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詞曲類
幼相携蓬头王霸之子椎髻 梁鸿
之妻燋麦两瓮寒菜
一畦风骚骚而树急(一作树搔/搔而风急)天惨惨而云低聚空仓
而雀噪惊懒妇而蝉嘶(一作 (第 3a 页)
或刺舟而共去或驾犊而相从采药于岩下行
歌于里中儿童目以痴叔乡人指作愚公怪蒋诩之径
狭笑孙登之室空昔者 梁伯鸾
之牧猪马仲圭之罝兔
毛公隐身于博徒严生攻书于卜铺咸蓄奇声共沉高
步杂闾里而寄清汨尘泥而自污我亦悠悠何 (第 9a 页)
   同前          李令琛
对日月经天星辰助其明耀江河纪地畎浍资其广深
俱丽于乾纲同归于坤(一作/坎)轴况六经既出百子并骛
万卷五车七略四部组织仁义琢磨道德虽非全璧之
珍亦是连珠之宝当有求书之官远探禹穴近闻汲冢
之文具修蠹简或阴阳不谬朱紫自分仲任丛残之讥
并非通论稚用翡翠之喻实得大方岂重以芟夷加之

剪截敢申直笔以塞异端则有百两之篇张霸所善七
分之术京房独精陈农访天下之书荀勖决冢中之策
识二简者束晢观四辙者穆王京兆耆旧之篇创于光
武陈留神仙之传起自阮苍刘向修孝子之图 梁鸿

逸人之记谨对
   同前
对自龙马出河爰分八卦灵龟荐洛乃见九畴文字以
兴典谟斯起即有姬公秀出制礼 (第 18b 页)
   对
郗珍黄冠野客白屋寒生仰桂林之一枝犹思对策掩
蓬门之三径无忘偷光但学以资身行不踰志(一作/矩)
人之利尚或不为窃邻之光何居而可必欲三馀不弃
百遍无疲原宪弊衣杖藜而非病颜回陋巷饮水而多
欢既知读书应闻对马与其凿壁何如聚萤若观过知
仁推情决狱束缊之妇尚未过于黄沙悬梁之夫庶获

哀于丹笔违礼入律理或难容居法徇私斯焉有在
   同前          康廷之
郗珍荷衣横带缉柳编蒲有贱籯金将希片玉南阮自
富北郭实贫殊谢 梁鸿
不求因热乃如苏季愿借馀光
已接武于匡衡方齐踪于宁越室仞非邃未窥夫子之
墙纺绩可兼辄凿邻人之壁情非窃伏 (第 2b 页)
   对
丧子之亲哀情已极丧夫之妇为死难胜非无寡鹤之
悲岂息惊猿之痛然丧夫丧子悽感虽同而哭子哭夫
礼仪须别穆伯之卒已有前规敬姜告言一何无识县

丞行罚之日于礼已违嫠妇指贻之愆在律难恕顾兹
刑宪并合推科
   哭子哭夫判
季氏夫子丧哭不舍昼夜乡人告违礼
   对
季氏令质幽闲秀容绮艳事夫有道金钗见美于 梁鸿
训子多方布被推贤于孟母为善必应天乎不仁三从
靡依两丧相次欹枕之泪空洒倚庐之望莫依不舍晨 (第 12b 页)
   同前          程 谏
恭敬何常少长有礼自以引以翼无失于等威左之右
之动从于瞻视苟昧斯者则何以观解式陪彼长年身
居弱岁比景未闻于有德居卑且见于无仪于是舍车

而徒升高自下异 梁鸿
之适越不睹兴谣殊柏景之禳
灾岂能成俗既而碧空一色翠微万里迷周流于远晀
阙咫尺以承颜梢云之杖遂行白云( (第 13a 页)
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江鲍之流又狭于此如 梁鸿
五噫之例者百无一二(集有/马字)于时六义寝微矣陵
夷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一作/咏)花草而已噫风 (第 8a 页)
乘秋动
宵吟于露渚丝纩成于南亩粇黍被于东阡时计有储
愿履多福下官薄游绵载飘寓淹时欢踬相仍忧虞自
积陟 梁鸿
之峻岳何暇长谣临阮籍之长途唯知恸哭 (第 13b 页)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    前 人

下官(一作/客)人间独傲海内少徒志不屈于王侯身不绝
于尘俗孤吟五岳长啸三山昔往东吴已有 梁鸿
之志
今来西蜀非无张载之怀况乎践名场携胜友风月无
几琴酒俄乖半面十年一别千里何少府故人攀桂抚
金石而 (第 14a 页)
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大运不穷(一/作)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
无圣主窜 梁鸿
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一作/安贫)
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一作/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
坠青云 …… (第 3b 页)
   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   前 人
蒋山南望长江北流伍胥用而三吴盛孙权困而九州
裂遗墟旧壤百万里之皇城虎踞龙盘三百年之帝国
阙连石塞地实金陵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
改昔时地险尝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之
小邑吴生俊采辅佐烹鲜我辈良游方驰去鹢 梁伯鸾

之远逝自有长谣闵仲叔之遐征欲逢厚礼临别浦枕
离亭阵云四面洪涛千里帘帷后辟竹树映而秋烟生
栋宇前临波潮 (第 9b 页)
长妻孤子幼哀声满野愁气连云况复松槚飘飖方临
武威之戍丘陵回远直对临兆之城马援亡于武溪尸
柩返于魏里 梁鸿
死于会稽妻子归于平陵呜呼哀哉
岖崎远矣昔者繁昌祠前即有黄金之碣德阳基下犹
傅青石之碑是谓勒功乃为铭曰 (第 4a 页)
   东都留守顾公神道碑   杜黄裳(韦夏卿/撰铭)
昔康王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承二后之业周
礼以天官卿为冢宰汉以大司马为将相国朝以尚书
仆射师长百揆此四者人臣之极公尽更之有不至追
而命之公之德盛美公讳少连字夷仲吴郡人也夏后
少康以禹葬会稽次子为越王以主祀汉封裔孙其为
顾侯缵禹之绪厥后蔹蔓世居河南中原战争复徙吴

会自晋司空和洎梁给事中耀至公十三代矣衣冠礼
乐为江左著族曾王父讳君卿皇朝柳(一作/郴)州司马大
父讳克忠缙云郡司仓参军赠邠州刺史烈考讳望赠
秘书监秘书府君慕 梁伯鸾
于陵仲子安贞履道不辱
其身该通六经旁贯百氏究天人之际尽性命之端公
蕴山岳粹灵承祖考休庆瑰姿伟度识达行 (第 5b 页)
石沓习(集作/习习)旟旐纷
(集作/纷纷)野田范巨卿则素车来哭韩元良(集作/长)则缌麻
设位大夫受 梁鸿
之命终陪烈士之坟妻子从田豫之
言竟托神人之墓(集作/冢)呜呼哀哉铭曰
国日东(集作/有)部承家(集作 (第 9a 页)
高门日往月来竟消声于下邑情均宠辱则万象同归
迹混彭殇则百龄俱尽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
庶几薄葬等 梁鸿
之宅兆邈矣佗乡符祭仲之高居依
然新郑唯仁与达君其有焉存荣殁哀此之谓也即以
某年月日葬于某原夫人广平宋 (第 11b 页)
   从甥梁锜墓志铭     前 人
故右卫率府翊卫安定梁锜年三(集作/二)十有八以上元
三年秋八月某日终于某所图其(阙/) 天有大梁之星

辨其物土地有大梁之国考其衣冠人有大梁之姓综
乾坤而列位兼水木(集作/土)而成文业耕织而乐琴书有 梁鸿
之雅尚生封侯而死庙食有梁竦之雄图西山求
白鹿之仙东海受黄蛇之宝曾祖某光禄大夫开府仪
同三司骠骑将军清 (第 8a 页)
争童孺成人
不识槚楚闺门之内熙熙然如古时人也其慈训有如
此者噫昔漆室缇萦之徒烈女也及为妇则无闻伯宗 梁鸿
之妻哲妇也及为母则无闻文伯孟氏之亲贤母 (第 11b 页)
   祭处士仲长子光文    王 绩

岁月日邻人王绩(集作/绩)谨以鱼醴之奠敬祭仲长先生
之灵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鸟飞知还龙亢必(集作/若)
嗟嗟夫子理融其内不忮不求无憎无爱古人有言微
妙玄通藏用以密养正以蒙嗟嗟夫子允执其(集作/厥)
不见其始孰知其终荡荡心迹(集作/止足)悠悠默语周览人
事退居河渚何去何从谁求(集作/弃)谁与聊同聚散亦均
寒暑大矣夫子其生若浮至矣夫子其死若休乡党不
惧朋友(集作/友朋)不忧素琴犹在黄经尚留老来难(集作/不) 梁鸿
难偶筵无馈奠室无箕帚嗟嗟夫子岂图其后金
玉满堂莫为之守(集作道/为之友)凡我故人素服临旃葛巾从
窆桐 (第 3a 页)
王其犹若斯况于品庶礼所不及古
人时同即会时乖则别动静应礼临事合宜王孙裸葬
墨夷露骸皆达于性理贵于速变 梁伯鸾
父没卷席而
葬身亡不反其尸彼数子岂薄至亲之恩亡忠孝之道 (第 6a 页)
若狂愿足下自爱也
  与交友论隐书(江淹/)
淹者海滨窟穴弋钓为伍自度非奇力异才不足闻见
于诸侯每承 梁伯鸾
卧于会稽之墅高伯达坐于华阴
之山心常慕之而未能及也尝感子路之言不拜官而
仕无青组紫绂龟纽虎符之志但欲 (第 6a 页)
渚丝纩成于南亩粳黍被于东阡时计有储愿履多福
下官薄游绵载飘寓淹时欢踬相仍忧虞自积陟 梁鸿
之峻岳何暇长谣临阮籍之长途唯知恸哭庶凭赒给
以济漂危轻诉短怀伫流嘉耗
  再与蜀城父老书(王勃/) (第 6b 页)