记故镌之玄石传诸不朽亦有息心应供
是曰桑门或谓智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