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雜家類
以练士卒以讨仇方而仇方有殄灭之期
此讲学有资于成大功戡大难宜急行之而不宜缓焉
者也
  议和蕃不便疏 (于谦/
)
据镇守大同参将许贵奏要与贼讲和暂示休兵俟人
马强壮密定讨伐之计臣以贼首额森自逞桀骜之姿
纠合敢死 …… (第 11b 页)
廷先遣使臣往彼通好则
示彼以弱而启其轻侮之心万万不可此则方今之要
务而臣等之愚见也
  纠避事武臣疏 (于谦/
) …… (第 13a 页)
表率朝廷之倚赖哉合将各官通行拿送法司究问治
以重罪以为人臣怀奸不忠欺上方命之戒
  奏免徵大同税粮疏 (于谦/
) …… (第 15a 页)
门之外者若 于谦
杨善是也然将能知将宜令其各举
所知不拘门地或以勇力或以计策其馀公卿侍从亦
令各举所知量能而任之庶几拔 …… (第 24a 页)
材由此而充矣其八曰赏罚夫有兵将而无赏罚犹无
兵将也将非赏罚无以将其兵君非赏罚无以将其将
昨者遣石亨 于谦
等将兵禦寇未闻其摧陷敌人迎回
銮辂但迭为胜负互相杀伤而已虽不足罚亦不足赏
也今亨自伯爵升为侯爵谦由二 (第 24a 页)
沿创未尽习也若
尽取其人试之于执事大都如岁科两考三等生员耳
如是而欲国富兵强可乎愚观先朝故老如杨文贞
忠肃
皆于秀才儒士时留心天下之故从古至今未有
处不负人望而出能任天下事者然必尽变馆阁之制
又尽变天下之学术 (第 22a 页)
  答梅客生书(袁宏道/)
宋儒有腐学而无腐人今代有腐人而无腐学宋时讲
理学者多腐而文章事功不腐今代讲文章事功者腐
而理学独不腐宋时君子腐小人不腐今代君子小人
多腐故仆谓当代可掩前古者惟阳明一𣲖良知学问
而已其他事功之显赫若 于肃悯
王文成辈文章之灿
烂若北地太仓辈岂曰无才然尚不敢与有宋诸君子 (第 29b 页)
以谥谥而不尽蔽瑕可也又若 于谦
者易之以上谥可
也万安刘吉汪鋐张瓒者易之以下谥可也凡此数者
皆所谓与天下共骘之操法于赏罚之外而毋使人 (第 27a 页)
于乡
者盖三人为孙忠烈燧胡端敏世宁王文成守仁以后
先成江西之烈而显名于天下又前八十载而近而荐
于乡为 于肃悯
握寸管而建中兴之绩又前八十载而
近而荐于乡者为刘文成基易祚而佐英主垂开天之 (第 2b 页)
者亦忘其劳而遂竟其秘此
治徵也且诸君亦知所以西冯公意乎内意诚重西在
宋庆历则有若范文正公明成化则有若 于肃悯公

德则有若杨文襄公今则有若王恭襄公及大司马杨 (第 16a 页)
当其任牵于文而不究其施暨其颠沛流离委
之于兵而不制其柄则数子者亦表表自见矣国家已
已之变边徼荡然既而 于谦
社稷之功石亨摧陷之略
亦非异代之人也使以平世之法律之则诸将者亦救
过之不暇矣而何成功之有乎哉或曰法制 (第 19b 页)
韫蠢者
以色厚为笃诚庵婪者以博纳为通济视□者以难入
为凝清拉答者有沉重之誉嗛闪者得清剿之声呛哼
怯畏 于谦
让阘茸勇敢于饕诤斯皆寒素之死病荣达 (第 13b 页)
言昭昭如揭日月而学者或以为事更圣人未闻可否
难措辞于鲁议者 于谦
默之道则可矣于发挥之义恐
未尽也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鲁侯用王礼其臣亦
用侯之礼故季氏舞八佾旅泰山设公 (第 2b 页)

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
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
心固莫尚 于谦
顺矣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
者足以和矣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其斯之谓也
  戒子(晋嵇康/)
人无 (第 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五十四
            明 贺复徵 编
行状四
   兵部尚书于肃悯公
行状(明于冕/)
公讳谦字 (第 1a 页)
廷益
其先家河南仕金为汾州节度使知开
封府者于公为八世祖以尝为杭州路总管遂家于杭
故今为杭州人公以洪武戊寅 …… (第 1a 页)
添捏意欲二字文致成招盖踵于秦桧所云莫须有
之故智也忠良被诬古今如一痛哉是月二十三日状
闻上犹豫良久曰 于谦
曾有功众相顾未及对徐有贞
倡南迁之议为公所格以前事憾公直前对曰若不置谦
等于死今日之事为无名上意乃决 …… (第 16b 页)
第自昔所赐外无他物其后陈
汝言代公为尚书以赂败上御便殿以所籍财物陈大内
庑下召大臣入视且曰景泰间任用 于谦
久且专殁无馀 …… (第 17a 页)
日上击毬内苑恭顺侯吴瑾抚宁伯朱永等数勋
旧随侍石亨张軏自外来未及至御前上遥见亨等连以
毬杖戳地曰好个 于谦
如此者数声瑾永等皆流汗沾背
战慄无所措出语所亲曰观上意亨辈将无所逃矣一日
边报忽急集群臣廷议未定恭顺 (第 17b 页)
侯吴瑾进曰 于谦
若在
边患何足虑哉上为之默然既出有诘瑾者曰君先世为
谦所劾几败事君何过言瑾大声曰岂可以私家之怨而 …… (第 17b 页)
废天下之公议耶初公被害时皇太后宫中閟而莫知
后闻之嗟悼累日适上来问安太后语之曰 于谦
曾效
劳不用当放彼归田里何忍置之于死上益悟其冤而
深悔之不旋踵间徐有贞以罪远窜石亨等竟坐谋逆
夷灭无 …… (第 18a 页)
恺切礼部将上其事给事中孙孺议奏
古之节义若诸葛亮在汉张巡在唐文天祥在宋今之
节义若侍讲刘球祭酒李时勉 少保于谦
俱合一体祭
祀表励将来遂蒙朝廷岁赐一祭于乡祀恩至渥也冕
痛念未及赠谥寻复乞恩于上事下礼部议得古今人 …… (第 19a 页)
祠祀在宋就巳举行 于谦
受冤虽同而功业所就则大
过之宜如其子所请朝廷从之建祠墓所赐额旌功令
有司春秋祭祀仍赐赠诰命其略云当皇 …… (第 19b 页)
日乃能殚竭心膂保障家邦回銮有期
论功应赏不幸为权奸所搆乃陨其身舆论咸冤兹复
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 肃悯
用昭旌崇之典天
语丁宁可垂之万世矣公天性狷介谢绝交通不立党
援惟以忠诚上结主知分谤任怨但知有国平居急 …… (第 19b 页)
居十咏河南周献王索和冯海粟梅花百咏诗至
今流传尤长于奏疏每政事旁午章日数十上累千万
言不假搆思云自号 节庵
配董氏先公十一年卒公年
止四十有二竟不再娶亦不更置妾媵人皆义之云
  亡兄行状(何景明/) (第 21a 页)
慢生傲傲必至于败乃德斁乃度遂为世戮民而子不
自知予拜而泣下曰先正以傲乃谦之反予今请事
长者曰孺子何易言谦也谦者若无若虚成德之称
子今欲益之以谦必始于学学方知非知非而后能自
讼自讼而后能知 (第 17b 页)
山罗整庵之理学穆玄庵崔后渠之经学何柏斋马溪
田之清节 于肃悯
王阳明之武略李空同何大复之文
词此数公皆发身科甲事业文章凌跨百代诚不可诬
必欲从古子何远茹毛饮血而嗜 (第 10b 页)
也悲夫天下之相役久
矣而孰与济之而今释汝非为汝德姑免于役而己汝
其识之勿复相役以相毙
  祭虾蟆石文 (于谦/
)
曰汝以顽然之石弃于道傍固无以异于凡物也故老
相传以谓昔人有欲取汝以为用者重不能致遂以为 (第 9b 页)
  刘子威杂俎序(江盈科/)
柱史刘子威先生出所辑一书示余题曰杂俎大概以
天地奇伟绝特文武汇分为四而燕语吴都考附焉读
其书多耳目不经奇伟绝特之事间或揣理必无涉事

偶有者余因喟然叹曰甚矣道之无穷而子威先生宏
览博雅之非人所及也乃子威自叙曰此书以示始学
者若余所该涉则不可胜述味其言迹 于谦
又迹于自
诧其包汇之广而皆不然夫道无穷知有穷惟能以有
穷穷无穷而后知有穷者之固不能穷无穷也要于所
(第 1b 页)
午四月三殿灾人皆见公青巾素服双眸烱烱凭午门
西角槛若指挥扑灭状逾时方隐因忆天顺丁丑承天
门灾 于肃悯公
见形烈焰上感帝心还其妻子而公之
见形也人皆缄口结舌莫敢一言即怜公者亦窃窃私
叹而已嗟嗟公之精忠劲气伯 (第 2b 页)
肃悯
即一时摧折而
百世下安知无吊湘哀郢者乎甲子仲春偶披敝匣睹
公手泽并予父之跋追念畴昔濡颖而记其颠末如此 (第 2b 页)
钺今其传者独 于谦
周忱耳他以荐举改授得翰林者
累累皆不甚著士致用固在覃精非猊为高尊也孔北
海曰隽不疑引经而定北阙之前夏 (第 2b 页)
  云村许先生传(冯皋谟/)
嘉靖初主上新政厉精省掖臣侍左右持橐簪笔罔讳
忌云村许公时给事兵科公故踔行负奇得益发舒岁
馀章上无虑十数其辞曰臣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
唐虞不能治天下今阉竖张锐等罪恶娄讯具服载在
刑书百死莫赎祖宗立法为千万世防陛下不宜轻贳
令法自今日废又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

众弃之顷者内珰张钦舍人儿贤荫缇绮部臣彭泽持
之科臣许复礼言之安监言之陛下始谕曰已有成命
再曰已有旨三曰该衙门知道是必欲私之也臣按
王守仁勋烈烂焉录其子冕宪钦何如二臣贤之官
乃崇于冕宪天下徇忠死事之人将因之解体又陛下
登用耆旧嘉纳忠 (第 5a 页)
光得其道者居则念于丰蔀动乃思 于谦
受颜既复而
不远惠屡黜而何咎知任重之必及悟物盈之难久虽
神道之无形常惨然于前后昔与君子同秉国钧公得 (第 16a 页)
  席赋           (唐/)阙 名
彼美嘉席施于高堂广狭有准卷舒匪常承以彩荐贮
之牙床玉几蟠蜿而上列宝屏逦迤而外张狎高瑟以
透响染薰炉以流香瞰金窗以隔影莹珠箔而凝芳洎
乎礼义多则卑高异行或主或宾浃欢于北院东向西
向取上于南方南方何有是肴是酒或因食而即前或

属虚而尽后彼固若是不亦如斯必顺时以革易乃任
人以推移不正不坐道通于曩仪寒温暑凊自有其先
规所以簟固夏设席乃冬施倾庄敬以揖让成君子之
攸宜管宁别居且申情于分割曾子避坐将有敏 于谦
撝若夫行之于俗兰房之曲有美一人容颜如玉抠长
裾而来就敛双眉而下瞩怜织缀而留心赏华新而不
足凌朝启镜入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