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世美堂后记(归有光/)
予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
宛丘后又徙馀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
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 吏部左
侍郎叶公盛
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
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厂极幽
雅之致题其扁曰世美四明 (第 4a 页)
  秦国公石记(明归有光/)
宋太师秦国卫文节公泾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人参
知政事文章议论有裨于当世宋史轶不传公吾县人
也县人能纪之当韩侂胄用事时公隐居十年于所居
地名石浦辟西园累致太湖石甚富至今往往流落人
间然皆为屠沽儿酒肉腥秽可吊也独其在学宫者为
四方过客之所钦仰余居安亭江上往来陆家浜舟中

见冢间大石问知为秦公故物埋草土中无识者先时
吏部侍郎 叶文庄公
亦石浦人其家子弟运致于此因
购之叶氏载以二百斛舟沿吴淞江而下置于堂东学
宫石世以为名品以余观之殆如雕 (第 5a 页)
化癸已御史中丞江浦张公巡抚闽中
涖政之暇出示某而语之曰铁崖先生平日所为
乐府诗最多今仅有存者天官少宰 叶公与中

为佥都御史出抚广东尝得其门人吴复所编若
干首已锓诸木矣近得此帙于前江西提学黄先
生纯之子知州𤩰 (第 13b 页)
体裁而求之公之文其有取
之无穷而读之不厌者乎然则其散佚者尚博而求之
以尽白于天下无徒曰家藏云尔
   叶文庄公
集序(李东阳/) (第 14a 页)
叶文庄公
集若干卷帙同而名异其曰水东藁者为诸
生及为给事中参政为都御史巡抚宣府而作曰开封
纪行藁者为给事奉使河 (第 14a 页)
南而作曰菉竹堂藁者在广
东西巡抚而作曰泾东藁者为礼吏二部侍郎而作诗

则以次汇录文则计体而分皆公手自编定而总之曰 文庄
集者则其子贡士晨所名盖将为天下道而不敢
以私集视也予尝读而论之曰公之文博取深诣而得
诸欧阳文忠公者为 …… (第 14b 页)
我蒙翁岳公为知己故虽不敢知公而获接言论得其
大者凡所以为公计不止为当世道也因以贡士之请
为序公讳盛字 与中
别号及庵所著有奏议录及水东
日记则其家所藏故不载云
  野古集序(龚诩/) (第 15b 页)
  太傅王文恪公传(文徵明/)
公名鏊字济之世称守溪先生吴洞庭山人也其先有
百八者自汴京扈宋南渡遂居山中至是族属衍大号
其地为王巷其初未有仕者正统间有司选生徒𨽻学
官里中子弟咸走匿公父朝用独请入学为弟子员后

仕为光化知县光化未仕时公己有名年十八随光化
在太学声称益藉时 叶文庄
在礼部召与相见公体干
纤弱而内蕴精明举止静重 (第 13a 页)
文庄
大奇之挑试所学益
以为非近时经生所能时王忠肃公翱新逝 (第 13a 页)
文庄
以公
嫌名相近戏曰失一王某复一王某安知非后来忠肃
乎越日亲具仪帛遣从陈音先生学时陈官翰林有声
从游者 (第 13a 页)
众独许公善学无几尽得其肯綮成化戊子将
归试应天 文庄
欲留卒业不果意甚惜之曰科目不足 …… (第 13a 页)
乎因力争得赐及第遂入翰林为编修时 文庄
已逝陈
先生者方为编修遂与同列一时以为盛事九年升侍
讲洪治初充经筵展书官寻充讲官每进讲必分天理
人欲 (第 14a 页)
公之门及见诸老能道前朝典故气棘棘好面折
人过徐天全兄呼之本殊不相假言辄中其肺腑曰吾
史笔也一时名德如 叶文庄
岳蒙翁辈皆礼为上宾素
习家礼士大夫家有事敛殡请之必往然非礼致不轻
造访访亦不俟茶而出独嗜书每得一书手 (第 6a 页)
凡与之处者犹不能忘故靖远伯王
公骥刚毅少容以与公旧寮也追念之不置尝致手札
问讯其妻子所以周恤之者甚厚 叶文庄公
于公为乡 (第 18a 页)
重以礼立训师律顺正
动而何咎
  王师如时雨赋(以慰悦人心如/雨苦旱为韵) (唐/)陈去疾
惟唐十二 叶盛
德如春虽幽无不被而犷有未臣帝曰
苟非我武焉能庇人于是考龟策谐咨询投干戈于苗
扈之地拯黎庶于涂炭之辰是 (第 7b 页)
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凡八)
(行/)道徽之丰茂宏丽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
深沉等渔父之乘流鼓枻高平奕 叶盛
德遗能方回重
熙接翼嗣兴回则章健草逸发□廉棱若冰释泉涌云
奔龙腾密壮奇姿抚迹重熙若投石拔距怒目扬眉景 (第 9b 页)
  落叶赋          (唐/)朱 邺
众木森沈岁暮秋深日黯黯以斜度风悄悄而乱吟乔
枝邈以架迥坠叶槭以辞林眷彼摇落夫何萧索形宛

转而断连状徘徊以斜却枝稍高而飞远条渐疏而阴
薄透凉空以伴萤绕明月而惊鹊或散漫于原野或摇
飏于楼阁尔其下自幽谷高陨山椒叶何树而不坠树
何叶而不凋拥玉砌以初聚值金风而复摇浮于水中
似孤舟之远泛落于山际若断云之已飘悲夫处处园
林纷纷相似觉绝漠之寒至聆洞庭之波起何夏茂而
秋落何先荣而后死叶之致也既顺阴阳之宜叶之趣
也诚 叶盛
衰之理愿归本而犹未嗟微脱而不已别有 (第 24b 页)
虎臣敬以为诸公祝作吴淞副总兵题名记
  菉竹堂记
故吏部侍郎昆山 叶文庄公
以学行政术高英宪间为
世名臣公生平无他嗜好顾独笃于书手抄雠至数万
卷将为堂以藏之意取卫风淇澳问学自修 …… (第 16a 页)
之植与否亦毋论若平泉而 文庄公
之遗书百年而愈
益拓其副所名堂历五世而愈益显固为公后者之才
而贤毋亦公不尽取天地之有以使可继不遽为一 (第 17b 页)
  明故叶母王宜人墓志铭(代家君/)
业宜人卒之又明年某奉朝命总粤师道出宜人里中
及门奠而卒哭其孤良材煢然疚也跪且请曰先宜人
之所借以亡朽者公吾颔之又逾年天子北召吾云中
过良材则发病死矣宜人诸孙恭焕踊而大哭曰公食
我先宜人约耶即先人殁且不瞑以未终大事恨于乎
吾首尾不三岁而哭吾姊又哭吾甥哉吾不忍其存者
为抆泪志之宜人姓王氏先司马娶陈孺人生吾兄都

事已遂生宜人生十馀年而陈孺人卒宜人十七归衡
州君衡州君者故 文庄公盛
孙也昆著姓亡过王叶两
家而先司马宦达慕称 (第 18b 页)
文庄公
以故字宜人其孙而家
特贫甚仅具荐绅大夫之态与名宜人舍去其故而僇
力佐衡州君以勤拮据治生产衡州君始释褐 (第 18b 页)
  乞恩表扬勋德旧臣以示激劝疏
题臣闻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故有一字之褒而荣甚
于华衮者谥法是也即使勋德旧臣风猷未泯泽犹在
人名不泯口不出臣部外而臣不能举私切愧之臣抵
郧阳以履任谒故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原杰祠
退而延见吏民询文学掌故具有能言杰事者津津不
啻口出也按杰成化中历显职为户部左侍郎与 侍郎
叶盛
王恕名相上下寻改左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满九 (第 3b 页)
  宋先司諌公告身真迹
右直秘阁知常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告身一通为世
贞十五世祖司諌府君是时去司諌者三岁业六十有
七矣而高宗思之以旧衔领郡行词头乃仆射兼平章

事秦桧参知政事孙近吏部侍郎晏敦复也敦复尝指
斥桧奸近则所谓伴食相耳当府君在諌垣数上章抗
论国是有直声故相张魏公实知之其殁也南轩先生
予之铭嗟乎令司諌而真桧必不肯行词头然使府君
而真司諌必有所以自见于桧者而竟已矣后二十一
年府君卒至其裔孙国子先生讳廷璧请于故按察使
陈公琏少宰 叶文庄公盛
为之跋皆散佚不存正德中
告身始归我先大夫司马公世贞乃购得二公稿于别 …… (第 13a 页)
集而乞吴士善书者书之而志于后 文庄公
终吏部左
侍郎为吴郡名公卿陈公以学行显其为按察也吏部
言其文而选愞不称宪特改通政使掌国子监事以非
(第 13b 页)
窦苹作唐史释音释武后字内地字云古字见战
国策又幽州僧行均作均韵训诂亦以此二字皆古字
或武后自有所据也 叶文庄
水东日记云正统乙丑会
试录内天皆作䒶地作地闻出中旨而今部刻试录皆
不然盖部录乃翻刻之本而 (第 18a 页)
文庄
是科进士恐不谬也
爹徒可反吴人谓父为奢却后复收入陟邪反云巴人
呼父为爹今吴人实称爹不称奢也按唐中宗称 (第 18a 页)
  复周玉崖公赐墓田记
嘉靖辛卯南京刑部右侍郎玉崖周公卒于位时公秩
三品未及考而天子念其贤特赐祭有司为治葬葬公
之二十六年为隆庆丁卯而给事御史以故名臣当旌

者具公事状上天子复为之超赠左都御史而其年巡
抚林公润下邑司礼公墓邑司言公墓田为亩者四十
而赢秋赋为石者十六而赢官今不优蠲之而孳孳焉
责半菽滞穗于松槚丙舍之地非所以妥贤者魄而标
士大夫观也因具故少宰 叶文庄公
太常魏文简公例
以请林公是之许以他羡赋补著为令于是公之孙邦
柱者感天子后先德意林公之能奉行于公之所遇 (第 19b 页)
 史传
马文升字负图河南钧州人生而有异兆貌瑰奇多膂
力尝与群儿戏角之靡不仆者七岁读书知大义踰冠
举乡试二十六登进士吏部尚书王直异其材选授监

察御史勤力自课所论建靡不依傅大体时领台事者
王文王翱皆严重鲜可而独寄腹文升以为国器出按
山西再按湖广所至发奸摘伏有神君称墨吏相率望
风解印绶去还领全台章奏以母忧归服除超拜福建
按察使镇守中贵人虐而肆独文升能制之小敛戢人
为谚语以美焉进南京大理寺卿丁父忧归成化之初
固原土夷满四与其党劫其从子指挥璹据石城以叛
陜西 巡抚与中
贵人将讨之大败事闻合宁夏延绥兵 …… (第 1b 页)
传之大夏归未几而逆瑾乱政 与中
贵人修大夏郤刘
宇又微闻造膝事衔之与焦芳比而谮诸瑾曰籍大夏
家可当边费十二于是以广西土帅岑浚事波及大 (第 21b 页)
  郏少尹累封光禄寺丞周鲁山先生墓志铭
周之先自汉丞相绛武侯勃数徙而至宋为饶之鄱阳
人复以丞相益国文忠公必大著至元末而有受七公

者避饶寇徙于黄遂为黄之麻城人受七公有三子季
曰希孟希孟之次子仲馗以子河南道监察御史鉴贵
封如其官鉴之为御史雪闾左冤抗论辅臣之首循直
声振天下仕至山东按察使有子洙为宁令以子福建
道监察御史廷徵贵封亦如其官廷徵为 御史与中

人永辨宁夏功疆出为江西按察副使廷徵有三子都
转运盐使载西安同守戴季则今鲁山公也鲁山公之
谢郏事归 (第 1b 页)
  恳乞天恩比例录功以光圣治以励人心事疏(附/)
臣惟圣主之所以整一寰宇垂拱而成安壤者唯赏罚

而已若乃议赏而至延世慎终而复追远此固鼓舞之
大权而亦使民归厚之要道也是以孙叔之后见收于
负薪甘陈之封仍广于易世窃念臣高祖都察院右都
御史韩雍弱冠成进士为名御史用廷荐擢右佥都御
史巡抚江西等处即奏革宁府护卫开百年曲突之谋
进督宣大诸边复破却迤北强敌为一时干城之重属
景泰天顺之季以迨成化初年广西荔浦修仁大藤峡
等处蛮猺广东高雷廉等处并海面流贼作乱攻剽城

邑杀僇王臣一时文武大吏虽望如柳溥材如 叶盛

能决筴平荡以致贼势猖獗羽檄纵横百姓罹涂炭之
苦九重深宵旰之虑臣祖繇兵部侍郎出参浙藩尚书
王竑会推 (第 23a 页)
  吴中往哲像赞(有序/)
吴中往哲像赞者故百有十六岁周翁寿谊翰林编修
高先生启前工部郎张先生适都昌令俞先生贞木

布衣王光庵先生宾陜西按察使王公英给事中黄公
钺太子少师赠少师荣国姚恭靖公广孝吏部左侍郎
赠尚书许公斯温左副都御史吴文恪公讷按察佥事
直道陈公祚詹事府少詹事赠礼部右侍郎刘文恭公
铉御医盛先生寅太子太保赠少保陈僖敏公镒太子
太保俞公士悦太常卿夏公昶礼部主事吴公凯处士
杜东原先生璚参政祝公颢武功伯大学士徐公有贞
浙江提学副使张先生和进士郑先生文康 吏部左侍

郎叶文庄公盛
右都御史韩襄毅公雍按察佥事刘完
庵先生珏参政刘公昌开封府知府鱼公侃福建右参
政陆公昶工部右侍郎孔公镛 …… (第 1b 页)
书赠太子太保朱恭靖公希周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
少保周康僖公伦翰林待诏文先生徵明右都御史
应期翰林孔目蔡先生羽南京刑部尚书顾公璘都
察院左佥都御史陈公察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赠太子
太保周恭肃公用 …… (第 3a 页)
敌兵大入公以侍讲行
监察御史募兵河南还进右谕德河决沙湾拜左佥都
御史往治之河工成擢左副都御史佐院事寻 与中

人吉祥武清侯石亨迎太上皇于南城复辟进兵部尚
书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论功封奉天翊卫推诚 …… (第 20a 页)
踽踽少公府迹于书无所不窥而
尤善经生义所指授多显者虽用隐约成好至于表忠
烈称勋伐未尝不慷慨有深味也故 叶文庄公盛
仕通
显而时时推先生以为不可及今像殊魁然非山泽癯
也所著有平桥稿若干卷
赞曰一命未膺飘然里居升斗未沾 …… (第 23a 页)

叶文庄公盛
(第 23b 页)
与中
昆山人举进士为兵科给事中进
都给事中时英庙北狩陷敌敌大入犯京兆而东西南
夷并起公疏不时上所建画及弹事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