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国朝诗评(王世贞/)
高季迪如射雕手伉健急利往往命中又如燕姬靓
妆巧笑便辟刘伯温如刘宋好武诸王事力既称服艺
华整见王谢衣冠子弟不免低眉袁可潜如师手鸣琴
流利有情高山尚远刘子高如雨中素馨虽复嫣然不
作寒梅老树风骨杨孟载如西湖柳枝绰约近人情至
之语风雅扫地汪朝宗如胡琴羌管虽非太常乐琅琅

有致徐幼文 张来仪
如乡士女有质有情而乏体度孙
伯融如新就御马步骤未熟时见轻快孙仲衍如豪富
儿入少年场轻脱自好浦长源林子 (第 14a 页)
  徐天全词
天全翁自金齿还吴十馀年多游吴中诸山水醉后辄
作小词宛然晏元献辛稼轩家语风流自赏词成辄复

为故人书之书法遒劲纵逸得素师屋漏痕法此卷盖
以贻吴江史明古者词笔俱合作后有吴文定沈启南
二跋亦可宝也
  名贤遗墨
右一卷墨迹为学士承旨宋文宪公景濂教授胡公仲
申太常丞 张公来仪
学士解公大绅太师杨文贞公士
奇祭酒李文忠公时勉太宰魏文靖公仲房太保高文
义公世用太傅于肃悯公廷益太师 (第 15a 页)
  宋克前后出塞诗
宋克书此诗及后一帖皆合作者其精巧更胜古章法
乃所以为终不及耳
  七姬帖
七姬志铭为寻阳 张羽
撰东吴宋克书文既近古而书
复典雅有元常遗意足称二绝第其事大奇而不情杨 (第 22a 页)
作寒梅老树风骨杨孟载如西湖柳枝绰约近人情至
之语风雅扫地汪朝宗如胡琴羌管虽非太常乐琅琅
有致徐幼文 张来仪
如乡士女有质有情而乏体度孙
伯融如新就衔马步骤未熟时见轻快孙仲衍如豪富
儿入少年场轻脱自好浦长源林子 (第 16a 页)
何以有今日且彼之不克遂王号以我故阻即位
之元年追封滁阳王有司建祠滁州以中牢祀岁岁不
绝十六年诏太常丞 张来仪
为之碑
弇州外史曰 (第 24b 页)
来仪
于辞多避少遂不得称信史云故因
国史而叙次之如右豪杰之兴必有所凭藉然未有如
滁阳王者识真龙于豫且之网而 (第 24b 页)
  国朝名贤遗墨五卷
右有明名贤遗墨第一卷二十人故翰林学士承旨太
子赞善大夫金华宋文宪公濂以文学佐内秉为一世

宗匠而所与徐大章书修谨甚笔法尤遒密可爱杨铁
篴先生维桢七言律一章句句使事虽劲丽而不稳妥
书笔却遒逸足称散僧入圣先生会稽人元儒学提举
也不肯食明禄以其尝预史局且卒于洪武八年故收
之胡仲申先生翰亦金华人以郡教授终其名在宋文
宪王忠文间此书亦贻徐大章者颇极推许之致 张羽
浔阳人以太常寺丞不良死所作雪樵传事与文皆清
逸而𨽻法则韩择木派也王达无锡人革除靖难间两 (第 1b 页)
   静居集后志        张习

吾吴之诗自唐皮陆倡和为一盛再盛于元季自王元
俞郑元祐张伯雨龚子敬陈子平宋子虚钱翼之陈敬
初顾仲瑛辈各出所长以追匹乎古者继而张仲简杜
彦正王正仲杨孟载高季迪宋仲温徐幼文陈维寅丁
逊学王汝器释道衍辈附和而起故极天下之盛数诗
之能必指先屈于吴也维时 张来仪先生
自江右来与
高杨徐相友善聚首之际未尝不以诗为事积之既盛
名为大家舆论比唐之四杰故老言不惟文才之似而 (第 42a 页)
   青城山人诗集序     徐珵
国朝文章之盛称洪武而永乐次之若宋承旨景濂胡
徵君仲申徐徵君大章王待制子元苏太史平仲高太
史季迪 张太常来仪
辈皆杰然名家者然当其时高皇 (第 5a 页)
 眉公集

高启字季迪长洲人至正末隐吴淞江之青邱自号青
邱子洪武初召入都命纂修元史寻入内府教功臣子
弟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三年七月擢户部侍郎力辞
赐白金放还词一卷名扣舷集
杨基字孟载其先本嘉州人以大父仕江左生于吴中
九岁背诵六经著书十万馀言名曰论鉴洪武二年授
荥阳知县谪居钟离久之用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省
臣得罪落职六年起奉使湖南广右召授兵部员外郎

出为山西按察使基少负诗名与高启 张羽
徐贲为友
时号吴中四杰有眉庵集十二卷
陶安字主敬太平人明祖渡江安率父老奉迎留置幕
府历左司郎中出知黄 (第 2b 页)
武二十四年八月廿五日东湖史仲彬缚
贪纵官吏见 上于奉天门赐酒馔宝钞次日
陛辞朱给事吉祖之秦淮王文学彝 张待制羽
布衣解缙赋诗赠行而给事中黄钺记其事按
朱吉墓记洪武二十三年辞荐不起廿五年以
明经能书荐入中书书诏敕二 (第 9a 页)
十七年授户科
给事中是年吉正辞疾里居尚未入官何得称
给事中祖饯秦淮也 张羽
为太尝司丞谪岭南 (第 9a 页)
 滁阳王庙碑云为门者所执将欲加害王亲
 驰活之实录云人以告子兴子兴遣人追至
 亲驰之与遣人其缓急则有閒矣庙碑为
太祖亲藁以授 张来仪
者实录不据此何也
居数月子兴与妻张氏谋以马公季女妻 上
张氏曰吾意亦如此子兴意遂决即 孝慈高 (第 2a 页)
皇后
 滁阳王夫人张氏次夫人亦张氏据 张来仪
 
庙碑初劝滁阳馆 高帝于贰室者次夫人
 也滁阳被械携二子从 高帝奔告鲁淮者
 亦次夫人也厥后女为 上妃 (第 2b 页)
   (诗话高季迪送唐处敬序云予世居吴北郭同/里友善者惟王止仲一人十馀年来徐幼文自)
   (毗陵高士敏自河南唐处敬自会稽余唐卿自/永嘉 张来仪
自浔阳各以故来居吴而皆与予)
   (邻于是北郭之文物遂盛矣是北郭十友其初/士敏处敬与焉其后徙居槜李 (第 22b 页)
  赵仲穆墨兰(明杨基二首/)

  仲穆著色兰 (明张羽
二首/)
  墨兰(明管讷/)
  题兰(明郑真/)
  题兰(明林环/)
  宋徽庙画兰(明张灿 …… (第 3b 页)
  赵仲穆墨兰(二首/)      (明/)杨 基
当年曾进福州兰小殿秋风翠佩寒零落楚香收不得
且从魏国画中看
繁露幽香泣翠娥冷云纤月淡秋河沅湘一带皆春色
谁道怀王庙里多
  仲穆著色兰(二首/)       (明/)张 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澧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鸾舆去不返风雨湘江曲芳草独无情还如裙带绿 (第 17b 页)
  题李仲宾墨竹(元马祖常/)

  李仲宾墨竹图(元邓文原/)
  观李仲宾侍郎墨竹 (明张羽/
)
  云林竹(元杨维桢/)
  倪元镇墨竹(明高启/)
  倪云林画竹(明杨基/)
  倪元镇画 (第 3a 页)
(明张羽/
)
  题倪云林竹(明徐贲六首/)
  题倪云林墨竹(明姚广孝/) …… (第 3a 页)
  李仲宾墨竹图       (元/)邓文原
石根夭矫出寒梢明月空山舞翠蛟疑作江湖墨风雨
曾随海浪过南交(仲宾曾使/交趾故云)
  观李仲宾侍郎墨竹      (明/)张 羽
妙笔夺天巧写出碧玉枝焚香静相对彷佛生清飔桃
李不可俦霜雪那能欺寥寥此君心惟有居士知
  云林竹    …… (第 12a 页)
 (明/)杨 基
写竹是传神何曾要逼真惟君知此意与可定前身
  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      (明/)张 羽

云林之子有仙骨平生好洁如好色纷纷浊士等沙虫
呜呼瓒也何由得忆昔常登清閟堂鹊尾炉爇龙涎香
绍京妙墨僧繇 (第 12b 页)
践其有位敌王所忾教忠之训有永无替继自今始其
祀百世
  敕赐滁阳王庙碑        张来仪
洪武十六年十一月七日皇上亲藁滁阳王事实召太
常司丞臣 (第 7a 页)
张来仪
谕之曰王之恩德注在朕心今滁有
庙祀而碑刻未具甚阙典也汝其据此为文于石臣 (第 7a 页)

谨再拜奉命谨按王讳子兴姓郭氏其先曹州人王
父少好术数常从异人游得其书年长未娶南游定远 …… (第 7a 页)
天下既一剖符行封追思更生之恩寔帝业所始乃封滁
阳王建庙墓阳命有司岁时率滁人祭之臣 来仪
伏闻
自古帝王之兴虽受命于天未始不因乎人盖必有所
佑助维持而后成及其既成也其所佑助维持之者亦
得与以 (第 9b 页)
徐贲字幼文自常州徙吴善画山水工诗张士诚辟之
遂偕 张羽
入吴兴羽居菁山贲蜀山筑精舍于山麓洪
武七年用荐起命廉访山西归检其橐惟纪行诗一卷
而已除给事中改监察御 (第 6a 页)
尚书郎应前事主悲泪应 丹心破此遥承)
(上章也有策莫陈故豺狼未息省郎空老故鸳鹭终惭/人事危见狼斗方 张羽
毛伤见鸳行莫起末二又总顶) (第 58a 页)
  跋元末诸人帖
由元末入国初一时文学无盛于浙西此皆遗陈秩维
寅如倪瓒元镇王蒙叔明谢应芳子兰杨基孟载 张羽
来仪
虞堪胜伯陈植叔方郯韶九成王行止仲其著者
他不啻十倍群材茂发蒙古既不能有零落蔓草或幸 (第 9b 页)

无穷恨尽在苍梧夕照中成廷圭题白头翁云栀子红
时人正愁故宫衰草不胜秋西风吹落青城月啼得山
禽也白头 张来仪
题桂枝图云玉色官瓶出内家天香
浓淡月中葩六宫总爱新凉好不道金风捲翠华汪广
洋题双鸳图云芦叶青青水满塘 (第 21b 页)
  题七姬墓志铭

(七姬者元江浙行省左丞潘元绍之侍妾也至正末大兵临境城未/破七姬同日死节义著一时 张羽
志其墓宋克为书碑七姬姓程翟)
(徐罗卞彭段/皆良家子)
人非死之难而处死为难非能死为难死而能得其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