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曾太史集序(袁宏道/)
尝怪退之论文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
为病夫文道之貌也唯恐不式奚取人之嬉笑呵怒以
为快及读公所著毛颖传无甚僻者当时以为讥戏不
近人情虽至相习如张文昌辈犹有遗訾其叹服以为
绝奇不可及者独柳柳州及李肇耳夫人情誉因而恶
创其所习观曹然好之耳目稍易惊诧顿作安在誉之
不为病也 余才 力不逮古人而妄意述作一时诸君子 (第 10a 页)
尝怪退之论文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
为病夫文道之貌也唯恐不式奚取人之嬉笑呵怒以
为快及读公所著毛颖传无甚僻者当时以为讥戏不
近人情虽至相习如张文昌辈犹有遗訾其叹服以为
绝奇不可及者独柳柳州及李肇耳夫人情誉因而恶
创其所习观曹然好之耳目稍易惊诧顿作安在誉之
不为病也 余才 力不逮古人而妄意述作一时诸君子 (第 10a 页)
曾太史集序(袁宏道/)
尝怪退之论文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病
夫文道之貌也唯恐不式奚取人之嬉笑呵怒以为快及读
公所著毛颖传无甚僻者当时以为讥戏不近人情虽至相
习如张文昌犹有遗訾其叹服以为绝奇不可及者独柳柳
州及李肇耳夫人情誉因而恶创其所习观群然好之耳
目稍易惊诧顿作安在誉之不为病也 余才 力不逮古人而
妄意述作一时诸君子所脍炙者谬以为非遂欲去同取独
世争笑之而退如曾太史独以为近古过相印许 (第 1b 页)
尝怪退之论文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病
夫文道之貌也唯恐不式奚取人之嬉笑呵怒以为快及读
公所著毛颖传无甚僻者当时以为讥戏不近人情虽至相
习如张文昌犹有遗訾其叹服以为绝奇不可及者独柳柳
州及李肇耳夫人情誉因而恶创其所习观群然好之耳
目稍易惊诧顿作安在誉之不为病也 余才 力不逮古人而
妄意述作一时诸君子所脍炙者谬以为非遂欲去同取独
世争笑之而退如曾太史独以为近古过相印许 (第 1b 页)
之巾笥
积成故纸大抵忙中稿也暇取阅之凡陋可厌者四躁
一多一杂一俗一研京练都必假夙斤腐毫惊梦非可
卒搆 余才 非子野速成于心客阻任昉文谁与定据案
当食乍踯躅于燥吻腹稿手挥即流离于柔翰江蟹穴
沙而弗深蜻蜓点水以略 (第 7b 页)
积成故纸大抵忙中稿也暇取阅之凡陋可厌者四躁
一多一杂一俗一研京练都必假夙斤腐毫惊梦非可
卒搆 余才 非子野速成于心客阻任昉文谁与定据案
当食乍踯躅于燥吻腹稿手挥即流离于柔翰江蟹穴
沙而弗深蜻蜓点水以略 (第 7b 页)
明文海卷二百七十六 馀姚黄宗羲编
序六十七
诗集
黄太冲野园诗序(罗万藻/)
黄太冲勾 馀才 士故侍御赠太仆卿白安公之嗣公子
也太仆公负忠正之节撄逆珰之燄抗疏直言殒身北
寺天下莫之敢明太冲以弱冠 (第 1a 页)
序六十七
诗集
黄太冲野园诗序(罗万藻/)
黄太冲勾 馀才 士故侍御赠太仆卿白安公之嗣公子
也太仆公负忠正之节撄逆珰之燄抗疏直言殒身北
寺天下莫之敢明太冲以弱冠 (第 1a 页)
赠别敬所王子序(侯一元/)
夫引道先路致美而替恶期不独济者非友之力哉以
舜文之圣也犹有四邻四友之臣而况学士乎故居则
观摩出则赠处所由来远矣至如相慕之笃千里命驾
鸡黍之信经岁不渝抑又其次也嗟乎盖友之不为友
久矣余少则尝慕学读濂洛之书好之求友不得乃心
独自喜久则益衰既而攻古文好庄周马迁间遇诸学
士好者往往而有语相乐也 余才 不能入而亦自以游
其藩比壮为吏师法令即与诸法家习法讲治纵观当
世名流钜公循吏节士蜚声腾实意跃然慕之退 (第 15a 页)
夫引道先路致美而替恶期不独济者非友之力哉以
舜文之圣也犹有四邻四友之臣而况学士乎故居则
观摩出则赠处所由来远矣至如相慕之笃千里命驾
鸡黍之信经岁不渝抑又其次也嗟乎盖友之不为友
久矣余少则尝慕学读濂洛之书好之求友不得乃心
独自喜久则益衰既而攻古文好庄周马迁间遇诸学
士好者往往而有语相乐也 余才 不能入而亦自以游
其藩比壮为吏师法令即与诸法家习法讲治纵观当
世名流钜公循吏节士蜚声腾实意跃然慕之退 (第 15a 页)
天下之不治
非特政教不修法禁不密也仕者苟富贵以忘民隐者
私安佚以保身苟且鄙冒而不知圣贤之道者害之也 余才 不敢望乎圣贤然不敢不勉圣贤之事数十年间
庶几或见兵革不试黎民乐业无饥寒劳苦之叹岂非
余与仲昭适意之时 (第 6a 页)
非特政教不修法禁不密也仕者苟富贵以忘民隐者
私安佚以保身苟且鄙冒而不知圣贤之道者害之也 余才 不敢望乎圣贤然不敢不勉圣贤之事数十年间
庶几或见兵革不试黎民乐业无饥寒劳苦之叹岂非
余与仲昭适意之时 (第 6a 页)
久欲为山人
勒碑以谅阴废业而山人入梦要我如生平可谓投分
寄石友者矣昔蔡中郎常为人碑文独郭有道为无愧 余才 谢中郎何足以传山人顾山人知余生平不为人
作传为人作传者独山人一人而己矣时天启四年岁
在甲子仲夏同邑友 (第 9a 页)
勒碑以谅阴废业而山人入梦要我如生平可谓投分
寄石友者矣昔蔡中郎常为人碑文独郭有道为无愧 余才 谢中郎何足以传山人顾山人知余生平不为人
作传为人作传者独山人一人而己矣时天启四年岁
在甲子仲夏同邑友 (第 9a 页)
其二(室广以下/疑别一首)
年命在桑榆东岳与我期长短有常会迟速不得辞斗
酒多为乐无为待来兹室广致凝阴台高来积阳奈何
季世人侈靡在宫墙饰巧无穷极土木被朱光徵求倾
四海雅意犹未康
其三
子弟可不慎慎在选师友师友必长 德中才 可进诱
杂诗三首(广文选作应玚今/依艺文作应璩) (第 19a 页)
年命在桑榆东岳与我期长短有常会迟速不得辞斗
酒多为乐无为待来兹室广致凝阴台高来积阳奈何
季世人侈靡在宫墙饰巧无穷极土木被朱光徵求倾
四海雅意犹未康
其三
子弟可不慎慎在选师友师友必长 德中才 可进诱
杂诗三首(广文选作应玚今/依艺文作应璩) (第 19a 页)
楚汉之赡墨览魏晋之鸿策挍远近之真假削古今之
名实每齐韵而等径辄同怀而共术吐情志而深赏忘
年齿而隆眷拟 余才 兮前华比余文兮后彦余结袂于
山石君凭神于寒霰何远期之未从痛戢景其如电堂
酒兮一尘暮灯兮万春黛草兮永秘 (第 23a 页)
名实每齐韵而等径辄同怀而共术吐情志而深赏忘
年齿而隆眷拟 余才 兮前华比余文兮后彦余结袂于
山石君凭神于寒霰何远期之未从痛戢景其如电堂
酒兮一尘暮灯兮万春黛草兮永秘 (第 23a 页)
白云楼赋 (元/)张养浩
吁其高哉兹楼之有如此兮括万象于宏敞飞四阿于
鸿冥初疑阳侯海底鞭出一老蜃喷云噀雾扶舆五色
凝结而成形又疑大鹏九万失羊角踞兹胜境而不去
兮翼截华鹊之烟雨背摩霄汉之日星我来宣郁一登
眺兮众山故为出奇秀恍然身世游仙庭凭栏俯视魄
四散耳根但闻风铁音泠泠上有浮云容与卧苍狗下
有惊湍澎湃奔流霆忆昔我公分符握节尹东土声名
遐迩流芳馨脯鳞脍凤群贤方此日高宴不意有奸闯
境阖城万室无一宁公乘疾传出闻上乱臣必讨存诸
经雄兵一夕自天至纵馀渠帅独典刑九重赐券且与
盟带砺宠光浮动堂与庭惜 余才 疏生晚后机会不及
奋笔为拟燕然铭雄心霸气龙韬虎略见无复空闻燕
雀鸣幽扃当时风景今尽易惟有风光山色无年 (第 17a 页)
吁其高哉兹楼之有如此兮括万象于宏敞飞四阿于
鸿冥初疑阳侯海底鞭出一老蜃喷云噀雾扶舆五色
凝结而成形又疑大鹏九万失羊角踞兹胜境而不去
兮翼截华鹊之烟雨背摩霄汉之日星我来宣郁一登
眺兮众山故为出奇秀恍然身世游仙庭凭栏俯视魄
四散耳根但闻风铁音泠泠上有浮云容与卧苍狗下
有惊湍澎湃奔流霆忆昔我公分符握节尹东土声名
遐迩流芳馨脯鳞脍凤群贤方此日高宴不意有奸闯
境阖城万室无一宁公乘疾传出闻上乱臣必讨存诸
经雄兵一夕自天至纵馀渠帅独典刑九重赐券且与
盟带砺宠光浮动堂与庭惜 余才 疏生晚后机会不及
奋笔为拟燕然铭雄心霸气龙韬虎略见无复空闻燕
雀鸣幽扃当时风景今尽易惟有风光山色无年 (第 17a 页)
楚汉之赡墨览魏晋之鸿
策校远近之真假削古今之名实每齐韵而等径辄同
怀而共术吐情志而深赏忘年齿而隆眷拟 余才 兮前
华比余文兮后彦余结袂于山石君凭神于寒霰何远
期之未从痛戢景其如电堂酒兮一尘暮灯兮万春黛
草兮永 (第 34b 页)
策校远近之真假削古今之名实每齐韵而等径辄同
怀而共术吐情志而深赏忘年齿而隆眷拟 余才 兮前
华比余文兮后彦余结袂于山石君凭神于寒霰何远
期之未从痛戢景其如电堂酒兮一尘暮灯兮万春黛
草兮永 (第 34b 页)
蔡子佩诗序
夫为诗与为帖括同一无用然而宁为诗者岂非以诗
本于志内之可以见性情外之亦可以觇问学哉第今
之为诗大率单心帖括而贾其 馀才 比辞摘句其于诗
固未知精神之依凭而典坟之有效也蔡子子佩具绝
人之姿不恃攻苦辄能为文章词赋歌咏论议即下 (第 5b 页)
夫为诗与为帖括同一无用然而宁为诗者岂非以诗
本于志内之可以见性情外之亦可以觇问学哉第今
之为诗大率单心帖括而贾其 馀才 比辞摘句其于诗
固未知精神之依凭而典坟之有效也蔡子子佩具绝
人之姿不恃攻苦辄能为文章词赋歌咏论议即下 (第 5b 页)
李缉夫墓志铭
吾先君之执友曰李文伯樗笃学好修人也伯
樗每过先君携其子缉夫以来先君教余呼缉
夫为兄曰安得若能文如李家兄乎是时缉夫
长于余三岁 余才 十岁耳余稍长即与缉夫同
砚席余居城东缉夫居城西缉夫晨来而暮去
风雨明晦足迹可数也余少跅𧿇自喜好越礼 (第 14b 页)
吾先君之执友曰李文伯樗笃学好修人也伯
樗每过先君携其子缉夫以来先君教余呼缉
夫为兄曰安得若能文如李家兄乎是时缉夫
长于余三岁 余才 十岁耳余稍长即与缉夫同
砚席余居城东缉夫居城西缉夫晨来而暮去
风雨明晦足迹可数也余少跅𧿇自喜好越礼 (第 14b 页)
族兄观伯钱君墓志铭
吾先君作聱隅子自传有友六人焉族世父无
登先生其一也先生讳继科饮酒赋诗慷慨善
谈论余六岁就傅先君请为童子师王母卞夫
人笑曰若为儿择师乃自觅酒伴耶先生目丧
明教授弟子数人其长子观伯偕来讲授余舍
所授书越席往听观伯与诸弟子皆目笑之余
心知其为少我也当是时观伯长于余八岁颀
然长身 余才 与书案等耳后数年观伯与余为 (第 7a 页)
吾先君作聱隅子自传有友六人焉族世父无
登先生其一也先生讳继科饮酒赋诗慷慨善
谈论余六岁就傅先君请为童子师王母卞夫
人笑曰若为儿择师乃自觅酒伴耶先生目丧
明教授弟子数人其长子观伯偕来讲授余舍
所授书越席往听观伯与诸弟子皆目笑之余
心知其为少我也当是时观伯长于余八岁颀
然长身 余才 与书案等耳后数年观伯与余为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