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曲類
詩文評類
纵横之学为文其他各以其文显者甚众至于末
流而文又弊矣元兴以文自名者相望于百年之间为
世所称者曰姚宽甫 虞伯生
黄晋卿欧阳原功宽甫敦
庞有威仪左右佩玉故其文沉郁而隆厚 (第 17b 页)
伯生
颀嶷钜
人谈故事遗法竟日不竭故其文敷赡无涯不可准则
晋卿谨慎有礼故其文守局遵度考据切当不放而密
原功 (第 17b 页)
倘有取焉则犹足以裨庙谟之万一而非区区所敢望

  宪典总序 (元虞集/
)
皇朝宪典之作其篇二十有二焉而各以其序也法缘
名兴令自近始故名例为法之本卫禁居令之先百官
有司守法 (第 16b 页)
而已焉
  云南志略序 (元虞集/
)
京师西南行万里为云南云南之地方广万里在宪宗
时世祖帅师伐而取之守者弗能定既即位于海内使
省臣赛音 (第 5a 页)
谱之变而并载
欧阳氏之谱以为谱例附以欧阳公题刘氏碑后之文
以告当世之君子盖将有从焉者
  罗氏族谱序 (元虞集/
)
世有为谱系于其家者独眉山苏氏书法最具其详略
远近亲疏之殊可引而观也后之为谱者必稽焉今豫 (第 2a 页)
愧茂恭油然而笑益以为能
知我者幽明异道每念此意为之索然今将求厌足于
季直耳
  题吴传朋书及李唐山水 (元虞集/
)
予幼过豫章见滕王阁榜吴公传朋所题也裴回顾瞻
叹其深稳端润非近时怒张筋脉屈折生柴之态后闻 (第 10a 页)
  閒书杜律(杨慎/)
杜诗可以意解而不可以辞解必不可已而解之可以
一句一首解而不可以全帙解全帙解必有牵强不通
反为作者之累世传 虞伯生
注杜七言律本不出 (第 9a 页)

笔乃张伯成为之后人驾名 (第 9a 页)
伯生
耳其注首解恨 (第 9a 页)
于伯机冯海粟赵子昂班彦功
王元鼎董君瑞查德卿姚牧庵高拭史敬先施君美汪
泽民辈凡十五人不著评抑又其次也 虞道园
张伯雨
杨铁崖辈俱不得评
  评文喻学者(崔铣/)
崔子曰金元之际中州之文气雄而词倔健欲陈义而
不精 (第 9b 页)
圣既降矣其谁格之惟
孝天子圣降当享其谁来荐亦孝天子孝既克祗而来
胡迟其下臣脩作颂风之
  青宫受宝颂 (元虞集/
)
天历二年六月乙酉皇太子受宝于行幄臣等拜手稽
首而言曰臣闻古之所谓能以天下让者审几于先事
谓之至德 (第 12b 页)
  赞道开(唐寅/)
世人茹柔刚则吐之匙抄烂饭口如牛呞至人忘物刚
柔一致其视食石如饀饼饵北平饮羽出于无心食石
之理于此可寻我虽不能而识其理庶几嗽之以厉其
齿
  陈希夷先生画像赞 (元虞集/
)
集尝奉诏祠华阴入云台观进至张超谷拜先生遗像
高远渊冲之风变化流通之妙犹可想见其仿佛也昔 (第 38b 页)
邵氏先天之学上溯其源实自先生出天作斯文焉可
诬也而世人以神仙求之殆因其所见而然欤钱塘隐
者薛无尘得先生画像草衣蓬跣盖其终隐而无复当
世之意者令集作赞集何足以知先生哉姑以所闻其
粗者而言之其辞曰
风霆流形宇宙在手隐显尽神而巳弗有匠有代斲乃
反无为图书之传百世之师
  自赞 (虞集/
) (第 39a 页)
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
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
言曰行矣 元伯生
死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
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
坟树然后乃去后到京师受业太 (第 16a 页)
夫欲往而未能者
  谷漈记 (元虞集/
)
大若岩者在温州永嘉县北八十里道书所谓赤水山
福地者也其山周围五十里岩高十七丈深百四十尺
广倍之石 …… (第 20a 页)
实奇胜也蜀郡 虞集
曰此殆子玄应耳玄教嗣师吴道
人曰此可铭故为著铭曰若中虚容作室门出震当离
曰承阙端镇巨石陶朱君千百年赤 (第 21b 页)
  诚存堂记 (虞集/
)
昔者君子之言居也宅曰安宅居曰广居泰哉其所以
自处者乎何其安重尊高之若是也窃意君子之所以
为安重尊 …… (第 5a 页)
也谨记之曰周氏诚存之堂
作以某岁名之者集贤大学士姚公端甫题之者集贤
侍讲学士赵公子昂也
  乐善堂记 (虞集/
) …… (第 6a 页)
士为之请集亦蜀人也故为之属笔以记不敢辞后有
以盛德之家称于燕山者将在胡氏尚有徵于予言也
  悠然亭记 (虞集/
)
郭君彦达有亭曰悠然取陶渊明南山东篱诗语也予
爱其引兴高远欣然为题顾客有笑于座曰昔柴桑翁 (第 8a 页)
  孝思亭记 (元虞集/
)
国子伴读茌平梁生为予言其邑之善士曰张氏兄弟
以孝友称于乡作亭于先茔之左手种松柏郁郁成林
为请于监 (第 7a 页)
  故知昭州秦公神道碑 (虞集/
)
公讳仲字山甫姓秦氏世为洛阳大族大父和仕金为
河南安抚使既归国朝父安为河南三路提学公尝从
紫阳杨焕 (第 8a 页)
丈人行也公负笈从之游益克拓其所未至
寤疑辨惑惟日不足遂以博极群书称于时公犹谓未
要于至道述长书一通谒 虞文靖公集
于临川虞公大
悦曰昔程子与张敬夫年十六七脱然有志圣贤之道
子能如是复何让古人公年盖十九矣由是益潜心濂 (第 20a 页)
而心终不化吾其何时焉与尔乎得一相寻也
  许白云求志解(张宁/) 虞文靖公
不肯铭白云许先生之墓以书币复张率性
转致其门人门人于先生犹父子以父事于人而为人
所阻未有不怒者庸暇计 …… (第 7b 页)
之详而难于序述耳岂可与苏东坡不肯奉诏作苑公
埋铭者例论哉宁三复庄诵因 文靖公
书见古人为文
之不苟因王馀庆诸门人之书见古人师弟子恩义之
笃馀不敢知也是卷流落人间楮墨如故而今为彦章 (第 8b 页)
起居注独中书置时政科以
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及一帝崩则国史院据所
付实录而己尚幸天历间诏修经世大典 虞公集
依六
典为之一代之典章文物稍备其书止于天历而其事
则可备十三朝之未备前局之史既有十三朝实录可 (第 3b 页)
事之初匍匐将命
而不暇择尝惕然于先儒土厚水深之言于是得君之
书欣然如获拱璧昔里有余祯者以是术游江湖间
庵虞公
深敬信之其著书曰地理十准虞公称其有得
于管辂王吉之传力诋曾杨之非而不悟指蒙非辂所
作则与翰同一惑也书 …… (第 20a 页)
然盛唐之诗其音
岂中唐之诗可同日语哉中唐之诗其音岂晚唐之诗
可同日语哉昔襄城杨伯谦选唐诗为唐音录蜀郡
文靖公
序之慨夫声文之成系于世道之升降而申之
以一言曰吾于伯谦之录安得不叹夫知言之难也盖 …… (第 28a 页)
不足以知乐不审音则何以知诗伯谦之于音如此则
其于诗也可见矣此 文靖
之所以不能无憾也欤平阳
林敬伯蚤岁谓 (第 29a 页)
文靖
之序深有概乎其衷及游国学质
诸博士贝廷琚刘子宪而知唐音去取出其嗜好也其
主蒙阴县簿暇日乃更选焉非有风 …… (第 29a 页)
哉而
唐音乃皆不之录今则不敢不录焉余伟其论之确识
之夐而选之精也是以备著之呜呼此诗选胜于唐音
甚远使 文靖
复生而见之宁不快于其意必有以发挥
敬伯之用心者矣惜乎九原莫作顾使余序其篇端也
  六经师律序(吴沉 (第 30a 页)
世使自得之或遂及他善
某功某德以明言必有实如此而止已
  书元张伯成杜诗演义后(蒋冕/)
杨文贞公序 虞文靖公
所注杜少陵七言律诗所谓杜
律虞注者刻本在江阴行于天下久矣序不书年月惟
书荣禄大夫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 …… (第 5b 页)
有笺疏空令传杜律之句则注杜律者乃张伯成非
文靖
明矣窃意 (第 6b 页)
文靖
家临川去金溪百里而近伯成所
注杜律 (第 6b 页)
文靖
岂尝见而爱之其不同者岂 (第 6b 页)
文靖
尝笔削
之欤未可知也文贞序有云或疑此编非出于虞盖当
时亦未尝不致疑也暇日曝旧书偶见演义漫笔识之
以谂 (第 6b 页)
  跋石鼓诗(陆深/)
右石鼓诗先儒辩论至多盖风雅之遗云鼓在今北监
予为司业祭酒时虑其日泐也欲扄钥之而不果别有
树碑一元司业潘迪以今文写之仍其旧阙潘碑与鼓

积有存亡矣潘仕大德间 虞文靖公集
助教成均时尝
谓十鼓其一已无字其一惟存数字潘虞相去不远其
言如此今去之又将二百年石可知矣诗之存者颇赖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